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领衔的现代职教体系“3+3”试点项目为例,从协同创新理论角度,分析了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对各地研究中高职的有效衔接提供借鉴与示范模式。
【关键词】现代职教体系;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一、前 言
2014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决定》要求,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抓住全国高职教育大发展的机遇,近年发展势头非常迅猛,举办“3+3"高职教育渊源亦久,从2012年首次录取开始,先后与7所中职院校开展了12个专业的合作,建立健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制定并实施中高职人才分段培养的方案,初步建立教学运行管理的衔接机制。多年实践下来,试点项目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这集中表现在:参与试点项目的中职校办学积极性高,学校的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学校的发展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且生源素质、学生家长认可度逐年提高。
二、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的概念最早由 MIT 斯隆中心的研究员 Peter Gloor 提出,他认为协同创新源自拥有共同目标的参与者组成虚拟化网络小组,应用网络工具进行沟通交流以实现共同目标。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是教育一体化衔接,实现多主体、多元素的协同创新。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基础是建立在参与各方通过能力上的优势互补,在与各自需求相匹配的合作期望上达成一致。如中职院校、高职院校、科研院所、地方企业等,通过共同探讨、深入合作,对各自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共享,建立一种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以协同创新为理论依据,有助于推动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有助于突破中高职院校与其他创新主体的体制或机制障碍,使得各创新主体在国家的大政方针指引下,协调发展、深度合作;有助于中高职院校之间协同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在协同创新的背景下,中高职的衔接不仅仅是学制的衔接,更注重内涵的衔接,在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等方面进行深度衔接。
三、问题分析
当前,按照协同创新理论分析,中高职衔接实践中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生源质量的普遍下降。随着普高学生的减少,中职学生入学人数越来越普遍,尤其是中职注册入学比例的上升,3+3项目的学生对高职课程的学习和难度的适应性,超出了普通高中录取学生学习的能力范围,使衔接专业课程标准执行难度加大,专业标准实现困难。
二是课程衔接缺乏针对性。目前比较普遍的做法,是由各高职院校自主选择中职校进行衔接试点,自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而高职院校对中职学校实际教学条件和生源状况又缺乏具体深入的认识,仅仅参照原有三年制教学计划进行适当的迁延和扩展,却忽略了学历层次问题,把中高职衔接办成了五年一贯制。
三是教学考核缺乏统一性。中高职衔接院校之间的地域差异或距离,产生新的院校壁垒,中高职双方基本独立教学,定期交流研讨的机会较少,另外,缺少统一的转段升学指导标准,有些高职校转段要求过高,尚未建立以能力為核心,吸收行业、企业等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多元评价方式。
四、对策建议
“3+3”项目不同于五年制高职或对口单招(或注册入学)。项目要求充分发挥牵头高校的引领作用,进行顶层设计,共同研讨制定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最大程度地体现教育教学管理协同化、一体化的特点。
(一)招生专业的协同。中高职双方充分的市场调研,紧贴产业转型升级,避免中高职专业重复设置,确保专业“强强联手”专业协调,对设置专业不符合经济转型发展或者行业要求的,不应谋求短期招生效应,应景之举。
(二)入学教育的协同。中职学生入校后,由中高职共同开展入学教育,通过介绍专业特色、培养目标、就业前景、专业知识技能等,激发新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加强学生对专业的系统认知、信心和热爱,帮助学生树立起职业规划意识。
(三)课程体系的协同。中职的课程体系是以能力拓展体系为参照系,高职的课程体系是以国民教育体系为参照系。双方办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生源状况、教学实际及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分段设置,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发生。
(四)课程内容的协同。定期召开中高职教师联合教研活动,业教师要一起以“3+3”分段课程内容的衔接为核心议题,研讨计划,交流心得,制定相互衔接的统一的课程标准,确定合理科学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
(五)运行规范的协同。定期召开项目管理机构及专业建设委员会会议,对教学信息反馈的收集、汇总、分析、总结,以及时发现教学计划与实际教学工作不相符的地方或其他不合理之处,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完成。
(六)转段考核的协同。高职提前介入中职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合理有效的、分期实施的转段升学考核机制,激励督促学生学习,科学考核和反映学生中职三年的学习效果,逐步推进中高职衔接的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设。
作者简介:
李智勇(1979-),男,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管理;
钱琪斌(1981-),男,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志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探讨[J].江苏科技息,2015(16):50-51.
