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素养”这一概念解释了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目的,“养成”则揭示了语文教学的规律。当今语文课有三个现象值得关注。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文课,给学生一种语文素养的教育,教师的执教能力从根本上体现在对阅读教学的三个层面的把握。
关键词:“素养”;“养成” ;执教能力;“虚心涵咏”
一、对语文“素养”的理解与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最重要的就是提出了“素养”这个概念。“素养”到底是什么?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认为,素养是个整合性的概念,也是一个发展性的概念。这个整合和发展至少有三个层面,第一个是技能与能力,第二个是知识,第三个是文化的创造。技能与能力的形成、知识的支撑、文化的创造,综合成为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谁都不可否认,毛泽东是个伟大的诗人,他写的诗,豪迈的有“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细腻的有,“斑竹一支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这就是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它里面包含着他的学养、教养、涵养,具有综合性。
问题在于课程标准提出了“素养”这一概念,解释了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目的,那么怎么来完成这个任务?另外一个词语“养成”揭示了语文教学的规律,它是养成的。什么是养成?国外语言学有一个比喻,“语言就是威土忌,一种酒,它是在酒桶里慢慢酿成的”。这里边含有三点:第一,酿成的,酿成不是物理变化,而是化学变化,不是量变而是质变,从社会语言学讲,是“内化”。文学作品是有丰富的文学内涵的,可以大大扩展学生的精神领域,滋润他们的情感世界。第二是“慢慢”,“慢慢”告诉我们,需要一个过程。语文教学没有数学课那样立竿见影的效果,是一种缓慢的、日常的过程,或者说是急不得的。第三,必须在酒桶里,酒桶就是酿酒的载体。那么语文教学的载体是什么?教材,或者我们现在说的文本。古今中外,从四书五经,《古文观止》,都是有教材的,哪怕现在欧美国家,那么发达,也是有教材的。很难想象,语文课没有教材。而且教材必然有随意性、散漫性,语文教材不可能编得像化学教材、物理教材那样序列严谨、有序,缺了一堂课就要补课,否则后面听不懂,学不会。这个可能性不大,总含有一定的随意性和散漫性,这也是语文学科的特点所致。因此要实现课程标准中的理念,必须要有一套好教材。
现在的语文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加强人文性,特别是教材的选文,包括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包含了情感态度和价值感的导向,这些都体现了一个人文性。有关语文课程的性质,过去是只强调语文是学习的工具,现今的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强调语文本身就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大进步。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绝不是指语言修辞知识,也不仅指听、说、读、写的能力,它涉及到种种因素,比如思想道德、思维品质、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创新精神、个性发展、人格塑造等等。这些因素,哪一个方面都不能离开文学教育这个命题,都可以通过文学教育来实现。可以说好的语文课处处都充满文学性,处处充满了文学艺术。
现在的问题在哪里呢?这两年编的教材,大多是以话题组织单元的,这样组织单元有许多优点,人文性比较强,某种程度来说也有利于学生开展研究性的学习,探究性的学习。但是也有缺点,缺点在哪里呢?语言文字教学的这条线,忽隐忽现,或者说根本没有这条线,叫教师琢磨不透。有时候前面一个话题用了,后面没有了,有时候,前面的内容还比后面的深。上海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主编陶本一教授说“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最难的就是找出这条线”。这个问题是我们当前课程改革过程中教材编写遇到的比较大的麻烦。在目前这场改革中,要想改变这个现状,编写出一套完全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语文教材来是比较难的,甚至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我们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注意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这个最基本的特性。还有其他一些问题,比如说教材要新,对学生来讲,无所谓新与旧,对他们来说都是新的。另外,现在的提示语写得都很美,像散文诗,但大多进行人文的阐发,没有工具的落实,后面的练习有点儿大而空,所以就导致现在很多语文课的变形,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比较普遍的现象。
二、对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现状的评价
