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u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对通识教育课程把握不准,课程资源结构设置不合理,再有通识课程资源总量不足优质资源缺乏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校首先要认真对待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问题,笔者相应的提出了几点对策:明确通识教育课程目标、优化通识教育资源结构、丰富通识教育资源提升优质资源比例。
  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163-01
  现在的教育越来越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高校顺应时代的潮流,在高校的课程中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在一些名牌大学的大力推行下,通识教育被广泛认可。并带动了更多的高校加入通识教育改革的行列,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通识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高校的通识教育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一、目前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一)对课程目标把握不准。
  许多高校对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的定位不准。有的高校把通识课程定位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学习到其他专业的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身的学识。有的高校把通识教育课程分为通识必修和通识选修,通识必修主要是“两课”、英语、军训和体育,而通识选修更侧重于工具类的课程,人文类的课程较少,课程的设置更是倾向于学生的兴趣,例如,养生与美容,美容与化妆等,这些课程的设置缺乏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这些都是高校在对通识教育定位不准的情况下开设的娱乐化的快餐课程。通识教育要求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完整人”为目标,所以高校应该以此为据,设置通识教育课程要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
  (二)通识课程资源结构不合理。
  通识教育的中心应该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个领域范围内,而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整人”,所以高校在要再三大领域内培养学生成为“完整人”。通识教育,是指把不同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实现培养“完整人”的目标。但是目前许多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目标模糊,缺乏明确的理念,课程量设置上有的必修课程多选修少,有的国家课程居多学校课程少。课程的设置上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课程的规划和课程的体系明显不成熟,无论是课程的设计思路还是课程设置的整体系统上,都体现着“散、乱”的特点,所以通识教育课程资源结构有待优化。
  (三)课程资源总量不足,优质资源缺乏。
  我国目前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基本上是的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必修课,这些课程是“两课”、英语、体育等,课程的学时和学分都是由国家规定的,这部分的课程总学分所占比例较高。另一部分的课程是由学校自行设计开展,而这部分所占的比例较小。
  二、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对策
  (一)明确通识教育课程目标。
  专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从而在学生步入社会后具有健全的该方面的能力,所以专业授课在于专业知识方面的传授和学习。而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全的“完整人”,培养人格健全、有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社会生活的社会人.,通识教育是一种非功力、非专业广泛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许多高校对通识教育的定位错误,认为通识教育是对专业知识的补充或是把它定位为职业技能的训练,这些都是对通识教育的错误解读。要想对通识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必须正确认识通识教育的目的,领会它以培养“健全人”的宗旨。从思想上正确认识,行动上做好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整体规划。
  (二)优化通识教育资源结构。
  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存在的历史较短,通识教育的一系列体系不健全,所以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的通识教育的经验,学习国外的做法,明确不同类型的课程所起的作用,完善对通识教育的整体规划,在实际中通识教育资源能够得到优化。课程类型设置上要有跨度,既有课程学习又要有课外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合理的规划,要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国内与国外相融合、自然与人文相融合。要促使课程资源结构的合理优化,提高课程的适用性。
  (三)丰富通识教育资源,提升优质资源的比例。
  要想丰富通识教育资源,需要学校加大此方面的投入,从人力、物力上给予支持。据了解,高校对通识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学生只知道有通识教育这样的一种说法,并不了解通识教育的具体情况。所以学校有必要加大对通识教育的宣传,让学生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学校要建立相应的机构专门对通识教育进行开发研究,提升优质资源的比例,使得通识教育能够走上逐渐完善的道路。
  三、结语
  本文在通识教育呈现一系列问题的现状下,笔者相应的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从课程的目标定位到资源结构的优化都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对通识教育课程资源的建设有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加林 徐谅慧.高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1):80-85.
  [2]任初明.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03):116-118.
  课题:《开放式文史类通识课网络资源平台建设》沈阳大学校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41141。
  作者简介:
  张冬秀(1980.01- ),女,汉族,辽宁沈阳人。研究生学历,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理论。
其他文献
胡适是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中一个不可不研究的人物,他所起的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总是想抹杀其重要作用,这对胡适是极不公平的。其中主要的原因,我
期刊
口腔工艺技术作为当前新型专业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与弊端,在教学模式上相对来说并不完善,在教学方法依然还需不断完善。根据调研显示,项目教学法在该专业教学中的运用显现出自身的
还记得过去小时候那些欺负你的人吗?他们联合起来不理睬你,故意和你过不去,看到你倒霉,就露出幸灾乐祸的蔑笑.这些让我们曾经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希望自己早一点长大摆脱这种
期刊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问题情境,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哎,又断水了!”妈妈一边叹着气,一边喊爸爸到叔叔家的井里吊水。我们这里断水是常事。这几天自来水天天断水!所有的用水都要到井里打上来,很麻烦。 “Hey, and broken wa
摘要:笔者在分析本校大学生信息行为时,发现新生的信息素养较之其他年级的学生稍处劣势。而图书馆是高校信息集散地,有着读者教育的基本职能,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是图书馆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与新生接触的第一步就是入馆教育。本文着力分析新生的信息行为调查问卷,从信息行为的角度分析新生的信息需求,思考入馆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在图书馆入馆教育这个起跑点上提出改善建议,从大学开始的第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
晚清域外游记里跨体式语言的大规模发生,对新文学的文体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日记体形式和“政论化”散文语体是文体变化萌生的基础,而“大叙述”的言说方式、内容导向和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民族精神是我国发展的灵魂与重要根基,祖先运用自己的智慧,为现代人类留下众多宝贵财富,民族舞蹈则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先人精神文化的产物.民族舞蹈体现各民族不同的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