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电视文艺民族化的思考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xhyun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文学与戏剧、:音乐、舞蹈等传统文艺形式为母体的中国电视文艺节目,伴随“文艺全球化”风潮,呈现出民族性的衰减和弱化民族文化的倾向。但是迄今为止,学界对于“电视文艺民族化”论题研究较少,本文从提出“中国电视文艺民族化”的原因、“电视文艺民族化”的意义与价值,以及实现“电视文艺的民族化”的路径与方法,对当前“电视文艺的民族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新形势;电视文艺;民族化
  一、电视文艺的民族化原因
  在大众文化、消费文化流行的“全球化”时代,中国电视文艺节目的观众经历了“从经典艺术到大众文化的审美趣味转向”。在电视文艺理论中,表现为民族电视文艺理论研究的缺乏与西方电视文艺理论的盛行。首先,相对“电视文艺“研究,“电视文艺的民族化”研究尚未得到学界充分重视。首先,相对“电视文艺“研究,“电视文艺的民族化”研究尚未得到学界充分重视。聚焦于电视文艺的民族性、电视文艺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电视文艺对民族文化的传播与民族文化对电视文艺的滋养等宏观式理论探讨,或对具体电视文艺栏目(节目)进行微观式文本分析,以挖掘其人物、主题、思想、意境等方面所蕴含的民族特质,研究维度较为单一、视角较为狭窄,研究趋于零散化、碎片化,不利于民族电视文艺理论的学理建构和民族电视文艺理论对当代民族电视文艺发展的引领。其次,少数民族电视文艺节目的研究较为欠缺。学界对于“电视文艺的民族化”研究大多停留于与其相交叉的领域,缺少直接、深入研究“中国电视文艺民族化”命题的学术成果。第三,学界对于电视文艺民族化中“民族”、“民族文化”的理解过于狭窄,局限于处于主流的“汉族”与“汉族文化”。轻视少数民族电视文艺的研究,或将汉族对异族文化的想象式理解强加于其他民族并融入对电视文艺的创作与研究中,将造成对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文化的误读与传播,不利于民族文艺生态的平衡和民族文化团结的建构。因此,少数民族电视文艺的本体规律、创作风格、接受特点、流变过程与发展轨迹等方面,都值得学界深入研究。
  此外,民族电视文艺理论,日益受到西方电视文艺理论的影响。在电视文艺节目创作上,“从具体节目的生产到节目营销,从经营理念到理论运用,都大量借鉴西方经验和理论,致使许多节目小到服装设计,大到理论走向,都有模仿外国的影子”;在电视文艺节目的批评上,除了传统的文学批评传统,更多借用现象学、符号学、文化学、叙事学、阐释学等西方理论方法,用西方美学、西方哲学以及电视批评理论的西方思想资源来观照、评析中国本土的民族电视文艺节目,电视文艺的民族美学、哲学、艺术批评等重要理论资源被忽视甚至排斥。
  二、“电视文艺的民族化”的意义与价值
  (一)倡导并践行“电视文艺的民族化”最根本的意义和价值在于防止民族文艺、民族文化电视传播的“异化”,保持中国电视文艺的本土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中国电视文艺的西方化极有可能造成民族电视文艺生产的异化与消费的异化:前者指电视文艺创创作者在开发、制作本土电视文艺节目时,一味克隆、模仿和拼贴西方电视文艺节目模式,或不自觉地被西方电视艺术、技术与美学理念所影响,丧失其创作中国民族电视文艺的自觉意识和创新能力,使民族电视文艺节目留下西方电视文艺、西方文化的深刻烙印;后者指国民在观看、消费受西方电视理念所影响的民族电视文艺节目时,无意识地被狂欢文化、消费文化的影响,过度注重“感官娱乐”而非高品格的“文化娱乐”,消费欲望被无限放大,民族电视文艺节目的欣赏、赏析素养逐渐退化。
  (二)提出并践行“电视文艺的民族化”,有利于繁荣少数民族电视文艺,建构多元化的中国民族电视文艺体系
  总体上,少数民族电视文艺仍处于边缘状态,不仅作品少,能够吸引观众的作品更少。
