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移韩寒和喜欢自己左侧60°脸的郭四

来源 :星期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223196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初,“80后”这个名词横在文字大马路上常常被在这路上行走或者溜达的人们撞到,人们看着突然横出的这么一块东西或惊或喜或怒或骂,然而作为惊喜怒骂的对象,“80后”的名字过于抽象,于是它不时地拖出几个代名词用来招架。韩寒和郭敬明被拖出的频率最高,因为它们最为掷地有声,奇怪的只是拥有这两个名字的主人,长的都并不厚重。
  且不去考虑《萌芽》杂志最初定义“新概念”比赛时,对这项文字马路上张牙舞爪的擂台将来波及的影响面做过多么天马行空的想像,起码韩寒和郭敬明两个擂主的横空出世,以及其后二人“拳打南山猛虎,脚踢东海孽龙”的气势肆虐全国的状况是他们没能预料到的。天晓得他们后来目睹天娱包身“超女”财源滚滚的时候是不是捶胸愤恨自己当年没把韩郭两人也如法炮制了。
  “新概念”几个擂主的文字分量相对于其他“80后”的人们的确是压得住阵势,他们后来出版的诸多作品被很多有目文学青年共睹过,感慨过,唏嘘过。也被少数原本分量相当甚至犹有过之的80后愤懑过。但是绝大多数有时无聊的有识之士并没有对这种即成的80后现象做过什么实际的反抗,大家明白那无异于蚍蜉撼树。既然都不反抗了,这条文化马路上的年轻人们就都像他们中的成员我一样,各就各位,用各自不同的视角来看待80后以及它的这几个重要产物。
  关注80后重要产物时,人们往往习惯做比较,做比较时,人们往往习惯比较最有名的。80后重要产物里,名气最大的是郭敬明和韩寒,人们往往习惯比较他们。
  两人的一点区别在于韩寒把一些他们原本共有的特质从开始保留到现在,这些特质是:特立独行、少年老成、不食人间烟火等等,这样始一而终的坚持显然很不容易,虽然不排除惯性的作用,郭敬明则不断尝试或者接受新的路线。
  人们在通过各种媒体和他们的作品关注二人时,发现郭四闪转腾挪地做了很多变化,无论是文风还是作风,或者是单眼皮变成双眼皮。而韩寒则只是在文字的成熟上随着成长更加成熟。
  在他们出名的最早时候,郭四是个相对于韩寒纯粹有才的孩子,《幻城》里纯静静谧的幻雪神山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尽管《幻城》的后半部剧情明显浮躁了很多并且漏洞层出。而当时的韩寒已经不失为一名才子了,笔触和文风都形似《围城》的《三重门》甚至有了些许的神似(如果韩寒原本就无意追随钱钟书先生的话,上句收回)。
  他们成名后的过程好有一比——韩寒是在他风格的树干上发展了很多枝杈,郭敬明是换了好几棵树。
  [韩寒的几根枝杈是讽刺搞笑的《零下一度》《毒》《通稿2003》“赛车”《长安乱》《就这么漂来漂去》韩寒的博客《too cold so warm》]
  [郭敬明的几棵树是搞笑悲剧《梦里花落知多少》短文集《左手倒影,右手年华》工作室《岛》音乐小说《迷藏》剧本《无极》“双眼皮”以及郭敬明的博客《小四的游乐场》]
  我开始建博客的时候一并链了他俩,放韩寒在我的阳性极团,因为他文字的辛辣老练是个幽默的爷们;放郭四在我的阴性极团,因为他的文字华丽清秀偏女性化。后来删了郭四的博客链接,因为不想再去看了,因为太多他双眼皮后的偏左60度侧脸的照片。我惊异一个掷地有声的人何必把自己的爱美之心昭然于众从而变质成臭美。
  由于我删了郭四的链接,我以为自己在这二人中更加欣赏韩寒,他的博客读起来很实在地引人发笑,比较痛快。可是最近一些状况浮现,表明韩寒也并非完全行走于80后群体以外的80后,大家不过都是些才高才浅的孩子,他离队伍远些,也没有真正脱离。
  大家通过把各方面获得的信息集结,不难得到一个大概的二人经济状况的比较。二人书都很畅销,但是韩寒玩车烧钱,郭四不仅没有烧钱大项,还比韩寒多了几样创收工具,比如工作室的作品《岛》,比如《无极》的写作费。那么郭四一定比韩寒有钱。80后的大家都很物质,韩寒虽然可以保持自己不食人间烟火的姿态鄙视郭四投靠名利场。内心里却没有理由对自己比对方穷的现实感到坦然,哪怕是少到一丢丢的不舒服也一定是有的。
  而且郭四显然比韩寒在各种场合节目的出镜率更高,尽管韩寒和很多包括我在内的人不齿郭四抛头露脸沽名钓誉的嫌疑,尽管韩寒一再答记者问自己不看80后的作品以示自己的特立独行,他大概也不愿意自己的受关注度低于这个大家习惯以之跟他比较的同龄人。
  韩寒的博客点击量很高,但也比郭四的短了一大截。并且,最初让我对韩寒的不食人间烟火和特立独行表示置疑的事情是:郭四在公开的言论中很少提及韩寒,而韩寒则用一种有所掩饰的客气的在许多场合提到过这个对他缄口不言的人。
  两个人都不承认对方是自己的对手,遗憾的是,他们分明是对手。
其他文献
