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积极开发体育人才和迅速提高学校运动技术水平的基本途径。加强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完成学校教育任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和社会群体骨干具有重要意义。抓好学校体育运动队业余训练,推动学校体育竞技水平提高,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得我们基层体育工作者深思和讨论。
运动队业余训练训练制度一、选材是抓好训练队的前提
俗语说,成功的选材就是训练成功了一半。不论是专业队还是业余队,选材工作一样不可忽视。有了好苗子,就有成功的希望。因此,初一新生进校,我们就把选苗的工作重点抓。对于身体形态正处于发育高峰时期的初一新生的选苗工作尤其要做细致和认真。学校体育训练队要形成梯队,需要处理好比赛衔接问题。全体体育教师都要深入到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等场所,处处留意,观察学生苗子的反应、模仿、步型、灵敏、耐力、弹跳等能力表现。“蚕食性质”的选苗比较准确,初一就组建稳定的体育训练梯队,带队体育教师训练的劲头就更足。
二、制定训练计划,严格训练制度
高水平运动队的培养,必须有3年计划、学年训练计划、近期训练目标和周期训练内容,不可急于求成。学年计划根据学校训练的特点分为两个阶段即上学期和下学期,按东莞的季节气温都较高全年都可以确定为主训练期。在训练时间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每周训练十次,其中包括大课间5次,每次40分钟,大课间时间短在训练内容上重点加强基础素质训练。使队员一开始养成正确的跑、跳、投的姿势,培养动作的节奏感,促进神经肌肉的协调性,如快速的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车轮跑、短距离加速跑等专门性辅助练习,让队员找到良好的自我感觉。下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训练1小时,多些专项素质和专项技术技能因素训练。此外,把柔韧性练习穿插到每次准备运动,同时带有技术性放松练习放在课的结束前进行,这样可提高训练的练习密度,也有利于初中学生身体形态的发育。全学期除期中、期末文化课考试停训外,不管天气如何都要坚持训练。
严训练,严要求。制定严格的训练制度是提高运动技、战术水平的好办法。要让带队老师和队员要明确严格训练的目的,使学生懂得完成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按水平层次因材施教。如果带队教师要求不严,队员思想上就不够重视,训练随意性比较大,队员的流失就很严重。我们带队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首先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这样才能保证训练队的稳定和高效。
三、做德、智、体三育工作,争取家长、班主任的支持
如果把学校比做人才加工厂,那么,德育搞不好要出危险品。智育搞不好要出次品,体育搞不好要出废品。德、智、体全面发展并不意味是简单的组合,而是三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地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体育是基础,是搞好德育和智育的保证。
在东莞经济条件良好、学生普遍怕吃苦的地方,带好学校课余训练队,意味着“三分训练七分工作”。
首先,带队教师需要放我国优秀运动员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的课件给学生看,使学生从进队开始养成认真训练,树立为校争光的信念。再结合本队的典型例子,如106班张伟聪同学在一次训练中扭伤了脚,康复后马上主动提出要回队参加训练,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带队最擅长抓学生思想教育,做到细致入微才能为学生刻苦训练打好思想基础。2008届中长组的黄伟杰同学腿长体型匀称,肺活量比较大,我确信是中长跑的好苗子。他初一第一学期选入田径队参加长跑项目。学生有热情和比较喜欢团队活动,但有的父母反对,父母可能是心疼孩子和希望一门心思地学习文化课,坚决不准其参加训练,造成有的学生在学校偷偷摸摸参加训练影响训练效果。初一时代表班级参加学校长跑比赛又没有拿到名次。当时,该队员思想上已不想继续训练。经过老师跟他交流和谈心,以及开导,帮他重新树立信心,还多次电访家访,向家长讲清道理,讲明课余训练目的、时间、方法以及文化课学习之间的纠结具体问题,消除家长的顾虑,通过多次和他父母沟通,取得父母的支持,经过一年的系统训练后,他初二参加市比赛就获得800亚军好成绩。后来一直坚持训练和文化课学习两不误,高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体育大学。
