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文学与戏剧、:音乐、舞蹈等传统文艺形式为母体的中国电视文艺节目,伴随“文艺全球化”风潮,呈现出民族性的衰减和弱化民族文化的倾向。但是迄今为止,学界对于“电视文艺民族化”论题研究较少,本文从提出“中国电视文艺民族化”的原因、“电视文艺民族化”的意义与价值,以及实现“电视文艺的民族化”的路径与方法,对当前“电视文艺的民族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新形势;电视文艺;民族化
一、电视文艺的民族化原因
在大众文化、消费文化流行的“全球化”时代,中国电视文艺节目的观众经历了“从经典艺术到大众文化的审美趣味转向”。在电视文艺理论中,表现为民族电视文艺理论研究的缺乏与西方电视文艺理论的盛行。首先,相对“电视文艺“研究,“电视文艺的民族化”研究尚未得到学界充分重视。首先,相对“电视文艺“研究,“电视文艺的民族化”研究尚未得到学界充分重视。聚焦于电视文艺的民族性、电视文艺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电视文艺对民族文化的传播与民族文化对电视文艺的滋养等宏观式理论探讨,或对具体电视文艺栏目(节目)进行微观式文本分析,以挖掘其人物、主题、思想、意境等方面所蕴含的民族特质,研究维度较为单一、视角较为狭窄,研究趋于零散化、碎片化,不利于民族电视文艺理论的学理建构和民族电视文艺理论对当代民族电视文艺发展的引领。其次,少数民族电视文艺节目的研究较为欠缺。学界对于“电视文艺的民族化”研究大多停留于与其相交叉的领域,缺少直接、深入研究“中国电视文艺民族化”命题的学术成果。第三,学界对于电视文艺民族化中“民族”、“民族文化”的理解过于狭窄,局限于处于主流的“汉族”与“汉族文化”。轻视少数民族电视文艺的研究,或将汉族对异族文化的想象式理解强加于其他民族并融入对电视文艺的创作与研究中,将造成对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文化的误读与传播,不利于民族文艺生态的平衡和民族文化团结的建构。因此,少数民族电视文艺的本体规律、创作风格、接受特点、流变过程与发展轨迹等方面,都值得学界深入研究。
此外,民族电视文艺理论,日益受到西方电视文艺理论的影响。在电视文艺节目创作上,“从具体节目的生产到节目营销,从经营理念到理论运用,都大量借鉴西方经验和理论,致使许多节目小到服装设计,大到理论走向,都有模仿外国的影子”;在电视文艺节目的批评上,除了传统的文学批评传统,更多借用现象学、符号学、文化学、叙事学、阐释学等西方理论方法,用西方美学、西方哲学以及电视批评理论的西方思想资源来观照、评析中国本土的民族电视文艺节目,电视文艺的民族美学、哲学、艺术批评等重要理论资源被忽视甚至排斥。
二、“电视文艺的民族化”的意义与价值
(一)倡导并践行“电视文艺的民族化”最根本的意义和价值在于防止民族文艺、民族文化电视传播的“异化”,保持中国电视文艺的本土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中国电视文艺的西方化极有可能造成民族电视文艺生产的异化与消费的异化:前者指电视文艺创创作者在开发、制作本土电视文艺节目时,一味克隆、模仿和拼贴西方电视文艺节目模式,或不自觉地被西方电视艺术、技术与美学理念所影响,丧失其创作中国民族电视文艺的自觉意识和创新能力,使民族电视文艺节目留下西方电视文艺、西方文化的深刻烙印;后者指国民在观看、消费受西方电视理念所影响的民族电视文艺节目时,无意识地被狂欢文化、消费文化的影响,过度注重“感官娱乐”而非高品格的“文化娱乐”,消费欲望被无限放大,民族电视文艺节目的欣赏、赏析素养逐渐退化。
(二)提出并践行“电视文艺的民族化”,有利于繁荣少数民族电视文艺,建构多元化的中国民族电视文艺体系
总体上,少数民族电视文艺仍处于边缘状态,不仅作品少,能够吸引观众的作品更少。
“电视文艺的民族化”,并非专门指电视文艺的汉族化,而是汉族电视文艺与少数民族电视文艺的共同繁荣与发展。提倡并践行“电视文艺的民族化”,是为了改进民族电视文艺中汉族文艺和少数民族文艺发展不平等的现象,改变少数民族电视文艺的弱势地位,进一步发掘民族电视文艺、民族电视文化的价值,凸显其魅力,通过民族电视文艺的传播传承并扬璀璨、多姿的少数民族文化,促进中华民族文艺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提出并践行“电视文艺的民族化”,有利于向海外华人传播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构建海外华人对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优秀的民族电视文艺节目,通过民族节日、传统、风俗的展现和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意识的凸显,增强民族文艺、民族文化对于海外华裔的感召力,让其产生对于中华民族的情感依附,从而增加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同时,民族电视文艺对于处于异文化的海外华裔具有精神按摩的作用,缓解其处于文化夹缝中的“身份焦虑”。
三、全球化背景下“电视文艺的民族化”之路
