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歌唱是音乐教育的一种音乐手段,也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孩子,当他高兴时,就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以表达轻松、愉悦的心情。对于小班孩子,他们第一次接触正规的歌唱教学,如何才能使孩子们用心、用情,主动地积极地投入到歌唱活动中,自然地唱出动听的歌声?这成为我们研究的问题,下面就谈谈本人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些感受。
一、歌唱内容的选择
现在流行歌曲广泛地被人们传唱,大点的孩子们耳濡目染,很快就学会了,年龄小的孩子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作为教育者,我们经常说“兴趣就是学习的最大动力”,但我要说“在歌曲内容的选择上,不仅要考虑幼儿的兴趣,更要从幼儿的生理特点出发,考虑到歌曲是否适合该年龄段的幼儿演唱”。我们的教材上也有许多优秀歌曲,但有的歌词太陈旧,有的不能被幼儿理解,那什么样的歌曲适合小班幼儿演唱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参考:
1.歌曲旋律要优美,音域以中央c开始的一个八度为宜,不能过宽,否则会损伤孩子稚嫩的声带;
2.歌曲节拍要以两拍子和四拍子为主,节奏型要单一,尽量少出现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符等;
3.歌词内容要健康,有童趣,便于幼儿理解,而且不宜太长,以四到六句为宜。
二、教师的范唱
小班幼儿还不具备识谱的能力,因此幼儿需要依靠听唱来初步感知音乐、熟悉歌词,在我进行小班歌唱教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对孩子来说,老师清唱比边弹边唱更有效果。总结原因如下:
1.幼儿第一次欣赏歌曲,需要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感受,传统边弹边唱时的钢琴伴奏会干扰幼儿对歌曲和歌词的理解,影响倾听效果,如果教师清唱,幼儿能够清晰的听清歌曲,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歌词内容。
2.歌唱活动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在听唱过程中幼儿也需要和老师进行情感的交流,清唱可以使教师面对幼儿演唱,教师可以把唱歌的技巧、歌曲表达的感情以亲切的态度充分表达出来,以感染幼儿,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发展幼儿积极丰富的情感。
3.现在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涵盖的内容已相当丰富,更突出了教育的游戏性、综合性等特点,老师在组织活动时,
经常要带着幼儿边游戏边唱歌,如果教师能够自如的清唱,那么组织这些活动时,就能游刃有余了。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让幼儿一句一句的按老师要求学唱,轻重缓急全听老师的,只要能完整、连贯、有表情的演唱,教师就算完成了任务。这样的教学过程既忽视了幼儿对歌曲的感受,又忽视了幼儿的创造表现。因此,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幼儿对歌唱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想学、爱学、肯学。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指出:“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可以鼓舞人的进取精神,应该为幼儿创设情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因此在歌唱活动中,我特别注意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气氛,寓教于乐,以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歌唱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自然的感受美,自然的模仿和学习。组织《小羊过生日》活动时,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小羊过生日”的场景,一边播放歌曲一边让幼儿回忆自己过生日时的情景:心情会怎样,要准备什么东西,别人会对自己说什么好听的话等等,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歌曲欢快的演唱情绪,也初步了解了歌曲中的歌词内容,为下一步的学唱奠定了基础。
2.多种形式,训练节奏。
歌曲是通过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等多种特性组成的,而节奏又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可以说,节奏是音乐的生命,从节奏入手对幼儿进行歌唱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我归纳了一下小班歌曲中出现的几个节奏型:①xx xx |x x ||;②xx xx |xx x ||;③x .x |x .x ||;④x x . |x x . ||;⑤xo |xo ||;⑥x— |x— ||。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具体操作:
