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法学教材体系是指在体育法学教育中,经过加工处理、筛选改造的所有知识载体,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包括教科书、辅助类教材、电教类教材),是体育法学教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体育法学;体育法学教育;体育法学教材体系
党的十九大以后依法治国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体育行业势必也会进入法治化轨道,依法治体、体育法治是当今体育界的主旋律。本研究对我国体育法学教育进程中教材体系的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影响此领域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何为体育法学教材体系
从教材的来源划分,可把教材体系分为书籍、教师经验、学生经验、设计制作物品(制作的模型等)、自然界物品(实物、标本等)、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声像资料(幻灯片、电影片、录音带等)。简单来说教材体系包括教科书、辅助类教材和多媒体教材。
笔者认为体育法学教材体系是指在体育法学教育中,经过加工处理、筛选改造的所有知识载体,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包括体育法学教科书、体育法学教科书的辅助性材料以及体育法学的电教教材,三者有机结合共同组成体育法学教材体系。
二、我国体育法学教育进程中教材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法学教科书“各具特色”
我国体育法学教科书已有24年之久,但能作为教材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只有10余本。由于编著者的研究背景各异,导致我国体育法学教科书在内容和结构上呈现出“百花齐放”之态势。以至于出现在体育法学教育的进程中,该选择什么样的教科书进行教学,哪一本教科书才真正适用等一系列的问题。
(二)辅助类教材配套缺失
体育法学教科书的辅助性材料包括案例、体育法规、体育条例,还包括一些相关法学类、社会学类书籍组成的资源库。但目前我国存在的体育法学教科书辅助性材料,只有韩勇老师主编的《体育与法律—体育纠纷案例评析》(2006版、2017版)两本。关于书籍资源库的建设在我国体育法学教材体系研究领域目前还没有学者提出。
(三)缺少多媒体教材的利用
根据调查得知,目前我国体育法学教育工作中运用最广的就是幻灯片技术。但是这种单纯的将课本知识转化成课件形式的“电教类教材”不免有些单一,在实际教学中也不免有些枯燥乏味。所以,开发网络课程、网络资源数据库等方面的教材是我国体育法学教学的未来之路。
三、完善我国体育法学教育进程中教材体系的途径
(一)统编体育法学教科书
统编体育法学教科书应该先“分”再“统”,“分”是指把体育院校和法律院校分开,把研究生和本科生分开;“统”是指不同院校、不同教育阶段统一起来,按学院按教学阶段统一编写体育法学教科书,不同阶段、不同学院都有不同的教学内容。体育院校的体育法学教科书由体育学派统一编写,法学院校的体育法学教科书由法学院派统一编写。
要充分利用每年召开的环渤海体育法论坛、体育法学年会,参会人员基本涵盖了我国体育法学研究的主要人员,如果這些人员深入探讨体育法学教科书的问题,那么编写我国统编体育法学教科书将会取得重大的进步。
(二)完善辅助类教材
完善我国体育法学的辅助性材料,应该建立体育法案例汇总制度,把每年发生的体育法案例汇编成册、公开发表。还要把握此类案例的时效性、适用性,结合我国体育法学教材,把此类案例汇编成册,供体育法学研究者参考使用。我国关于体育领域的法规、条例有很多,如果我们加以整理、筛选,运用到体育法学教学中去,也会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
各体育法学研究中心可根据体育法学界知名专家的推荐,采购相应书籍,构建资源库,供研究者学习、研究,定会提高体育法学教育的进程。
(三)多方位开发立体化、数字化资源
开发体育法学“尔雅课”。尔雅课,是一个全新的、致力于各大高校教育和学习的学习系统,其特色是能够听到来自名校名师的名课;网络学习非常方便,可以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可以便捷的与老师和同学在线交流互动学习。体育法学尔雅课,一方面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解决该学科师资欠缺的现实问题。利用专业设备把我国体育法学名师的授课过程拍摄下来,经过加工处理传输到“超星尔雅”的平台上,供学生选课学习。
体育法学教科书的编写,也可以把一些典型的案例以二维码链接的方式附在教科书上,以图片、视频等形式表现出来,相比以往体育法学教科书上机械的文字式案例分析,这种方法将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体育法学教育的效果。
四、结论
体育法学教材体系是开展体育法学教育的重要保障,该体系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体育法学教材体系主要是对教科书内容、结构的研究;广义的体育法学教材体系是指在体育法学教育中,经过加工处理、筛选改造的所有知识载体,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包括体育法学教科书、体育法学教科书的辅助性材料以及体育法学的电教教材。完善我国体育法学教材体系应主要从建设体育法学统编教科书、完善辅助性材料、开发电教教材三方面入手,真正使我国体育法学教材体系得到完善,进而促进我国体育法学教育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王译晨.我国体育法学教材编写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1.
[2]曾天山.教材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10:25.
[3]贾文彤.我国现行体育法学教材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6,31(05).
