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十年来,商业作为改革开放最早的领域之一,在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机制,发展方式,经济规模,高新科技开发与运用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
商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面对着日新月异的环境,企业该如何应对?记者与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何济海以及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刘育才展开了对话。
三十年成绩辉煌
《中国联合商报》:这些年商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具体来说有哪些表现?
何济海:以营业网点建设为例,全面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过去城乡营业网点严重不足,全国仅有12.5万多个网点,而且相当简陋,环境不佳。到去年底全国营业网点已经达到2000多万个,同时电梯、空调、冷柜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中国人民购物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方便快捷、舒适温馨,这样多样化、个性化。
《中国联合商报》:那么经营业态有哪些变化?
何济海:从过去的单一百货店、副食店发展为多种业态,现在各种百货店、专卖店、仓储店、购物中心、商品摩尔、大卖场、尾货折扣店、电子购物等,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我曾在世界零售商大会上公布,发达国家用了近百年的时间创造的各种业态,中国只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全部建立起来,我说你们有的我们都有,你们没有的我们也有,令在场的各国代表一片赞叹!
《中国联合商报》: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你如何看待商业企业的创新?
何济海:要破除创新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陈腐观念,使创新有一个良好的思想观念氛围。道理很简单,创新是有很大风险的,往往成功率只有百分之几,甚至千分之几的概率,成功了当然是好的,应当表彰;不成功的也应当受到尊重,这样人人才能放下包袱,大胆创新。
《中国联合商报》:如今我们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怎样才能做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何济海: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实行知识产权有偿转让。过去我们商业系统注重的是无偿经验推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知识产权转让必须是有偿的,因为知识产权转让是要付出劳动力和承担责任的,转让者要向受让者负责人员培训,使他们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要帮助受让者改变相应的环境,最后达到受让者受益。
推动企业创新
《中国联合商报》:相比之前,近来的物价明显上涨,这对商业企业的利润有什么影响?
刘育才:物价上涨,目前未使零售企业感到太多压力,零售业成为物价上涨的受益者。今年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不断上升,证实了这一点。
《中国联合商报》:除了一线城市之外,很多商业企业开始到二、三线城市布局,例如武汉的武商、中商、中百的大卖场加紧在湖北二、三线市场布点,你看好哪些区域?
刘育才:的确有很多企业开始到周边地区布局设点,这也就是所谓的“农产品进城、大卖场下乡”。我比较看好东部的沿海区域,相对来说,这些地区的人口多,市场空间广阔,购买力比较强,如广东、浙江、江苏等省市。
《中国联合商报》:最近很多外资零售商进军中国市场,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刘育才:我国自1992年开始进行零售业对外开放试点以来,实现了互利合作、优势互补、“双赢”发展。世界排名前列的外国零售企业包括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伊藤洋华堂、 大荣、永旺、易初莲花等连锁公司,都在中国开店经营,并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上海、北京、厦门、大连、青岛市外资商业比重较高。
《中国联合商报》:那么对于我国零售企业来说,如何才能在与外资的竞争中制胜?
刘育才:国内商业企业在跟跨国公司学习和同台竞争中,应对挑战,占有天时、地利、 人和优势,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现代化技术水平越来越高,经营服务能力也越来越强。
如何在与外资的竞争中制胜,首先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管理,加快构筑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第二要加快立法步伐,完善流通法律体系。要积极制定促进中国零售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包括内外资平等竞争,打破垄断,保持消费者利益等方面的规定。
《中国联合商报》:你认为商业企业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存在哪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刘育才:从全球化的角度看,我国商业企业当前所面临的环境比以往更加复杂和严峻,深化商业改革,推动企业创新的任务更艰巨,比如劳动力、产品等价格持续上涨,使商业企业经营告别了低成本的时代,经营艰难。这就要求商业企业经营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企业现代化建设,包括企业理念现代化、企业制度现代化、企业管理现代化,从粗放经营转变为精细经营;从国有商业企业转变为股份制企业,引入竞争机制,使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真正与市场接轨。
注重文化建设
《中国联合商报》:文化建设是商业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这方面的总体情况如何?
刘育才:经过30年改革,我国商业企业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商业企业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人为本培育企业精神,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从总体上说,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还存在,部分企业还存在照抄照搬、流于形式,深层内涵把握不够,领导忽视以人为本等问题。
《中国联合商报》: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曾经说过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从地域性来讲,不同的商帮之间也有不同的文化,如何才能促进彼此之间的融合?
刘育才:过去我们有徽商、晋商文化,现在有浙商、粤商等,这些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应继承、融合、创新、超越,培育出优秀独特的民族文化,这是我们商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中国文化历来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最能够吸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髓并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促进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发达兴盛,商业企业文化也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商业领域在体制、管理、理念等方面融入了国外的好的商业企业文化。商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应当突出重点,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全员参与,常抓不懈。
《中国联合商报》:今后一段时间,商业企业管理协会的工作重点有哪些?
刘育才: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专业委员会的建设。经民政部批准,我们协会拥有6个分会、专业委员会。如何做好已经成立的专业委员会的工作,不断巩固提高,将是协会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根据商业企业发展情况,今后五年继续还要做好其他专业委员会的筹备成立工作,它们是商帮战略合作委员会、信息专业委员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工艺礼品流通专业委员会。
商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面对着日新月异的环境,企业该如何应对?记者与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何济海以及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刘育才展开了对话。
三十年成绩辉煌
《中国联合商报》:这些年商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具体来说有哪些表现?
