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教”工作是幼儿园的核心工作,也是幼儿园工作的全部内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成败,是幼儿园成败的标志。因此,幼儿园必须树立“保教为先”和“保教第一”的思想,所有工作都必须为“保教”工作保驾护航。
一、幼儿园“保教”工作存在的问题
“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1]可是,长期以来,不少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对诸如“幼儿园的任务是什么?”、“幼儿在幼儿园主要是学什么的?”、“怎样的幼儿园教育才是科学、规范的?”、“幼儿园培养目标与小学培养目标有何区别?”等教育问题缺乏正确认识。
因此,那些不科学的、错误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就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幼儿园教育舞台,出现了“只要有间屋子、几张板凳、一块黑板就可以办幼儿园”和“人人都可以当幼儿园教师”的现象。尤其是不少幼儿教师只重视知识(书本知识)传授,轻视幼儿园的核心工作——对幼儿实施科学的“保教”,尤其是轻视或忽视作为幼儿园“保教”工作核心任务之一的对幼儿的“两个习惯”的培养。
在课堂上或活动中,要么采用“灌输式”和“一言堂”,要么采用“棍棒式”和“恐吓法”,严重违背了幼儿教育原则和规律,也违背了相关教育法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或“成人化”等问题显得既严重又普遍,导致我国幼儿园教育无序发展和低效及负效运行,影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影响了整个国民教育质量的提升。——下面试举几例说明之。
二、幼儿园“保教”工作问题寻根
(一)幼儿园条件差
笔者在撰写该文之前,实地考察了31所城镇幼儿园,走访了56位城镇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从中发现,这些幼儿园普遍存在办园条件(硬件和软件条件)差的问题,影响了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正常开展。
1、硬件条件差。在笔者实地考察的31所城镇幼儿园里发现:(1)91.4%的幼儿园没有幼儿活动场地(指活动室或操坪),仅有一间屋子(算是“教室”)、几张矮凳板加一块黑板,几十名幼儿成天——一天十余个小时挤在一间只有三四十平米的“教室”里,由于摆满了课桌椅,孩子们转身都困难,怎能“活动”和“游戏”,至于户外活动,那更是奢望;(2)86.4%的幼儿园没有盥洗室和寝室等,小朋友数人共用一个口杯,午休都是扑在课桌上的;(3)75.9%的幼儿园没有幼儿玩具;(4)73.6%的幼儿园周边环境恶劣,不是嘈杂,就是污染,有的二者兼之;(5)42.7%的幼儿园“教室”不是阴暗,就是潮湿,有的既阴暗,又潮湿……
2、软件条件差。从笔者走访的56位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中发现:80.2%的园长是房东——幼儿园场所(地)的所有人;84.5%的园长和60.4%的教师出自非师范专业学校,大多是高初中毕业生,有的是下岗妇女或爷爷奶奶等;72.7%的教师不会教幼儿舞蹈和游戏,更不用说创编幼儿舞蹈和游戏;61.8%的教师不会教幼儿绘画;71.2%的教师不会教幼儿体育;84.3%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只关注孩子们对所教授知识——书本知识的掌握,轻视对幼儿小朋友来说尤为重要的“保教”……
由于这些原因,幼儿教师每天的工作任务就是向幼儿小朋友传授小学的语文、数学和外语知识。在她(他)们心目中,幼儿入园就是学习知识——书本知识的,幼儿就是“学生”——她(他)们平时就是称呼幼儿为“学生”的。可见,她(他)们对“幼儿”和“学生”这两个概念不理解,将二者混为一堂了。——“学生”(如小学生等)是以学习为主的人,而“幼儿”是以玩耍和游戏为主导活动的人。——这是幼儿特殊的年龄特征,亦即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决定的。由于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错误,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引发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和幼儿园是幼儿的“牢笼”的严重后果。
(二)幼儿家长(监护人)对幼儿教育的认识错误
幼儿家长(监护人)对幼儿园教育的认识错误,是导致幼儿园“保教”工作效果不明显,甚至问题严重的又一个重要原因。他们认为,幼儿园就是教授知识(书本知识)的,孩子们在幼儿园学到的知识越多,幼儿园就越好,教师水平就越高。不少幼儿家长(监护人)将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混淆了,将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幼儿园的培养目标张冠李戴,将学校教育的评价标准移植到了幼儿园教育评价标准中,引发了幼儿园教育方向和目标的偏离。难怪不少幼儿教师这样说:“我们不这样搞(指向幼儿传授小学语数外知识),家长就会骂我们,说我们无能,我们也是哑巴吃黄连……”
三、确保幼儿园“保教”工作科学有效的方法
“学前教育的价值首先应该是为了儿童个体身心健康的发展,为了儿童生命质量的提升,这才是学前教育基本的、第一位的任务与目标。……学前教育必须关注儿童不同成人的生命情态,必须以符合儿童生命特点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而不应再把知识、技能的学习放在第一位了。
由于幼儿园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等必须体现和尊重幼儿的年龄特征,不能不看教育对象,盲目地进行,将幼儿园教育演变成“小学教育”或“成人教育”,最终导致幼儿园教育的失败,造成幼儿畸形或片面发展。要想达到幼儿园教育科学有效的目的,一是幼儿园必须将“保教”工作作为核心工作来抓;二是提升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三是重建幼儿园评价体系;四是转变幼儿家长(监护人)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等。