如何实现全球化背景下的“电视文艺的民族化”?首先,辩证对待电视文艺“民族化”与电视文艺“全球化”之间的关系。两者虽然有冲突,但更多在碰撞中相互融合,创造并生成现代的民族电视文艺。面对“全球化”浪潮影响下的民族电视文艺节目, “融合为主,为我所用”不失为一种更为理性而有益的办法。“融合为主”,即在中国电视文艺节目的策划、创作、传播过程中融合中西方电视艺术、技术理念,在电视文艺节目细节上体现中外文化的融合;为我所用,即融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民族电视文艺和民族文化的灵魂,体现中国电视文艺创作的自主性。
其次,实现“电视文艺的民族化”,应该培养普通电视观众对于民族电视文艺的欣赏素养,以及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接受素养。 “电视文艺的民族化”不仅需要创作者的民族化创作思维、取向与创作道路,也需要电视观众民族文艺、民族文化欣赏、审美趣味的培养和接受素养的提升。民族电视文艺中让观众感到陌生的文艺形式和民族文化需要阐释和去魅,这种阐释可融入电视综艺节目,或采用纪录片、专题片形式,甚至结合到反映特定民族文艺或民族文化的电视剧中,以培养观众对民族电视文艺、民族文化的理解素养、欣赏素养,提高其认识和解读民族文艺电视节目的能力。
第三,“电视文艺的民族化”,需要民族电视文艺节目在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上体现民族性:在内容上,应更多挖掘、传承民族文化的丰富而宝贵的历史资源。民族电视文艺应加强对传统与现代民族文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形式上,构建民族电视文艺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表现手法上,可借鉴西方电视的技术语言与艺术语言,表现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特色和美学意境,弘扬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凸显其民族气质和民族神韵。在表现方式上,可通过蕴含民族文化基因的文化符号表现民族性格、民族情感与民族精神。
“电视文艺的民族化”的实现,需要民族化的电视文艺理论支撑和引领。 “电视文艺的民族化”理论建构面临两层问题:第一,民族化的电视文艺创作思想、创作方法的构建;第二,中国电视文艺理论怎样吸收和消化西方文艺理论和作品,将其融入民族电视文艺的创作实践中。中国民族电视文艺理论,需要根据社会的变动和整体发展,观察民族文艺、民族文化的细微变化,动态性地加以建构。
参考文献:
[1]欧阳宏生、晏青、李诚.论中国电视文艺的学理重构[J].现代传播,2012(3):63.
[2]肖瑶.审美超越与受众视觉共识的建构[J].北方论丛,2010(3):34.广播电影电视26
【关键词】 :新形势;电视文艺;民族化
一、电视文艺的民族化原因
在大众文化、消费文化流行的“全球化”时代,中国电视文艺节目的观众经历了“从经典艺术到大众文化的审美趣味转向”。在电视文艺理论中,表现为民族电视文艺理论研究的缺乏与西方电视文艺理论的盛行。首先,相对“电视文艺“研究,“电视文艺的民族化”研究尚未得到学界充分重视。首先,相对“电视文艺“研究,“电视文艺的民族化”研究尚未得到学界充分重视。聚焦于电视文艺的民族性、电视文艺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电视文艺对民族文化的传播与民族文化对电视文艺的滋养等宏观式理论探讨,或对具体电视文艺栏目(节目)进行微观式文本分析,以挖掘其人物、主题、思想、意境等方面所蕴含的民族特质,研究维度较为单一、视角较为狭窄,研究趋于零散化、碎片化,不利于民族电视文艺理论的学理建构和民族电视文艺理论对当代民族电视文艺发展的引领。其次,少数民族电视文艺节目的研究较为欠缺。学界对于“电视文艺的民族化”研究大多停留于与其相交叉的领域,缺少直接、深入研究“中国电视文艺民族化”命题的学术成果。第三,学界对于电视文艺民族化中“民族”、“民族文化”的理解过于狭窄,局限于处于主流的“汉族”与“汉族文化”。轻视少数民族电视文艺的研究,或将汉族对异族文化的想象式理解强加于其他民族并融入对电视文艺的创作与研究中,将造成对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文化的误读与传播,不利于民族文艺生态的平衡和民族文化团结的建构。因此,少数民族电视文艺的本体规律、创作风格、接受特点、流变过程与发展轨迹等方面,都值得学界深入研究。
此外,民族电视文艺理论,日益受到西方电视文艺理论的影响。在电视文艺节目创作上,“从具体节目的生产到节目营销,从经营理念到理论运用,都大量借鉴西方经验和理论,致使许多节目小到服装设计,大到理论走向,都有模仿外国的影子”;在电视文艺节目的批评上,除了传统的文学批评传统,更多借用现象学、符号学、文化学、叙事学、阐释学等西方理论方法,用西方美学、西方哲学以及电视批评理论的西方思想资源来观照、评析中国本土的民族电视文艺节目,电视文艺的民族美学、哲学、艺术批评等重要理论资源被忽视甚至排斥。
二、“电视文艺的民族化”的意义与价值
