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福利保障的重要性也在我们的生活中日渐重要,人们的福利需求也越来高。社会福利的改革和完善也成为人民关心的重要问题。我国当下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期,社会转型加速,各种矛盾冲突有加剧的趋势,因此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英国福利制度的发展进程和得失成败对于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的顺利进行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英国福利制度;发展;启示
一、英国福利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1.发展
(1)济贫制度时期在英国前福利国家时期,济贫法是其主要社会保障制度。资本主义发展导致社会严重贫富差异和两极分化,出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和失业工人,变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需要政府的出面和管理。旧济贫法即伊丽莎白济贫法是英国济贫法制度的基础,即通过立法强制穷人进工厂劳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廉价劳动力。1834年英国议会对旧济贫法进行了修正,通过了新的济贫法,但济贫法已经不能满足于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不能从根本上预防贫困而仍是单一的救济,因此亟需建立新的社会保障制度。
(2)社会保险制度时期.随着工业革命进程不断深入,社会财富进一步增加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西欧国家在改进社会保障方面具备了更加优厚的条件。同时,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联系也是密切相关的,德国这一时期的工人运动也正发展壮大,为稳定社会秩序,俾斯麦主持建立了第一个国家保险制度,这为英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建立提供了重要借鉴。在20世纪初期,英国又相继建立了国民保险法、养老保险法、健康保险法,由此,英国开始了社会保障制度的蓬勃发展时期。
(3)福利国家时期。1942年《贝弗利其报告》作为社会保障领域全民福利的象征提出了“福利国家”一词,并提出建立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福利国家的理论基础源自于庇古《福利经济学》,福利国家模式正是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确立了福利普遍性和保障全面性原则。1948年,英国在通过一系列的社会保障立法并加以实施如《国民保险法》(1944)等法律后正式宣布建立福利国家,经过近20年的改革完善,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为面向全体社会成员、高福利、统一管理体制、为公民提供“一揽子”预防性保障的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作为责任人承担着最后的责任。
2.英国的福利改革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许多国家纷纷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的实施表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除了有着令人陶醉的一面,同时也有一些问题时必须要得到高度重视的,就是我们常说的“福利病”。针对公共福利支出膨胀并导致财政危机,以及社会保障部门日渐庞大而逐渐演化成官僚机器的现象,英国在维护福利国家模式的基本前提下,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将改革或修订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必要的发展手段。
(1)新自由主义改革。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福利国家的弊端日益严重。直至20世纪80年代,新自由主义思想不断深入。而以新自由主义为思想指导的代表就是撒切尔夫人时期的改革。当时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对福利制度的调整措施是:第一,增加社会税的征收额度,取消部分家庭补贴,同时鼓励企业雇员参加社会保险或自行购买商业保险。第二,是要减少财政开支,撒切尔夫人努力压缩公共开支,对社会保障进行阶段性调整。第三撒切尔主义改变的正是政府在建设社会福利制度中的角色问题,处理好市场与国家或社会的关系,试图建立一种新型的模式,以改善当前政府过度干预社会政策的问题。第四,强制给每一位员工设立职业养老金制度,进行医疗制度改革,要求建立独立运营的医疗公司,并对失业保险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撒切尔政府的福利改革体现了一种社会福利制度社会化的革命思想,这为接下来布莱尔政府的改革所继承。
(2)“第三条道路”理论。经历了凯恩斯主义,撒切尔主义在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之后,吉登斯在归纳总结前两者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三条道路的思想,“第三条道路”的重要思想来源是传统社会民主主义的价值观。对于福利国家,第三条道路主张把福利国家变成社会投资国家,变福利国家为福利社会,把福利支出转向人力资源投资,把被动恩惠式的生活福利变成积极进取的工作福利。其社会福利思想的核心是“积极”,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二、英国福利制度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启示
由于历史不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英国有很大区别。我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并在其后实行了长期的计划经济,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保障建设的经济基础薄弱,保障水平有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无法支撑高水平社会福利的。因此需要大力发展经济,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不能放松思想上的准备,要让人们改变传统思想观念,认识到社会保障制度并不是要“国家养懒汉”,而是给真正需要救助的人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社会保障“二元化”发展,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职能定位不清,经济全球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冲击。
1.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
针对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历史时期的具体国情,我们应该基于我国具体的经济实力制定具体适用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我国经济水平决定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处于较低水平,但建设不能操之过急,应该看清楚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2.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处理好责任与平等的关系
纵观英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我国在建设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不能纵容只索取而不付出的社会不良风气。国家应该改变过去社会福利全民免费获得的政策,为公民提供平等的机会,即机会平等。机会平等优越于结果平等,因为结果平等属于事后处理,具有滞后性,它是在社会问题已经成为事实的情况下的一种处理手段,而机会平等属于积极的事前预防处理手段,不仅可以消除人们心理负担,并且当人们在把握住政府提供的机会,摆脱贫困状态的时候,还会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实现机会平等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教育和职业培训,因此应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充分普及义务教育,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不仅要在数量上而且要从质量上提高高等教育,重视职业教育培训,使失业人群可以无心理负担的学习新的技能,表现出对人们心理利益的关注。
3.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更加重视社会公正
英国社会福利制度是被世界所认可的具有社(下转第页)(上接第页)会公正性质的社会福利模式,市场的优胜劣汰原则会使得那些弱者的生活更加困难,所以应当由国家出面解决,做到公正合理的分配社会资源。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制定成文后需要经济基础的支撑,以及投入各种社会资源来维持其运作,一套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要用于解决社会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在资源投入的选择中,应尽量地在人力资源方面做投资,而非直接提供经济投入。
参考文献:
[1]丁建定,杨凤娟.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2]丁建定.从济贫到社会保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4]闵凡祥.国家与社会——英国社会福利观念的变迁与撒切尔政府社会福利改革研究[M].重庆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刘伊东儿(1993— ),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现为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1级研究生。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关键词:英国福利制度;发展;启示