其次,班主任要明确自己对学校体育教育应负的责任,指导学生对全面身心健康成长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能走进重智轻体的“误区”,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体质下降,反而影响文化成绩。课余训练的主体是学生运动员,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在于调动队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立奖惩制度。对积极参与、进步快、出勤率高的学生给予个人德育加分,在评奖学金、三好学生等方面要作加分因素。对班主任支持并且参加人数多的班级加分,作为评文明班级优先考虑。改变过去认为学生的体育活动只是体育教师的事,与班主任无关的错误看法。班主任参与协助抓体育活动和训练,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提高学生文化课学习的效率。
四、完善课余训练的管理
得力的课余训练管理制度是使训练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十年的摸索,如今我们东华学校体育训练工作有了自己的一套常规和制度。全面提高基层学校领导对课余训练的认识。每学期开学初就把各级各类赛事的时间计划拟定出来,对每届运动员选拔、带队教练队伍的组建等,都要有学校领导直接计划和指导,有体育科组长牵头,确定学校训练队的师资、场地器材设备等,形成一个与学校教育相适应、协调的业余训练管理制度。
学校课余训练的质量和水平主要靠教练,学校应选派技术技能过硬、专业理论知识丰富、乐于奉献的体育教师专任教练。减轻训练队的专任教练课时量,以保证教练从事课余训练的精力和体力。学校定期对带训练的教师的业务水平、出勤、训练业绩进行抽查,辅以奖优罚劣,监督和鼓励他们,并为其创造学习条件,不断提高业余训练队教师队伍水平。体育科组定期对带队教练和训练效果进行检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调节和整改训练节奏,实现预期训练目标,以保证训练质量以达到参赛预期比赛效果。现在我们学校训练队已经形成了上规模的训练体系,所以每年已经是出赛必赢,参赛必胜的赛场王者。
五、结语
总之,学校体育训练是体育教师充分发挥自己专长和能力的体现;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亮点。在口号和行动之间,体育教师应创造各种条件更深入细致地分析和改进技术上的某些细节问题,以便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创造优异成绩。课余训练和体育教学不分家,学校体育教学是“基础”,课余体育训练是“提高”,必须在全面开展的基础上建立起“课余体育训练”的塔尖。
参考文献:
[1]王元丰,唐建倦,李晓明.新形势下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趋势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9,(04).
[2]李朝品.对普通高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 2006,(S1).
[3]李习友.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难点及对策[J].体育师友,1992,(04).
运动队业余训练训练制度一、选材是抓好训练队的前提
俗语说,成功的选材就是训练成功了一半。不论是专业队还是业余队,选材工作一样不可忽视。有了好苗子,就有成功的希望。因此,初一新生进校,我们就把选苗的工作重点抓。对于身体形态正处于发育高峰时期的初一新生的选苗工作尤其要做细致和认真。学校体育训练队要形成梯队,需要处理好比赛衔接问题。全体体育教师都要深入到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等场所,处处留意,观察学生苗子的反应、模仿、步型、灵敏、耐力、弹跳等能力表现。“蚕食性质”的选苗比较准确,初一就组建稳定的体育训练梯队,带队体育教师训练的劲头就更足。
二、制定训练计划,严格训练制度
高水平运动队的培养,必须有3年计划、学年训练计划、近期训练目标和周期训练内容,不可急于求成。学年计划根据学校训练的特点分为两个阶段即上学期和下学期,按东莞的季节气温都较高全年都可以确定为主训练期。在训练时间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每周训练十次,其中包括大课间5次,每次40分钟,大课间时间短在训练内容上重点加强基础素质训练。使队员一开始养成正确的跑、跳、投的姿势,培养动作的节奏感,促进神经肌肉的协调性,如快速的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车轮跑、短距离加速跑等专门性辅助练习,让队员找到良好的自我感觉。下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训练1小时,多些专项素质和专项技术技能因素训练。此外,把柔韧性练习穿插到每次准备运动,同时带有技术性放松练习放在课的结束前进行,这样可提高训练的练习密度,也有利于初中学生身体形态的发育。全学期除期中、期末文化课考试停训外,不管天气如何都要坚持训练。
严训练,严要求。制定严格的训练制度是提高运动技、战术水平的好办法。要让带队老师和队员要明确严格训练的目的,使学生懂得完成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按水平层次因材施教。如果带队教师要求不严,队员思想上就不够重视,训练随意性比较大,队员的流失就很严重。我们带队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首先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这样才能保证训练队的稳定和高效。