(一)将“保教”工作放在核心位置
“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习惯养成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不好,则终身受其害。” “坚持科学保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保育’和‘教育’这两方面构成了幼儿教育的全部内容。”由此可见,“保教”工作是幼儿园的核心工作,务必将其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作为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如何开展科学有效的“保教”工作呢? 1、“保育”工作方法
什么是“保育?”“保育就是精心照管幼儿,使好好成长。” “保育主要是为幼儿的生存、发展创设有利的环境和提供物质条件,给予幼儿精心的照顾和养育,帮助其身体和机能良好地发育,促进身心健康地发展。”这就是国家为什么将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顺序确定为“体智德美”,而不同学校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内容的顺序排列的原因。“把‘体’放到了第一位,这是因为,在幼儿阶段,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较以后各年龄阶段更为重要的缘故。” “身体是本钱”,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所以,“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而“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正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核心任务。为确保幼儿园“保育”工作始终保持在科学高效的轨道上运行,作为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务必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2、“教育”工作方法
幼儿“教育侧重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态度……”。为什么幼儿园工作称为“保教(“保育”与“教育”)工作”,而不是“教学工作”呢?什么是“保育?”,前面已解释过;什么是“教育?”《现代汉语词典》对“教育”一词的解释是:
①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②用道德说服人使照着(规则、指示或要求等)做。”什么是“教学”?“教学,是指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可见,“教育”与“教学”是有区别的,两者具有实施内容、目的和目标的差异。教学,主要指受教育者对“知识与技能”的获取;教育,则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教其“明理”和“规范”)与“育”(培育,使其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幼儿园来说,由于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前面已阐释过),对幼儿小朋友的“教育”,自然不外乎“人身安全教育”(前面已说过)和“‘两个习惯’教育。”下面重点谈谈作为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如何对幼儿进行科学有效的“两个习惯”教育。
第一,对幼儿进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教育。
“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对于保护幼儿的生命和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幼稚园要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包括幼儿的“生活习惯”与“卫生习惯”。幼儿的“生活习惯”主要指幼儿的生活起居和饮食方面的习惯,如:是否按时就寝和起床,是否暴饮暴食和挑食等。幼儿的“卫生习惯”,是指幼儿的卫生行为表现,如;饭前便后是否洗手,是否啃咬学习用品、吮吸手指,是否乱用他人生活用品(如:碗筷、口杯、洗脸巾……),是否按时大小便等。
对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教育的方法,已在前面的“‘保育’工作方法”一节中介绍过,在这里再补充两点:一是通过“引导幼儿观看相关的音像资料或挂图”及“创编幼儿喜欢的、与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教育内容有关的儿歌或顺口溜,引导幼儿结合具体的生活卫生习惯训练活动吟唱”等途径对幼儿进行具体形象的生活卫生习惯教育;二是在组织幼儿活动前要仔细交代卫生要求和注意事项,且狠抓落实等。
第二,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
幼儿的学习习惯,主要指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主要包括“坐姿”、“握笔姿势”、 “看书和写字姿势”、“回答问题的方法”及“纪律”等方面。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的方法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淡化知识教学,尤其是书本知识教学,务必将幼儿的学习习惯教育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位置上。
二是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与幼儿家长达成共识,家园联合,形成教育合力。三是通过音像资料和挂图等对幼儿进行“学习习惯”教育,这种方法直观形象,体现了“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的理念。
总之,无论是“保育”还是“教育”,作为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必须做到“高度重视”、“细心观察”、“耐心教育”、“精心指导”、“同抓共管”、“坚持不懈”。否则,幼儿园的“保教”效果会大打折扣。
