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德令哈市新型工业化进程

来源 :柴达木开发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q1982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德令哈市工业和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十五”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州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市按照“把德令哈市建设成为带动柴达木新兴工业基地发展的‘两翼’之一,增强其辐射带动作用和综合服务功能”的要求,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积极探索和发展循环经济,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工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我市依托周边禀赋资源优势吸引外来投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市工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十五”期间,工业项目投资累计达22.95亿元,占全市“十五”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70%,并呈现比重逐年增大趋势。
  (二)工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青海碱业等一批大型企业陆续入驻德令哈,带动了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目前,全市工业企业总数18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户,工业产品10余种。“十五”末,完成工业增加值1.38亿元,年均增长18.21%。
  (三)特色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依托区位优势,加快特色工业体系建设,初步构建了以纯碱为主的盐碱化工业、以水泥为主的建材业、以中藏药为主的中药材加工业等特色体系,形成了90万吨纯碱、45万吨水泥、3万吨碳酸锶、1万吨硫尿、1万吨炸药、25吨中藏药、12万吨氯化钙、1800万条塑料编织袋的生产能力,6000吨水胶炸药、二期90万吨纯碱生产线等重点工业项目正在抓紧建设。
  (四)工业循环经济开始起步。青海碱业一期90万吨试生产后,我市积极引进氯化钙项目,利用青海碱业生产的废液作为生产原料,经处理后,年产氯化钙可达12万吨,不但解决了制碱废液排放问题,而且提高了石灰石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为发展循环经济做了有益的探索。
  
  二、“十一五”推进循环经济发晨的基本思路
  
  “十一五”时期,是德令哈市加速推进工业化和建设循环经济的重要机遇期,也是建设新型工业化的黄金时期。我们将以盐碱化工业、建材业、生物制品加工业、包装业和煤炭化工业、农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按照“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永续发展”的原则,建好一个园区,培育四个基地,壮大五个产业,打造六条产业链,构建具有高原特色的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工业园区,把德令哈建设成为工业水平较高、特色经济发展、商贸流通繁荣、基础设施完备、服务功能齐全、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稳定的青海西部园林城市。到201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55亿元.年均增长75%。工业增加值达到20亿元,年均增长71%境外,占GDP的比重达到50%以上,实现工业化初级阶段向中期阶段的历史性跨越,循环经济框架体系基本形成。
  “建好一个园区”。即按照州委、州政府提出建设“一区四园”的发展思路,规划和建设好德令哈工业园区。
  “培育四个基地”。即依托德令哈市的优势资源和周边地区的资源禀赋,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交通、能源网络,优化资源组合,努力将德令哈市培育成重要的碱业基地、建材基地、生物制品加工基地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
  “壮大五个产业”。即壮大盐碱化工业、建材业、包装业、生物制品和农蓄产品加工业四个传统产业,培育煤化工一个新型产业。重点实施纯碱二期、三期、氯碱五项、10万吨硫化碱、50万吨氯化钙、碳酸锶二期、水泥二期、建材砖、18万吨合成氨及配套后加工、塑料编织袋项目扩建、中藏药项目扩建、牛羊肉加工等项目。到“十一五”末,形成纯碱百万吨级产品1个;水泥、氯化钙等五十万吨级产品2个:烧碱、PVC、电石、合成氨、硫化碱等十万吨级产品5个;碳酸锶、炸药、生物制品等万吨级产品3个。
  “打造六条产业链”。即纯碱产业链(纯碱、硅酸钠、过碳酸钠、氯化钙);氯碱产业链(烧碱、电石、聚氯乙烯、塑料管材、编织袋);煤化工产业链(二甲醚、合成氨、尿素、复合肥);锶系列产品产业链(碳酸锶、铁酸锶、硝酸锶、氯化锶、发光粉);高原特色产品产业链(动植物资源、中藏药、农畜产品):建材产业链(水泥、水泥制品、建筑材料等),推进资源的综合开发、精深加工和循环利用,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十一五”期间发展工业和循环经济的主要措施
  
