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如何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职大学生中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以工匠精神塑造高职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培养其职业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工匠精神的培育落到实处的有效途径。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从公民教育、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和教师的职业素养入手,并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两方面作为融入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2016年,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工匠精神:“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在高职大学生中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以工匠精神塑造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念,培养其职业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借“工匠精神”之力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恰当的引导,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有预见性的加以培养,对教师的职业素养加以强调。而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工匠精神的培育落到实处的有效途径。
  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具备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必要性来讲,当今社会存在缺乏信仰、不守诚信、急功近利和粗制滥造的尴尬现实。而且我国部分高职学生一定程度上缺乏工匠精神内在所包含的精益求精的心态和创新开放的能力。同时,部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定程度上缺乏耐性、淡然、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可行性来讲,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工匠精神不仅在内容上具有相容性,而且在功能上是相辅相成的,其教育目标也是一致的。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狭义的工匠精神是指“手工艺匠人在制作产品的过程中追求完美、追求极致的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广义的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从业人员的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是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
  西方文化视域下的工匠精神主要包括“非利唯艺的纯粹精神、至善尽美的目的追求与对神负责的敬业精神”。如德国的工匠精神和日本的职人文化。德国的工匠精神可以概括为“精致、专注、创新”三个特点。日本职人文化的精神概括为:“敬业、认真、负责、追求极致品质。”
  中国自古就对工匠精神有经典的总结。如朱熹《论语》注中解读为“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庄子》中的“庖丁解牛,技进乎道”《尚书》中的“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等等。 中国文化视域下的工匠精神体现在“尚巧、求精、道技合一等三个方面,它更多的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一种精神上的理想状态。“工匠精神”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它是中国文化精粹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华文明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演进,历代工匠创造出的各种艺术品成为我国灿烂文化的缩影,这些艺术精华闪耀着工匠独有的精神特质,蕴含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工业革命以来,机械化、信息化大生产已逐步代替了以手工劳动为主的生产方式,工匠以及工匠精神的内涵也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而愈加丰富。现代意义上的工匠精神不仅仅是对劳动者个体的技艺要求,而且已经成为时代对劳动者群体乃至社会各阶层的价值导向,它不仅指的是“工匠们对设计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改进,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改进、为制作不竭余力的理想精神追求”而且它更体现的是一种专业严谨的职业态度。
  二、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
  从国家、社会层面来说,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是更好地实现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转化的必然要求,是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题中应有之意。
  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对于当前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当前,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科技含量不高,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任务越来越紧迫。必须充分发挥追求完美、耐心专注、一丝不苟、不走捷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引领作用,才能更好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有研究认为,德国能在二战结束后迅速崛起源于其发达的制造业,而工匠精神就是其制造业崛起的法宝。
  工匠精神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气的重要推动力量。培养工匠精神是弘扬职业风尚、厚植工匠文化的需要。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罗民说。“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在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培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有利于进一步改变人们对于传统“工匠精神”的认识,深化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形成尊崇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
  从企业层面来说,工匠精神是企業的竞争优势。工匠精神指引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严守产品质量,勇于创新以实现“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激励从业者敬业乐业,对品质精益求精,恪尽职业操守。有助于从业者摒弃功利观念和浮躁心态,促进对自身职业和技艺、技能的认同,在自己岗位上做到敬业乐业,产品质量精益求精,技艺上追求创新,从而有利于形成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诚信劳动的企业文化。
  从高职院校和学生个人来说,工匠精神的培育,有助于我国高职教育的转型发展,也可以让高校在坚持自身职能定位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培育质量的提升,推动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培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使其成为不仅具有“匠术”,更具有“匠心”的合格人才,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自身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工匠精神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并让他们在职业生涯中实现自身的理想抱负。
  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培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在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有助于其重审自身职业,更进一步提高自身职业素养。   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职责担当和重要任务。中国需要大量的大国工匠,“工人”和“工匠”虽只有一字之差却内涵全然不同,中国不缺工人,缺的是具有工匠精神的人。工匠精神是职业精神的核心内容,工匠精神是时代与社会对学生“德”与“技”的要求,把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也有利于提高其政治素养,实现高职思政课立德树人的目的。
  三、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途径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从公民教育、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和教师的职业素养入手,并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两方面作为融入的和着力点和落脚点。
  基于公民教育的“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责任心、事业心、感恩心、淡然心态、开放心态等价值观和公民理念。
  基于职业道德的“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职业的敬畏之心,强调团队协作,从“差不多就行”的惯性思维转变为“追求完美和极致”的职业道德。