(湖南省永州市师范学校)
一、幼儿园“保教”工作存在的问题
“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1]可是,长期以来,不少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对诸如“幼儿园的任务是什么?”、“幼儿在幼儿园主要是学什么的?”、“怎样的幼儿园教育才是科学、规范的?”、“幼儿园培养目标与小学培养目标有何区别?”等教育问题缺乏正确认识。
因此,那些不科学的、错误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就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幼儿园教育舞台,出现了“只要有间屋子、几张板凳、一块黑板就可以办幼儿园”和“人人都可以当幼儿园教师”的现象。尤其是不少幼儿教师只重视知识(书本知识)传授,轻视幼儿园的核心工作——对幼儿实施科学的“保教”,尤其是轻视或忽视作为幼儿园“保教”工作核心任务之一的对幼儿的“两个习惯”的培养。
在课堂上或活动中,要么采用“灌输式”和“一言堂”,要么采用“棍棒式”和“恐吓法”,严重违背了幼儿教育原则和规律,也违背了相关教育法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或“成人化”等问题显得既严重又普遍,导致我国幼儿园教育无序发展和低效及负效运行,影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影响了整个国民教育质量的提升。——下面试举几例说明之。
二、幼儿园“保教”工作问题寻根
(一)幼儿园条件差
笔者在撰写该文之前,实地考察了31所城镇幼儿园,走访了56位城镇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从中发现,这些幼儿园普遍存在办园条件(硬件和软件条件)差的问题,影响了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正常开展。
1、硬件条件差。在笔者实地考察的31所城镇幼儿园里发现:(1)91.4%的幼儿园没有幼儿活动场地(指活动室或操坪),仅有一间屋子(算是“教室”)、几张矮凳板加一块黑板,几十名幼儿成天——一天十余个小时挤在一间只有三四十平米的“教室”里,由于摆满了课桌椅,孩子们转身都困难,怎能“活动”和“游戏”,至于户外活动,那更是奢望;(2)86.4%的幼儿园没有盥洗室和寝室等,小朋友数人共用一个口杯,午休都是扑在课桌上的;(3)75.9%的幼儿园没有幼儿玩具;(4)73.6%的幼儿园周边环境恶劣,不是嘈杂,就是污染,有的二者兼之;(5)42.7%的幼儿园“教室”不是阴暗,就是潮湿,有的既阴暗,又潮湿……
2、软件条件差。从笔者走访的56位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中发现:80.2%的园长是房东——幼儿园场所(地)的所有人;84.5%的园长和60.4%的教师出自非师范专业学校,大多是高初中毕业生,有的是下岗妇女或爷爷奶奶等;72.7%的教师不会教幼儿舞蹈和游戏,更不用说创编幼儿舞蹈和游戏;61.8%的教师不会教幼儿绘画;71.2%的教师不会教幼儿体育;84.3%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只关注孩子们对所教授知识——书本知识的掌握,轻视对幼儿小朋友来说尤为重要的“保教”……
由于这些原因,幼儿教师每天的工作任务就是向幼儿小朋友传授小学的语文、数学和外语知识。在她(他)们心目中,幼儿入园就是学习知识——书本知识的,幼儿就是“学生”——她(他)们平时就是称呼幼儿为“学生”的。可见,她(他)们对“幼儿”和“学生”这两个概念不理解,将二者混为一堂了。——“学生”(如小学生等)是以学习为主的人,而“幼儿”是以玩耍和游戏为主导活动的人。——这是幼儿特殊的年龄特征,亦即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决定的。由于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错误,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引发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和幼儿园是幼儿的“牢笼”的严重后果。
(二)幼儿家长(监护人)对幼儿教育的认识错误
幼儿家长(监护人)对幼儿园教育的认识错误,是导致幼儿园“保教”工作效果不明显,甚至问题严重的又一个重要原因。他们认为,幼儿园就是教授知识(书本知识)的,孩子们在幼儿园学到的知识越多,幼儿园就越好,教师水平就越高。不少幼儿家长(监护人)将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混淆了,将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幼儿园的培养目标张冠李戴,将学校教育的评价标准移植到了幼儿园教育评价标准中,引发了幼儿园教育方向和目标的偏离。难怪不少幼儿教师这样说:“我们不这样搞(指向幼儿传授小学语数外知识),家长就会骂我们,说我们无能,我们也是哑巴吃黄连……”
三、确保幼儿园“保教”工作科学有效的方法
“学前教育的价值首先应该是为了儿童个体身心健康的发展,为了儿童生命质量的提升,这才是学前教育基本的、第一位的任务与目标。……学前教育必须关注儿童不同成人的生命情态,必须以符合儿童生命特点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而不应再把知识、技能的学习放在第一位了。
由于幼儿园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等必须体现和尊重幼儿的年龄特征,不能不看教育对象,盲目地进行,将幼儿园教育演变成“小学教育”或“成人教育”,最终导致幼儿园教育的失败,造成幼儿畸形或片面发展。要想达到幼儿园教育科学有效的目的,一是幼儿园必须将“保教”工作作为核心工作来抓;二是提升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三是重建幼儿园评价体系;四是转变幼儿家长(监护人)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等。
(一)将“保教”工作放在核心位置