[2]顾明智.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中高职衔接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21):113.
【关键词】现代职教体系;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一、前 言
2014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决定》要求,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抓住全国高职教育大发展的机遇,近年发展势头非常迅猛,举办“3+3"高职教育渊源亦久,从2012年首次录取开始,先后与7所中职院校开展了12个专业的合作,建立健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制定并实施中高职人才分段培养的方案,初步建立教学运行管理的衔接机制。多年实践下来,试点项目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这集中表现在:参与试点项目的中职校办学积极性高,学校的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学校的发展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且生源素质、学生家长认可度逐年提高。
二、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的概念最早由 MIT 斯隆中心的研究员 Peter Gloor 提出,他认为协同创新源自拥有共同目标的参与者组成虚拟化网络小组,应用网络工具进行沟通交流以实现共同目标。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是教育一体化衔接,实现多主体、多元素的协同创新。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基础是建立在参与各方通过能力上的优势互补,在与各自需求相匹配的合作期望上达成一致。如中职院校、高职院校、科研院所、地方企业等,通过共同探讨、深入合作,对各自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共享,建立一种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以协同创新为理论依据,有助于推动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有助于突破中高职院校与其他创新主体的体制或机制障碍,使得各创新主体在国家的大政方针指引下,协调发展、深度合作;有助于中高职院校之间协同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在协同创新的背景下,中高职的衔接不仅仅是学制的衔接,更注重内涵的衔接,在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等方面进行深度衔接。
三、问题分析
当前,按照协同创新理论分析,中高职衔接实践中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生源质量的普遍下降。随着普高学生的减少,中职学生入学人数越来越普遍,尤其是中职注册入学比例的上升,3+3项目的学生对高职课程的学习和难度的适应性,超出了普通高中录取学生学习的能力范围,使衔接专业课程标准执行难度加大,专业标准实现困难。
二是课程衔接缺乏针对性。目前比较普遍的做法,是由各高职院校自主选择中职校进行衔接试点,自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而高职院校对中职学校实际教学条件和生源状况又缺乏具体深入的认识,仅仅参照原有三年制教学计划进行适当的迁延和扩展,却忽略了学历层次问题,把中高职衔接办成了五年一贯制。
三是教学考核缺乏统一性。中高职衔接院校之间的地域差异或距离,产生新的院校壁垒,中高职双方基本独立教学,定期交流研讨的机会较少,另外,缺少统一的转段升学指导标准,有些高职校转段要求过高,尚未建立以能力為核心,吸收行业、企业等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多元评价方式。
四、对策建议
“3+3”项目不同于五年制高职或对口单招(或注册入学)。项目要求充分发挥牵头高校的引领作用,进行顶层设计,共同研讨制定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最大程度地体现教育教学管理协同化、一体化的特点。
(一)招生专业的协同。中高职双方充分的市场调研,紧贴产业转型升级,避免中高职专业重复设置,确保专业“强强联手”专业协调,对设置专业不符合经济转型发展或者行业要求的,不应谋求短期招生效应,应景之举。
(二)入学教育的协同。中职学生入校后,由中高职共同开展入学教育,通过介绍专业特色、培养目标、就业前景、专业知识技能等,激发新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加强学生对专业的系统认知、信心和热爱,帮助学生树立起职业规划意识。
(三)课程体系的协同。中职的课程体系是以能力拓展体系为参照系,高职的课程体系是以国民教育体系为参照系。双方办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生源状况、教学实际及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分段设置,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发生。
(四)课程内容的协同。定期召开中高职教师联合教研活动,业教师要一起以“3+3”分段课程内容的衔接为核心议题,研讨计划,交流心得,制定相互衔接的统一的课程标准,确定合理科学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
(五)运行规范的协同。定期召开项目管理机构及专业建设委员会会议,对教学信息反馈的收集、汇总、分析、总结,以及时发现教学计划与实际教学工作不相符的地方或其他不合理之处,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完成。
(六)转段考核的协同。高职提前介入中职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合理有效的、分期实施的转段升学考核机制,激励督促学生学习,科学考核和反映学生中职三年的学习效果,逐步推进中高职衔接的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设。
作者简介:
李智勇(1979-),男,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管理;
钱琪斌(1981-),男,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志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探讨[J].江苏科技息,2015(16):50-51.
[2]顾明智.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中高职衔接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