我们国家过去比较封闭,造成教师文学观念一直滞后,文学理念对人的感情往往简单化。我们归纳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表现什么精神,体现什么思想,其实不是人的丰富的心灵和复杂的人的内心反映。建国以后到文化大革命以前,语文课堂泛政治化,语文吃够了这个苦头,因此后来一段时期提出“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突出语文课的工具性。现今的语文课程标准又进一步明确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加强文学教育是由语文课的任务和性质决定的。
从文学教育的角度来看,学生使用语言文字这个工具,最好的学习过程是在人文精神熏陶的过程中进行。反过来讲,当一个学生比较好地掌握语言文字的工具以后,那么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才能落到实处。如果没有这个工具的掌握和运用,就不成为语文课。但是长期以来,因为过度强调高考训练,使得当今很多语文课上成高考复习课,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排除文学,结果上成枯燥乏味、形式单调的语言训练课。这样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呢?学生不爱学语文,讨厌语文,因为语文课不能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不能把体验过程拉长,不能和作品里的情绪发生共鸣、沟通,因而无法来解释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无法培养情感、实现文学教育的综合功能。
与之相对的是当前语文课值得关注的第二个现象,即现在的语文教学,不管需要不需要,学生还没有处在认知冲突阶段就开始拓展讨论。有无限的拓展,这篇课文“一”还没有完成马上反“三”,语文阅读课往往不重视读书,学生不读,老师也不读,都热衷于搞讨论。现在课堂上流行的第一句话:“现在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快速地把课文看一遍。”匆匆忙忙看完,马上讨论。流行的第二句话:“请前面两个同学转过身去,一起讨论某某问题。”教《项链》讨论“路瓦栽夫人是个人悲剧还是社会悲剧”,教《雷雨》讨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爱是真情的还是假意的”,教《林黛玉进贾府》讨论“林黛玉和贾宝玉结婚是否会幸福”等,这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比较普遍的现象。现在的高中课程确实没有过多的强调训练,这是由这个体系决定的,但是不等于不能够训练。拓展是省力的,网上一搜什么都有了,深入是艰苦的,有些教师实则是以拓展掩饰自身的肤浅。当然还有的是没有拓展,即应有的拓展也一概略去,原因是涉入不足,作品不熟,研究不够。
当前语文课值得关注的第三个现象就是不管需要不需要,滥用多媒体,多媒体不停地在展现。当然,多媒体用得好,有助于语文课教学,一是激发兴趣,调动情绪,二是获取信息,拓展视野,但是绝对不能冲淡我们对文字本身的阅读。香港还是比较明智的,十年前,香港提倡能用电脑尽量用电脑,因为技术还不熟悉,需要有个普及的过程,但是现在香港教育署提出能不用电脑就尽量不用电脑。过去是量的问题,现在是质的问题,要么不用,要用就在质量上来思考和发展。
以上三个现象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是比较普遍的,因此要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
三、对教师阅读教学执教能力的思考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一个问题,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比起来哪一个更重要,是教材;教材和教师比较哪一个重要,是教师。这里揭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在这个过程里,教师是最重要的,没有这个层面的工作和发展,就谈不了课程改革或者教材编写的意义。要懂得怎么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文课,给学生一种语文素养的教育,教师的执教能力从根本上体现在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三个层面的把握。
林语堂的《动人的北平》是一篇写北京的文章,他从哪里写起?他先总体上从北平的特点——包容(……“穿衣尽可随便,吃饭任择餐馆,随意乐其所好,畅情尽享美善”)写起,这是语文教学的第一个层面,写什么。但是语文教学的更重要的一个层面,他怎么写北平的特点呢?这是第二个层面。第二个层面“怎么写”可能比第一个层面更重要,怎么写比写什么更重要,因为我们是语文课。法国著名的画家塞尚讲过一句名言,“画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画”。画什么,画山,画水,画人,画物,就这么几个,但是我们之间有什么不同,我们的艺术有怎样的高低,全在于怎么画。那么林语堂是怎么写北平的动人呢?抓取一些细小的景致来展示北平的诸多动人之处。写北平的知名作家和优秀作品很多,为什么《动人的北平》作为教材的第一篇散文选入?在于林语堂的眼光更全面,描写更生动,语言更娴熟。
