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活经验 向生活学习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yq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意图】
  《干点家务活》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的第四课,通过“回顾反思→意义感受→学习实践→明理辨析”四个板块,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通过主动在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来回报家人的爱,从而帮助学生加深与家人的亲密联系,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其中“感受家务劳动的快乐,体会干家务的意义”是第一课时教学的难点与重点。
  一年级学生普遍对做家务比较感兴趣,但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现状不容乐观。造成这样的现状,有多方面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因為家长的不放心、不放手。二是因为学生年龄较小,动手能力较弱,做家务的兴趣持续时间不长。所以引导学生感受做家务的乐趣,并体会承担家务是爱父母、爱长辈的体现,是本课时的主要任务。
  【教学目标】
  1.通过照片回顾,调动以往的生活经验,回忆、聚焦、交流做家务过程中的事件,感受做家务带给自己的快乐与成长。
  2.通过游戏“红苹果”“绿苹果”,梳理自己会做的家务活,经过现场演示、榜样引领,感受做家务会让人变聪明,能让人成长,从而体会做家务的积极意义。
  3.通过播放父母的采访视频,理解做家务是承担家庭责任,也是对家人爱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外参加更多的家务劳动实践。
  【教学过程】
  一、聊天导入,唤醒“经验”
  1.话题交流,聊天导入:小朋友,你会干家务活吗?
  人还不少呢!你会干哪些家务活?
  3.唤醒经验,出示课题:小朋友很能干,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学会干一些家务活(出示课题:干点家务活)。
  (教学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请学生讲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呈现或者分享他人过去的经验。这样的设计,不仅仅是教学导入的需要,也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做家务的积极意义做好情感铺垫。)
  二、感受快乐,交流“经验”
  1.播放微课,再现生活:课前很多同学都拍摄了自己在家里做家务的照片,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现场调查,感受快乐:做家务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是否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3.反馈引导,现场统计:请觉得干家务特别开心的小朋友举起笑脸牌。请觉得干家务特别有趣的小朋友举起笑脸牌。你们为什么这么开心?
  4.诵读儿歌,交流总结:真没有想到,小朋友们做家务的时候都这样快乐。让我们一起来读下面这首有趣的儿歌。
  摆摆碗筷洗洗碗,
  学会拖地倒垃圾,
  开开心心做家务,
  快快乐乐一家亲。]
  (教学意图:感受干家务活的快乐,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播放照片,能让学生迅速回忆起家庭生活的真实情境。课堂上看似随机的采访与调查,旨在引导学生重温干家务的快乐,以及向过去的生活学习。)
  三、整理拓展,梳理“经验”
  1.涂色游戏,互动交流:打开书本,选择自己会干的家务劳动“苹果”,涂上红色,干得还不太好的,涂上绿色。和同桌交流一下:“我”有( )个红苹果。
  2.拓展延伸,展现个性:“我”还会干哪些家务活?请在书上的两个空白的“苹果”处,写一写或者画一画。
  3.拍手儿歌,梳理经验:根据自己的情况填写儿歌,边拍手边朗读儿歌。
  我有( )个绿苹果,
  红苹果,绿苹果,
  摘下每个大苹果,
  学做家务多快乐。]
  (教学意图:因为家庭教育环境的不同,学生在家务活的掌握上存在差异。对那些不太会干家务活或不积极的学生,应以鼓励为主,采用伙伴互助、调动生活经验等方法,帮助其克服害怕心理,感受做家务的乐趣,激发参与的积极性。)
  四、用足经验,指导生活
  1.围绕“我”最拿手的“红苹果”,体会干家务活对自己的意义。
  (1)说一说:谁来介绍一下自己最拿手的“红苹果”(家务活),家里人是怎样夸奖你的?