  “电视文艺的民族化”,并非专门指电视文艺的汉族化,而是汉族电视文艺与少数民族电视文艺的共同繁荣与发展。提倡并践行“电视文艺的民族化”,是为了改进民族电视文艺中汉族文艺和少数民族文艺发展不平等的现象,改变少数民族电视文艺的弱势地位,进一步发掘民族电视文艺、民族电视文化的价值,凸显其魅力,通过民族电视文艺的传播传承并扬璀璨、多姿的少数民族文化,促进中华民族文艺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提出并践行“电视文艺的民族化”,有利于向海外华人传播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构建海外华人对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优秀的民族电视文艺节目,通过民族节日、传统、风俗的展现和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意识的凸显,增强民族文艺、民族文化对于海外华裔的感召力,让其产生对于中华民族的情感依附,从而增加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同时,民族电视文艺对于处于异文化的海外华裔具有精神按摩的作用,缓解其处于文化夹缝中的“身份焦虑”。
  三、全球化背景下“电视文艺的民族化”之路
  如何实现全球化背景下的“电视文艺的民族化”?首先,辩证对待电视文艺“民族化”与电视文艺“全球化”之间的关系。两者虽然有冲突,但更多在碰撞中相互融合,创造并生成现代的民族电视文艺。面对“全球化”浪潮影响下的民族电视文艺节目, “融合为主,为我所用”不失为一种更为理性而有益的办法。“融合为主”,即在中国电视文艺节目的策划、创作、传播过程中融合中西方电视艺术、技术理念,在电视文艺节目细节上体现中外文化的融合;为我所用,即融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民族电视文艺和民族文化的灵魂,体现中国电视文艺创作的自主性。
  其次,实现“电视文艺的民族化”,应该培养普通电视观众对于民族电视文艺的欣赏素养,以及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接受素养。 “电视文艺的民族化”不仅需要创作者的民族化创作思维、取向与创作道路,也需要电视观众民族文艺、民族文化欣赏、审美趣味的培养和接受素养的提升。民族电视文艺中让观众感到陌生的文艺形式和民族文化需要阐释和去魅,这种阐释可融入电视综艺节目,或采用纪录片、专题片形式,甚至结合到反映特定民族文艺或民族文化的电视剧中,以培养观众对民族电视文艺、民族文化的理解素养、欣赏素养,提高其认识和解读民族文艺电视节目的能力。
  第三,“电视文艺的民族化”,需要民族电视文艺节目在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上体现民族性:在内容上,应更多挖掘、传承民族文化的丰富而宝贵的历史资源。民族电视文艺应加强对传统与现代民族文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形式上,构建民族电视文艺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表现手法上,可借鉴西方电视的技术语言与艺术语言,表现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特色和美学意境,弘扬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凸显其民族气质和民族神韵。在表现方式上,可通过蕴含民族文化基因的文化符号表现民族性格、民族情感与民族精神。
  “电视文艺的民族化”的实现,需要民族化的电视文艺理论支撑和引领。 “电视文艺的民族化”理论建构面临两层问题:第一,民族化的电视文艺创作思想、创作方法的构建;第二,中国电视文艺理论怎样吸收和消化西方文艺理论和作品,将其融入民族电视文艺的创作实践中。中国民族电视文艺理论,需要根据社会的变动和整体发展,观察民族文艺、民族文化的细微变化,动态性地加以建构。
  参考文献:
  [1]欧阳宏生、晏青、李诚.论中国电视文艺的学理重构[J].现代传播,2012(3):63.
