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不是王八蛋

来源 :钱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f00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人创造过许多的地方格言。其中两句与金钱有关。一句是“钱是王八蛋”,另外一句是“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钱是王八蛋”,是一句很有戏剧效果的格言。许多人听后都会在心里问上一句:钱怎么成了王八蛋?接着便莞尔一笑:对,钱可不就是王八蛋。
  其实,钱是什么?它从何处来,又向何处去?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总是磕磕绊绊。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和集体无意识中,关于金钱的逻辑从来都是混乱而乖张。
  一方面,我们怕钱。“有钱能使鬼推磨”,就是这种恐惧最好的表白。因为一旦让鬼推起了磨,所有的怪事都可能发生。而鬼并不归我们指挥,它只听钱的。中国人的钱就是通过这个作怪的鬼和我们作对。另一方面,我们又蔑视金钱。“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副乜着眼睛看金钱,做出可有可无的得意状。
  其实,生命本身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结束了,依附于生命之上的东西通通结束。根本没有什么让人能够带来带去东西。
  但是,我们偏偏只拿钱来说事儿,单独地要把钱贬为身外之物。
  这种金钱逻辑的乖张,在“金钱似粪土,朋友似黄金”这句流传甚广的民间俗语中一目了然。一方面,我们看不起金钱,贬它如粪土;另一方面,我们还是觉得黄金是世界上最尊贵的好东西。所以,用形式逻辑的简单推理就能得出:因为黄金=金钱,在金钱=粪土、朋友=黄金的条件下,朋友=粪土。
  这显然是俗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都想不到的混账。
  我们金钱逻辑的混乱,还表现在对财神的选择——既供着你,又贬着你;既需要你,又不在乎你。
  我们的二号财神是灶王爷。这不过是一个整天蹲在炉灶边灰头土脸的角色。只有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上天汇报工作了,我们才给他的嘴里抹点糖(“二十三,糖瓜沾”),让他只说好事儿,不说坏事儿。即使是说坏事,也让他嘴里带着甜味儿。这样,老天爷不管听了什么都高兴,都会在来年让我们发点财。这种事到临头才抹糖的做法显然是在糊弄事儿,但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有这样的“气魄”——财神爷,逗你玩。
  而我们的一号财神是关云长,这同样也是一位经不起仔细琢磨的角色。关老爷威风的时候,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威震八方;但最后的结局却是丢荆州,走麦城,身首异处。也不知道是谁的主意,偏偏选了这么一个败家丧命,连脑袋都丢了的主儿来做财产的守护神,而且居然还被我们心悦诚服地普遍接受。
  其实,关老爷当选财神的重要原因是他的忠和义。我们希望财神关老爷为我们的钱财涂抹上一层忠义的色彩而不是其他。我们在乎的是在聚集钱财的过程中不要被人视为为富不仁。至于钱财最终的结局那就不是我们关心的事情。因此,我们也就不在乎关老爷不保的晚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金钱观,怪就怪在鼓励人们不聚财。钱财在自己一生中够用就行,而不要在乎它的积累与传承。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金钱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聚到多是眼闭了。”这首《红楼梦》里的《好了歌》简单而明了——钱多了又有什么用?
  其实,在中国这样一个以皇权而非贵族为中心的文化传统中,除了皇族和孔夫子家的爵位,真正能够传承的其实只有钱财。但是,中国的士大夫想不明白,他们看重的是功名——赢得身前身后名。尽管他们也非常看重家族的血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他们同时又讲:儿孙自有儿孙福。也就是说,钱财就不必留给他们了,让他们自己去挣吧。
  这种扭曲的金钱文化,经过上千年的浸淫,早就将我们的骨头泡酥。即使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骨头最硬的鲁迅先生,也一方面在日记中不提“钱”,所有的钱字均用“泉”字替代;一方面又会为稿酬的事儿与出版商龃龉不断。
  在早些年,有位经济学名家写过一篇文章,叫《谁阻碍我们致富》,细数种种我们因不懂市场经济规律而在日常行为中造成的损失。其实,畏惧金钱、假作潇洒地戏弄金钱,才是在根本上阻碍了我们发财。由于不懂金钱,我们没钱的时候感受到钱的窘迫——“一文钱逼死英雄汉”;有钱的时候,又为钱所累——“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在这些人的生活中,金钱和财富不是添彩,而是添乱。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这句话相对于“钱是王八蛋”是一种进步。但是,我们仅有这种进步还是不够的。就像在西方历史上,当社会观念认为用钱去产生利息是一种罪恶时,放贷者夏洛克就成了邪恶之人;但在哥本哈根学派说出了金钱为什么要产生利息的道理并被社会普遍接受后,放贷者就成了受人尊敬的银行家。由此可见,在金钱这个问题上,观念和认识是如此的重要。
