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个解放”贯彻科学发展观

来源 :唯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赵永贤,江苏启东人,现任江苏省人事厅党组书记、厅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行政学院副院长、教授,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扬州大学特聘教授,省人力资源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与行政管理。
  
  摘 要:解放权力,就是不为权力所束缚;解放职能,就是用辩证的、战略的、发展的、开放的眼光看待职能;解放机制,就是要构建人才集聚机制、提升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解放自我,就是要从陈旧的思维模式、落后的价值取向、陈旧的思维方式、不良的工作作风中解放出来。
  关键词:权力;职能;机制;思想解放;人事工作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10-0004-05
  
  党的十七大提出“继续解放思想”后,新一轮解放思想正在全国迅速展开。作为人事部门,关键要从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利益观、价值观入手,切实解放权力、解放职能、解放机制、解放自我,为思想的全面解放奠定良好基础,为人才的全面解放提供优质服务,为科技生产力的全面解放创造有利条件。“四个解放”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解放权力是核心,解放职能是前提,解放机制是重点,解放自我是关键,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解放权力
  
  目前,人事权力运行不合理、不规范、不透明等现象还或多或少存在,权力集中、权力滥用、权力腐败等问题还时有发生。必须把人事权力从传统的权力观念、组成构架、功能定位、运行模式中解放出来,做到不争权、不揽权、不越权、不恋权、不滥用权,使权力运行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期望。解放权力就是大胆摒弃影响科学发展的那些教条性、谋利性、人为性的权力,做到淡化权力、归还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真正使人事部门的权力用于服务发展、维护民生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在权力运行中,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做到“四个不为”:
  不为权力所醉。就是不沉迷于权力,以平常心待权,以公仆心用权,以责任心行权。要走出权力私有化的误区,认清权力的内涵,懂得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来自人民,权力属于人民,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走出权力至尊化的误区,认清权力的定位,处理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淡化权力,强化责任,不把权力看得过重,不把责任看得过轻。要走出权力商品化的误区,认清权力的功能,明确权力就是义务、权力就是服务,不能把权力当作商品,更不能把权力当作争取私利的资本。要走出权力利益化的误区,认清权力的作用,防止权力部门利益化倾向,让权力为社会服务、为发展服务、为公众服务。
  不为权力所累。就是不被权力所左右,不背权力的包袱,不做权力的奴隶,掌权不集权,拥权不独权,用权不专权。要乐于还权,按照职责分工和有关规定,对现有职权进行认真梳理,看看哪些职权是属于自己的,哪些职权是属于社会的,哪些职权是属于基层的,该是社会的要还给社会,该是基层的要还给基层。要善于放权,结合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加大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减少行政审批权力,把权力交给社会,让群众参与管理。要勇于分权,研究从决策、执行、监督层面对人事权力予以适当分解,构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建立权力分散运行、分解运行、分类运行的运行机制,使无限权力变成有限权力。只有真正把权力的归属搞清楚,切实把权力的负担卸下来,才能轻装上阵抓大事、集中精力办实事。
  不为权力所束。就是不被权力禁锢思想,不被权力束缚手脚。下放权力不是不要权力,放开权力不是放弃权力。对于职责范围内的权力,要尽心尽力把它使用好。在权力使用上,不但要坚持依法行权,而且还要以德行权,真正把依法行权、以德行权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严格按法定权限、道德准则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依法以德调整利益关系,努力克服人为因素影响,切实增强权力运行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不为权力所控。英国历史学家柯克顿说过:“使人堕落和道德沦丧的一切原因中,权力是最永恒、最活跃的。”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权力越多越大越危险,必须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处处小心、事事小心。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内控体系,理清运行流程,完善监管制度,导入标准管理,压缩裁量空间,加强对权力运行风险点、权力出轨多发段、权力腐败高发区的严密防控。要建立完善权力行使的外部制约机制,大力推动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开明执权,开门行权,开放用权,真正使权力置于阳光之下。
  