语文教学还有第三个层面:“虚心涵咏”。宋代大教育家朱熹曾论: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咏,切己省察。这种经典的传统教学方法,正是研究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之一。从本质上讲,研究性阅读改变了过去阅读课堂中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彻底革新了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段落问答型教学方式,得以摆脱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服影。特别是深读阶段的研读,引导学生围绕涵盖全文的一、二个研读专题单刀直入,学生只有反复地“虚心涵咏”于教材,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不断地收集、处理相关信息,才能左右适源,融会贯通,较好地解决研读专题。这是提高研读质量的有效策略。
现在各套教材都选用余秋雨的《都江堰》,《都江堰》这么长怎么讲?在介绍余秋雨的时候,应该强调他的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走出来的。诚如他在《千年一叹》自序中所说:“与笔端相比,我更注重脚步,与文章相比,我更注重生命,与精细相比,我更倾心粗糙。”一两分钟解决了进入的问题。然后学生阅读,阅读的时候应关注一个问题,即本文有三个比较。第一个是都江堰与长城比较,“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都江堰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清流”;第二个与大海比较,“都江堰把最强悍的生命赋之于规整,赋之于期盼,赋之于众目睽睽,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第三个比较,把都江堰的创作者李冰与一批批官僚做比较,而李冰因官位成为一位实践的科学家,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纯粹的人类学的思维。前面几段通过三个比较非常清晰,而且余秋雨在比较的时候是非常谨慎的,没有拓展也没有延伸,在选词上十分准确、到位。找出本文这三个比较,就把文章提纲挈领地拉起来了。最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谈谈对结尾一段哲理性的语句是怎么领会的。譬如:“二王庙仅仅多了一点自信的李冰,倒成了人们心中的神。”“中国宗教颇多世俗气息,因此,世俗人情也会染上了宗教式的光斑。”“一来二去,都江堰倒成了连接两界的桥墩。”余秋雨的文章,如果离开了余秋雨的语言,如果离开了余秋雨的文化,也就没有了余秋雨的散文。
也许有老师会问:这样上语文课,现在的课文这么长,课时这么少,怎么来得及?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来讲,必须学会逐字逐句、逐句逐段钻研课文,所以,首先要懂得逐字逐句地钻研课文。第二要设计教法,提高教学艺术。教学设计首先建筑在教师对课文的准确理解和把握上,这样才有第二步:突破一点带动全文,抓住要害的地方。到底突破哪一点,这是语文教师相当的自由度,但是突破的这一点,必须把全文带起来。课堂设计的本质就是在用最少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效益。
关键词:“素养”;“养成” ;执教能力;“虚心涵咏”
一、对语文“素养”的理解与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最重要的就是提出了“素养”这个概念。“素养”到底是什么?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认为,素养是个整合性的概念,也是一个发展性的概念。这个整合和发展至少有三个层面,第一个是技能与能力,第二个是知识,第三个是文化的创造。技能与能力的形成、知识的支撑、文化的创造,综合成为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谁都不可否认,毛泽东是个伟大的诗人,他写的诗,豪迈的有“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细腻的有,“斑竹一支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这就是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它里面包含着他的学养、教养、涵养,具有综合性。
问题在于课程标准提出了“素养”这一概念,解释了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目的,那么怎么来完成这个任务?另外一个词语“养成”揭示了语文教学的规律,它是养成的。什么是养成?国外语言学有一个比喻,“语言就是威土忌,一种酒,它是在酒桶里慢慢酿成的”。这里边含有三点:第一,酿成的,酿成不是物理变化,而是化学变化,不是量变而是质变,从社会语言学讲,是“内化”。文学作品是有丰富的文学内涵的,可以大大扩展学生的精神领域,滋润他们的情感世界。第二是“慢慢”,“慢慢”告诉我们,需要一个过程。语文教学没有数学课那样立竿见影的效果,是一种缓慢的、日常的过程,或者说是急不得的。第三,必须在酒桶里,酒桶就是酿酒的载体。那么语文教学的载体是什么?教材,或者我们现在说的文本。古今中外,从四书五经,《古文观止》,都是有教材的,哪怕现在欧美国家,那么发达,也是有教材的。很难想象,语文课没有教材。而且教材必然有随意性、散漫性,语文教材不可能编得像化学教材、物理教材那样序列严谨、有序,缺了一堂课就要补课,否则后面听不懂,学不会。这个可能性不大,总含有一定的随意性和散漫性,这也是语文学科的特点所致。因此要实现课程标准中的理念,必须要有一套好教材。
