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外销瓷的价值回归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w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05年底众多拍卖里,有一场引起了我的特别重视,那就是12月10日在中国嘉德举办的“明万历号、清迪沙如号海捞陶瓷”专场拍卖会。这场拍卖会的意义并不在于成交了多少钱,成交了多少件,而在于它是一个标志,它表明过去受到国内专业人员和藏家们排斥而不得国门而入的中国古代外销瓷器终于正式登堂入室了。
  05年的瓷拍并不出色,甚至有行家提出了“05瓷拍遭遇寒流”的说法。这个提法正确与否且不去深究,但至少说明05年的瓷器拍卖与04年比较起来确实不佳,甚至国际著名的老牌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秋季大拍,瓷器的成交率也只有区区的58%。不过在年底众多拍卖场里,有一场引起了我的特别重视,那就是12月10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嘉德四季拍卖会“明万历号、清迪沙如号海捞陶瓷”专场拍卖会。
  
  这场拍卖会规模不大,总成交只有不到三百万元人民币,但是总成交率出奇的高,达到92%,其中不少瓷器拍出的价格也很理想,比如:明万历青花莲瓣形开光花鸟盘,口沿爆釉,直径20.5cm,估价4,900—4,900,成交价19,800元。明万历青花莲瓣形开光花鸟盘(图一),直径36Cm,估价26,000—26,000元,成交价:55,000元。明万历青花花卉军持,有爆釉,高22cm,估价:40,000—40,000元,成交价57,200元。朗万历青花釉里鱼藻纹碗,有小:中,直径9.1Cm,估价:11,000—1l,000元,成交价:33,000元。明万历青花八角形八仙碗(图二),直径13cm,估价:23,000—23,000元,成交价:46,200元。这在整个05年的瓷拍市场上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了。
  
  但是,这场拍卖会的意义并不在于成交了多少钱,成交了多少件,而在于它是一个标志,它表明过去受到国内专业人员和藏家们排斥而不得国门而入的中国古代外销瓷器终于正式登堂入室了。仔细回顾一下外销瓷的回归路,对我们的文博专业人员以及古陶瓷收藏爱好者来说,应该是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的。
  在人类文明进程之中,世界各个地区不同人类族群的文明演变各有不同,陶器的出现标志着该族群的文明进入新石器时代,虽然各有先后,却都是独立完成的,但是只有在中国的文明进程里出现了瓷器。三千年前的春秋时期中国的制陶工人已经开始生产原始青瓷,一手八百年前的三国时候原始青瓷已经演变为成熟青瓷,经两晋南北朝,中国的制瓷技术已经定型,生产出来的青瓷已经具有非常高的使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并为世人瞩目。自唐代以降,历经宋元明清,中国瓷器一直是出口的大宗商品,全国各地有数不清的窑场日夜赶工生产外销瓷器,如唐代的长沙窑;宋代的龙泉窑、同安窑;元代的青花瓷、磁州窑、德化窑;明代的龙泉窑、平和窑、景德镇窑以及清代景德镇和广彩等。特别是明清时期,中国的瓷器更是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仅康熙一朝,经荷兰东印度公司输往欧洲的瓷器就高达6000万件。据国外一些海事机构的统计,在中国沿海以及中国通往欧洲、西亚的所有航线上沉没的装载瓷器的贸易海船,有记载的就多达2000余条,因此有不少数量的瓷器留存在欧洲各地以及中国至欧洲的海路沿岸国家。在西欧和北欧,一些大家族的地库里装满了当年购买的中国清花瓷,有些竟然还没有开包!图三所示清康熙青花歌舞升平图瓶是法国一位贵族家中做陈设用的,上面的铜镏金耳(原来还有一个配套的铜镏金底座)也是十八世纪法国手工。图四所示的是康熙外销欧洲定制的特型盆,腹部较深(参看台湾故宫博物院出版的《清康雍乾藏瓷精品》第一图)。在日本;南洋、东非以及欧洲发现的“吴须亦绘”(即红绿彩器),“交趾三彩”(即素三彩)以及“沙足器”(底部大量沾沙的青花瓷)都是福建平和窑明代末期的出口产品。图五所示为2004年三月佳士得公司在澳大利亚拍卖的越南沉船海捞直径38cm明万历福建平和窑青花丹凤朝阳图大盘,成交价4930美元(约54000元人民币)。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富裕的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境界的享受,民间收藏热就由此而起。