  二、解放职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计划管理职能在缩小、公共服务职能在扩大。然而,由于少数人事部门受传统思维、计划烙印和错误观念的影响,仍然存在重管理轻服务、重审批轻指导、重部门利益轻社会效益的现象,导致公共服务供给不及时、不同步、不充分、不均衡。解放职能就是大胆废止制约科学发展的过时性、管制性、营利性的职能,重点淡化部门管理职能、强化公共服务职能,逐步实现从部门服务到公共服务向公益性服务的根本性转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要用辩证的眼光看职能。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面对传统工作范围变小、领域变窄、职能变弱的严峻挑战,人事部门尤其需要客观分析、理性处理。要辩证地看待职能的多与少,不消极等待,不强调客观,变被动为主动,变压力为动力,主动适应,积极挖潜,积少成多,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要辩证地看待职能的大与小,不以职小而不为,不以能小而无为,只要有助于全局的事再小也要做,只要有助于大局的利再薄也要做。要辩证地看待职能的软与硬,既要抓好计划审批、资格审查、项目审定等所谓的“硬任务”,也要抓好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服务等所谓的“软任务”。要辩证地看待职能的虚与实,克服“计划管理是实指标、公共服务是虚指标”的片面认识,让“虚”的不虚,让“实”的更实,真正体现“小政府、大社会”的特点。总之,只有不计较职能的大小、多少、虚实和强弱,把不利因素降低到最低点,把有利因素发挥到极限处,才能真正赢得工作主动权。
  要用战略的眼光看职能。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才人事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在逐步提高,人才强国战略已经上升为国家基本战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把人事职能仅仅看成是调动几个人员、审核几组工资、评定几类职称、表彰几位先进,那样自然会得出事情不多甚至可有可无的结论。如果站在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社会进步提供人才支撑这样的战略角度来看待职能,那么就会发现人事工作任务不是轻了而是重了,人事部门作用不是小了而是大了。事实上,人事部门的公务员队伍建设、人才资源规划与开发、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等职能,件件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事事与人民群众利益紧密相连。所以,要站在与人才解放相结合的高度、与事业发展相融合的深度,重新审视自己,重新调整定位,重新认识价值,这样才能提高标准、自加压力、更有作为。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职能。人事部门多数职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确定的,最长的已延续二十多年。这期间,人事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仍然固守原有职能,肯定难以适应形势任务的变化发展。而现实情况是,尽管这些年人事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但总体上讲,人事发展步伐还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突出表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人事工作的痕迹还比较明显。有的同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事,工作的重点是管理,工作的方式大都是审批,坚守着固有的思维视角,脱不开已有的条条框框,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方式,对人事工作全面发展是一个很大阻碍。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形势新任务,只有跳出传统人事看人事,跳出传统职能看职能,顺应发展,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努力研究新情况,积极解决新问题,才能实现人才人事工作的新发展。
  要用开放的眼光看职能。目前,人事与组织、劳动、教育等部门职能交叉的内容越来越多,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格局。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在这种情况下,人事部门必须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的基本原则,始终服从组织部门的牵头领导,始终搞好与有关各方的密切配合。要主动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交流,争取支持,争取帮助;主动加强与外省兄弟单位的联系交流,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主动加强与政府各有关部门的联系交流,相互帮助,共同发展。只要有利于事业发展,有利于群众利益,有利于社会进步,不计较谁主抓谁配合,不计较排名靠前靠后,不计较部门利益多少。只有这样,人事部门不愿办的事情才会减少,想办的事情才会增多,难办的事情才会减少,办成的事情才会增多,职能优势和重要作用才会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充分发挥。
  