  (2)演一演:谁做得好?现场演示扫地、擦桌子这两项家务活。
  (3)评一评:谁做得好,谁得到的笑脸多。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感受:大家表扬你这件家务活做得好,因为你在做的时候,开动了脑筋,增长了本领。
  2.围绕家人最喜欢的“红苹果”,体会干家务活对家人的意义。
  (1)找一找:“红苹果”中,家人最喜欢让你做的家务活。
  (2)画一画(想一想):你在干家务的时候,家人在做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在干家务的时候,家人也在共同忙碌的场景。
  (3)看一看:播放采访家长的视频,帮助学生感受做家务是爱家人的体现。
  (教学意图:延续上一板块的课堂活动,并针对学生梳理“经验”的结果,多角度地体会做家务的意义,这个板块内容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在挖掘学生经验的过程中,还有许多现场的活动体验,包括现场演示、播放家庭采访视频等,引导学生用心体会,向生活学习。)
  3.围绕最想变红的“绿苹果”,体会干家务活对家庭的意义。
  (1)议一议:四人小组讨论自己最想变红的“绿苹果”。
  (2)读一读:明确干家务的意义,明确自己虽小但对家庭也有责任。
  (教学意图:为什么要在课的结束时,引导学生规划与设计自己想要变红的“绿苹果”?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生活的教育。通过课堂的学习与体验,为自己制定一个生活的目标,引导学生参与更多的家务活体验,强化干家务带来的自豪感、成长感,强化以做家务的形式承担家庭责任,并学会以这种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反思】
  向学生的生活学习,是道德学习倡导的一种方式。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也有充足的生活经验。因此根据教学要求,积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向生活学习,能降低理解难度,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
  一、唤醒经验,降低难度
  学生的经验丰富而零散,深藏于心中。在课堂教学中,他们通过交流、采访、照片回顾、模拟展示等一系列的方法,“唤醒”这些沉睡的经验,架起关联新的学习任务与旧知的桥梁,借鉴自己过去的经验或同学的经验,指导当下的学习。
  二、巧用经验,激发情感
  学生回忆起的生活经验,往往带着浓浓的情感色彩。感受干家务的快乐,是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之一。在调动学生经验的同时,交流诸如“你会做哪些家务事”“干家务时,有没有发生有趣的事”“谁经常表扬你做得好”等问题,注意调动学生干家务的积极情绪,能更好地达成课堂教学的情感体验。
  三、用足经验,突破难点
  让学生体会干家务的积极意义是本课时教学的难点。教材上呈现的范例均有各自的定位:“扫地”定位在让学生理解做家务让人变聪明;“洗碗”定位在让儿童感到做家务很自豪,有成长感;“择菜”定位在理解以做家务的形式承担家庭责任,表达对家人的爱。教材仅仅是范例,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也存在差异性。用“红苹果”“绿苹果”的活动,真实地梳理学生“成功”与“失败”经验,并用“三个最”的话题,突破理解干家务的积极意义。
  道德学习的意义,体现在儿童对过去、当下与未来生活的反思、学习和向往。由此可见,向生活学习的重要意义。所以,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最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也是学生品德内化的一个关键环节。
  (浙江省杭州市清河实验学校 310008)
其他文献
学生课业负担重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尽管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但實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针对这一现状,教育界一直在探索破解之道。浙江省义乌市宗泽小学开展了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家庭实践”课程实践探索的研究,本期刊登该校一组文章,从学校、教师、家长三个层面引发大家新的思考。一、课程缘起  学生课业负担重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早在2010年8月,浙江省教育厅就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课业
