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世界著名的美国杜克国际教育机构发布了针对中国国内的首份SAT(俗称美国高考)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学生整体成绩欠佳,平均低于美国学生近300分,离美国官方的基准线尚有300多分的差距。(据《人民日报·海外版》)
众所周知,中国学生最不担心的就是考试了,因为在一些中小学校里,我们众多的教师习惯于用分数来评价和衡量学生,学生从踏进学校校门起就开始面临周考、月考、季考、期中考、期末考等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的考试,学生们可谓是身经百战,个个是应试的高手,但为何学生到了异国他邦,竟然会集体败下阵来,和美国学生拉开巨大的距离呢?
其实,我们只要了解一下什么是SAT,就不难明白中国学生缘何集体败北。SAT全称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翻译过来就是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是几乎全部美国大学,特别是美国常青藤联校承认并要求申请者提供成绩的考试,它是决定录取和评定奖学金发放的重要参考指标。SAT的通用测试,包括阅读、写作和数学,每部分满分800分,总分2400分。报告显示,中国学生SAT的平均得分仅为1213分,与美国学生的1509分相比,差距高达300分。其中,阅读和写作成为中国考生的“重灾区”,300分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这两部分。究其原因在于,SAT的阅读和写作部分重点考察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而这一部分恰好是中国高中生最缺乏的训练。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弄清了中国学生败于美国学生的症结所在。虽然同为考试,但是我们的教育赋予学生的是什么呢?有的教师用死记硬背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有的教师用挤占时间和加大作业量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有的教师用解题技巧和解题秘笈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更多的教师则习惯于用一个又一个僵化的标准答案来保证学生的考试分数。于是,在这样的纯粹的应试教育的指引下,中小学校里甚至出现了“孔明”不是“诸葛亮”这样匪夷所思的事情。而《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记者林天宏更是在微博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用了其本人的稿子,其找来试做,仅拿到一半的分数,出题老师硬是把作者本人打败了。试想,当出题者和解题者都习惯于使用标准答案,当刻板僵化的应试模式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得愈来愈紧,愈来愈窄时,我们的学生又如何考得过那些注重于发散思维、质疑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美国学生呢?
另一方面,和西方国家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相比较,我们一些中小学校的教师却更习惯于对学生实施“圈养”教育。不要说让学生深入社会,走进大自然,到广阔天地里体验生活,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了,就是在校园中,我们一些教师也习惯于用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来约束、限制学生。学生们除了安安静静、规规矩矩地读书和学习,往往是这也不能,那也不许。
甚至,前不久武汉市某学校还明确颁布校园“限速令”,使学生在校园内连追逐嬉闹、快速奔跑这一基本的活动也不能做。在校园里,教师们各种各样的禁令就宛如一道道屏障牢牢地挡在了学生们面前,使学生们的行动不敢越雷池半步,思维不敢破常规半分。常此以往,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又怎能不泯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质疑探究能力又怎么能够和美国学生相媲美呢?
因此,与其说是中国学生输给了美国高考,不如说是我们的教育方式输给了美国教育。当然,一次考试失败了,学生们可以通过下一次的努力来弥补。但是,如果长此以往,又有谁敢保证我们不会输掉民族的未来呢?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曾直言不讳地说“中国最缺的就是敢挑战权威的学生”。此话无疑值得我们深思。今天,我们面对中国学生参加美国高考平均不及格这一事实,再联系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生前提出的那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也许我们每个教育者都到了需要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进行深刻反思和认真改进的时候了。同时,我们再联系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讲话中对教师们所提的:“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科学的创建者作出贡献。”我们心中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只怕会更强。那么,如何贯彻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如何变革我们的教育方式,如何让中国的学生也拥有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敢于批判、勇于思辨的精神和能力,从而让中国的学生不再输掉未来,这无疑是摆在我们广大教师面前一道需要迫切深刻思考和认真对待的重要命题。
(河南省太康县教育局)
众所周知,中国学生最不担心的就是考试了,因为在一些中小学校里,我们众多的教师习惯于用分数来评价和衡量学生,学生从踏进学校校门起就开始面临周考、月考、季考、期中考、期末考等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的考试,学生们可谓是身经百战,个个是应试的高手,但为何学生到了异国他邦,竟然会集体败下阵来,和美国学生拉开巨大的距离呢?
其实,我们只要了解一下什么是SAT,就不难明白中国学生缘何集体败北。SAT全称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翻译过来就是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是几乎全部美国大学,特别是美国常青藤联校承认并要求申请者提供成绩的考试,它是决定录取和评定奖学金发放的重要参考指标。SAT的通用测试,包括阅读、写作和数学,每部分满分800分,总分2400分。报告显示,中国学生SAT的平均得分仅为1213分,与美国学生的1509分相比,差距高达300分。其中,阅读和写作成为中国考生的“重灾区”,300分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这两部分。究其原因在于,SAT的阅读和写作部分重点考察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而这一部分恰好是中国高中生最缺乏的训练。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弄清了中国学生败于美国学生的症结所在。虽然同为考试,但是我们的教育赋予学生的是什么呢?有的教师用死记硬背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有的教师用挤占时间和加大作业量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有的教师用解题技巧和解题秘笈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更多的教师则习惯于用一个又一个僵化的标准答案来保证学生的考试分数。于是,在这样的纯粹的应试教育的指引下,中小学校里甚至出现了“孔明”不是“诸葛亮”这样匪夷所思的事情。而《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记者林天宏更是在微博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用了其本人的稿子,其找来试做,仅拿到一半的分数,出题老师硬是把作者本人打败了。试想,当出题者和解题者都习惯于使用标准答案,当刻板僵化的应试模式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得愈来愈紧,愈来愈窄时,我们的学生又如何考得过那些注重于发散思维、质疑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美国学生呢?
另一方面,和西方国家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相比较,我们一些中小学校的教师却更习惯于对学生实施“圈养”教育。不要说让学生深入社会,走进大自然,到广阔天地里体验生活,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了,就是在校园中,我们一些教师也习惯于用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来约束、限制学生。学生们除了安安静静、规规矩矩地读书和学习,往往是这也不能,那也不许。
甚至,前不久武汉市某学校还明确颁布校园“限速令”,使学生在校园内连追逐嬉闹、快速奔跑这一基本的活动也不能做。在校园里,教师们各种各样的禁令就宛如一道道屏障牢牢地挡在了学生们面前,使学生们的行动不敢越雷池半步,思维不敢破常规半分。常此以往,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又怎能不泯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质疑探究能力又怎么能够和美国学生相媲美呢?
因此,与其说是中国学生输给了美国高考,不如说是我们的教育方式输给了美国教育。当然,一次考试失败了,学生们可以通过下一次的努力来弥补。但是,如果长此以往,又有谁敢保证我们不会输掉民族的未来呢?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曾直言不讳地说“中国最缺的就是敢挑战权威的学生”。此话无疑值得我们深思。今天,我们面对中国学生参加美国高考平均不及格这一事实,再联系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生前提出的那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也许我们每个教育者都到了需要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进行深刻反思和认真改进的时候了。同时,我们再联系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讲话中对教师们所提的:“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科学的创建者作出贡献。”我们心中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只怕会更强。那么,如何贯彻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如何变革我们的教育方式,如何让中国的学生也拥有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敢于批判、勇于思辨的精神和能力,从而让中国的学生不再输掉未来,这无疑是摆在我们广大教师面前一道需要迫切深刻思考和认真对待的重要命题。
(河南省太康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