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引
“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故事中那个惹事的小家伙,后来终于成了大人物,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孟子。孟子一生颠沛流离,好日子过得不多,然而却留下了辉煌的思想,成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是我们华夏民族文化的瑰宝。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孟子,解读他思想的承载——《孟子》一书。
作者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孔伋,是孔子的孙子)的门人(门人指学习于某人的弟子)。学成以后,孟子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列国,以他渊博的学识推行儒家的仁政思想,力图挽救礼崩乐坏的局面。先后到过齐、宋、邹、鲁、滕、魏等国,但各国国君都不接受和采纳他的思想。年过花甲的孟子晚年回到家乡,一面讲学育人,一面与他的弟子一起著书立说,享年84岁。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发展变迁
《孟子》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写成之后,并没有引起重视,直到汉朝,才把此书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东汉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一经。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之书了。
内容概述
《孟子》一书现存七篇,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14卷,总字数35000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4篇,已佚)。书中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流派的论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
思想诠释
《孟子》是孟子和其弟子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中所表现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1.树立人生理想
立志,确立人生理想目标,是修身第一要事。有明确的目标,也就有了方向,立身行事就不会走入歧途。《孟子》一书倡导人要树立人生理想。在《孟子·尽心上》中,孟子针对王子垫的问询,首先提出“尚志”理论。孟子认为人要立志,就要在“居”“仁”“由”“义”四个方面有所确立。做到这些,“大人之事备矣”,就是君子。人立身行事,无非两方面,内心的情感、思想、精神和外在的言行举止。孟子倡导“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从内心和言行两个方面提出要约束自己,树立人生理想,这既是对孔子“仁”思想的发展,又是对人生理想的看重。
2.要有浩然之气
孟子所说浩然之气,是一种可以战胜一切的精神力量,也是表现孟子自我修养所达到的一种境界。“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公孙丑上》)孟子所阐述的“气”,是“集义所生”,其基础在于坚持不懈修身的积累,稍有懈怠或背离就会丢失。生活中,影响“气”形成的,是富贵,是权势,是威逼利诱。针对这些,孟子又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进一步阐明一个人具有浩然之气对于修身养性的必要性。一个人具有了浩然之气,就能做到志不可夺,理想信念不动摇。
3.人要有人生价值观
孟子提出“舍生而取义”,是对人生价值观的明确宣告。孔子认为士要能做到“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舍生取义”,显然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人生之中,生命、物质、权势等,哪一项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不同的价值观会有不同的人生选择。孟子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说明做人要树立正确人生观的道理,既是对理想信念和浩然之气的进一步阐释,又对人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艺术特色
作为散文,《孟子》长于论辩,更具艺术的表现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循循诱入,借题发挥
《孟子》以记言为主,决定了他不可能开门见山地把自己的论点摆出来,因而《孟子》一书中大部分作品都是在具体的谈话过程中,孟子把握话题的主动,或循循诱入,或借题发挥。例如《富贵不能淫》一则,孟子针对的是公孙衍的错误认识提出“大丈夫”的观点,那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生于忧患》则一气列举六个饱经挫折,而后又有所成就的人,在分析他们有所成就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2.取譬设喻,形象说理
这里的设喻包括用比喻和讲寓言故事两种形式。先说比喻。这种修辞格,既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又能够揭露事物的本质。如《鱼我所欲也》,孟子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生命和正义,就化抽象为具体,生动直观。另外,作品中还有大量的寓言故事,如同样是本文,作者用“嗟来之食”的寓言告诉义的重要性。借用寓言故事来说理,也能使说理形象。
3.善用排比,氣盛辞壮
《孟子》散文论辩起来纵横捭阖恣肆汪洋。首先,得益于孟子本身有浩然之气。其散文的气势就源自于他坚毅的人格、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广博的学问,气盛则言宜,所以谈起话来理直气壮,刚柔相济,词锋犀利。其次,源于他善用铺排句式。孟子谈话中,稍微长一点的论段都会用到对偶、排比句这种增强语势的修辞手法。《生于忧患》和《鱼我所欲也》都是这一方面的典范。