  基于职业行为习惯的“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养成办事专业、专注、精准、追求创新和个性化的行为习惯。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需要从教师职业素养入手。高校思政课教师弘扬工匠精神要以德为先,要有立德树人的工匠情怀;要以才为基,培养专注的工匠品质;还要以情为本,要有干一行爱一行的工匠情操。从备课,到课堂展示,到信息化教学运用,到平时为人处事等都需要用“工匠精神”要求自己,从而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教学,从上述四方面入手是“工匠精神”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融合点所在,也是解决现实问题之所需。但要收到切实的效果,必须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两方面作为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从教学内容看,工匠精神所包含的内容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相容的。教师在思政课理论教学中,应深度挖掘工匠精神的内涵本身蕴含的这种思政育人元素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通过讲好工匠故事,从我国当前的优秀工匠身上挖掘他们所具有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作风,养成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工作毅力。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中,“工匠精神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又是中国精神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还是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内容之一,更与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内容具有一致性。”在基础课教学中,还要融入工匠精神所包含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等内容。
  工匠精神在中國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它是中国文化精粹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应该成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中国精神的重要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又是工匠精神的根源所在。创新既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新理念,又是工匠精神蕴含的精髓。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造就工匠精神是时代发展和个人发展需要的现实基础。
  从教学目标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与工匠精神的培育目标具有一致性。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不仅在于要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还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促进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它所要求的德艺双馨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度一致。工匠精神,爱岗敬业,这是个人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的要求。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培养高职学生的责任心、事业心、感恩之心,淡然、开放的心态,敬畏、协作、追求完美、专业、专注、精准、淡然、耐性、创新和个性化的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养成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态度、职业品质、职业素养,是立德树人这一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 (作者单位为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6B21)
其他文献
一、文化力推动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品牌研究的内容和重要意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需求呈不断上升趋势,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旅游消费行为不断趋向于个性化。黑龙江省具有丰富的冰雪旅游资源,具有发展冰雪体育旅游产业的明显优势,市场前景广阔,近年业,规模化、规范化的冰雪旅游已经成为黑龙江省新的经济增长亮点。开发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品牌产品对于黑龙江省经济建设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
期刊
在2018年3月23日的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并正式宣布:将对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和并购,而与此同时,中国也进行了强有力的反击,对原产于美国部分进口商品中止关税减让义务,从而使两国的贸易战爆发。  一、中美贸易摩擦发生的原因分析  (一)政治层面--触动了美国的核心利益  中美贸易摩擦发生的重要原因则是利益,虽然美国在当前仍是排名第
期刊
高校创业孵化基地作为在校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为在校大学生提供知识技能培训和实践场所,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创业风险,提高了大学生创业成功率。2015年,河北大学、河北工業大学等河北省19所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作为“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园”进行立项建设,同时河北大学、燕山大学等五所高校被人社厅确定为河北省创业孵化基地。本文通过对河北省五所创业孵化基地调查研究,总结当前河北省高校创业
期刊
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推进,我国的城市土地的面积已经不足以为我国工业化提供建设用地,但是我国农村还有大量的土地没有进行有效的使用,很多土地都是浪费掉,为了开发农村市场的市场潜力,国家积极的推进农村市场建设用入市的政策,2016 年,中央 1 号文件提到“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在此背景下我,我们来分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现实推进政策的现实问题。  一、 集
期刊
一、数据的选取  本文选择的样本区间很全,搜集了从湖南开始从事对外贸易的1983年到2017年所有年份实际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国民经济(GDP)增长的数据,数据根据《湖南统计年鉴》计算所得,并用各年汇率的平均价将统计年鉴中利用外资的美元金额换算成人民币金额来进行分析。  二、相关性检验  运用Eviews统计软件对湖南GDP和FDI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如表1: 
期刊
一、个人理财投资者的分类  在进行投资理财前,个人理财投资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进行评估,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投资理财组合。商业银行在客户进行投资理财前,也会对客户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只有这样才能让个人理财投资者有能力承担自己所选择的投资理财组合的风险、以及不可其预料的后果。因此,不同类型的个人理财投资者应该选择相应风险等级内的理财产品,只有这样,才能承受住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资金的损失,避
期刊
一、“海绵城市”理念下,美舍河的“前世今生”  (一)美舍河治理的顶层设计  1.美舍河治理的总体规划。美舍河的治理必须要有前瞻性、要有良好的顶层设计,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美舍河的治理过程中要把美舍河当做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注重河流的整体性以及自身水文条件的保护。  2.处理好美舍河污水治理与海绵城市的配合。美舍河的治理需要借鉴海绵城市理念,而美舍河的治理又会丰富海绵城市的内容。那么很明
期刊
现阶段,国内四个现代化发展速度较快,然而各地方乡村还呈现出发展速度较慢的状态,因此,就需要在加大乡村四个现代化发展速度的基础上,还要采取城乡整合方式来带动乡村的全面振兴,在此期间,必须要根据十九大提出的“促进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战略部署,走进乡村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进行全面的转变,以实现乡村的现代化发展新态势,让各地方乡村都呈现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 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振兴目标。
期刊
对于农业经济具有影响作用的因素多种多样,举例说明市场消费的需要、农产品的进出口、农业经济所采用的工具技术、投资的力度等等。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就要将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的综合与分析,根据相关实际因素制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有效办法。本文主要是从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出发,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进行研究和分析,最终总结了相关促进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 能够促进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  (一)
期刊
一、绿色矿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绿色矿业经济主要是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并将其发展过程与生态学发展的规律进行紧密的联系,促进节能减排及减少耗能,确保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合理利用,最终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促进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保证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进行绿色矿业经济发展的项目采取的是“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改革策略,逐渐推进绿色矿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自2011年至2015年,国土资源部在全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