但是由于经历了近现代太多的天灾人祸,能够流传下来的古陶瓷藏品真如凤毛麟角,不足以支撑国内庞大的收藏市场,因此,很多业内人士开始把眼光投向海外,而首先进入他们眼中的就是中国明清两代大量出口到欧洲或西亚国家的外销瓷器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越南在外海发现了五条中国沉船并打捞上来不少瓷器,那时的越南政府还没有意识到这些中国瓷器的真正价值,因此这些沉船上的中国瓷器都被批量拍卖,非常便宜成批买,100件青花碗只要50美元,100件康熙青花盘大约100美元,单件买,一件青花花卉纹粉盒才10美元,1件26cm的青花盘卖8美元。而在欧洲,伦敦的古玩市场里明代崇祯年出口的25cm左右的青花胆瓶、青花直筒瓶大约在万元左右,荷兰阿姆斯特丹交易市场一套八件中国康熙青花人物纹茶具仅售约100欧元。更多的惊喜在乡下:图六所示清光绪绿地五彩缸就是在英国乡下的跳蚤市场出现的,当时的价格仅是区区600英镑;类似这次北京嘉德四季拍卖的明万历青花莲瓣形开光花鸟盘价格在100美元左右。因此很多香港。台湾和新加坡的行家以及大陆一些精明的买卖手都到国外大量吃进这些出口瓷器,希望带进大陆来发财。可是令他们大吃一惊是国内的收藏市场竟然不接受这些出口瓷器,很多文博专业人员由于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出口外销瓷,按照不成文的老规矩,凡是没有见过的都先按照仿品定,因此都判为赝品。专业人员都不认可,藏家们当然也就不会吃进,只有一些富有敢于吃螃蟹精神的藏家试探性地买一些。2000年在广州的古玩市场,越南沉船海捞清康熙青花花卉纹粉盒仅售人民币200元,康熙青花人物纹盘仅售600—800元;2001年一件明崇祯青花人物纹胆瓶仅售8000—12000元,而出了广州以外,则基本上没有人认可这些出口瓷器了。图五所示的这件万历青花盘就曾在国内三次送拍,但都被定为赝品而拒绝接受。
  到2003年下半年,由于国内市场上有质量的中国传统文化瓷器已经近乎绝迹,也由于一些有责任感的文博专业人员严谨的考证,寻找到外销瓷器鉴定的要点并著书立说加以推广,收藏界开始逐渐认识外销瓷器,但也仅限于长江以南的地区。一位相熟的行家03年从泰国购入5只金瓯沉船海捞青花粉盒到南京出售,在南京朝天宫古玩市场摆放了整整一年,价格从1800元一只一直降到500元仍无人问津,最后还是贱卖给广东的玩家了事。04年上海收藏界仍然不接受海捞瓷器,《中华博物》网一位会员在越南拍卖获得不少金瓯沉船海捞康熙瓷,在网上贴出展示的时候竟然受到围攻,斥责他以假乱真兜售赝品误导藏家,以至于他一怒之下把数十件青花瓷全部砸碎,发誓从此再也不藏外销瓷器。但在广东、福建、湖南等地,不少玩家已经开始密切注视外销瓷的市场行情并逐渐吃进:明崇祯青花人物纹胆瓶价格已经上涨至5~8万元,明万历青花莲瓣形开光花鸟盘价格在3千至5千元之间。
  
  进入2005年,关于海捞瓷器的报道逐渐增多,中国外海如广东的阳江、海南榆林、福建东山等地都发现了古代瓷器贸易沉船并开始打捞出水,有的地方政府也大力支持考古事业并拨出大量的资金来筹建海事博物馆(如广东阳江就将投资数亿元为南海一号建设中国第一个水下沉船博物馆)。广东的《收藏·拍卖》杂志还曾连续发表关于中国陶瓷贸易沉船海捞瓷器的专题论文,详细介绍国外海捞瓷器市场以及海捞瓷器鉴定要点的情况。特别是国外文物市场中国外销瓷器价格急剧飙升,明崇祯青花人物纹胆瓶价格已经达到15万左右,2005年初伦敦的拍卖公司曾拍卖了类似图三所示一件相同尺寸的清光绪绿地五彩缸,有伤,有掉彩,成交价已经飙升至18000英镑。这一系列的信息使得国内收藏界终于清楚地认识了外销瓷的真正面目,并正式承认了它的存在和应有的地位,这次北京嘉德四季沉船专场拍卖会的成功就是一个里程碑。
  如果把中国古代外销瓷器比做游子,那么在数百年以前他们就离家万里漂流海外,直到20世纪末期由于种种原因终于回到了家门口,却不被家里的长辈们所认可而拒之门外。在经历了五年多的痛苦徘徊,作出了种种努力争取之后,今天终于能够回到祖国,这本身就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大事情。同时也给藏家和文博系统的专业人员一个启迪:并不是所有过去没有见过的东西就都是赝品。在看到一件或者一类过去从来没有见过的文物的时候,千万不要急于否认它,而是应该仔细研究它、认识它。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很多信息都是公开的,透明的,只要我们有心去寻找,去研究,就一定能够找到相关的资料,并帮助我们来认识那些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东西,这样的态度才是科学的,也是能够给我们带来丰厚回报的。
其他文献
此次拍卖,是荣宝与江苏御风联合举办的一场小型的精品拍卖会,虽然整场拍卖没有上千万元的“扛鼎”大作,但在拍品的选择上,我们可以看出荣宝一贯坚持的精品战略,拍卖组织者在拍品的鉴定上的确下了很大的功夫。  本场拍卖,中国书画(一)总成交767.7万元,成交率63.58%:中国书画(二)成交1951.2万元,成交率45.3%。从拍品成交情况看,精品的成交率较高,成交价也高于市场行情,行家认为,这说明中国艺