  三、解放机制
  
  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后,尽管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步伐明显加快,但人才培养、评价、选拔、流动、激励等基本机制没有完成形成,人才人事工作机制不完善、不配套、不科学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影响和制约了人才人事工作的快速发展。解放机制就是要大胆地取消带有计划经济色彩、阻碍科学发展的旧机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人事工作动力和活力。对人事部门而言,解放思想关键要解放人才,解放机制重点要完善人才工作机制。
  构建高层次人才集聚机制。高层次人才是人才资源的精华,是自主创新的主力。当前,最重要的是要突破传统方法,采取超常手段,集聚人才,减小缺口。一方面要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上采取特殊措施,充分利用国际资本转移、留学人员回归等有利时机,按照项目引进、团队引进、智力引进等办法,通过加强与国外著名“猎头公司”合作,定期组织参观考察和项目洽谈等活动,在公务员招录和事业单位人员招聘上采取特殊政策和办法等,打通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和“应急通道”。另一方面要在高层次人才流动上给予特殊政策。流动是人才的基本特点和基本权利。应尊重高层次人才个人意愿,遵循市场经济客观规律,打破各种限制,打通各种渠道,推进柔性流动,试行“特聘工作证”,建立居住证制度,探索聘任制公务员制度。再一方面要在高层次人才创业上给予特殊帮助,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创业专项资金,出台户籍、工商、税收等优惠政策,完善高层次人才项目择优资助办法,构建信息、投融资、技术等高层次人才专用服务平台,出台住房购买、家属随调、子女上学、社会保险等保障措施,为高层次人才创业发展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条件环境。
  构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机制。要改变传统的能力界定标准。坚持把能力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突出自主性,把是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否具有自主研发能力作为引进人才、衡量人才、评价人才的重要依据;突出创新性,把创新潜力、创新能力、创新动力作为评价各类人才重要依据。要改变传统的能力培训模式。从内容上讲,实现由知识型、书本型培训向应用型、实用型培训转变;从时间上讲,实现由阶段式、院校式培训向终生式、实践式培训转变;从渠道上讲,实现由一元化、自主化培训向多元化、社会化培训转变。尤其要加强与国(境)外培训机构联系合作,建立国(境)外培训基地,拓展培训空间,提高培训层次。要改变传统的能力培养环境。建立创新风险投资机制,培育风险投资市场,积极引进境内外风险资金;加强创新载体建设,重点搞好各类高新区、设计园、软件园、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建设;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加强产学研联合,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把科技生产力巨大潜能充分释放出来。
  构建人才权益保障机制。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包含保障人的权益、保障人的劳动、保障人的创造。过去,由于权益保障观念没有完全树立,权益保障机制没有完全建立,人的基本权益没有得到应有尊重,引发许多不应出现的矛盾与冲突,这种现象必须尽快予以纠正。要切实打通政府部门与人才的沟通渠道,通过厅局长信箱、行风政风热线、信访接待日等有效途径,保证人才的合理要求能够得到及时反映。要切实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务员考录、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等重点民生问题的研究,最大可能地维护这些人才的切身利益。要切实搞好人事争议仲裁工作,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才的基本权益。要探索建立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社会保险和劳动保障等机制,切实解决好人才流动难、人员分流难、单位改制难、公务员辞职成本高等问题。要认真总结四川汶川大地震经验教训,启动人事权益保障应急预案研究,尽快建立重大灾情、重大事故人事权益保障应急机制。
  构建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对多数人才而言,靠创业舞台可以实现人生抱负,靠分配平台可以体现人生价值,分配是最本质、最直接、最持久的激励源泉。长期以来,由于人才收入分配体系与市场经济体系相脱轨,导致部分人才劳动与应有报酬不对等、人才价值与应有收入不对称,影响了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要尽快完成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收入状况的比较研究,明确人才报酬市场定位,完善人才报酬价格体系,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经济增长相匹配的人才报酬调整比较机制。同时,要重点建立高层次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实行政府特殊津贴;对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工程建设的优秀人才,给予一次性奖励;对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重要公益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建立特殊津贴制度;对部分紧缺或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真正让一流人才享受一流待遇。此外,还要结合国家正在进行的绩效管理试点工作,将绩效考核结果与收入分配挂钩,增大津补贴和绩效工资激励功能,使收入分配政策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真正体现干好干坏收入不一样的原则。
  