  [2]肖瑶.审美超越与受众视觉共识的建构[J].北方论丛,2010(3):34.广播电影电视26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对于现代文学的发展走向,对于五四“呐喊”之后中西方文化冲撞中的文学选择,对于后来京派文人群落及其风格的形成,甚至对于当代一些作家作品及期刊而言,《骆驼草》的存在和影响都不容忽视。本文以《骆驼草》周刊为研究原点,立足于其文化生态环境,透过对其文学出路、办刊理念与实践的考察,试图在对《骆驼草》个案的文学——文化阐释中,把握一个纯文学期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定位与错位。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对歌剧《奥菲欧与尤丽狄茜》第三幕中《世上没有尤丽狄茜我怎能活》的论述,简要介绍该歌剧的音乐表现形式,分析其如何通过形式和技巧,和格鲁克的歌剧音乐改革特点。  【关键词】:歌剧改革;格鲁克;《世上没有优丽狄茜我怎能活》  一、《奥菲欧与优丽狄茜》剧情分析  1.1 歌剧选段分析——第三幕选曲《世上没有尤丽狄茜我怎能活》  《世上没有尤丽迪茜》选自歌剧《奥菲欧与尤丽迪茜》的第三幕,讲
期刊
《河岳英灵集》作为一部专门纂集盛唐诗歌的选集,有它自己的文学思想和批评标准,这些文学思想和批评标准分布在《叙》、《集论》和对入选诗人的“品藻”中。对于殷播的文学思想和批评标准,我们可以通过他在以上各部分中提出的专门术语加以研究。正如傅璇琮先生所说:“对于批评术语,文学史研究者差不多都有同感,即很多常用常见的术语如神、气、情、风骨等等,往往因时因人而异,而且用之于不同的文学品类(如诗与散文)也各有异
期刊
【摘要】:《地之子》一直以来被看作是台静农乡土文学的扛鼎之作,也因此台静农被鲁迅称为 “将乡间的生死,泥土的气息”移到纸上,而小说集《地之子》同样也构成了台静农静谧闲适的审美性情,凄清冷寂的审美心理,使其小说笼罩着淡雅、空灵、深远的诗歌灵境。  【关键词】:台静农;审美心理;静谧  一、静谧闲适的诗歌灵境  读台静农的《地之子》,不会感觉到“巨大的欢欣”,这不仅和作家呈现出的各类人物的悲惨命运相关
期刊
【摘要】:《绘宗十二忌》全篇论山水画法和章法之忌,布置要合适巧妙,画山要有气脉,画水要有源流,造境要有夷险且径路分明,石不止于一面,树分四枝,作人物要眉目分明意态闲雅,楼阁不宜杂乱,滃淡不应失宜,点染不应太过随意。  【关键词】:中国画技法;十二忌;造境;气脉;路径分明;石分三面;滃淡  《绘宗十二忌》元,饶自然撰。“十二忌”全论山水画法和章法之忌,然而换个角度理解则可认为山水画置景造境技法上的有
期刊
【摘要】: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中的男主人公高加林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人物形象,他彷徨于人生的十字路口,生活经验还不丰富,做着无奈的选择。本文主要从丢掉工作,爱情的选择,回归农村三个方面来阐述他无奈选择的悲剧性。  【关键词】:选择;无奈;事业;爱情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无数次选择,无论选择过后成功或者失败,高兴或者伤心,但是在选择的那一刻,我们始终都是朝着自己心目中最好的、最合适的去选择。然而并非
期刊
【摘要】:《小情人》作为一部探讨成长与爱的泰国青春片,以含蓄内敛的东方意蕴取得了票房与艺术的双赢。其中,男性成长带着明显的性别二元对立和艰难的男性意识觉醒。对女性的态度也经历了“相同、相斥、相吸”的复杂变化过程,两性博弈所产生的矛盾为影片带来了一种遗憾却唯美的悲剧感。  【关键词】:泰国青春片;小情人;男性意识;女性意识;精神分析  泰国青春片于近十年异军突起,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超越泰国恐怖片、动作
期刊
【摘要】:鲁迅的《影的告别》一向被诸多名家争相解读,它仿佛是宝藏暗藏许多鲁迅欲言又止的说辞。鲁迅从未停止相信光明,但黑暗也常淹没他己身 ,他的向往与抗争正如影的踟蹰与告别。本文主要谈谈鲁迅在灰色模糊时代的自傲与自弃。  【关键词】:鲁迅;自傲;自弃  但影不愿彷徨于无地,却选择沉没在黑暗里,而非消失在光明里。“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这一方面可以说明了光明是渺然无望的,但一方
期刊
【摘要】:对于俄狄浦斯王悲剧命运的原因,一直以来,文学评论家都各执一词。但是,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命运的不可抗拒性、人物性格的缺陷以及社会伦理道德的束缚。笔者认为,任何一个原因的缺失都不会造就《俄狄浦斯王》这部伟大的悲剧作品。想要理解《俄狄浦斯王》,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本文试图通过对《俄狄浦斯王》中情节和人物的分析,探究《俄狄浦斯王》悲剧的原因。  【关键词】:《俄狄浦斯王》;悲剧;原因
期刊
一  广袤的华北平原在这里被丘陵挡住了去路。这座丘陵看起来也颇不寻常,小小的坡上,碑冢林立。在一堆学士和尚书的墓碑中间,我却瞥见一方矮矮的新碑几乎匍匐在地上。问路过的扫墓者,才知道这是猫公,二月二刚走了。路人的语气漫不经心,仿佛谈论的是草木的枯荣。  眼前浮现出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一条腿跛了,笨拙地靠在炕上用饺子喂猫,猫吃一个,他才吃一个,分不清是他请猫吃还是猫请他吃,喂完了和猫相视一笑,拍拍猫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