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互动与和谐教学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ed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英语教学提出英语教学过程要充分发挥动力功能, 激发功能,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本文从师生互动与和谐教学的理念出发, 提出三个教学策略, 目的为了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新课标英语教科书融交际性、趣味性于一体, 集中体现了英语教学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和完美性。课堂,是生命化的课堂; 教学是生命化的过程; 那么, 新课标下的英语课堂教学也就是师生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唤醒”场所。近几年, 我在新课标的指导下, 经过缜密思考和教学实践, 初步构建了“师生互动, 和谐教学” 的课堂教学策略, 其实施思路是: 根据“施教之功, 贵在引导”、“自主探究, 强调个性” 的教学思想, 在强化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 发挥“接受学习” 的优势因素, 为学生的认知活动找到“停靠点”; 与此同时, 以“多元智能” 理论作指导, 积极唤醒学生“自主学习” 的动机与情感, 为学生的心智解蔽提供“释放点”。在教学过程中,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实现教与学的和谐。
  “师生互动, 和谐教学” 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
  (Self-confidence)是一个人自己相信自己,追求自我, 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的心理倾向,是人类健康的核心力量。作为外语教师, 首先, 英语教学的“启发自信” 应当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原则。①在鼓励学生进步的同时还应该努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学习态度, 建立较强的自信心,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失败和挫折。②巧用情感评语, 激励学生的进取心。③采用赏识教育, 体验成功欢乐。教师要用欣赏的目光关注每一个学生, 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学生心理和精神上鼓励和支持。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情感, 在表扬鼓励中让学生感受到成功。④外语教师要创造轻松积极、活泼向上的课堂学习氛围,2 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这种氛围中感到轻松、安全、有信心,从而提高接受和理解信息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其次, 注重与学生沟通。心理学研究表明:“师生间健康情感的双向交流,会使学生从老师身上感受到一个人如何生活、学习和工作。” 再次, 给学生以宽容之心。教师评价要着眼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的理念, 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学生, 把评价定位在激励学生的进步上。在教学中,教师应多使用鼓励性语言, 理解尊重学生的感情, 让学生经常有成功的体验, 对后进生不仅不能歧视,2 反而要加倍地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获得成功,, 以便鼓起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二) “唤醒思考”, 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
  人生, 不可能没有思考。英语学习也是如此。问题是思考的起点。(1) 以问引思。通过教师巧妙地提问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思考。(2) 以理导思。教师充分而灵活的说理, 使学生按照教师所引的思路去思考。(3) 以变发思。它是指教师变化教学的方法和形式打开学生思路, 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本质, 进而获得比较全面的知识。(4) 以情激思。教师以饱满的激情, 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进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三) “唤醒愉悦”, 引导学生快乐学习
  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动力, 只有“好之”、“乐之” 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才能以学为乐, 欲罢不能。愉悦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就是在化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 创设各种愉悦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使师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教与学的任务。但是如何“唤醒愉悦”, 让学生“乐于学好” 的学习情趣活跃起来?
  1.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就要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
  2.精心设计新知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新知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激活学生的思维, 挖掘智能因素, 促使学生主动思考, 帮助学生树立主人意识, 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自我尝试。
  3.精心设计练习、促使学生主动运用知识
  在练习中, 可设计一题多解的练习,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还要注意通过形式新颖趣味性较强的练习题, 变学生被动做题为主动参与。既能增大练习面, 又能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
  “师生互动, 和谐教学” 的教学策略的实施, 使英语课堂教学能够成为师生心灵碰撞的阵地、智慧进发的现场,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自己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 实现任务和目标,从而感受成功。学生乐于在其中学习、交流; 最后教师适时适地地赏识点评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树立信心, 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 促使学生持续性发展。
其他文献
编者按: 袁贵仁部长最近谈到高等教育时, 突出强调高等教育下一步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提高质量, 这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非常核心、非常重要的任务, 尤其要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人才培养当中, 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那么, 在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以来,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有哪些新进展新举措?  近期召开的教育部2011
如果生活中没有音乐,就像天空中没有太阳一样。“音乐用理想的纽带把人类结合在一起”,世界上不能没有音乐。童年的孩子们最富有诗情画意,最喜欢幻想,他们对于音乐更为敏感,可以说没有一个同学不喜欢歌唱。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就会拿美来浸入心灵,心灵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  音乐课堂教学是整个音乐教学的中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是数学的运用与创新。不论是数学的运用, 还是数学创新, 都离不开探索。没有了探索,任何学科都会失去灵魂。改革数学课堂教学, 把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作为我们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 是非常必要的。  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 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它包含了许多方面。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 培养学生数学探索能力的几点尝试。  1.培养数学兴趣, 让学生学有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
【摘要】敏锐的眼光对科技创新和创业致富至关重要。创业需要商机, 要捕捉创业致富商机, 须拥有敏锐的眼光。自主创业已成当今就业大趋势, 要使学生毕业后能成功走上创业致富路, 教育就必须在培养学生敏锐的眼光上狠下功夫。    我们的教育, 从中学到大学, 一直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就是培养学生敏锐的眼光。  敏锐的眼光, 就是人们常说的“远见卓识” 和科研领域所说的“直觉”、“洞察力” 及文物收藏
一、问题意识以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一)问题意识的含义界定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令人疑惑难解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情绪的心理状态。  (二)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1. 问题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源泉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头脑中只有存在问题,才会主动去思考,才会有求知的愿望和要求,
“天下之事,莫不有法。”写作也不例外,自古以来,写作都讲求法度,讲求范式。写作从理论上说是源于作为写作对象的客观事物,其通过写作主体的加工、制作,反映在各种文章之中,所谓“文成而法立。”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说》中讲:“文章之有体裁,犹宫室之有制度,器皿之有法式也。”由此足可见文章的体制对于写作之法的重要性。在写作实践中,它们虽多有变化,但也是“定体则无,大体须有”的。因此,对于学习写作的人,尤其是
【摘要】根据新课程考试标准界定的地理高考考试目标,地理教师在备课中应注意突出主干、注重图文信息、精选精练试题、关注时事政治四个方面。  【关键词】新课改 高考 高中地理 反思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高三年级的学子们也即将进入高考考场,作为一名刚刚接触新课改教材不足一年的地理教师,同样感受到高考的压力。  每一届文科生或多或少都会有某一科或某几科学科成为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2010届文科毕业
编者按:语文特级教师站在语文教学改革的风口浪尖上,时代特色必然在他们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他们在一定时代背景下的成功经验对一线语文教师是一笔宝贵财富。近年来,中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的队伍在扩大,其发挥的作用也日益明显。广西语文教学法研究专家韦美日教授对语文特级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特别是体现在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案例中的语文教育思想和教学风格进行了深入研究。她把语文特级教师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20世
【摘要】在诗词鉴赏的教学及备考中,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抓住“诗眼”,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鉴赏古代诗歌,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古代诗歌鉴赏是高考中分值比重较大的题,难度也较大,迫使我们在诗词鉴赏的教学及备考工作中进行针对性的适应训练,加强学生实际鉴赏能力的培养。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所以诗歌中的一词一句往往对全诗的主旨有着高度概括意义。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词或句叫做“诗眼”,抓住“诗眼”可以
对于一个学习内容,我们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总要不停地追问三个问题:1. 学什么2. 怎样学3. 学得怎样。而学什么无疑是这几个问题中最核心的问题,它直接指向于学习目标,从而指导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最近在市里举办的一次“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这一专题研讨活动中,利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对六年级上册的“西安大雁塔高64米,比小雁塔高度的2倍少22米,小雁塔高多少米?”进行了研讨,两位教者不同的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