(1)运用儿歌训练歌曲节奏
儿歌节奏鲜明,富有韵律,很接近歌曲,是我经常选用的方法。在出现一个新的节奏前,我会为歌曲节奏配上一个儿歌,使幼儿通过朗读儿歌掌握节奏。
节奏型1、2是小班歌曲中出现频繁的一个节奏,比较简单,我除了将幼儿学过的儿歌《小红帽》、《老师妈妈亲又亲》等配上这两种节奏型外,还自编了问答式的儿歌让幼儿练习,如:(师)小狗 小狗 |怎样 叫 ||(幼)小狗 小狗 |汪汪 叫 ||,(师)小朋 友呀 |你 好 ||(幼)徐老 师呀 |你 好 ||等等。
节奏型3中的附点音符,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很难理解音的长短变化。于是我将幼儿熟悉的《拔萝卜》故事进行适当改编,并配到这个节奏中:拔 .萝卜 |拔 .萝卜 |老 .奶奶 |拔 .不动 |老 .爷爷 |拔 .不动 |拔 .呀 |拔 .呀 |拔 .不动 ||,让幼儿体验“拔”要用力,所以念的要长一些,有了故事内容的支撑,幼儿很快的理解并掌握了这个节奏。
节奏型4中的切分音符也是小班幼儿较难掌握的,为此,我选择了幼儿玩作客游戏时“按门铃”的声音,并自编了儿歌:丁冬 .|丁冬 .|是谁 呀|丁冬 .|丁冬 .| 是我 呀||,幼儿边游戏边饶有兴趣的朗读,不知不觉的掌握了这个节奏。
节奏型5、6中的顿音和连音,一个强调短促,另一个则强调延长,我根据它们各自的性质以及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采取了情趣模仿法。我先将小狗拟人化,提问幼儿:“小狗‘饿’了、‘饱’了会发出什么声音,幼儿通过互相交谈,总结出:小狗饿了就无力,叫声是:汪— 汪— |汪— — — ||,而吃饱的小狗很高兴,蹦蹦跳跳的,叫声是:汪O 汪O|汪O O O ||,根据幼儿的回答,我很自然的编出了问答式的儿歌:(师)小狗 饿了 |怎样 叫 ||(幼)汪— 汪— |汪— — — ||,(师)小狗 饱了 |怎样 叫 ||(幼)汪O 汪O|汪O O O ||。
(2)运用声势,训练歌曲节奏。
声势即身体动作,也就是在无音乐、无伴奏的情况下,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表示出来。小班幼儿年龄小,兴趣易转移,情绪不稳定,如果让幼儿坐着随教师反复学唱,势必会引起幼儿的反感,对学唱活动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在训练节奏时,要考虑到动静结合的原则,可以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节奏。活动中首先出示一张节奏谱,请幼儿用拍手的方法打节奏,幼儿熟练后,教师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请幼儿用跺脚、拍腿等动作来代替拍手,训练几次后,再鼓励幼儿创编其他动作,如扭腰、点头、挥手等,针对小班的年龄特点,提出具体的要求是一拍一下地做动作。
(3)多通道学习,轻松记歌词。
歌词是歌曲的内容体现,在幼儿园歌唱活动中,我们常常看到幼儿因缺乏记忆歌词的技巧而陷入死记硬背的境地,从而影响歌唱的效果。教师作为活动的主导者,可以采用多通道教学模式,来帮助幼儿轻松记忆歌词。
1)以故事的形式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故事对小班幼儿来说,有巨大的吸引力,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将一些具有较强情节的歌曲编成小故事讲给幼儿听,以增强幼儿对歌词的理解。如:歌曲《滑梯》生动的描述了小朋友玩滑梯时的情景,突出了欢快的情绪。在教授这首歌曲时,我先根据歌词编了有趣的故事,绘声绘色的讲给幼儿听,在幼儿了解歌词大意后再为幼儿朗读歌词,幼儿很轻松的就记住了。整个学习过程中,幼儿情绪高涨,正所谓“故事帮助理解,理解促进记忆”。
2)以图片的形式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小班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而且以短时记忆为主,对于一些节奏不变的多段式歌词不太容易记住,而图片可以将歌词内容有序的表现出来,幼儿可以通过画面记忆歌词。如:学习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时,我一边朗读歌词一边出示动物图片,待歌词念完,动物图片也依次排好,幼儿根据图片很快就掌握了歌词的顺序,学唱的很顺利。
3)以边表演边演唱的形式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我们一贯倡导“做中学”、“玩中学”,这一点当然也适用于小班的歌唱教学,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我们完全可以让幼儿边做动作边记忆歌词。如:歌曲《小猫》、《哈巴狗》中,歌词内容描述了小猫蹲在门口摇尾巴,啊呜叫和哈巴狗眼睛提溜转,吃肉骨头的情景,我将这些内容用夸张的动作示范给幼儿看,幼儿伴着欢快的旋律模仿着这些有趣、形象的动作,生动的表现出了小猫和哈巴狗的可爱形象,歌词也就在模仿和表演的同时自然而然的记住了。