  四、解放自我
  
  这一轮解放思想能否取得实效、取得成功,关键在领导干部,根本在解放自我。解放自我不仅是解放权力、解放职能、解放机制的前提,也是解放权力、解放职能、解放机制的基础。只有自己解放才能解放别人,只有干部解放才能解放群众。解放自我就是敢于否定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解放“旧我”,塑造“新我”,就是自己革自己的命。解放自我必须对自己过去赖以生存的某些思想、观念和行为进行彻底更新。
  要勇于从陈旧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思想解放的主要任务是消除思想障碍,思想解放的最终目标是推动科学发展。因此,要克服“盲目乐观”的思想,切实从以往的成绩中走出来、从自负的情绪中走出来,辩证看待过去,客观认识自己,居安思危,永不满足,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始终保持进取精神。要克服“固步自封”的思想,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思想模式、思路局限,强化战略思维,树立世界眼光,运用现代思想、现代方法和现代手段,捕捉新目标,发现新机遇,拓展新空间。 要克服“经验主义”的思想,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学习而不沿习,消化而不固化,主动学习新知识,善于接受新思想,勇于创造新经验,始终保持灵活的创新空气和强劲的发展势头。要克服“功利主义”的思想。分析一些工作难以推动、难以实施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是方法问题,从深层次讲是思想问题,其根子还是“功利主义”思想在作怪。要通过强化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切实提高思想觉悟和思想水平,为消除各种思想障碍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要勇于从落后的价值取向中解放出来。从一定意义上讲,思想解放就是对传统价值观的解放,通过辩证的扬弃,形成科学的观念。要由“追求人才规模”转向“追求人才质量”。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一样,人才发展也有一个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的转变问题。改革开放之初,万事俱起,百废待兴,人才缺乏,数量为先。进入小康之后,国富民安,国运昌顺,雄才难得,质量为先。这是发展的自然规律,也是发展的必然选择。要由“关注物质生活”转向“关注精神生活”。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关注物质生活无可厚非,关键问题是不能陷入其中,而应把眼光更多地投向精神生活,实现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平衡。毕竟在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今天,物质不是人的全部,更不是人的唯一。要由“提供资金服务”转向“提供政策服务”。人才创业创新离不开资金支持,更离不开政策支持。从某种意义上,后者更重要、更长远。应把服务理念从给钱、给物转到给政策、给环境上来,这才是更具吸引力的服务。要由“强调部门利益”转向“强调社会效益”。自觉从局部利益、部门利益、小团体利益中解脱出来,强化服务意识、群众利益、公共责任,坚定不移地走公益性的发展道路,在人事代理、档案管理、人事考试、人才评价、人才培训等方面逐步实现从有偿收费向无偿服务过渡。
  要勇于从传统的行为方式中解放出来。价值观决定着行为方式。新一轮思想解放,必定以价值观的解放引领行为方式的解放。要实现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把该由基层管理的工作交给基层,该由社会管理的事务交给社会,腾出主要精力想大事、抓大事、办大事,管职能范围内需要管理好的事情,更好地加强全局问题谋划、加强政策制度研究、搞好各项工作统筹。要实现从“管理服务”向“服务管理”转变,把工作重点由以管理为主转向以服务为主,坚持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构建服务平台,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要实现从“单项推进”向“统筹兼顾”转变,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工作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好人事与人才的关系,统筹好人才培养、引进、开发的关系,统筹好省、市、县三级人事部门之间的关系,促进和谐发展。要实现从 “各自为政”向“整体联动”转变,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尤其是在重大政策出台、重要改革实施等关键时期,不各行其是、各自为战,而是抱团作战、形成全力。
  要勇于从不良的工作作风中解放出来。解放自我关键要靠过硬作风来体现。要培养务实作风,解放思想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改变作风必须坚持求真务实,应防止凭经验想当然做决策、办事情的做法,不主观臆断,不盲目决策。要培养亲民作风,坚持从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出发,切实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欢迎不欢迎、认可不认可”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群众交朋友,为群众办实事,给群众解忧虑。要培养民主作风,走出自我,走出机关,到基层去,到群众中间去,聆听群众意见,集中群众智慧,闭门造车不可取,集思广益方可为。要培养勤勉作风,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变“等米下锅为找米下锅”;克服“自我服务”的观念,转换角色主动上门服务;克服“机械式”的方式,善用现代科技文明成果提高工作效率。
  责任编辑:黄 杰
其他文献
摘 要: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控制工具,在规范人们行为、调控社会秩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法治是迄今人类社会所能建构的相对理想的一种制度安排。但是,法治也是一种存在诸多局限的制度文明,其是在推进法治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  关键词:法治;法治局限;泛法治;法律调整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9)06-0063-05    昔日从未有任何时候像今天这样,我