看《艺妓回忆录》的感觉是很伤感的,也不是为谁,而是感觉一个人的命运,有时候根本不可能由自己左右,重感情的你依旧会为心中的那个人魂不守舍。情愿自己是一阵风这样就可以轻易到他(她)的身边感受所渴望的气息。哪怕这样的结果会很失望,但是有些感觉却并不能够这样轻易被遗忘。遗忘也许并不是件很坏的事,因为遗忘可以减少痛苦,可以没必要让自己去弥补什么。这样的暗恋一个人,是由于艺妓的特殊身份。当时间像那些落英悄悄随
期刊
依照朋友的说法,“小女人”年纪可人,长发披肩,齿白唇红,莺声燕语,不属风情万种,至少目光带电。再加上低头不见抬头见,有事没事常周旋。男人纵使身如柳下惠,志比磐石坚,也难免心起涟漪,日久生情。这不失为经验之谈。值得庆幸的是,这位朋友基本上不读散文,自然也不读“小女人散文”,否则那份对“小女人”的好感,完全可能被来自“小女人散文”的反感,抵消得一干二净,甚至出现负值。  读“小女人散文”,不必读来读去
期刊
当你在若干年后某个悠闲的下午,回想起自己曾经的努力和放弃,曾经的坚忍和耐力,曾经的执著和付出,曾经的汗水和泪水,那会是怎样一种感动和庆幸,怎样一种欣慰和尊敬——尊敬你自己。   这个春天短得像落榜生,在冬的彻骨阴寒和夏的热情洋溢之间摇摆不定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呼啸而至的风卷着漫天的黄沙,在这北方的春天里我们一个个头发蓬乱,皮肤粗糙。死寂与喧哗交替如同美国的执政党,规律得让人疑心冥冥之中可有双奇
期刊
封面是素气的白,没有任何图案,那一句“私奔去远方”是唯一的点缀。我很喜欢这样的装帧,仿佛内里有着无限可能,就如同那书名一样,让人不禁浮想。其实,在每个女孩内心深处那片静谧的森林里,都曾回响过“私奔”这个音符,这样一个隐晦的词语总会折射出一些美妙的幻想,因那幻想,而心生甜蜜。而对于远方的生活,别处的情感及逃离现状的渴求都曾真实地出现在我们的生命里,所以当我看到这句“私奔去远方”时,我感到无比亲切,亦
期刊
“至于我,只想要找到那个巧合,那神秘的一瞬间”。  ——雷光夏  第一次听《逝》,一种感动涌上心头,淡淡的歌唱,仿佛森林中的小鸟,不管是古典还是流行音乐发烧友都会被这个音乐所吸引,那便是雷光夏,她的声音牵引着你的心灵,走进夏日香气弥漫的花园。听到现在也没有厌烦,这对于一个喜新厌旧而挑剔的人来说,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从最初的《逝》到《榜外》开始认识她。觉得是一个温和而有力的歌者,题材和基调
期刊
开始的开始是我们唱歌,最后的最后是我们在走。  ——高晓松《青春无悔》  Darling,认识你是在那个炎热的文科班的下午,我穿着五颜六色的花背心满心好奇地走进那样一个新的世界。你还记得吗?语文老师是个漂亮的女人。我惊异于她那张精致的脸与章子怡出奇的像。只是红色的唐装衬出她独特的美,冷艳中透着犀利与睿智。她莞尔一笑,话语里透着一股亲切。她说她需要一个课代表当她的助手。后来我在同学的议论声里听到了你
期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子要混,记不得从哪里看到这句话,从此在心底生了根。随着成长,随着阅历的增加,这句话在脑海里越发明显。一个人的圈子就那么大,有人要进来,就有人要离开。   Sinead就是在我看到这句话时宣布要离开的。她是个说一不二的女人,有着女人一般柔美苍凉的嗓音与男人一样直接和拒绝作假的思维。她说这话时,我的心很是痛了一下。这个在欧美歌坛绝对是个异数,除此一家绝无分店的女人真的要走了吗?心底的
期刊
题记:  05年的最后一月,我开始若有所失的怀念和沉寂。  为我在不知不觉间便已有了值得怀念和沉寂的资本。  这些彰示着我的衰老,我想。    夜开始散场,华丽上演,宛若封闭的伤口一点点地疼痛。  一直是很矛盾的孩子。我这个样子对自己解释。  鹏克总是有些嘲笑地看着我说,你已经不再是孩子,苍老到没有了笑容。  在他每次的话音刚毕的间隙,我都会听到一串莫名的声音,清脆,破碎。  人在伤心的时候,心真
期刊
如果你对爱情不够珍惜,终有一天,它会化做利剑,在你无力反击之时,破空而下,刺穿你的胸膛。  —— yun  1.亲爱的,快睡吧,咱们梦里见,乖啊。  2.我相信那个会给予我幸福的男人一定在世界上的某个角落等着我,或许也正像我找他一般地找我。我深信是你的就不会错过,不是你的怎样都强求不来。  3.相聚是缘,散了也是缘——只是浅了。  4.你可以不爱我,我可以等你,等你十年、二十年,但千万别让我等上三
期刊
“惊才绝艳”这个词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形容的,但是扣在小S头上也许刚刚好。她的美丽是生生地在我们眼皮子底下长出来的,从一口暴牙小眼小身板的普通歌手,到现在风韵十足的趣味女艺人,她每一步的转变都亮得耀眼。一件精灵美好的杰作是怎样诞生的?看看小S就知道了。  最早知道小S是因为那个名为ASOS的姐妹演唱组合,那时白皙清纯的大S负责美丽部分,不起眼的小S只得承担搞怪的任务。吴宗宪无论如何取笑她的牙套和平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