  “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本着“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发展循环经济的管理引导和激励机制。一是要把发展循环经济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促进规划实施的综合决策与管理体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二是要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对企业在规划、用地、财政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提供有效服务。三是要强化监督管理,坚决制止一切浪费资源的行为。鼓励和支持大企业参与循环经济工一业生态系统的建设,带动和促进德令哈市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经济基础。以国家设立柴达木循环经济开发试验区为契机,充分利用好“青洽会”和“柴达木循环经济项目推介会”平台,重点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工艺水平先进、有竞争实力的循环经济工业企业入驻园区,使德令哈工业园区成为带动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加大地质勘查力度,通过争取项目、多渠道融资等方式,增加地勘经费投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摸清矿产资源储量,为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提供资源保障。
  (三)加快建立循环生产体系,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一是加强循环生产技术的基础研究,包括对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专门技术的引进,对重大技术项目要进行联合攻关,在资金和人力上给予支持。二是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借脑借智,对资源节约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进行革新和升级。目前,连云港化工研究院西北分院决定入驻德令哈,设立研究所。三是积极推进“产、学、研”相结合,不断探索和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四是加快人才市场建设,围绕资源开发,培养、引进、使用好各类人才。
  (四)做好工业园区规划,努力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环境。按照州委、州政府提出建设“一区四园”的发展思路,坚持高起点、功能全、环保型、高科技的原则,抓紧完成德令哈工业园区规划修编工作。一是要合理规划工业园区整体布局,提前谋划招商企业入驻园区的摆布,为优化工业结构打好基础。二是要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及时完成地上地下附着物的迁移,改善园区硬件环境,为满足工业企业生产用水、用电、交通、通讯等需求做好配套服务。三是要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软环境,支持和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通过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在园区形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业格局。
  (五)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提高工业“三废”循环利用水平。一是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在园区内实现“工业共生”,延长产业链,构筑从单个到系统的综合性清洁生产、清洁工艺,实现优化循环,逐步形成企业问共生生态链。二是以推进资源节约、清洁生产为重点,把治理污染与加快发展结合起来,以推进资源节约、清洁生产为重点,减少排放量,变废为宝,实现工业“三废”的循环利用,尤其要在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污水处理、工业中水回收利用等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三是以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为重点,建立健全鼓励企业和个人自觉保护环境的机制,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大力推进物资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清洁能源系统开发利用工程建设,做到保护和开发并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天峻地处青海湖西北部,柴达木盆地东部,是省内资源较富集区。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全县已基本形成了以优势煤炭资源为依托的特色产业经济体系,已逐步成为海西东部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但在国内产业快速升级的新形势下,刚刚起步的天峻工业发展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机遇与困难并存。因此,有效地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工业发展能力,是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
期刊
德令哈市作为海西东部经济区的中心,按照州委“把德令哈市建设成带动柴达木新兴工业基地发展的一翼”的要求,着眼循环经济“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永续利用”的原则,在工业经济布局中积极推行循环经济模式,用新的发展观引导新型工业化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力争“十一五”期间德令哈工业经济从规模到效益得到较大的发展。
期刊
在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进程中,乌兰的资源开发步伐不断加快,盐湖的资源优势开始向经济优势转换,并正在形成资源主导型产业框架。随着资源开发向广度和深度的推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两者的关系,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解决资源短缺与快速发展矛盾的根本出路。对于乌兰这样一个资源并不富集的县域来说,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
期刊
回到德令哈    2008年09月06日  与郑登旗一起来接我的。还有州粮食局局长万玮。  万局是老德令哈人了,但我在德令哈的时候并不相识。可是一见面,仍然亲切。他那高高的个子,英俊的模样,让我感觉,这真是咱柴达木的男子汉啊!  凌晨里,天还未亮,但一路上还是可以感觉到德令哈的巨变。  首先是灯光多了,路边的建筑也有模有样了,不再是那一片荒原、没有光影的戈壁滩。  这也才知道,火车站南移了,距德令
期刊
赵贵宁 符淑莉 刘新义  人力资源开发对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当地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实际效果尚不理想,关键在于人力资源开发活动未能和当地的实际有机结合,没有找准二者的衔接点。本文借助SWOT模型解析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特殊性及其应对战略。    一、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一)优先开发人力资源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国科学院与美国耶鲁大学合作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在
期刊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迫切需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正确的社会主导价值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整一体上精辟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要求,是推动
期刊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着眼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战略性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海西要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坚持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海西用大量的资源消费支撑
期刊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我国人口多、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必然选择。我州的州情与国情基本相同,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在集中精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期刊
柴达木矿产资源富集,资源具有储量大、品位高、类型全、分布相对较集中、资源组合好等特点,资源综合优势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柴达木资源开发取得了显著成绩,已基本形成了以电力、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开采为主的能源工业:以盐湖开发为主的盐化工业;以有色金属和黑色属矿采掘为主的冶金采选业;以石棉、水泥生产为主的建材工业;以农副产品和中藏药为原料的加工工业等五大工业体系。特别是“十五”时期
期刊
格尔木地处柴达木盆地腹地,以石油、天然气、盐湖和有色金属为主的自然禀赋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州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发展工业经济的主战场,也是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核心园区。根据全州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部署和“十一五”工业发展战略布局,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基本要求,依托现有发展基础、交通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状况,加快格尔木工业园建设,并以此为龙头,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进一步促进产业间的相互关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