(一)倡导并践行“电视文艺的民族化”最根本的意义和价值在于防止民族文艺、民族文化电视传播的“异化”,保持中国电视文艺的本土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中国电视文艺的西方化极有可能造成民族电视文艺生产的异化与消费的异化:前者指电视文艺创创作者在开发、制作本土电视文艺节目时,一味克隆、模仿和拼贴西方电视文艺节目模式,或不自觉地被西方电视艺术、技术与美学理念所影响,丧失其创作中国民族电视文艺的自觉意识和创新能力,使民族电视文艺节目留下西方电视文艺、西方文化的深刻烙印;后者指国民在观看、消费受西方电视理念所影响的民族电视文艺节目时,无意识地被狂欢文化、消费文化的影响,过度注重“感官娱乐”而非高品格的“文化娱乐”,消费欲望被无限放大,民族电视文艺节目的欣赏、赏析素养逐渐退化。
(二)提出并践行“电视文艺的民族化”,有利于繁荣少数民族电视文艺,建构多元化的中国民族电视文艺体系
总体上,少数民族电视文艺仍处于边缘状态,不仅作品少,能够吸引观众的作品更少。
“电视文艺的民族化”,并非专门指电视文艺的汉族化,而是汉族电视文艺与少数民族电视文艺的共同繁荣与发展。提倡并践行“电视文艺的民族化”,是为了改进民族电视文艺中汉族文艺和少数民族文艺发展不平等的现象,改变少数民族电视文艺的弱势地位,进一步发掘民族电视文艺、民族电视文化的价值,凸显其魅力,通过民族电视文艺的传播传承并扬璀璨、多姿的少数民族文化,促进中华民族文艺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提出并践行“电视文艺的民族化”,有利于向海外华人传播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构建海外华人对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优秀的民族电视文艺节目,通过民族节日、传统、风俗的展现和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意识的凸显,增强民族文艺、民族文化对于海外华裔的感召力,让其产生对于中华民族的情感依附,从而增加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同时,民族电视文艺对于处于异文化的海外华裔具有精神按摩的作用,缓解其处于文化夹缝中的“身份焦虑”。
三、全球化背景下“电视文艺的民族化”之路
如何实现全球化背景下的“电视文艺的民族化”?首先,辩证对待电视文艺“民族化”与电视文艺“全球化”之间的关系。两者虽然有冲突,但更多在碰撞中相互融合,创造并生成现代的民族电视文艺。面对“全球化”浪潮影响下的民族电视文艺节目, “融合为主,为我所用”不失为一种更为理性而有益的办法。“融合为主”,即在中国电视文艺节目的策划、创作、传播过程中融合中西方电视艺术、技术理念,在电视文艺节目细节上体现中外文化的融合;为我所用,即融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民族电视文艺和民族文化的灵魂,体现中国电视文艺创作的自主性。
其次,实现“电视文艺的民族化”,应该培养普通电视观众对于民族电视文艺的欣赏素养,以及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接受素养。 “电视文艺的民族化”不仅需要创作者的民族化创作思维、取向与创作道路,也需要电视观众民族文艺、民族文化欣赏、审美趣味的培养和接受素养的提升。民族电视文艺中让观众感到陌生的文艺形式和民族文化需要阐释和去魅,这种阐释可融入电视综艺节目,或采用纪录片、专题片形式,甚至结合到反映特定民族文艺或民族文化的电视剧中,以培养观众对民族电视文艺、民族文化的理解素养、欣赏素养,提高其认识和解读民族文艺电视节目的能力。
第三,“电视文艺的民族化”,需要民族电视文艺节目在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上体现民族性:在内容上,应更多挖掘、传承民族文化的丰富而宝贵的历史资源。民族电视文艺应加强对传统与现代民族文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形式上,构建民族电视文艺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表现手法上,可借鉴西方电视的技术语言与艺术语言,表现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特色和美学意境,弘扬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凸显其民族气质和民族神韵。在表现方式上,可通过蕴含民族文化基因的文化符号表现民族性格、民族情感与民族精神。
“电视文艺的民族化”的实现,需要民族化的电视文艺理论支撑和引领。 “电视文艺的民族化”理论建构面临两层问题:第一,民族化的电视文艺创作思想、创作方法的构建;第二,中国电视文艺理论怎样吸收和消化西方文艺理论和作品,将其融入民族电视文艺的创作实践中。中国民族电视文艺理论,需要根据社会的变动和整体发展,观察民族文艺、民族文化的细微变化,动态性地加以建构。
参考文献:
[1]欧阳宏生、晏青、李诚.论中国电视文艺的学理重构[J].现代传播,2012(3):63.
[2]肖瑶.审美超越与受众视觉共识的建构[J].北方论丛,2010(3):34.广播电影电视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