其他文献
目前,收藏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以前去农村找文物,现在去海外找文物。由于外国人对我国文物的认识有限,去国外收售文物正成为一种新的淘金方式。同样,每到春拍、秋拍之际,国内的众多拍卖公司都会积极地去国际市场搜集宝贝,因为征集相对容易,也没有进出境的限制,海外流失文物成为各公司主打的一张牌。也有不少人利用旅游、出差的机会,从海外文物商店或藏家手中购买文物,回来参加投拍。  北京市文物局的统计数字显示,20
期刊
我们会花掉200美元去买一条牛仔裤,以800美元的昂贵价格去买一条床单。为了追逐名牌,打造自身形象,我们困扰于一些不必要的额外花销,真正的生活质量其实在下降。在很久以前,当五金器具、柳条箱之类的物品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时候,我们的观念不是这样的。现在,我会以昂贵的价格去买一些超豪华型的普通用品。我不会再像过去那样注重物品的功能性,而是想方设法使我的生活显示出一些富贵气。  要是在30多年
期刊
1.不要过于追求高价油    目前,市场上多种不同标号的汽油,汽油的使用是否符合标准与汽车的保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据统计,广州地区使用高标号汽油的汽车只占总数的23%,大多数车主选择价格便宜的低标号汽油,而在北京,有65%的汽车使用高标号汽油。一般车主都知道如果高档轿车长期使用低标号汽油,除了会产生爆震(俗称敲缸)外,还会连锁产生诸如功率下降,油耗上升,发动机内部零件损坏等问题,严重缩短发动机的正常
期刊
古风不老,古有守财奴,今有守财奴。  守财奴,毫无疑问被我们用作贬义词。千古传诵的名著里的守财奴“明星”似乎总是与吝啬、冷酷、可恶、贪婪等名词关联,似乎精明、经济、节俭、计划等形容词对于他们也很是吝啬。我们故事里的三位现代守财奴各有各的充分理由去吝啬、去守财。第一个处于一生中积累资金的阶段,因而吝啬;第二个是为了爱好而吝啬;第三个是为退休和创业做准备。从初衷来说,有积极的意义;从理财来看,有积极的
期刊
看着电视里的新“盖中盖”广告,李大爷从腰酸背疼到腿脚利落,一口气爬六楼,再提醒您“一片顶过去五片”。如此“神奇”的药效,说明补钙重要吧。非但是补钙,而且还有很多广告,或貌似权威,或一脸真诚地告诉您:要补铁、补血、补锌……   那接下来,还得补点啥?   我们可能对这类蕴藏着商业目的的说辞早已厌烦,也不会轻易就掏出腰包。若真是出现了某些症状,或是怀疑自己营养不良,则应当去看医生。   补是因为缺,补
期刊
买保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应该给自己的未来加一份保障。不过,在保险条款中,有很多至关重要的时间节点,往往得不到人们的重视,甚至许多人对这些时间概念都还不清楚。其实,这些时间点关系到投保人的切身利益,在签单购买保险时,要格外注意。这些时间点包括空白期、犹豫期、观察期、交费宽限期以及复效期,下面就请您认识一下它们。    空白期    案例:  2004年10月23日,王先生和某财
期刊
任何投资都有一定的风险,投资纸黄金也不例外,在风险来临之前要注意提防,在风险体现出来后要及时化解,这是每一个投资者必须掌握的投资技能。纸黄金是一种通过低买高卖的方式来盈利的投资,如果当投资者买进之后,价格出现上涨时投资者可以选择适当时机卖出,从而获利;可如果当黄金价格跌到投资者的买价之下时,投资者就需要采用止损、捂金和摊平这三种策略来应对。    止损策略    止损策略是指当投资者判断出现失误、
期刊
前段时间,与在外资企业工作的朋友小张一起喝咖啡聊天,小张向我说起他在管理家庭保险方面的种种困惑。因为孩子年龄小,给孩子买保险有费率低、保障时间长、拒保率低等特点,小张为孩子购买了大量的教育金保险。最近在整理全家人的保单时,小张发现前些年为孩子上的那份教育金保险,共有两张保单,这使他很疑惑:同样的保险怎么出来两张保单呢?有一份是不是假的呢?如果都是真的,一份保单两份做,这样会不会加大保单的成本,致使
期刊
知识社会掀起了出书的热潮。现在,出书已经不是一部分人的专利了,甚至开始出现并形成了以写作谋生、以写作盈利的一个群体。总之,出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随之而来,稿酬收入的不断提高,也使稿酬所得的纳税筹划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  下面,通过几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介绍几种常用的稿酬所得纳税筹划方法。    系列丛书筹划法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以图书、报刊方式出版、发表同一作品(文字作品、书画作品
期刊
这是一条家喻户晓的宣传语,也是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经过众多媒体的传播和专业人员的普及教育,大家都意识到了理财的重要性——要想让财来“理”你,必须主动去“理财”。  这句话流传甚广,而且俨然成为理财一族的行话或是“接头暗语”。从专家学者到平头百姓,谈到理财,总会说上一句“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这句话非常形象,也非常简洁,直接告诉你不理财的后果。当然,这种说法也很有道理。谁都知道,天上是不会自动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