何济海:以营业网点建设为例,全面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过去城乡营业网点严重不足,全国仅有12.5万多个网点,而且相当简陋,环境不佳。到去年底全国营业网点已经达到2000多万个,同时电梯、空调、冷柜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中国人民购物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方便快捷、舒适温馨,这样多样化、个性化。
《中国联合商报》:那么经营业态有哪些变化?
何济海:从过去的单一百货店、副食店发展为多种业态,现在各种百货店、专卖店、仓储店、购物中心、商品摩尔、大卖场、尾货折扣店、电子购物等,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我曾在世界零售商大会上公布,发达国家用了近百年的时间创造的各种业态,中国只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全部建立起来,我说你们有的我们都有,你们没有的我们也有,令在场的各国代表一片赞叹!
《中国联合商报》: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你如何看待商业企业的创新?
何济海:要破除创新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陈腐观念,使创新有一个良好的思想观念氛围。道理很简单,创新是有很大风险的,往往成功率只有百分之几,甚至千分之几的概率,成功了当然是好的,应当表彰;不成功的也应当受到尊重,这样人人才能放下包袱,大胆创新。
《中国联合商报》:如今我们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怎样才能做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何济海: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实行知识产权有偿转让。过去我们商业系统注重的是无偿经验推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知识产权转让必须是有偿的,因为知识产权转让是要付出劳动力和承担责任的,转让者要向受让者负责人员培训,使他们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要帮助受让者改变相应的环境,最后达到受让者受益。
推动企业创新
《中国联合商报》:相比之前,近来的物价明显上涨,这对商业企业的利润有什么影响?
刘育才:物价上涨,目前未使零售企业感到太多压力,零售业成为物价上涨的受益者。今年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不断上升,证实了这一点。
《中国联合商报》:除了一线城市之外,很多商业企业开始到二、三线城市布局,例如武汉的武商、中商、中百的大卖场加紧在湖北二、三线市场布点,你看好哪些区域?
刘育才:的确有很多企业开始到周边地区布局设点,这也就是所谓的“农产品进城、大卖场下乡”。我比较看好东部的沿海区域,相对来说,这些地区的人口多,市场空间广阔,购买力比较强,如广东、浙江、江苏等省市。
《中国联合商报》:最近很多外资零售商进军中国市场,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刘育才:我国自1992年开始进行零售业对外开放试点以来,实现了互利合作、优势互补、“双赢”发展。世界排名前列的外国零售企业包括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伊藤洋华堂、 大荣、永旺、易初莲花等连锁公司,都在中国开店经营,并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上海、北京、厦门、大连、青岛市外资商业比重较高。
《中国联合商报》:那么对于我国零售企业来说,如何才能在与外资的竞争中制胜?
刘育才:国内商业企业在跟跨国公司学习和同台竞争中,应对挑战,占有天时、地利、 人和优势,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现代化技术水平越来越高,经营服务能力也越来越强。
如何在与外资的竞争中制胜,首先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管理,加快构筑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第二要加快立法步伐,完善流通法律体系。要积极制定促进中国零售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包括内外资平等竞争,打破垄断,保持消费者利益等方面的规定。
《中国联合商报》:你认为商业企业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存在哪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刘育才:从全球化的角度看,我国商业企业当前所面临的环境比以往更加复杂和严峻,深化商业改革,推动企业创新的任务更艰巨,比如劳动力、产品等价格持续上涨,使商业企业经营告别了低成本的时代,经营艰难。这就要求商业企业经营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企业现代化建设,包括企业理念现代化、企业制度现代化、企业管理现代化,从粗放经营转变为精细经营;从国有商业企业转变为股份制企业,引入竞争机制,使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真正与市场接轨。
注重文化建设
《中国联合商报》:文化建设是商业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这方面的总体情况如何?
刘育才:经过30年改革,我国商业企业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商业企业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人为本培育企业精神,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从总体上说,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还存在,部分企业还存在照抄照搬、流于形式,深层内涵把握不够,领导忽视以人为本等问题。
《中国联合商报》: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曾经说过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从地域性来讲,不同的商帮之间也有不同的文化,如何才能促进彼此之间的融合?
刘育才:过去我们有徽商、晋商文化,现在有浙商、粤商等,这些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应继承、融合、创新、超越,培育出优秀独特的民族文化,这是我们商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中国文化历来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最能够吸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髓并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促进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发达兴盛,商业企业文化也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商业领域在体制、管理、理念等方面融入了国外的好的商业企业文化。商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应当突出重点,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全员参与,常抓不懈。
《中国联合商报》:今后一段时间,商业企业管理协会的工作重点有哪些?
刘育才: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专业委员会的建设。经民政部批准,我们协会拥有6个分会、专业委员会。如何做好已经成立的专业委员会的工作,不断巩固提高,将是协会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根据商业企业发展情况,今后五年继续还要做好其他专业委员会的筹备成立工作,它们是商帮战略合作委员会、信息专业委员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工艺礼品流通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