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342016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探究性学习重要性探究性学习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促使学生合理推理,合作学习,获得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得到特别的发展。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落实“探究性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理想是学习的源泉,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学习就会变得枯燥无味。在探究学习中,注意将学习的兴趣转化为研究和探索的主题,而探究学习离不开问题,教师或者学生能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以问题为出发点,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解决问题。在探究学习中要注意選择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学生在学完用字母表示数后,我设下这么一个问题:小明背对着小亮,让小亮按下列四个步骤操作:第一步:分发左、中、右三堆牌,每堆牌不少于两张,且各堆牌的张数相同。第二步:从左边一堆拿出两张,放入中间一堆。第三步:从右边一堆拿出一张,放入中间一堆。第四步:左边一堆有几张牌,就从中间一堆拿几张牌放入左边一堆。
  这时,小明准确说出了中间一堆牌现有的张数,你认为最后在中间一堆牌的张数是多少。
  问题一提出,学生觉得小明为什么能快速准确得到答案,便积极主动地思考,探讨解决方法。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给学生极大的动力。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有利于激发疑问,有利于类比迁移,有利于纵横延伸,有利于联想发散。
  二、积极参与,动手实践
  探究性学习离不开过程,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只能引导学生思考。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动手实践,在探究过程中展示聪明才智,展示个性的同时也暴露一些问题,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学生探究的过程同时也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
  如在上面问题提出后,有的学生以纸张当作纸牌,动手操作一下,很快得出答案;也有学生在第一步操作时假定左、中、右各三张牌,通过推理计算也得到答案;也有的学生通过交流,从字母可以表示数得到启发,假设第一步左、中、右各x张牌,最后得到第四步操作后中间一堆有(x+3)-(x-2)张牌,虽然去括号法则还没学,学生不能应用,部分学生再经过探究发现,不管x是几张牌,最后中间一堆一定是5张牌。通过学生参与,动手实践,问题得以解决。
  探究性学习给学生带来的是无比的财富,它教会学生如何去观察,如何去思考,提出问题,合作交流,如何去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发掘和提升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学生认知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改革中,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把握教学规律,创造新形式、新方法。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结核病又卷土重来,特别是耐药菌株的严重流行,致使结核病每年造成300余万人死亡,最为可怕的是,病原体的抗药性能够遗传.据估计目前全世界可能有5000万结核患者对抗结
血栓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对研究血小板聚集在临床治疗中具有定性定量的指导意义.本室收集了从1998年以来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的血小板聚集率(PAgT)测定观察资料报告如下.1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应用多媒体数字化教学已经屡见不鲜,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优化课堂改革。然而,多媒体应用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KCl-KBr-K2SO4-H2O四组分物系在323K下的相平衡规律,测定了平衡溶液的溶解度和密度。实验结果表明,KCl-KBr-K2SO4-H2O四组分物系属于含有固溶体的四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