期刊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居民理财观念逐步更新,其资产结构也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结合江苏省扬州市农村居民资产选择的实际,对农村居民资产选择行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阐述了农村居民的资产状况,金融资产、实物资产的构成与变化,剖析了当前农村居民资产选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居民;资产结构;资产选择  中图分类号:F3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农民工是推进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研究农民工问题就是研究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动力问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在江苏省9个市县调查的基础上,真实地反映现阶段城市农民工的就业与生活状况,并对农民工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以期通过制度的设计与安排,逐步解决农民工问题。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生活;调查  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
期刊
摘要:统筹城乡发展中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就业。就靖江市目前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而言,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采取一系列促进就业富民的对策措施,以实现“学赶苏南,后来居上”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12—0072—03    靖江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江阴大桥北侧,与苏南隔江
期刊
作者简介:熊进(1978- ),男,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李志洁(1980- ),女,广东肇庆人,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摘 要:对唯物辩证法思维实质的惯常理解模式就是将其认作斗争思维,结果是不仅造成理论上的失足,更带来实践上的严重后果。产生这些问题有理论与实践的根源,但根本原因在于对唯物辩证法思维实质的
期刊
摘要: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志。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克服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障碍,逐步提高残疾人群体的经济收入,加强残疾人“柔性维权”的工作力度,根据不同地区特点,采取不同类型精神文化需求保障措施,加强对残疾人的法律维权,切实提高残疾人整体素质。  关键词: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  中图分类号:C913.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期刊
摘 要:高校院系分党校是新形势下高校党校的延伸和拓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工作理念;加强基本建设,创新工作内容;坚持可持续发展,创新工作机制。  关键词:党校教育;创新;高校  中图分类号:D26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08/09-0084-02    高校院系分党校是新形势下高校党校的延伸和拓展,作为基层分党校,在人才培养中担负着特殊使命,在学生
期刊
作者简介:魏石(1952- ),男,江苏泰兴人,江苏省行政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府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经济学。    摘 要:有效的管理体现在国家资源的合理配置,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资源配备是否恰当更为重要。如果说,天下之本在国,国家之本在家,那么,管理之本在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是安邦兴国的主要方面,是振兴经济的重要方面,也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进程中重大决策的主题,其地位可以从民生、民智和民富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党建理论不断发展,尤其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性质、党的理想、党的宗旨、党的政治路线和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等六个方面实现了一系列创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最直接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改革开放;党建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08/09-0016-03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
期刊
摘 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中,马克思对文化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从唯物史观的哲学视野出发,展望未来社会人类共同的文化理想和价值理念,并通过文化批判和异化理论的阐述,表达对人的生存境遇的深切关怀,确立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基本理论视野,为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当代建构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依据和人文化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文化理想;价值理念  中图分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