一、英国福利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1.发展
(1)济贫制度时期在英国前福利国家时期,济贫法是其主要社会保障制度。资本主义发展导致社会严重贫富差异和两极分化,出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和失业工人,变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需要政府的出面和管理。旧济贫法即伊丽莎白济贫法是英国济贫法制度的基础,即通过立法强制穷人进工厂劳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廉价劳动力。1834年英国议会对旧济贫法进行了修正,通过了新的济贫法,但济贫法已经不能满足于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不能从根本上预防贫困而仍是单一的救济,因此亟需建立新的社会保障制度。
(2)社会保险制度时期.随着工业革命进程不断深入,社会财富进一步增加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西欧国家在改进社会保障方面具备了更加优厚的条件。同时,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联系也是密切相关的,德国这一时期的工人运动也正发展壮大,为稳定社会秩序,俾斯麦主持建立了第一个国家保险制度,这为英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建立提供了重要借鉴。在20世纪初期,英国又相继建立了国民保险法、养老保险法、健康保险法,由此,英国开始了社会保障制度的蓬勃发展时期。
(3)福利国家时期。1942年《贝弗利其报告》作为社会保障领域全民福利的象征提出了“福利国家”一词,并提出建立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福利国家的理论基础源自于庇古《福利经济学》,福利国家模式正是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确立了福利普遍性和保障全面性原则。1948年,英国在通过一系列的社会保障立法并加以实施如《国民保险法》(1944)等法律后正式宣布建立福利国家,经过近20年的改革完善,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为面向全体社会成员、高福利、统一管理体制、为公民提供“一揽子”预防性保障的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作为责任人承担着最后的责任。
2.英国的福利改革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许多国家纷纷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的实施表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除了有着令人陶醉的一面,同时也有一些问题时必须要得到高度重视的,就是我们常说的“福利病”。针对公共福利支出膨胀并导致财政危机,以及社会保障部门日渐庞大而逐渐演化成官僚机器的现象,英国在维护福利国家模式的基本前提下,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将改革或修订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必要的发展手段。
(1)新自由主义改革。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福利国家的弊端日益严重。直至20世纪80年代,新自由主义思想不断深入。而以新自由主义为思想指导的代表就是撒切尔夫人时期的改革。当时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对福利制度的调整措施是:第一,增加社会税的征收额度,取消部分家庭补贴,同时鼓励企业雇员参加社会保险或自行购买商业保险。第二,是要减少财政开支,撒切尔夫人努力压缩公共开支,对社会保障进行阶段性调整。第三撒切尔主义改变的正是政府在建设社会福利制度中的角色问题,处理好市场与国家或社会的关系,试图建立一种新型的模式,以改善当前政府过度干预社会政策的问题。第四,强制给每一位员工设立职业养老金制度,进行医疗制度改革,要求建立独立运营的医疗公司,并对失业保险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撒切尔政府的福利改革体现了一种社会福利制度社会化的革命思想,这为接下来布莱尔政府的改革所继承。
(2)“第三条道路”理论。经历了凯恩斯主义,撒切尔主义在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之后,吉登斯在归纳总结前两者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三条道路的思想,“第三条道路”的重要思想来源是传统社会民主主义的价值观。对于福利国家,第三条道路主张把福利国家变成社会投资国家,变福利国家为福利社会,把福利支出转向人力资源投资,把被动恩惠式的生活福利变成积极进取的工作福利。其社会福利思想的核心是“积极”,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二、英国福利制度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启示
由于历史不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英国有很大区别。我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并在其后实行了长期的计划经济,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保障建设的经济基础薄弱,保障水平有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无法支撑高水平社会福利的。因此需要大力发展经济,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不能放松思想上的准备,要让人们改变传统思想观念,认识到社会保障制度并不是要“国家养懒汉”,而是给真正需要救助的人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社会保障“二元化”发展,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职能定位不清,经济全球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冲击。
1.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
针对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历史时期的具体国情,我们应该基于我国具体的经济实力制定具体适用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我国经济水平决定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处于较低水平,但建设不能操之过急,应该看清楚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2.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处理好责任与平等的关系
纵观英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我国在建设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不能纵容只索取而不付出的社会不良风气。国家应该改变过去社会福利全民免费获得的政策,为公民提供平等的机会,即机会平等。机会平等优越于结果平等,因为结果平等属于事后处理,具有滞后性,它是在社会问题已经成为事实的情况下的一种处理手段,而机会平等属于积极的事前预防处理手段,不仅可以消除人们心理负担,并且当人们在把握住政府提供的机会,摆脱贫困状态的时候,还会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实现机会平等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教育和职业培训,因此应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充分普及义务教育,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不仅要在数量上而且要从质量上提高高等教育,重视职业教育培训,使失业人群可以无心理负担的学习新的技能,表现出对人们心理利益的关注。
3.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更加重视社会公正
英国社会福利制度是被世界所认可的具有社(下转第页)(上接第页)会公正性质的社会福利模式,市场的优胜劣汰原则会使得那些弱者的生活更加困难,所以应当由国家出面解决,做到公正合理的分配社会资源。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制定成文后需要经济基础的支撑,以及投入各种社会资源来维持其运作,一套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要用于解决社会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在资源投入的选择中,应尽量地在人力资源方面做投资,而非直接提供经济投入。
参考文献:
[1]丁建定,杨凤娟.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2]丁建定.从济贫到社会保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4]闵凡祥.国家与社会——英国社会福利观念的变迁与撒切尔政府社会福利改革研究[M].重庆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刘伊东儿(1993— ),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现为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1级研究生。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