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未成年人是社会发展和国家繁荣的希望,他们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以来中小学生被猥琐、强奸等恶性事件相继发生,中小学生安全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针对事件中暴露出学校安全教育缺失和中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欠缺的情况,站在一位教育者的角度,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以期对中小学生被侵害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的意见。
关键词:未成年人保护;中小学生安全教育; 自我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0259-02
1阳光下的伤害
最近一段时间来,广西桂平、广西全州、海南万宁、广东等地,相继发生多起未成年少女、中小学生被猥亵、强奸甚至轮奸的恶性案件。如此耸人听闻,丧尽天良的罪恶,就发生在社会主义的阳光下,如果我们关注的话,却发现并非个案,从曾2007年广为争议的贵州习水嫖宿幼女案开始,兰州派出所副所长涉嫌 嫖宿数十名幼女案、广西一大学生村官涉嫌强奸三名留守幼女案、湖南50岁教师强奸猥亵10名小学生案、直到最近引人关注的甘肃陇西乡村教师强奸猥亵8名女学生被判死缓案,如此之多,如此频繁的未成人被侵害被伤害的案件的背后,那些本应快乐健康成长的孩子,遭受到残酷的心身伤害,我们在归根社会风气败坏,谴责那些丧尽天良的禽兽,为受伤的孩子"哀其不幸"之时,我们是否也应去反思:我们中小学的安全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了吗?为什么受伤害的总是孩子?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在伤害面前束手无策,缺乏自我保护呢?我们是否应该去面对和解决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问题,尤其是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问题呢?
2学校应该教会孩子什么?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指出,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使广大中小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
这就要求学校教育除了要进行德、智、体、美、劳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进行安全教育。学生到学校来,不仅要学到文化知识和学会做人的道理,更要学会怎样保护好自己的本领。学生不能只顾学知识,却忘了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如果学生的生命都不保,学知识还有什么用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要从一点一滴抓起,让学生从小就接受安全知识教育,养成自己教育自己、自己保护自己的良好习惯。因此,学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教育思想。
3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养成教育
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培养是中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重要意识和能力。符合初中学校的根本育人目标和国家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建设要求。每个走向社会的未成年人要首先需具备技能之一就是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
3.1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提高防范意识是远离危险,避免伤害关键。未成年人受到侵害的事件屡屡发生,不仅是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的保护措施不到位,家长、教师的安全教育不到位,更为主要的是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遇到危险和侵害时,不能采取及时和有效的保护措施,使自身常常成为被侵害的对象。培养未成年自我保护意识和提高未成年人防范意识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学校要认真组织师生积极开展和参与安全教育专题讲座和安全知识竞赛或演讲,还要善于利用黑板报、墙报、图片、多媒体等来演示安全情景、大力宣传安全知识,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从外面聘请警察、律师等专业人员进行相关的专业知识讲解,积极营造安全教育的氛围,让安全走进我们的生活,使师生不但形成浓厚的安全意识,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安全常识,达到促使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我呵护能力的目的。
(2)超前防范意识的培养。未成年人体力有限,社会经验比较少,少男尤其是少女,最容易成为"色狼"的对象,所以必须要强烈的防范意识。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对社会环境、人际交往,尤其是异性交往和校外人际交往一定要有正确的认知,要学会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不要把社会看成是童话的世界,而丧失必要的警惕之心。千万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许偌,对熟悉的男性也要保持合适的交往距离,掌握适合的交往地点和方式。最根本的保护措施是,是自己置身于受保护的环境中,避免与陌生男子单独接触,只要自己不脱离社会,学校,家庭的保护,就可最大程度避免不幸事件发生。