如何阅读
今天我们读《孟子》,同济大学教授张文江提出采用三种读法,即文学的读法、历史的读法以及哲学的读法。 1.文学的读法。孟子长于譬喻,善于说理论辩,其文辞雄阔简劲,常一气而下,逐层搜抉,势不可挡,又不觉迫切,方寸之间自有千转百折,蕴藉不尽。后世诸如唐宋八大家和清末桐城派,都曾反复浸润,探寻和体会文章写法的高妙之境。所以,我们今天阅读本书,要学习作者设喻、说理论辩的技巧,在文辞上有所积累,有所收获。
2.历史的读法。孟子当日言必称尧舜,书中多述帝王圣贤之行事,以及三代之制度典章,保存了很多珍贵的史料,虽未必全为真实,但也不可轻易怀疑。另外,《孟子》一书是孟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国之后的著作,可谓“行万里路”。故读《孟子》,不能脱离历史,不能抽象地看待其思想,而应结合其生平活动,了解其言论、主张的具体情境,想见其精神气质和音容笑貌,这样才可以“知人论世”。
3.哲学的读法。张文江教授认为,这里的“哲学”一词,不是现代学科体系中的定义,而是爱智慧。现代人阅读古典作品,时常对古典作者怀有成见,以现代的价值观要求古人,这显然是错误的。在这方面,孟子早就给我们建议,即“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文,即文字,其本身的内涵和外延都在随时代变化而不停地变化;辞,即由文字组成的语句所表达的内容;“志”,简单地说,即是作者的写作意图。“文”“辞”“志”的关系处理得当了,自然也就读明白古典作品《孟子》一书了。
原作欣赏
尊德乐义
孟子谓宋勾践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③;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④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注释】
①宋勾践:人名,姓宋,名勾践,生平不详。②游:指游说。③嚣嚣:安详自得的样子。④得己:即自得。
【赏析】
做人的原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的就是要符合道义,就是源自于孟子“尊德乐义”之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对道义的坚守,也反映了古代士者的处世态度。今天,一个人能做到“尊德乐义”,他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社会能做到“尊德乐义”,那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参考译文】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别人理解也安详自得;别人不理解也安详自得。” 宋勾践问:“怎样才能做到安详自得呢?” 孟子说:“尊崇道德,喜愛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以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穷困时独善其身,显达时兼善天下。”
“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故事中那个惹事的小家伙,后来终于成了大人物,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孟子。孟子一生颠沛流离,好日子过得不多,然而却留下了辉煌的思想,成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是我们华夏民族文化的瑰宝。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孟子,解读他思想的承载——《孟子》一书。
作者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孔伋,是孔子的孙子)的门人(门人指学习于某人的弟子)。学成以后,孟子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列国,以他渊博的学识推行儒家的仁政思想,力图挽救礼崩乐坏的局面。先后到过齐、宋、邹、鲁、滕、魏等国,但各国国君都不接受和采纳他的思想。年过花甲的孟子晚年回到家乡,一面讲学育人,一面与他的弟子一起著书立说,享年84岁。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发展变迁
《孟子》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写成之后,并没有引起重视,直到汉朝,才把此书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东汉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一经。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之书了。
内容概述
《孟子》一书现存七篇,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14卷,总字数35000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4篇,已佚)。书中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流派的论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
思想诠释
《孟子》是孟子和其弟子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中所表现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1.树立人生理想
立志,确立人生理想目标,是修身第一要事。有明确的目标,也就有了方向,立身行事就不会走入歧途。《孟子》一书倡导人要树立人生理想。在《孟子·尽心上》中,孟子针对王子垫的问询,首先提出“尚志”理论。孟子认为人要立志,就要在“居”“仁”“由”“义”四个方面有所确立。做到这些,“大人之事备矣”,就是君子。人立身行事,无非两方面,内心的情感、思想、精神和外在的言行举止。孟子倡导“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从内心和言行两个方面提出要约束自己,树立人生理想,这既是对孔子“仁”思想的发展,又是对人生理想的看重。