现在的语文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加强人文性,特别是教材的选文,包括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包含了情感态度和价值感的导向,这些都体现了一个人文性。有关语文课程的性质,过去是只强调语文是学习的工具,现今的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强调语文本身就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大进步。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绝不是指语言修辞知识,也不仅指听、说、读、写的能力,它涉及到种种因素,比如思想道德、思维品质、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创新精神、个性发展、人格塑造等等。这些因素,哪一个方面都不能离开文学教育这个命题,都可以通过文学教育来实现。可以说好的语文课处处都充满文学性,处处充满了文学艺术。
现在的问题在哪里呢?这两年编的教材,大多是以话题组织单元的,这样组织单元有许多优点,人文性比较强,某种程度来说也有利于学生开展研究性的学习,探究性的学习。但是也有缺点,缺点在哪里呢?语言文字教学的这条线,忽隐忽现,或者说根本没有这条线,叫教师琢磨不透。有时候前面一个话题用了,后面没有了,有时候,前面的内容还比后面的深。上海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主编陶本一教授说“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最难的就是找出这条线”。这个问题是我们当前课程改革过程中教材编写遇到的比较大的麻烦。在目前这场改革中,要想改变这个现状,编写出一套完全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语文教材来是比较难的,甚至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我们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注意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这个最基本的特性。还有其他一些问题,比如说教材要新,对学生来讲,无所谓新与旧,对他们来说都是新的。另外,现在的提示语写得都很美,像散文诗,但大多进行人文的阐发,没有工具的落实,后面的练习有点儿大而空,所以就导致现在很多语文课的变形,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比较普遍的现象。
二、对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现状的评价
我们国家过去比较封闭,造成教师文学观念一直滞后,文学理念对人的感情往往简单化。我们归纳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表现什么精神,体现什么思想,其实不是人的丰富的心灵和复杂的人的内心反映。建国以后到文化大革命以前,语文课堂泛政治化,语文吃够了这个苦头,因此后来一段时期提出“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突出语文课的工具性。现今的语文课程标准又进一步明确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加强文学教育是由语文课的任务和性质决定的。
从文学教育的角度来看,学生使用语言文字这个工具,最好的学习过程是在人文精神熏陶的过程中进行。反过来讲,当一个学生比较好地掌握语言文字的工具以后,那么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才能落到实处。如果没有这个工具的掌握和运用,就不成为语文课。但是长期以来,因为过度强调高考训练,使得当今很多语文课上成高考复习课,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排除文学,结果上成枯燥乏味、形式单调的语言训练课。这样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呢?学生不爱学语文,讨厌语文,因为语文课不能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不能把体验过程拉长,不能和作品里的情绪发生共鸣、沟通,因而无法来解释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无法培养情感、实现文学教育的综合功能。
与之相对的是当前语文课值得关注的第二个现象,即现在的语文教学,不管需要不需要,学生还没有处在认知冲突阶段就开始拓展讨论。有无限的拓展,这篇课文“一”还没有完成马上反“三”,语文阅读课往往不重视读书,学生不读,老师也不读,都热衷于搞讨论。现在课堂上流行的第一句话:“现在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快速地把课文看一遍。”匆匆忙忙看完,马上讨论。流行的第二句话:“请前面两个同学转过身去,一起讨论某某问题。”教《项链》讨论“路瓦栽夫人是个人悲剧还是社会悲剧”,教《雷雨》讨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爱是真情的还是假意的”,教《林黛玉进贾府》讨论“林黛玉和贾宝玉结婚是否会幸福”等,这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比较普遍的现象。现在的高中课程确实没有过多的强调训练,这是由这个体系决定的,但是不等于不能够训练。拓展是省力的,网上一搜什么都有了,深入是艰苦的,有些教师实则是以拓展掩饰自身的肤浅。当然还有的是没有拓展,即应有的拓展也一概略去,原因是涉入不足,作品不熟,研究不够。
