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服务地方旗 走特色职教路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长阳县职业教育立足山区农村实际,坚持“就业有技能、升学有途径、发展有基础”的培养目标,高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旗帜,着力职教特色办学,促进了各类教育事业的均衡协调发展。
  多方联动,创优发展环境。一是县委政府主导。科学编制《“十三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组织召开专题办公会,筹资400万元支持县职教中心“国家示范校”建设,落实县直部门80万元对口帮扶资金,纳入全县创新产业园发展规划,形成了“前校后厂、校企一体”的办学格局,县委书记批示以“参阅件”下发职业教育调研报告,职业教育成为全县最重要的民心工作、最基础的群众工作和民族地区最大的特色工作。
  二是赛事活动引导。在县职教中心举办全市中职德育现场会和省、市中心教研组活动,县职教中心成为“三峡职教集团”常务理事单位,并承办全省技能大赛部分赛项,在全省职教学术年会上推广长阳职教办学经验,提升了长阳职业教育在全市、全省同类学校中的影响力。
  三是社会宣传倡导。以国家确立的职业教育活动周为契机,全方位、多维度、广视角开展了县域经济发展形势、职教政策和办学成果宣传,探索实施“四个三”的招生规范,即“认识上三高、措施上三早、工作上三线、行动上三要”,组织初中毕业生到县职教中心进行“职教生活”体验,年均招生稳定在1300人左右,确保了普职比例大体相当。
  多措并举,助推内涵发展。校本德育给力素养提升。构建“四全”育人模式,搭建“215”育人平台,打造“1 5”校本德育品牌,在加强党史国情教育的同时,注重了爱家爱校、职业精神教育,建立了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学生进得来、学得安、出得去,综合素养全面提升。
  特色专业给力优势产业。牢固树立“地方有什么样的产业,职教就有什么样专业”的理念,加强市场调研,强化优势产业对接,取得显著成效。如依托县内国家5A级清江画廊风景区,旅游服务与管理等4个老专业成为省级重点专业,新开设的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成为省级特色专业。
  课程建设给力文化传承。坚持“民族文化进校园、民族体育进课堂、民族工艺进车间”,变碎片化课程为双线条课程体系。既有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岗位实训为主导的专业课程,又有以山歌、巴山舞、民族体育、西兰卡普等为主的民族文化课程,二者相互融合。县职教中心师生在全国民运会、民族地区教学成果展上崭露头角、屡获佳绩。
  服务地方,提升办学效益。上下结合,搭建成长立交桥。一方面加强中高职教育衔接,上挂高校,共同开发课程、协同育人;另一方面注重了义务教育与中职教育的衔接,将职业生涯规划前移到各初中校。2015年,县职教中心学生就业率100%,“国赛”获得2金1银3铜,技能高考本科上线过百人,其中57名现代农艺专业学生有56人考入本科院校,学生“想就业能就业,想升学能升学”成为现实。
  点面结合,开展技能培训。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发挥“新型农民培训学校”功能,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实用技术推广和项目委托培训,努力做到培训一人、脱贫一户、致富一方,年均培训2500人次以上,促进了当地产业升级和农民增产增收。
  内外结合,促进产教融合。由县教育局牵头,到各地企业和有关用人单位考察,召开恳谈会,问计于企业、产业,强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县内多家涉农企业创造了5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1000余名热爱家乡、扎根家乡的优秀毕业生在县内清江画廊、宾馆酒店等行业就业,较好地服务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本文为长阳县教育局局长向兴华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其他文献
撕书折射人文素养缺失  高考还未结束,学生就将试卷等撕成碎片,在众多考生的尖叫和狂欢声中慢慢撒落,这仅是各地“毕业撕书”的一个缩影。撕书作为一种发泄,固然折射出考生平时的紧张状态,但即便高考结束了,书和讲义也不可随便撕掉,因为书是学生文化身份的一种象征,高考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人生新征程的开始。将课本和讲义随手撕碎扔掉,是缺少人文素养的表现,也是一种文化暴力行为。作为学生来讲,毕业后留作纪念也好,
“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在教育均衡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特别在办学基本条件、教育设备添置、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给予高度重视。但从目前状况看,优质教师队伍建设还有待提高,普遍存在着师资紧张、师源不足、参差不齐等问题。”孝感市人大代表费春芳说,作为一线教师的基层代表,她深切感受到目前教师工作任务的繁重。  优质的师资队伍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和核心。安陆坚持把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  抓全员管