学前阶段的孩子正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音乐教学对孩子个性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歌唱教学的教育功能,通过音乐活动发掘幼儿的音乐潜能,塑造活泼开朗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歌唱内容的选择
现在流行歌曲广泛地被人们传唱,大点的孩子们耳濡目染,很快就学会了,年龄小的孩子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作为教育者,我们经常说“兴趣就是学习的最大动力”,但我要说“在歌曲内容的选择上,不仅要考虑幼儿的兴趣,更要从幼儿的生理特点出发,考虑到歌曲是否适合该年龄段的幼儿演唱”。我们的教材上也有许多优秀歌曲,但有的歌词太陈旧,有的不能被幼儿理解,那什么样的歌曲适合小班幼儿演唱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参考:
1.歌曲旋律要优美,音域以中央c开始的一个八度为宜,不能过宽,否则会损伤孩子稚嫩的声带;
2.歌曲节拍要以两拍子和四拍子为主,节奏型要单一,尽量少出现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符等;
3.歌词内容要健康,有童趣,便于幼儿理解,而且不宜太长,以四到六句为宜。
二、教师的范唱
小班幼儿还不具备识谱的能力,因此幼儿需要依靠听唱来初步感知音乐、熟悉歌词,在我进行小班歌唱教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对孩子来说,老师清唱比边弹边唱更有效果。总结原因如下:
1.幼儿第一次欣赏歌曲,需要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感受,传统边弹边唱时的钢琴伴奏会干扰幼儿对歌曲和歌词的理解,影响倾听效果,如果教师清唱,幼儿能够清晰的听清歌曲,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歌词内容。
2.歌唱活动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在听唱过程中幼儿也需要和老师进行情感的交流,清唱可以使教师面对幼儿演唱,教师可以把唱歌的技巧、歌曲表达的感情以亲切的态度充分表达出来,以感染幼儿,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发展幼儿积极丰富的情感。
3.现在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涵盖的内容已相当丰富,更突出了教育的游戏性、综合性等特点,老师在组织活动时,
经常要带着幼儿边游戏边唱歌,如果教师能够自如的清唱,那么组织这些活动时,就能游刃有余了。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让幼儿一句一句的按老师要求学唱,轻重缓急全听老师的,只要能完整、连贯、有表情的演唱,教师就算完成了任务。这样的教学过程既忽视了幼儿对歌曲的感受,又忽视了幼儿的创造表现。因此,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幼儿对歌唱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想学、爱学、肯学。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指出:“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可以鼓舞人的进取精神,应该为幼儿创设情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因此在歌唱活动中,我特别注意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气氛,寓教于乐,以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歌唱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自然的感受美,自然的模仿和学习。组织《小羊过生日》活动时,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小羊过生日”的场景,一边播放歌曲一边让幼儿回忆自己过生日时的情景:心情会怎样,要准备什么东西,别人会对自己说什么好听的话等等,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歌曲欢快的演唱情绪,也初步了解了歌曲中的歌词内容,为下一步的学唱奠定了基础。
2.多种形式,训练节奏。
歌曲是通过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等多种特性组成的,而节奏又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可以说,节奏是音乐的生命,从节奏入手对幼儿进行歌唱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我归纳了一下小班歌曲中出现的几个节奏型:①xx xx |x x ||;②xx xx |xx x ||;③x .x |x .x ||;④x x . |x x . ||;⑤xo |xo ||;⑥x— |x— ||。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具体操作:
(1)运用儿歌训练歌曲节奏