勃朗宁自动步枪(BAR) 的卡铁摆动式闭锁结构示意图,其枪机卡铁向上偏转M240(1977年)  美国军方将比利时FN公司FNMAG作为制式枪械,由FN公司美国分公司生产,命名为M240。M240是一款供班组使用,发射7.62x51毫米NATO弹药,采用风冷散热、弹链供弹的通用机枪。  FNMAG由FN公司的欧内斯特·费尔菲于1950年设计,1958年正式生产。FNMAG名字中的MAG是通用支援机
当诺亚将救世的方舟停靠在亚拉拉特山时,他绝对想不到,衔回橄榄枝的鸽子并没有给山下这片人类重生之地带来永久的和平与希望。自称诺亚后代的亚美尼亚人只享受了短暂的安宁便在几千年的帝国碰撞中飘摇不定,战火摧毁了家园,还创造了仇敌,历史不那么古老的阿塞拜疆人就是其中之一。百余年间,无数次刀兵相见也没解开亚阿两国的仇恨,反而愈演愈烈。2020年9月27日,两国在纳卡这块不起眼的小地方再生冲突。截至10月26日
小道理:总有人排除不掉想与拉鲁湿地“亲近”的念头,一如拉鲁湿地也旦夕离不开人。    水系    从水系入手是了解拉鲁湿地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最初,拉鲁湿地的水系除自然雨雪、根培邬孜山山沟水源,以及如今鲁定北路东侧一带的“湿地泉眼”以外,来自娘热沟、夺底沟汇合而成的流沙河水是其主要来源。自上世纪70年代对流沙河沟口河段“自流散漫”状态的改造之后,被水渠约束后的流沙河水变得稳定而充足。但1980年
“性无恚怒,人或投诸水中,欲观其怒,登既出,便大笑。时时游人间,所经家或设衣食者,一无所辞,去皆舍弃。”  ——《晋书·孙登传》    这次进藏,我的任务就是写这篇关于西藏隐修士的报道。这也是我一直感兴趣的主题。对我而言,隐士传记是中国古籍中最具魅力的部分。没有人知道中国最早的隐士是谁,因为真正的隐士总是“栖山恨不深”,不屑世人见的。    在河边转悠的人    从T265卧铺车厢的窗户看出去,内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和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有过一次精彩的对话:当刘强东提到京东和阿里巴巴的竞争关系时,马云却说阿里巴巴与京东之间谈不上竞争,因为阿里巴巴不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而是一家帮助别人做电子商务的公司,他们的目标就是帮助别人创造更多的京东。  马云的这段话说出了京东和阿里巴巴本质的区别——阿里巴巴做的是平台,是一个帮助更多人创业的平台;对于京东上的商家来说,京东虽然也是一个平台,但在产品上以自营为
作为和青稞、酥油一样承载藏文化传统的物质材料之一,  在藏族生活与文化中,白银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自白银成为贵重金属以来,  在人类生活中就扮演了重要角色,藏族也不例外。    什么是藏银     无论是在内地,还是拉萨八廓街,贩卖藏饰的人都会说,眼前漂亮但略显粗糙的白色金属制品是“藏银”制作的。很多游客也相信“藏银”这一说法,并为拥有这样的饰品感到高兴。但是,也有很多游客反复询问,到底什么是“
【摘 要】思维是阅读的核心与主体,贯穿于阅读过程的始终。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方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在读前启思——创设语境,激活思维;读中促思——聚焦语篇,深化思维;读后拓思——提炼语篇,拓展思维,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有效的阅读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为学生独立阅读和形成良好的英语阅读素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核心素养 
【摘 要】为进一步提高普通学校特殊教育需求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建立面向所有学生的融合教育课程体系,双流区义务段普通学校在教学实践中因地制宜建立了一套融合教育课程实施流程。由区教育局、区特教资源中心、区特教学校与区域义务段学校联合开展了实践探索,通过打造基于“课程调整”的融合教育种子教师培训课程、构建“片区巡回” “集团活动”的融合课程行动方案、探索“普特融通”的融合课程校本实施流程,促进了区域义务
【摘 要】校本课程是一门以学校为基地,立足于地方性、特色化资源而开发的课程。斜桥小学以省级“皮影戏”传承教学基地为载体,通过课程开发、社校联动、师资培养、课堂实践等形式,让师生在各种与“皮影戏”有关的学习活动中参与、体验、感悟,学会欣赏、了解传统的民间皮影艺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  【关键词】皮影戏 课程开发 继承创新  国务院批准公布的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