高中是学生个性特征逐步稳定并走向分化的重要阶段,随着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开始逐渐明确一些基本的人生目标。正是基于高中学生发展的基本特征,高中教育的定位凸显其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2015年以来,黄冈中学音乐课程选课走班如火如荼地开展,开设了11门音乐课程,既有高大上的管弦乐团、铜管乐团,文化底蕴深厚的话剧,又有民族特色浓郁的民乐团,极具地方色彩的黄梅戏,还有深受学生喜爱的合唱团
为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建设内涵,近年来,鄂州市全市上下凝神聚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17年,更是鄂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决战决胜之年。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鄂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也得到极大发展和提升,一张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网络已牢牢织起,全市18万未成年人争当“四有”少年,健康幸福地成长。  创建文明校园,做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力军  全市中小学校是未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首战之年,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攻坚之年。  1月22日,我省2016年度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吹响了“2016,湖北教育再出发”的嘹亮号角。  2015年,我们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和8个方面25项改革任务,全省教育工作有了新突破、凸显新亮点,教育发展核心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全省2016年度教育工作会议对“十三五”规划
近年来,江夏区教育局坚持立足区情,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深情谱写补充交流、长效培训、待遇保障、身心关爱、典型激励五大篇章,让每一名教师幸福工作、体面生活、专业成长,让教师在江夏真正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多年来,谷城县城关镇教育改革发展从“学前教育发展”艰难破冰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启动,从中小学布局调整到学校标准化建设,一个个难题被擊破,一项项成果激动人心。 
“什么样的学校才是好学校? ”我认为好学校应“形神兼备”。“形”包括环境设备、学业成绩、师资水平等,“神”则是学校的精气神,学生有梦想、有灵魂、有活力。一所学校“形神兼备”,才能“一直被模仿,难以被超越”。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钱颖一教授提出了一个公式:创造力=知识×(好奇心 想象力),后来又将这一公式改为:创造力=知识×心智模式。也有专家认为,培养创造力要有坚实的学科知识,并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
优化乡村教师工作生活环境。“十二五”期间,安陆市共投入1.5亿元,实施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全面消除了D级危房,改造新建328套教师简易宿舍,完成第一期15所农村学校教师75套周转房新建及改造工程,300余台套热水器已全部安装到位,宽带进宿舍,解决了部分农村学校教师的吃、住、洗困难的问题。“十三五”期间,全市还将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及多项惠及农村学校的建设项目,极大地改善乡村
日前,随县教育局组织机关27名党员干部到紫金山村开展“结对认亲,精准扶贫”活动。据了解,为扎实推进草店镇紫金山村、洪山镇观音堂村、环潭镇万家河村三个驻点村的脱贫攻坚行动,县教育局制定了《开展驻点村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以驻点村为单位成立了三个精准扶贫工作队和工作专班;按照科级干部每人至少包扶3户、一般干部每人至少包扶1户的要求,组织党员干部与驻点村贫困户结成对子,开展“1 X”包户扶贫行动。  
一座座山区农村学校美丽嬗变,一处处别具匠心的校园文化景观怡养着师生们的身心,一批批边远农村孩子享受到和城市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巴东教育,风景这边独好。2015年巴东县被教育部表彰为“义务教育监测先进单位”;2016年11月,巴东县又以恩施州最高分全面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督导评估。  “巴东教育始终在恩施州有地位,在湖北省有影响,县委、县政府满意,社会满意,家长满意!”巴东县委书记单艳平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