“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习惯养成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不好,则终身受其害。” “坚持科学保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保育’和‘教育’这两方面构成了幼儿教育的全部内容。”由此可见,“保教”工作是幼儿园的核心工作,务必将其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作为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如何开展科学有效的“保教”工作呢? 1、“保育”工作方法
什么是“保育?”“保育就是精心照管幼儿,使好好成长。” “保育主要是为幼儿的生存、发展创设有利的环境和提供物质条件,给予幼儿精心的照顾和养育,帮助其身体和机能良好地发育,促进身心健康地发展。”这就是国家为什么将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顺序确定为“体智德美”,而不同学校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内容的顺序排列的原因。“把‘体’放到了第一位,这是因为,在幼儿阶段,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较以后各年龄阶段更为重要的缘故。” “身体是本钱”,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所以,“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而“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正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核心任务。为确保幼儿园“保育”工作始终保持在科学高效的轨道上运行,作为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务必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2、“教育”工作方法
幼儿“教育侧重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态度……”。为什么幼儿园工作称为“保教(“保育”与“教育”)工作”,而不是“教学工作”呢?什么是“保育?”,前面已解释过;什么是“教育?”《现代汉语词典》对“教育”一词的解释是:
①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②用道德说服人使照着(规则、指示或要求等)做。”什么是“教学”?“教学,是指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可见,“教育”与“教学”是有区别的,两者具有实施内容、目的和目标的差异。教学,主要指受教育者对“知识与技能”的获取;教育,则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教其“明理”和“规范”)与“育”(培育,使其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幼儿园来说,由于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前面已阐释过),对幼儿小朋友的“教育”,自然不外乎“人身安全教育”(前面已说过)和“‘两个习惯’教育。”下面重点谈谈作为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如何对幼儿进行科学有效的“两个习惯”教育。
第一,对幼儿进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教育。
“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对于保护幼儿的生命和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幼稚园要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包括幼儿的“生活习惯”与“卫生习惯”。幼儿的“生活习惯”主要指幼儿的生活起居和饮食方面的习惯,如:是否按时就寝和起床,是否暴饮暴食和挑食等。幼儿的“卫生习惯”,是指幼儿的卫生行为表现,如;饭前便后是否洗手,是否啃咬学习用品、吮吸手指,是否乱用他人生活用品(如:碗筷、口杯、洗脸巾……),是否按时大小便等。
对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教育的方法,已在前面的“‘保育’工作方法”一节中介绍过,在这里再补充两点:一是通过“引导幼儿观看相关的音像资料或挂图”及“创编幼儿喜欢的、与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教育内容有关的儿歌或顺口溜,引导幼儿结合具体的生活卫生习惯训练活动吟唱”等途径对幼儿进行具体形象的生活卫生习惯教育;二是在组织幼儿活动前要仔细交代卫生要求和注意事项,且狠抓落实等。
第二,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
幼儿的学习习惯,主要指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主要包括“坐姿”、“握笔姿势”、 “看书和写字姿势”、“回答问题的方法”及“纪律”等方面。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的方法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淡化知识教学,尤其是书本知识教学,务必将幼儿的学习习惯教育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位置上。
二是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与幼儿家长达成共识,家园联合,形成教育合力。三是通过音像资料和挂图等对幼儿进行“学习习惯”教育,这种方法直观形象,体现了“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的理念。
总之,无论是“保育”还是“教育”,作为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必须做到“高度重视”、“细心观察”、“耐心教育”、“精心指导”、“同抓共管”、“坚持不懈”。否则,幼儿园的“保教”效果会大打折扣。
(湖南省永州市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