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1月,全国300城经营性土地总成交建筑面积高位回落,仅12248万平方米,环比去年12月降幅超7成,和去年同期相比也下降了3成;成交幅数共计2185幅,环比也下降了近7成;成交总金额仅3676亿元,同样较上月下降近7成。由于一线城市成交规模占比明显增加,平均楼板价增至3001元/平方米,较去年12月份增加了26%。
市场热度方面,在长三角二三线城市优质地块供应明显增加的影响下,成交溢价率低位回升,增至13.2%。各能级城市表现各异,呈现一线城市下降、二三线上升的趨势。流拍也明显缓解,环比去年12月下降5.2个百分点至8.6%。
一线城市成交总量为504万平方米,环比上月降幅达29%;成交金额降至624亿元;平均楼板价降至12364元/平方米,环比去年12月下降12%。除深圳零供应外,京、沪、广均有土地供应,上海成交量居首达408万平方米。二线城市成交量也大幅下滑,仅有2504万平方米,较去年12月下降了75%;成交金额下降了60%,降至1453亿元;平均楼面地价较上月大涨56%,增至5802元/平方米。具体来看,杭州以总成交建面405万平方米居于榜首,其中半数地块以最高限价+竞自持成交,市场表现亮眼,最高限价成交已然成为常态。此外,宁波、合肥等长三角城市土地市场热度也保持高位,溢价率均在20%以上。中西部城市土地市场热度相对较低,成都、重庆、郑州、长沙等城市溢价率基本都在10%以下。三四线城市成交体量仅9239万平方米,和上月相比下降了75%,和去年同期相比也有34%的跌幅;价格方面,楼板价降至1731元/平方米,环比下降了5%。成交量超过100万平方米的城市仅有烟台、徐州和湖州三个,较上月减少了17个。其中,烟台的成交量最大,为160万平方米;其次是徐州,为142万平方米,土地成交量较上月显著减少。
1月土地市场成交量表现惨淡,和去年同期相比也有超三成的降幅,但地价、溢价率、流拍率等反应热度的指标却明显好转。结合近期政策走势来看,中央多次强调“房住不炒”,“三道红线”还将持续发力,房企整体融资环境依旧偏紧,企业拿地态度将会更加谨慎。
市场热度方面,在长三角二三线城市优质地块供应明显增加的影响下,成交溢价率低位回升,增至13.2%。各能级城市表现各异,呈现一线城市下降、二三线上升的趨势。流拍也明显缓解,环比去年12月下降5.2个百分点至8.6%。
一线城市成交总量为504万平方米,环比上月降幅达29%;成交金额降至624亿元;平均楼板价降至12364元/平方米,环比去年12月下降12%。除深圳零供应外,京、沪、广均有土地供应,上海成交量居首达408万平方米。二线城市成交量也大幅下滑,仅有2504万平方米,较去年12月下降了75%;成交金额下降了60%,降至1453亿元;平均楼面地价较上月大涨56%,增至5802元/平方米。具体来看,杭州以总成交建面405万平方米居于榜首,其中半数地块以最高限价+竞自持成交,市场表现亮眼,最高限价成交已然成为常态。此外,宁波、合肥等长三角城市土地市场热度也保持高位,溢价率均在20%以上。中西部城市土地市场热度相对较低,成都、重庆、郑州、长沙等城市溢价率基本都在10%以下。三四线城市成交体量仅9239万平方米,和上月相比下降了75%,和去年同期相比也有34%的跌幅;价格方面,楼板价降至1731元/平方米,环比下降了5%。成交量超过100万平方米的城市仅有烟台、徐州和湖州三个,较上月减少了17个。其中,烟台的成交量最大,为160万平方米;其次是徐州,为142万平方米,土地成交量较上月显著减少。
1月土地市场成交量表现惨淡,和去年同期相比也有超三成的降幅,但地价、溢价率、流拍率等反应热度的指标却明显好转。结合近期政策走势来看,中央多次强调“房住不炒”,“三道红线”还将持续发力,房企整体融资环境依旧偏紧,企业拿地态度将会更加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