三、做德、智、体三育工作,争取家长、班主任的支持
如果把学校比做人才加工厂,那么,德育搞不好要出危险品。智育搞不好要出次品,体育搞不好要出废品。德、智、体全面发展并不意味是简单的组合,而是三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地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体育是基础,是搞好德育和智育的保证。
在东莞经济条件良好、学生普遍怕吃苦的地方,带好学校课余训练队,意味着“三分训练七分工作”。
首先,带队教师需要放我国优秀运动员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的课件给学生看,使学生从进队开始养成认真训练,树立为校争光的信念。再结合本队的典型例子,如106班张伟聪同学在一次训练中扭伤了脚,康复后马上主动提出要回队参加训练,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带队最擅长抓学生思想教育,做到细致入微才能为学生刻苦训练打好思想基础。2008届中长组的黄伟杰同学腿长体型匀称,肺活量比较大,我确信是中长跑的好苗子。他初一第一学期选入田径队参加长跑项目。学生有热情和比较喜欢团队活动,但有的父母反对,父母可能是心疼孩子和希望一门心思地学习文化课,坚决不准其参加训练,造成有的学生在学校偷偷摸摸参加训练影响训练效果。初一时代表班级参加学校长跑比赛又没有拿到名次。当时,该队员思想上已不想继续训练。经过老师跟他交流和谈心,以及开导,帮他重新树立信心,还多次电访家访,向家长讲清道理,讲明课余训练目的、时间、方法以及文化课学习之间的纠结具体问题,消除家长的顾虑,通过多次和他父母沟通,取得父母的支持,经过一年的系统训练后,他初二参加市比赛就获得800亚军好成绩。后来一直坚持训练和文化课学习两不误,高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体育大学。
其次,班主任要明确自己对学校体育教育应负的责任,指导学生对全面身心健康成长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能走进重智轻体的“误区”,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体质下降,反而影响文化成绩。课余训练的主体是学生运动员,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在于调动队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立奖惩制度。对积极参与、进步快、出勤率高的学生给予个人德育加分,在评奖学金、三好学生等方面要作加分因素。对班主任支持并且参加人数多的班级加分,作为评文明班级优先考虑。改变过去认为学生的体育活动只是体育教师的事,与班主任无关的错误看法。班主任参与协助抓体育活动和训练,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提高学生文化课学习的效率。
四、完善课余训练的管理
得力的课余训练管理制度是使训练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十年的摸索,如今我们东华学校体育训练工作有了自己的一套常规和制度。全面提高基层学校领导对课余训练的认识。每学期开学初就把各级各类赛事的时间计划拟定出来,对每届运动员选拔、带队教练队伍的组建等,都要有学校领导直接计划和指导,有体育科组长牵头,确定学校训练队的师资、场地器材设备等,形成一个与学校教育相适应、协调的业余训练管理制度。
学校课余训练的质量和水平主要靠教练,学校应选派技术技能过硬、专业理论知识丰富、乐于奉献的体育教师专任教练。减轻训练队的专任教练课时量,以保证教练从事课余训练的精力和体力。学校定期对带训练的教师的业务水平、出勤、训练业绩进行抽查,辅以奖优罚劣,监督和鼓励他们,并为其创造学习条件,不断提高业余训练队教师队伍水平。体育科组定期对带队教练和训练效果进行检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调节和整改训练节奏,实现预期训练目标,以保证训练质量以达到参赛预期比赛效果。现在我们学校训练队已经形成了上规模的训练体系,所以每年已经是出赛必赢,参赛必胜的赛场王者。
五、结语
总之,学校体育训练是体育教师充分发挥自己专长和能力的体现;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亮点。在口号和行动之间,体育教师应创造各种条件更深入细致地分析和改进技术上的某些细节问题,以便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创造优异成绩。课余训练和体育教学不分家,学校体育教学是“基础”,课余体育训练是“提高”,必须在全面开展的基础上建立起“课余体育训练”的塔尖。
参考文献:
[1]王元丰,唐建倦,李晓明.新形势下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趋势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9,(04).
[2]李朝品.对普通高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 2006,(S1).
[3]李习友.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难点及对策[J].体育师友,19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