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青岛开发区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的要求,按照建设全省对外开放示范区的目标,紧紧抓住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青岛“挺进西海岸”战略全面实施、青岛港集装箱航线西移等诸多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坚持“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环境建设”,加压奋进,争创一流,实现了经济高增长、社会大发展。2002年,全区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69亿元,增长30%;工业总产值353亿元,增长37%;区域性地方财政收入9.6亿元,增长43%,全口径财政收入1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7亿美元,增长52%;外贸出口7.5亿美元,增长31%。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字,2002年青岛开发区综合经济实力列全国沿海首批十四个开发区第四位。今年上半年,开发区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2亿元,增长41%;工业总产值201亿元,增长33.5%;区域性地方财政收入5.96亿元,增长27.3%;实际利用外资3.47亿美元,增长97%;外贸出口3.95亿美元,增长27.5%。一个总面积220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区迅速崛起在胶州湾西畔。
一、围绕“五大板块”,狠抓大招商,着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
开发区作为一个经济新区,经济要实现大发展,增量拉动是关键,项目建设是重点。近年来,开发区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全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扩大规模、拓展领域、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思路,着力引进了一批“大、高、强”项目。目前,开发区已累计引进过千万美元的大项目204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33个。其中今年1~6月份,共引进千万美元以上大项目31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6个。具体工作中,着力推进了五大板块的招商:
一是围绕港口经济抓招商,加快建设临港工业区。立足前湾港这一禀赋资源,高标准规划建设了海尔、海信、澳柯玛、前湾港国际物流、国风、机械、船舶、出口加工、富源工业园等临港工业园区,引进建设了伊藤忠、中储、中外运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和临港型内外资生产加工企业,大力发展了以临港型大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特色的现代化大工业,繁荣发展了与港口紧密联系的港航物流业。2002年各类工业园区完成工业产值(不变价)为380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4%。加快推进了港口自身建设,大力吸引世界一流的港口运营企业和大货主投资, 引进英国铁行集团合资建设了总投资1.7亿美元的前湾港二期集装箱码头项目,积极促成了由马士基、铁行、中远等合资建设的总投资6亿美元的前湾港三期工程项目,推进了由美国环球货柜公司建设的总投资5亿美元的南港区集装箱码头项目,加快推进了“万国码头”建设步伐。
二是围绕建设“三大基地”抓招商,致力构建国内重要的区域性制造业基地。在家电电子基地方面,坚持抓龙头企业、抓高端产品、抓产业配套,依托区内的海尔、海信、澳柯玛三大工业园区,引进了新岛理光、三洋电机、海信日立空调、三美电机、松下电子部品、豪雅光电子等新兴电子家电企业37家,其实现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近80%,为加快形成国际化家电电子制造基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石化基地方面,积极配合推进年加工原油1000万吨的大炼油项目建设,编制完成了安评、环评及可研报告。开工建设了液体化工码头项目,引进了高合化纤、中达化纤、SK化工(世界500强)、台湾苯乙烯、青岛庆昕塑料等一批化工企业。目前正在着力推进总投资4亿美元的韩国芳香烃项目,加速形成以大炼油为龙头、石化下游产品为配套的石化产业链。在机械制造基地方面,以颐中汽车被一汽托管为机遇,开工建设了一汽轿车项目,重点引进了汽车发动机、零配件、车用电线、汽车车桥等项目,促进了汽车生产基地的形成;引进并建设了中集集装箱一期、太平货柜等集装箱项目,促进了集装箱制造基地的形成。引进并建设了总投资1.8亿美元的浦项不锈钢项目一期项目,积极促进了浦项二期增资1.8亿美元。开工建设了邯钢、莱钢、海威斯帝尔重钢等项目,促进了国内重要的特种钢基地的形成;积极配合推进海西湾修造船基地的建设,开工建设了15万吨和30万吨修船坞,着力引进了主机电站类、机舱辅机类、船用电器、通讯导航类造船配套项目,促进了国内重要的大型造船基地的形成。
三是围绕发展特色旅游抓招商,重点发展以休闲、度假、国际会议、海上运动为特色的现代旅游业。依托薛家岛旅游度假区,重点开发休闲度假、海滨风情观光旅游、体育健身、海上运动等旅游项目,稳步推进“新八大关”、胶澳高尔夫球场、海景五星级大酒店等精品旅游项目;依托珠山国家森林公园,重点开发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乡村风情游,引进建设
了总投资1.3亿元的青岛森林野生动物园项目;依托区位和气候优势,加快推进设施建设,重点搞好开发区的整体推销,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举办场所,争取将开发区建设成为国际会展中心。
四是围绕扩大外贸出口抓招商,加快建设现代国际贸易商务中心区。积极推行招商引贸战略,吸引国内外贸出口大户来我区投资设厂,开展外贸出口业务,目前已成功引进了积水树脂、韩国京信、常林机械、三绿食品等外贸出口企业。同时,积极帮助出口企业度过“非典”难关,及时兑现外贸出口的“提前释放”政策,累计办理贴息1400余万元,调动了企业的出口积极性。
五是围绕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抓招商,加快建设民营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区。围绕发展生物制药、电子信息产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大对符合开发区产业导向的全国、全省百强民营企业的引进力度,以增量优化存量,全面提升了民营经济发展的档次和水平。今年上半年,全区民营企业完成产值45亿元,增长31.2%。共引进区外企业208家,新增税收4000万元,新发展注册资本百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大户42家。
二、构筑大平台,改善硬环境,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城区
