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偶然的机缘,我注意到网络上正蓬勃着的“耽美作品”,其作者多是少女,自称“同人女”,作品的主角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俊美的男性,演绎着男人之间刻骨铭心的同性之爱。
耽美,这个泊于日本的概念,讲的不仅是此类作品文笔的唯美,更意味着作者与读者都刻意追求“耽溺于官能之美”的情调,它以不同于主流文化的迥异风格,在网络上形成了一个吸附力强大的独特文化生态。
恐怕很多人跟我一样,初次遭逢“耽美”的时候难免产生一种隔膜感,主要是从主流眼光来看,这些作品所流露的旨趣未免过于“夸张”甚至“畸异”,一些所谓的“耽美图”和几乎沦为色情小说的文本,更是无法令人相信它们出自少女之手,并且还在女生中拥有不小的市场……当然,我的惊讶并不意味着我会粗暴地将这些作品等同于恶俗,那只能说明文化评论者和心理分析者的无能。因为,这些诡异的花朵的确开在青春的边缘——在这片“正在发育”、“尚未成人”的沃野里,想象“自由”地疯长,情感“合理”地泛滥,所有的疯狂、放纵、不合常理都内涵着成长的逻辑,表露出青春骚动的痕迹。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作品去解读她们的心语。
追求唯美是少女的正常心态。感性诉求的觉醒驱动着她们在平庸的现实生活之外寻求完美想象的实现,就好像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曾在青葱年少时做过形形色色的白日梦一样。正像心理学家所说的那样:写作,不过就是被压抑的欲望的升华。但是,这欲望并非弗洛伊德所说的性欲,而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欣赏欲,一种逗留在感官层面的审美冲动。而这种对超现实的喜爱,是每个人成长中所必经的阶段。男生偏爱武侠,女生偏爱言情,都是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对“耽美”的喜爱仿佛也并不是这些网络少女的专利,自古至今,唯美主义与同性爱之间好像就有着一种隐秘的联系。比如,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就是同性恋者,他带有精神自传色彩的小说《道林·格雷画像》是宣扬感官享乐至上的名作,里面那位用灵魂交换以保持俊美容颜的男子无疑是“耽美派”,他信奉感官是人生唯一可靠的归宿。我还注意到,在耽美作品中,相比于异性恋,男同性恋者之间顶着“畸恋”名头的感情往往更显真挚,更具有睥睨世俗的勇气,更富于隐忍和自伐的牺牲精神,更懂得理解、体谅和成全,更接近把给予而不是占有视为爱的自然境界,也许正是这些元素或特质,触动了少女的感官之花蕊,充分满足了她们对于纯粹的爱的渴求。
美学家兰菲尔德曾指出,纯粹的审美经验需要排除掉实用性和占有欲,同时要有身心的完全参与和保持感觉的非现实性。另一位法国美学家库申也认为,审美主体应排除粗鄙的占有欲,不以占有的欲望去对待审美对象。如果是写或看异性爱的故事,女生必定把自己设定或幻想为其中的女主角,自然无法排除对男主角的占有欲。被唯美主义旨趣所主导的她们,需要的不是这种替代性的满足,而是一种被绝对的非现实的旷世之爱完全压倒的崇拜和陶醉。“美的特点并非刺激欲望或把它点燃起来,而是使它纯洁化,高尚化……有时甚至被无私的崇拜心理所替代。”
我得承认,自己有时候也并不特别确信上述的解释,也许少女们喜欢写和读耽美作品有着更复杂的心理机制。比如,在男性主导的性别秩序下,女性一直是作为被赏玩、被物化的对象而存在,但随着女性意识的逐渐高涨,一些女孩子已经完成了让男人成为视觉和阅读客体的心理铺垫,所以她们会把票投向略微中性化的“超女”而非男性视角里漂亮娇柔的“美女”。再比如,青春期少女更喜欢用一些惊世骇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叛逆的意欲,男同性之爱恰恰是不为世俗所容的现实,是“苦情之痛”、“冒犯之美”,对她们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或者,她们只是羞怯的女生,在春情萌动时,下意识地选择把男性之爱当成表达自己对爱情遐想的一个替代品,当成一个符合安全策略的自我伪装和保护的掩体?再或者,这个年龄段的一些少女也面临着“青春期自卑”,所以在潜意识里认为男性是更完美更完整的施爱和受爱的主体,就像她们会不自觉地崇拜哥哥、宠溺弟弟一样?