3.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遵守法律道德规范是远离危险,避免伤害的根本。要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贪图享受,不追求吃喝玩乐,不受利诱,不占别人的小便宜。因为"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往往是贪点小便宜的人容易上坏人的当。理智谢绝异性爱慕和追求和识别抵制异性的挑逗,分辨学生适宜和不适宜的场所,自觉抵制诱惑。还要加强道德和法律的教育,激励和督促未成年人自觉遵守校内外纪律和国家法令,做合格的中小学生。多交益友,不交损友,不留下让坏人侵害自己的隐患和机会。如已经结交坏人做朋友或发现朋友干坏事时,应立即彻底断绝同他们的联系,避免被拉下水和被害。
3.3青春期生理教育和科学的"性"教育是远离危险,避免伤害的有效预防。当前未成年人性发育尤其是性生理发育呈提前趋势,如男孩遗精、女孩初潮。而他们的性心理还处于相对幼稚的状态,因此加强青春期性素质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设想如果未成人青春生理知识和性教育得不到科学与健康的教育,就很容易受到不健康、错误信息的误导,直接影响到每个青少年身心健康。所以学校和家庭就必须要给孩子适度、适时、适量的青春期健康教育。如: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告诉孩子男孩与女孩有什么不同的身体构造,哪些部分属于"私处",不能让别人看和触摸,遇有别人(甚至亲人)要求触摸或"动手动脚"时,应立即表示拒绝并尽可能离开。抵制淫秽物品和色情读物,防止出现不正当的行为
3.4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的养成是远离危险,避免伤害的有效保证。教育者可以通过示范练习、情景体验等方式让未成年理论结合实践,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自我保护能力:
(1) 敏锐的识别和冷静的分析能力。 遭遇不法分子侵害时,要能够对当时处境做出识别,对事件性质的正确判断分析,对疑点细节的分析,对事态发展的几种预测,对自己体力和能力的客观估计,以便于为脱离危险,避免伤害做出最有效、最智慧的应对。
(2)敏捷的反应能力。这是一种遭遇特发事件的随机应变能力。列如有一个晚自修下课回家的女孩,被一名陌生男子跟踪骚扰,途中她不但装作若无其事,还和这男子交谈甚欢,但暗中就记下该男子的特征和特点,后来该男人说要带她去酒吧开心,她假意推脱说今晚有事,明天再来陪你玩,成功麻痹该男子,待安全回家后该女孩通知父母报警,将该男子抓获。
(3)顽强的忍耐能力。要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必须具备顽强的忍耐能力,决不能因身体和精神遭遇伤害,就丧失了防抗的信心和意志,心神大乱。如果女孩具备较强的痛苦忍耐能力,这样会给犯罪分子极大地精神压力,行为上的诸多障碍,使犯罪活动难以得逞,也有利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避免再次受害。
(4)顽强的防卫能力。大声呼叫这是所有女孩都可以做到的,一是表示反抗,二是达到引起注意,呼吁救助的目的。万一陷入困境时,应该竭尽全力去还击歹徒,要设法击中歹徒的要害,如双眼、小腹,下阴,让其疼痛难忍,放弃侵害,也可以不失时机的咬他。
未成年人是国家民族未来之栋梁,是中国梦的实现者,是中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以未成年人是否健康成长、健全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未来。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但是光是有外部保护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还要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和处理实际的问题,做到远离危险,避免伤害,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未成年人保护;中小学生安全教育; 自我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0259-02
1阳光下的伤害
最近一段时间来,广西桂平、广西全州、海南万宁、广东等地,相继发生多起未成年少女、中小学生被猥亵、强奸甚至轮奸的恶性案件。如此耸人听闻,丧尽天良的罪恶,就发生在社会主义的阳光下,如果我们关注的话,却发现并非个案,从曾2007年广为争议的贵州习水嫖宿幼女案开始,兰州派出所副所长涉嫌 嫖宿数十名幼女案、广西一大学生村官涉嫌强奸三名留守幼女案、湖南50岁教师强奸猥亵10名小学生案、直到最近引人关注的甘肃陇西乡村教师强奸猥亵8名女学生被判死缓案,如此之多,如此频繁的未成人被侵害被伤害的案件的背后,那些本应快乐健康成长的孩子,遭受到残酷的心身伤害,我们在归根社会风气败坏,谴责那些丧尽天良的禽兽,为受伤的孩子"哀其不幸"之时,我们是否也应去反思:我们中小学的安全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了吗?为什么受伤害的总是孩子?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在伤害面前束手无策,缺乏自我保护呢?我们是否应该去面对和解决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问题,尤其是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问题呢?