作者简介:刘德壮(1994-),男,汉族,山东菏泽人,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体育法学。
关键词:体育法学;体育法学教育;体育法学教材体系
党的十九大以后依法治国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体育行业势必也会进入法治化轨道,依法治体、体育法治是当今体育界的主旋律。本研究对我国体育法学教育进程中教材体系的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影响此领域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何为体育法学教材体系
从教材的来源划分,可把教材体系分为书籍、教师经验、学生经验、设计制作物品(制作的模型等)、自然界物品(实物、标本等)、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声像资料(幻灯片、电影片、录音带等)。简单来说教材体系包括教科书、辅助类教材和多媒体教材。
笔者认为体育法学教材体系是指在体育法学教育中,经过加工处理、筛选改造的所有知识载体,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包括体育法学教科书、体育法学教科书的辅助性材料以及体育法学的电教教材,三者有机结合共同组成体育法学教材体系。
二、我国体育法学教育进程中教材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法学教科书“各具特色”
我国体育法学教科书已有24年之久,但能作为教材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只有10余本。由于编著者的研究背景各异,导致我国体育法学教科书在内容和结构上呈现出“百花齐放”之态势。以至于出现在体育法学教育的进程中,该选择什么样的教科书进行教学,哪一本教科书才真正适用等一系列的问题。
(二)辅助类教材配套缺失
体育法学教科书的辅助性材料包括案例、体育法规、体育条例,还包括一些相关法学类、社会学类书籍组成的资源库。但目前我国存在的体育法学教科书辅助性材料,只有韩勇老师主编的《体育与法律—体育纠纷案例评析》(2006版、2017版)两本。关于书籍资源库的建设在我国体育法学教材体系研究领域目前还没有学者提出。
(三)缺少多媒体教材的利用
根据调查得知,目前我国体育法学教育工作中运用最广的就是幻灯片技术。但是这种单纯的将课本知识转化成课件形式的“电教类教材”不免有些单一,在实际教学中也不免有些枯燥乏味。所以,开发网络课程、网络资源数据库等方面的教材是我国体育法学教学的未来之路。
三、完善我国体育法学教育进程中教材体系的途径
(一)统编体育法学教科书
统编体育法学教科书应该先“分”再“统”,“分”是指把体育院校和法律院校分开,把研究生和本科生分开;“统”是指不同院校、不同教育阶段统一起来,按学院按教学阶段统一编写体育法学教科书,不同阶段、不同学院都有不同的教学内容。体育院校的体育法学教科书由体育学派统一编写,法学院校的体育法学教科书由法学院派统一编写。
要充分利用每年召开的环渤海体育法论坛、体育法学年会,参会人员基本涵盖了我国体育法学研究的主要人员,如果這些人员深入探讨体育法学教科书的问题,那么编写我国统编体育法学教科书将会取得重大的进步。
(二)完善辅助类教材
完善我国体育法学的辅助性材料,应该建立体育法案例汇总制度,把每年发生的体育法案例汇编成册、公开发表。还要把握此类案例的时效性、适用性,结合我国体育法学教材,把此类案例汇编成册,供体育法学研究者参考使用。我国关于体育领域的法规、条例有很多,如果我们加以整理、筛选,运用到体育法学教学中去,也会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
各体育法学研究中心可根据体育法学界知名专家的推荐,采购相应书籍,构建资源库,供研究者学习、研究,定会提高体育法学教育的进程。
(三)多方位开发立体化、数字化资源
开发体育法学“尔雅课”。尔雅课,是一个全新的、致力于各大高校教育和学习的学习系统,其特色是能够听到来自名校名师的名课;网络学习非常方便,可以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可以便捷的与老师和同学在线交流互动学习。体育法学尔雅课,一方面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解决该学科师资欠缺的现实问题。利用专业设备把我国体育法学名师的授课过程拍摄下来,经过加工处理传输到“超星尔雅”的平台上,供学生选课学习。
体育法学教科书的编写,也可以把一些典型的案例以二维码链接的方式附在教科书上,以图片、视频等形式表现出来,相比以往体育法学教科书上机械的文字式案例分析,这种方法将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体育法学教育的效果。
四、结论
体育法学教材体系是开展体育法学教育的重要保障,该体系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体育法学教材体系主要是对教科书内容、结构的研究;广义的体育法学教材体系是指在体育法学教育中,经过加工处理、筛选改造的所有知识载体,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包括体育法学教科书、体育法学教科书的辅助性材料以及体育法学的电教教材。完善我国体育法学教材体系应主要从建设体育法学统编教科书、完善辅助性材料、开发电教教材三方面入手,真正使我国体育法学教材体系得到完善,进而促进我国体育法学教育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王译晨.我国体育法学教材编写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1.
[2]曾天山.教材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10:25.
[3]贾文彤.我国现行体育法学教材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6,31(05).
作者简介:刘德壮(1994-),男,汉族,山东菏泽人,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体育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