营造良好的投资硬环境是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战略要素的关键所在。为尽快完善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硬环境,构筑招商引资的平台,我们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经营,高效能管理,高速度配套”的指导方针,全面加强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一是切实搞好城市规划工作。突出搞好了开发区总体规划、西海岸经济发展用地规划、区域性分区功能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调整。二是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今年上半年,全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亿元,增长62.6%,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将突破100亿元大关。具体工作中,扎实推进了唐岛湾综合改造工程、行政中心轴线景观工程、城市骨干交通工程、水资源工程、热力工程、黄岛轮渡“门景”改造等城市重点工程建设。三是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围绕把区域内144个村逐步整合为20个城市化示范区、率先实现城市化的目标和要求,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多元整合、组团开发”的原则和现代化国际新城区的标准,加快推进了总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的四个城市化示范区的启动建设,促进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市民、村庄向社区的转变。四是突出建设好园区基础设施配套。着力推进了总面积达50平方公里的临港工业区、重化工业区、富源工业园等工业园区的“三水”、道路、供暖、供气等配套建设,提高了基础设施的承载力。
三、强化大服务,优化软环境,加快培育核心竞争力
服务是天职,环境是生命。今年以来,我们以深化政府管理体系“五项工程”和创建“四型机关”活动为抓手,大力推进“四个转变”,加快建设“四型政府”,进一步强化亲商、重商理念,健全了政府服务体系,优化提升了大环境,培养增强了核心竞争力。
一是大力推进观念转变,建设责任型政府。着重在全体机关干部中强化“经济建设是中心、开发区是青岛经济发展重心”的意识,要求全区所有部门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开展工作,围绕构建青岛经济发展重心这个任务搞好服务。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在机关干部中营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危机感。二是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作为型政府。始终把政府工作的重心落在有所作为的领域,进一步深化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使审批事项由1054项精简到目前的147项,总精简幅度达到86%;进一步推进了收费制度改革,使涉及工业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仅剩5项;进一步创新“一站式”服务机制,确保将区域范围内40%以上的行政审批事项纳入行政审批服务“一站式”大厅集中办理;深入推进了城市综合执法体系改革试点工作,加快建设集城管、交通、规划、土地监察于一体的综合执法体系;积极推进了公共卫生事业改革,初步构筑起区域性公共卫生体制;深化公用事业企业改革,加快实现公用事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大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1~6月份共受理效能投诉案件28起,有效提升了区域服务环境。三是大力推进施政方式转变,建设效能型政府。大力推进网上政务,积极实施了“数字国土”、政务招商等重点电子政务工程;大力推进了政务公开,主动向外商和企业提供开发区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主管部门领导的联系电话,构建起服务外商和企业的“绿色通道”。积极施行项目审批主管员制度,有效提高了审批效率;积极试行了服务企业特派员制度,面向区内出口大户等重点企业派遣专门人员,协助解决困难和问题;积极试行特大项目专服员制度,向筹备中的大项目派驻专门服务员,协助办理开工前的所有审批手续;大力协调推进和完善工商注册审批官制度和注册登记前置并联审批制度,进一步简化了注册登记审批手续。四是大力推进作风转变,建设民本型政府。扎实开展了机关作风整顿,深入企业开展了走访调研,为企业及时解决问题,排忧解难。大力营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风气,严格落实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排出了重点推进的大项目清单及责任分工表,明确分管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严格了进度,规定了时限。坚持项目协调会制度,加大督查力度,坚持一月一督查,定期通报情况,掌握工作进度。严格落实奖惩,将指标完成情况与年终考核、工资及奖金真正挂钩,对超额完成任务的加大奖励力度,对完不成任务的部门和单位给予相应的处罚。
尽管青岛开发区近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省、市领导的要求相比,与天津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等先进园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今后开发区将以贯彻省委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解放思想,干事创业,谋加快发展之策,求加快发展之效。今后工作总的要求是:明确“一个目标”,理清“一个思路”,抓好“三件大事”。明确“一个目标”就是:学习苏州工业园区,争做全国最好的开发区。近期目标是:今后5年,确保GDP年均增长30%以上,力争40%以上,到2007年力争综合经济实力跨入全国开发区前三位。理清“一个思路”就是: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挺进西海岸”战略全面实施的机遇,坚持“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环境建设”的工作方针,突出发展“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三大特色经济,着力构筑“三大基地”(家电电子基地、石化基地、以汽车集装箱造船特种钢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业基地)、“两大中心”(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一个胜地”(具有国际水准的海滨旅游度假胜地),加快构建青岛经济发展重心,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国际新城区,在构筑青岛有特色的现代化国际大城市框架和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中发挥核心带动作用。抓好“三件大事”就是:以“六大项目”为核心,坚定不移地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全力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以“十大工程”为重点,卓有成效地抓好城市建设,精心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区;以深化政府管理体系“五项工程”和创建“四型机关”活动为抓手,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立高效优质的政府服务体系。围绕上述目标,下一步我们将集中全力抓好招商引资、环境营造、城市建设、财源经济和社会保障“五大重点”工作,努力把青岛开发区建设成为青岛现代化大工业基地的核心区、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具备国际水准的海滨旅游度假胜地,建设成为胶东半岛城市群的中心辐射区、半岛国际制造业基地的核心聚集区,建设成为面向日韩产业协作区的龙头示范区和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先行先试区。
(本文系作者在山东省园区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编辑/海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