期刊
晚清重臣,名流手札关系近代时局,最被学界看重    受近现代史研究热的影响,晚清重臣、近代名流的手札最被看重,以其关系近代时局也。这些也直接影响到拍卖场上的信札拍卖。2005年北京翰海春拍翁同龢书札一册80页,15.4万元成交,是历年来成交价最高的一件翁氏书札拍品。05年12月西泠印社2005秋季拍卖会也有拍得不错的翁氏书札,十通共29开,估价4万—6万元,被买家竞价到11.55万元成交。  晚清
期刊
正如《庄子·人间世》记曰:“虚室生白,吉祥止止”。成玄英注疏:“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吉祥安康正是从东方文明角度出发的一个重要特征,存在于各种宗教、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当中。于是在东方传说中的动物们也载有各自美好的寓意。  象  大象是目前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于东方文明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在印度,相传象神(Ganesha,又译伽内什)是天神湿婆(Shiva)和雪山女神(Parvati)的
期刊
6月24日上年中国古董珍玩首先开槌。1号拍品清乾隆黄地粉彩喜鹊凳枝纹盘以1万元起价,几经争夺,最后以2.9万元成交,超过底价一倍,为整场拍卖取得良好开端。封面拍品52号清乾隆仿哥窑贯耳瓶,品相完美,器型庄重典雅,是乾隆官窑精品,在同类器型中少见的大型器物,赢得藏家追捧,竞价热烈,最后为香港藏家以83.6万元收入囊中。此件也是本专场的最高成交价作品。此后的玉件、犀角等艺术品虽然价位较低,但都竞价激烈
期刊
易大厂聪慧颖异,负奇力学,然赋性孤峭,不苟合于人。其治印,自谓得黄牧甫刀法。兴之不至,虽数年不奏一刀。王宠惠任外交部长时,以田黄一对求刻名章,弃置经年而不成。当程砚秋演剧沪上时,居士选陈后幽诗百句,刻石百方贻之,谓此吾好友罗瘿公之所爱者,不得不如是也。(附图:易大厂篆刻)  易大厂喜作诗,自谓平生诗作在三万首之上,然足迹不及蜀中,故夏剑丞赠以联云:“三千里外输苏轼,六十年中胜陆游。”    易大厂
期刊
今春的中鸿信中国书画部分总成交额为5387.73万元。在中国近现代书画的市场价值面临挑战,市场开始针对不合常理的作品价格提出反省并且进行修正的大背景下,中鸿信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总成交3102.23万元,成交率达68%。以量制价受到考验,中鸿信的表现尚称平稳。其中:齐白石《丰年图轴》(151号)以143万元拍出、黄胄《风雪送医图》(135号)以121万元拍出、陆俨少《松溪载鹤图》(97号)以68.2
期刊
电视剧简介:    《星际旅行》最早是1966年出现的一部电视系列剧,之后陆续制播了五部《星际旅行》系列电视剧以及一部系列动画片,加起来总共播映了30个电视季、725集(不包括最初的未公开试播章节,这个试播章节之后被收录在电视系列剧DVD当中发行)。  《星际旅行》的电视剧分为《原始系列》 (The Original Series)、《下一代》(The Next GQneration)、《深空9
期刊
李研山先生(1898—1961)是我未曾见过面的一位世伯。他与先父子复公(1899—1979)是有几十年交情的老朋友。在我出生之前,他就去了香港。我小时候常听父亲谈起他们之间的一些趣事。印象最深的是,研山早年当过法官,在庭审时他无心听那冗长的陈词,竟然以原告被告当模特,画起速写画来。后来就弃官当了画家。我家的壁上常挂着一两幅研山所作的山水或双钩竹之类的画,但父亲还不时惋惜又不无抱怨地说,几十年老友
期刊
提及海外拍行,人们的目光总聚焦于佳士得和苏富比,对于其他拍行少有注意。三月,在06春拍筹备的当下,本刊特梳理过去一年海外其他拍行经营中国艺术品的概况,以期还原全球中国艺术品交易的全貌。在这些拍行里,动辄估价上千万的拍品鲜有出现,中端拍品成为主流。面对近年中国艺术品在艺术市场里的需求状况,这些拥有百年经验的老拍行所采取的策略绝对值得内地拍行关注,而对于内地买家而言,去海外淘到宝贝更不失为一种精明的选
期刊
18世纪起,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风”,饮茶成为了一种时尚,中国瓷器旋即风靡欧洲。1731年瑞典东印度公司成立,次年从哥德堡派出第一艘商船航向广州,开辟了中瑞贸易历史的新篇章。直至1813年,东印度公司共进行了132次亚洲航行,除z次外,其余均来广州贸易,并从广州进口了5000万件瓷器,堪称中瑞陶瓷贸易的黄金时代。而瑞典东印度公司的第二大商船“哥德堡”号共有3次广州贸易之行,在中瑞陶瓷贸易史上具有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