唯美往往与颓废和忧伤联系在一起,即便我愿意给予“耽美一族”以最大程度的理解,也不得不说,其文字风格还是有点儿矫揉造作,格调整体上是柔靡而病态的。在耽美作品里,爱与死总是紧紧纠缠在一起,所以我也担心,这样的“耽溺于美”是不是欠缺了生命的阳光气息。马尔库塞在《爱欲与文明》一书中发挥了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爱欲和死亡是两个基本的本能——可是,耽美作品里男性之爱所蕴涵的先验悲剧性,却使得这爱欲注定只能令人忧伤,它“从忧伤中偷窃性感”,激发起一种对于生命的伤悼。
耽美,开在生命彼岸的忧伤之花,美则美矣,但未免软弱,不要耽误了我们的心智成长才好。
编辑/张鸣
[email protected]
耽美,这个泊于日本的概念,讲的不仅是此类作品文笔的唯美,更意味着作者与读者都刻意追求“耽溺于官能之美”的情调,它以不同于主流文化的迥异风格,在网络上形成了一个吸附力强大的独特文化生态。
恐怕很多人跟我一样,初次遭逢“耽美”的时候难免产生一种隔膜感,主要是从主流眼光来看,这些作品所流露的旨趣未免过于“夸张”甚至“畸异”,一些所谓的“耽美图”和几乎沦为色情小说的文本,更是无法令人相信它们出自少女之手,并且还在女生中拥有不小的市场……当然,我的惊讶并不意味着我会粗暴地将这些作品等同于恶俗,那只能说明文化评论者和心理分析者的无能。因为,这些诡异的花朵的确开在青春的边缘——在这片“正在发育”、“尚未成人”的沃野里,想象“自由”地疯长,情感“合理”地泛滥,所有的疯狂、放纵、不合常理都内涵着成长的逻辑,表露出青春骚动的痕迹。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作品去解读她们的心语。
追求唯美是少女的正常心态。感性诉求的觉醒驱动着她们在平庸的现实生活之外寻求完美想象的实现,就好像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曾在青葱年少时做过形形色色的白日梦一样。正像心理学家所说的那样:写作,不过就是被压抑的欲望的升华。但是,这欲望并非弗洛伊德所说的性欲,而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欣赏欲,一种逗留在感官层面的审美冲动。而这种对超现实的喜爱,是每个人成长中所必经的阶段。男生偏爱武侠,女生偏爱言情,都是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对“耽美”的喜爱仿佛也并不是这些网络少女的专利,自古至今,唯美主义与同性爱之间好像就有着一种隐秘的联系。比如,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就是同性恋者,他带有精神自传色彩的小说《道林·格雷画像》是宣扬感官享乐至上的名作,里面那位用灵魂交换以保持俊美容颜的男子无疑是“耽美派”,他信奉感官是人生唯一可靠的归宿。我还注意到,在耽美作品中,相比于异性恋,男同性恋者之间顶着“畸恋”名头的感情往往更显真挚,更具有睥睨世俗的勇气,更富于隐忍和自伐的牺牲精神,更懂得理解、体谅和成全,更接近把给予而不是占有视为爱的自然境界,也许正是这些元素或特质,触动了少女的感官之花蕊,充分满足了她们对于纯粹的爱的渴求。
美学家兰菲尔德曾指出,纯粹的审美经验需要排除掉实用性和占有欲,同时要有身心的完全参与和保持感觉的非现实性。另一位法国美学家库申也认为,审美主体应排除粗鄙的占有欲,不以占有的欲望去对待审美对象。如果是写或看异性爱的故事,女生必定把自己设定或幻想为其中的女主角,自然无法排除对男主角的占有欲。被唯美主义旨趣所主导的她们,需要的不是这种替代性的满足,而是一种被绝对的非现实的旷世之爱完全压倒的崇拜和陶醉。“美的特点并非刺激欲望或把它点燃起来,而是使它纯洁化,高尚化……有时甚至被无私的崇拜心理所替代。”
我得承认,自己有时候也并不特别确信上述的解释,也许少女们喜欢写和读耽美作品有着更复杂的心理机制。比如,在男性主导的性别秩序下,女性一直是作为被赏玩、被物化的对象而存在,但随着女性意识的逐渐高涨,一些女孩子已经完成了让男人成为视觉和阅读客体的心理铺垫,所以她们会把票投向略微中性化的“超女”而非男性视角里漂亮娇柔的“美女”。再比如,青春期少女更喜欢用一些惊世骇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叛逆的意欲,男同性之爱恰恰是不为世俗所容的现实,是“苦情之痛”、“冒犯之美”,对她们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或者,她们只是羞怯的女生,在春情萌动时,下意识地选择把男性之爱当成表达自己对爱情遐想的一个替代品,当成一个符合安全策略的自我伪装和保护的掩体?再或者,这个年龄段的一些少女也面临着“青春期自卑”,所以在潜意识里认为男性是更完美更完整的施爱和受爱的主体,就像她们会不自觉地崇拜哥哥、宠溺弟弟一样?
唯美往往与颓废和忧伤联系在一起,即便我愿意给予“耽美一族”以最大程度的理解,也不得不说,其文字风格还是有点儿矫揉造作,格调整体上是柔靡而病态的。在耽美作品里,爱与死总是紧紧纠缠在一起,所以我也担心,这样的“耽溺于美”是不是欠缺了生命的阳光气息。马尔库塞在《爱欲与文明》一书中发挥了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爱欲和死亡是两个基本的本能——可是,耽美作品里男性之爱所蕴涵的先验悲剧性,却使得这爱欲注定只能令人忧伤,它“从忧伤中偷窃性感”,激发起一种对于生命的伤悼。
耽美,开在生命彼岸的忧伤之花,美则美矣,但未免软弱,不要耽误了我们的心智成长才好。
编辑/张鸣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