2学校应该教会孩子什么?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指出,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使广大中小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
这就要求学校教育除了要进行德、智、体、美、劳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进行安全教育。学生到学校来,不仅要学到文化知识和学会做人的道理,更要学会怎样保护好自己的本领。学生不能只顾学知识,却忘了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如果学生的生命都不保,学知识还有什么用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要从一点一滴抓起,让学生从小就接受安全知识教育,养成自己教育自己、自己保护自己的良好习惯。因此,学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教育思想。
3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养成教育
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培养是中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重要意识和能力。符合初中学校的根本育人目标和国家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建设要求。每个走向社会的未成年人要首先需具备技能之一就是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
3.1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提高防范意识是远离危险,避免伤害关键。未成年人受到侵害的事件屡屡发生,不仅是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的保护措施不到位,家长、教师的安全教育不到位,更为主要的是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遇到危险和侵害时,不能采取及时和有效的保护措施,使自身常常成为被侵害的对象。培养未成年自我保护意识和提高未成年人防范意识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学校要认真组织师生积极开展和参与安全教育专题讲座和安全知识竞赛或演讲,还要善于利用黑板报、墙报、图片、多媒体等来演示安全情景、大力宣传安全知识,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从外面聘请警察、律师等专业人员进行相关的专业知识讲解,积极营造安全教育的氛围,让安全走进我们的生活,使师生不但形成浓厚的安全意识,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安全常识,达到促使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我呵护能力的目的。
(2)超前防范意识的培养。未成年人体力有限,社会经验比较少,少男尤其是少女,最容易成为"色狼"的对象,所以必须要强烈的防范意识。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对社会环境、人际交往,尤其是异性交往和校外人际交往一定要有正确的认知,要学会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不要把社会看成是童话的世界,而丧失必要的警惕之心。千万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许偌,对熟悉的男性也要保持合适的交往距离,掌握适合的交往地点和方式。最根本的保护措施是,是自己置身于受保护的环境中,避免与陌生男子单独接触,只要自己不脱离社会,学校,家庭的保护,就可最大程度避免不幸事件发生。
3.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遵守法律道德规范是远离危险,避免伤害的根本。要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贪图享受,不追求吃喝玩乐,不受利诱,不占别人的小便宜。因为"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往往是贪点小便宜的人容易上坏人的当。理智谢绝异性爱慕和追求和识别抵制异性的挑逗,分辨学生适宜和不适宜的场所,自觉抵制诱惑。还要加强道德和法律的教育,激励和督促未成年人自觉遵守校内外纪律和国家法令,做合格的中小学生。多交益友,不交损友,不留下让坏人侵害自己的隐患和机会。如已经结交坏人做朋友或发现朋友干坏事时,应立即彻底断绝同他们的联系,避免被拉下水和被害。
3.3青春期生理教育和科学的"性"教育是远离危险,避免伤害的有效预防。当前未成年人性发育尤其是性生理发育呈提前趋势,如男孩遗精、女孩初潮。而他们的性心理还处于相对幼稚的状态,因此加强青春期性素质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设想如果未成人青春生理知识和性教育得不到科学与健康的教育,就很容易受到不健康、错误信息的误导,直接影响到每个青少年身心健康。所以学校和家庭就必须要给孩子适度、适时、适量的青春期健康教育。如: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告诉孩子男孩与女孩有什么不同的身体构造,哪些部分属于"私处",不能让别人看和触摸,遇有别人(甚至亲人)要求触摸或"动手动脚"时,应立即表示拒绝并尽可能离开。抵制淫秽物品和色情读物,防止出现不正当的行为
3.4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的养成是远离危险,避免伤害的有效保证。教育者可以通过示范练习、情景体验等方式让未成年理论结合实践,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自我保护能力:
(1) 敏锐的识别和冷静的分析能力。 遭遇不法分子侵害时,要能够对当时处境做出识别,对事件性质的正确判断分析,对疑点细节的分析,对事态发展的几种预测,对自己体力和能力的客观估计,以便于为脱离危险,避免伤害做出最有效、最智慧的应对。
(2)敏捷的反应能力。这是一种遭遇特发事件的随机应变能力。列如有一个晚自修下课回家的女孩,被一名陌生男子跟踪骚扰,途中她不但装作若无其事,还和这男子交谈甚欢,但暗中就记下该男子的特征和特点,后来该男人说要带她去酒吧开心,她假意推脱说今晚有事,明天再来陪你玩,成功麻痹该男子,待安全回家后该女孩通知父母报警,将该男子抓获。
(3)顽强的忍耐能力。要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必须具备顽强的忍耐能力,决不能因身体和精神遭遇伤害,就丧失了防抗的信心和意志,心神大乱。如果女孩具备较强的痛苦忍耐能力,这样会给犯罪分子极大地精神压力,行为上的诸多障碍,使犯罪活动难以得逞,也有利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避免再次受害。
(4)顽强的防卫能力。大声呼叫这是所有女孩都可以做到的,一是表示反抗,二是达到引起注意,呼吁救助的目的。万一陷入困境时,应该竭尽全力去还击歹徒,要设法击中歹徒的要害,如双眼、小腹,下阴,让其疼痛难忍,放弃侵害,也可以不失时机的咬他。
未成年人是国家民族未来之栋梁,是中国梦的实现者,是中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以未成年人是否健康成长、健全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未来。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但是光是有外部保护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还要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和处理实际的问题,做到远离危险,避免伤害,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