2.要有浩然之气
孟子所说浩然之气,是一种可以战胜一切的精神力量,也是表现孟子自我修养所达到的一种境界。“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公孙丑上》)孟子所阐述的“气”,是“集义所生”,其基础在于坚持不懈修身的积累,稍有懈怠或背离就会丢失。生活中,影响“气”形成的,是富贵,是权势,是威逼利诱。针对这些,孟子又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进一步阐明一个人具有浩然之气对于修身养性的必要性。一个人具有了浩然之气,就能做到志不可夺,理想信念不动摇。
3.人要有人生价值观
孟子提出“舍生而取义”,是对人生价值观的明确宣告。孔子认为士要能做到“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舍生取义”,显然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人生之中,生命、物质、权势等,哪一项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不同的价值观会有不同的人生选择。孟子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说明做人要树立正确人生观的道理,既是对理想信念和浩然之气的进一步阐释,又对人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艺术特色
作为散文,《孟子》长于论辩,更具艺术的表现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循循诱入,借题发挥
《孟子》以记言为主,决定了他不可能开门见山地把自己的论点摆出来,因而《孟子》一书中大部分作品都是在具体的谈话过程中,孟子把握话题的主动,或循循诱入,或借题发挥。例如《富贵不能淫》一则,孟子针对的是公孙衍的错误认识提出“大丈夫”的观点,那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生于忧患》则一气列举六个饱经挫折,而后又有所成就的人,在分析他们有所成就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2.取譬设喻,形象说理
这里的设喻包括用比喻和讲寓言故事两种形式。先说比喻。这种修辞格,既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又能够揭露事物的本质。如《鱼我所欲也》,孟子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生命和正义,就化抽象为具体,生动直观。另外,作品中还有大量的寓言故事,如同样是本文,作者用“嗟来之食”的寓言告诉义的重要性。借用寓言故事来说理,也能使说理形象。
3.善用排比,氣盛辞壮
《孟子》散文论辩起来纵横捭阖恣肆汪洋。首先,得益于孟子本身有浩然之气。其散文的气势就源自于他坚毅的人格、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广博的学问,气盛则言宜,所以谈起话来理直气壮,刚柔相济,词锋犀利。其次,源于他善用铺排句式。孟子谈话中,稍微长一点的论段都会用到对偶、排比句这种增强语势的修辞手法。《生于忧患》和《鱼我所欲也》都是这一方面的典范。
如何阅读
今天我们读《孟子》,同济大学教授张文江提出采用三种读法,即文学的读法、历史的读法以及哲学的读法。 1.文学的读法。孟子长于譬喻,善于说理论辩,其文辞雄阔简劲,常一气而下,逐层搜抉,势不可挡,又不觉迫切,方寸之间自有千转百折,蕴藉不尽。后世诸如唐宋八大家和清末桐城派,都曾反复浸润,探寻和体会文章写法的高妙之境。所以,我们今天阅读本书,要学习作者设喻、说理论辩的技巧,在文辞上有所积累,有所收获。
2.历史的读法。孟子当日言必称尧舜,书中多述帝王圣贤之行事,以及三代之制度典章,保存了很多珍贵的史料,虽未必全为真实,但也不可轻易怀疑。另外,《孟子》一书是孟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国之后的著作,可谓“行万里路”。故读《孟子》,不能脱离历史,不能抽象地看待其思想,而应结合其生平活动,了解其言论、主张的具体情境,想见其精神气质和音容笑貌,这样才可以“知人论世”。
3.哲学的读法。张文江教授认为,这里的“哲学”一词,不是现代学科体系中的定义,而是爱智慧。现代人阅读古典作品,时常对古典作者怀有成见,以现代的价值观要求古人,这显然是错误的。在这方面,孟子早就给我们建议,即“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文,即文字,其本身的内涵和外延都在随时代变化而不停地变化;辞,即由文字组成的语句所表达的内容;“志”,简单地说,即是作者的写作意图。“文”“辞”“志”的关系处理得当了,自然也就读明白古典作品《孟子》一书了。
原作欣赏
尊德乐义
孟子谓宋勾践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③;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④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注释】
①宋勾践:人名,姓宋,名勾践,生平不详。②游:指游说。③嚣嚣:安详自得的样子。④得己:即自得。
【赏析】
做人的原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的就是要符合道义,就是源自于孟子“尊德乐义”之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对道义的坚守,也反映了古代士者的处世态度。今天,一个人能做到“尊德乐义”,他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社会能做到“尊德乐义”,那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参考译文】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别人理解也安详自得;别人不理解也安详自得。” 宋勾践问:“怎样才能做到安详自得呢?” 孟子说:“尊崇道德,喜愛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以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穷困时独善其身,显达时兼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