儿歌节奏鲜明,富有韵律,很接近歌曲,是我经常选用的方法。在出现一个新的节奏前,我会为歌曲节奏配上一个儿歌,使幼儿通过朗读儿歌掌握节奏。
节奏型1、2是小班歌曲中出现频繁的一个节奏,比较简单,我除了将幼儿学过的儿歌《小红帽》、《老师妈妈亲又亲》等配上这两种节奏型外,还自编了问答式的儿歌让幼儿练习,如:(师)小狗 小狗 |怎样 叫 ||(幼)小狗 小狗 |汪汪 叫 ||,(师)小朋 友呀 |你 好 ||(幼)徐老 师呀 |你 好 ||等等。
节奏型3中的附点音符,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很难理解音的长短变化。于是我将幼儿熟悉的《拔萝卜》故事进行适当改编,并配到这个节奏中:拔 .萝卜 |拔 .萝卜 |老 .奶奶 |拔 .不动 |老 .爷爷 |拔 .不动 |拔 .呀 |拔 .呀 |拔 .不动 ||,让幼儿体验“拔”要用力,所以念的要长一些,有了故事内容的支撑,幼儿很快的理解并掌握了这个节奏。
节奏型4中的切分音符也是小班幼儿较难掌握的,为此,我选择了幼儿玩作客游戏时“按门铃”的声音,并自编了儿歌:丁冬 .|丁冬 .|是谁 呀|丁冬 .|丁冬 .| 是我 呀||,幼儿边游戏边饶有兴趣的朗读,不知不觉的掌握了这个节奏。
节奏型5、6中的顿音和连音,一个强调短促,另一个则强调延长,我根据它们各自的性质以及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采取了情趣模仿法。我先将小狗拟人化,提问幼儿:“小狗‘饿’了、‘饱’了会发出什么声音,幼儿通过互相交谈,总结出:小狗饿了就无力,叫声是:汪— 汪— |汪— — — ||,而吃饱的小狗很高兴,蹦蹦跳跳的,叫声是:汪O 汪O|汪O O O ||,根据幼儿的回答,我很自然的编出了问答式的儿歌:(师)小狗 饿了 |怎样 叫 ||(幼)汪— 汪— |汪— — — ||,(师)小狗 饱了 |怎样 叫 ||(幼)汪O 汪O|汪O O O ||。
(2)运用声势,训练歌曲节奏。
声势即身体动作,也就是在无音乐、无伴奏的情况下,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表示出来。小班幼儿年龄小,兴趣易转移,情绪不稳定,如果让幼儿坐着随教师反复学唱,势必会引起幼儿的反感,对学唱活动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在训练节奏时,要考虑到动静结合的原则,可以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节奏。活动中首先出示一张节奏谱,请幼儿用拍手的方法打节奏,幼儿熟练后,教师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请幼儿用跺脚、拍腿等动作来代替拍手,训练几次后,再鼓励幼儿创编其他动作,如扭腰、点头、挥手等,针对小班的年龄特点,提出具体的要求是一拍一下地做动作。
(3)多通道学习,轻松记歌词。
歌词是歌曲的内容体现,在幼儿园歌唱活动中,我们常常看到幼儿因缺乏记忆歌词的技巧而陷入死记硬背的境地,从而影响歌唱的效果。教师作为活动的主导者,可以采用多通道教学模式,来帮助幼儿轻松记忆歌词。
1)以故事的形式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故事对小班幼儿来说,有巨大的吸引力,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将一些具有较强情节的歌曲编成小故事讲给幼儿听,以增强幼儿对歌词的理解。如:歌曲《滑梯》生动的描述了小朋友玩滑梯时的情景,突出了欢快的情绪。在教授这首歌曲时,我先根据歌词编了有趣的故事,绘声绘色的讲给幼儿听,在幼儿了解歌词大意后再为幼儿朗读歌词,幼儿很轻松的就记住了。整个学习过程中,幼儿情绪高涨,正所谓“故事帮助理解,理解促进记忆”。
2)以图片的形式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小班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而且以短时记忆为主,对于一些节奏不变的多段式歌词不太容易记住,而图片可以将歌词内容有序的表现出来,幼儿可以通过画面记忆歌词。如:学习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时,我一边朗读歌词一边出示动物图片,待歌词念完,动物图片也依次排好,幼儿根据图片很快就掌握了歌词的顺序,学唱的很顺利。
3)以边表演边演唱的形式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我们一贯倡导“做中学”、“玩中学”,这一点当然也适用于小班的歌唱教学,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我们完全可以让幼儿边做动作边记忆歌词。如:歌曲《小猫》、《哈巴狗》中,歌词内容描述了小猫蹲在门口摇尾巴,啊呜叫和哈巴狗眼睛提溜转,吃肉骨头的情景,我将这些内容用夸张的动作示范给幼儿看,幼儿伴着欢快的旋律模仿着这些有趣、形象的动作,生动的表现出了小猫和哈巴狗的可爱形象,歌词也就在模仿和表演的同时自然而然的记住了。
学前阶段的孩子正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音乐教学对孩子个性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歌唱教学的教育功能,通过音乐活动发掘幼儿的音乐潜能,塑造活泼开朗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