当前语文课值得关注的第三个现象就是不管需要不需要,滥用多媒体,多媒体不停地在展现。当然,多媒体用得好,有助于语文课教学,一是激发兴趣,调动情绪,二是获取信息,拓展视野,但是绝对不能冲淡我们对文字本身的阅读。香港还是比较明智的,十年前,香港提倡能用电脑尽量用电脑,因为技术还不熟悉,需要有个普及的过程,但是现在香港教育署提出能不用电脑就尽量不用电脑。过去是量的问题,现在是质的问题,要么不用,要用就在质量上来思考和发展。
以上三个现象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是比较普遍的,因此要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
三、对教师阅读教学执教能力的思考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一个问题,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比起来哪一个更重要,是教材;教材和教师比较哪一个重要,是教师。这里揭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在这个过程里,教师是最重要的,没有这个层面的工作和发展,就谈不了课程改革或者教材编写的意义。要懂得怎么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文课,给学生一种语文素养的教育,教师的执教能力从根本上体现在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三个层面的把握。
林语堂的《动人的北平》是一篇写北京的文章,他从哪里写起?他先总体上从北平的特点——包容(……“穿衣尽可随便,吃饭任择餐馆,随意乐其所好,畅情尽享美善”)写起,这是语文教学的第一个层面,写什么。但是语文教学的更重要的一个层面,他怎么写北平的特点呢?这是第二个层面。第二个层面“怎么写”可能比第一个层面更重要,怎么写比写什么更重要,因为我们是语文课。法国著名的画家塞尚讲过一句名言,“画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画”。画什么,画山,画水,画人,画物,就这么几个,但是我们之间有什么不同,我们的艺术有怎样的高低,全在于怎么画。那么林语堂是怎么写北平的动人呢?抓取一些细小的景致来展示北平的诸多动人之处。写北平的知名作家和优秀作品很多,为什么《动人的北平》作为教材的第一篇散文选入?在于林语堂的眼光更全面,描写更生动,语言更娴熟。
语文教学还有第三个层面:“虚心涵咏”。宋代大教育家朱熹曾论: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咏,切己省察。这种经典的传统教学方法,正是研究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之一。从本质上讲,研究性阅读改变了过去阅读课堂中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彻底革新了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段落问答型教学方式,得以摆脱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服影。特别是深读阶段的研读,引导学生围绕涵盖全文的一、二个研读专题单刀直入,学生只有反复地“虚心涵咏”于教材,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不断地收集、处理相关信息,才能左右适源,融会贯通,较好地解决研读专题。这是提高研读质量的有效策略。
现在各套教材都选用余秋雨的《都江堰》,《都江堰》这么长怎么讲?在介绍余秋雨的时候,应该强调他的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走出来的。诚如他在《千年一叹》自序中所说:“与笔端相比,我更注重脚步,与文章相比,我更注重生命,与精细相比,我更倾心粗糙。”一两分钟解决了进入的问题。然后学生阅读,阅读的时候应关注一个问题,即本文有三个比较。第一个是都江堰与长城比较,“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都江堰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清流”;第二个与大海比较,“都江堰把最强悍的生命赋之于规整,赋之于期盼,赋之于众目睽睽,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第三个比较,把都江堰的创作者李冰与一批批官僚做比较,而李冰因官位成为一位实践的科学家,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纯粹的人类学的思维。前面几段通过三个比较非常清晰,而且余秋雨在比较的时候是非常谨慎的,没有拓展也没有延伸,在选词上十分准确、到位。找出本文这三个比较,就把文章提纲挈领地拉起来了。最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谈谈对结尾一段哲理性的语句是怎么领会的。譬如:“二王庙仅仅多了一点自信的李冰,倒成了人们心中的神。”“中国宗教颇多世俗气息,因此,世俗人情也会染上了宗教式的光斑。”“一来二去,都江堰倒成了连接两界的桥墩。”余秋雨的文章,如果离开了余秋雨的语言,如果离开了余秋雨的文化,也就没有了余秋雨的散文。
也许有老师会问:这样上语文课,现在的课文这么长,课时这么少,怎么来得及?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来讲,必须学会逐字逐句、逐句逐段钻研课文,所以,首先要懂得逐字逐句地钻研课文。第二要设计教法,提高教学艺术。教学设计首先建筑在教师对课文的准确理解和把握上,这样才有第二步:突破一点带动全文,抓住要害的地方。到底突破哪一点,这是语文教师相当的自由度,但是突破的这一点,必须把全文带起来。课堂设计的本质就是在用最少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