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第四届袁可嘉诗歌奖日前在宁波慈溪市举行颁奖典礼,诗人余怒凭《蜗牛》获得诗集奖,翻译家杨铁军凭《奥麦罗斯》获翻译奖,评论家霍俊明则凭借《转世的桃花》获诗学奖。袁可嘉诗歌奖由《十月》杂志社、慈溪市人民政府主辦,每两年举办一次。“袁可嘉不仅是翻译家,更是伟大的文学教育工作者,改变了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现状,对中国文学复苏、新时期文学产生重要影响。”余怒说,“这是一个纯粹的奖项,得到这个奖我特别惊讶,也很感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四届袁可嘉诗歌奖日前在宁波慈溪市举行颁奖典礼,诗人余怒凭《蜗牛》获得诗集奖,翻译家杨铁军凭《奥麦罗斯》获翻译奖,评论家霍俊明则凭借《转世的桃花》获诗学奖。袁可嘉诗歌奖由《十月》杂志社、慈溪市人民政府主辦,每两年举办一次。“袁可嘉不仅是翻译家,更是伟大的文学教育工作者,改变了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现状,对中国文学复苏、新时期文学产生重要影响。”余怒说,“这是一个纯粹的奖项,得到这个奖我特别惊讶,也很感谢对我的肯定。”杨铁军用汉语呈现的《奥麦罗斯》基本传达出了原诗的爆发力和冲击力,同时又尽量保留住了原诗的新鲜感、紧张感和雕塑感,让读者明显感受到了原诗的鲜活灵动和磅礴气势,从而领略到了沃尔科特诗歌的独特风格和魅力。霍俊明的《转世的桃花——陈超评传》是将日记、书信、随笔、诗歌、评论等多种文体元素嵌入到常规理论中形成的一部诗论。评委认为,它以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和冷静的心理分析视角,在对其精神导师陈超的人生之路与学术历程的记录阐释中,生动勾勒出一位优秀而独异的诗人批评家的人格肖像,并试图完成对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诗歌文化脉络及内在发展规律的深入解读。
其他文献
阿来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尘埃落定》印地语版日前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正式出版发行,同时他的另一部作品《空山1》印地语版也于当天正式发行。据悉,这两部作品由印度记者阿南德·斯瓦鲁普·维尔马翻译。包括维尔马在内的数十名中印两国作家、学者和出版商出席了当天的新书发布会。两书的印度出版商表示,书籍是了解一个国家和人民最好的桥梁,中国在引进海外文学工作方面做得很好。印度应加强对中文作品的翻译和出版,给印度民众提供
中国自古有无数提倡读书的说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各种苦读攻读的故事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略异其趣,适当读读,知其大意,可深可浅,可多可少,可清晰也不妨糊涂,不必较劲,不必钻牛角尖,不必死抠。李白则干脆写个《嘲鲁叟》:“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李贺呢,“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
罗马尼亚第七届“米哈伊·爱明内斯库国际诗歌节“日前在金碧辉煌的克拉瓦约艺术宫开幕。开幕式以颁发一年一度的”爱明内斯库国际诗歌大奖“拉开序幕,今年榮获此项大奖的,是中国诗人赵丽宏。爱明内斯库国际诗歌节主席迪古奈斯库和克拉瓦约市长为赵丽宏颁发了奖状和奖杯。颁奖词中对赵丽宏有这样的评价:“爱明内斯库国际诗歌学会很荣幸地为赵丽宏颁发此项诗歌大奖,以此褒奖他不同凡响的诗歌创作。他的诗歌,给读者一种凄美、永恒
首届女性诗歌周音乐朗诵会日前在广东省四会市举行,首届女性诗歌奖在朗诵会上颁发,获得“杰出贡献奖”的女诗人舒婷、傅天琳现身领奖。“首届女性诗歌周”由中国诗歌学会、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中共四会市委宣传部主办。在诗歌周上揭晓的首届女性诗歌奖榜单上,郑敏获得了“终身成就奖”;舒婷、蓝蓝、傅天琳分别获得了“杰出贡献奖”;孙晓娅获得了“评论奖”;艾莉森·库克获得了“优秀外国女诗人”奖;郑小琼获得了“优秀青
人气火爆的芥川奖获奖作家又吉直树日前宣布,其长篇小说新作《人间》将于日前正式发售。该书书名取自日本文豪太宰治的名著《人間失格》。又吉直树是公认的太宰治迷,早在中学时代就反复读过《人间失格》不下上百遍。从他的作品与处事风格当中也能看到太宰治的影子,正如他曾经说的那样,“太宰治的有些小说可以直接创作成小品或短剧。在他的作品当中,这些主人公的经历和体验,待人接物的方式和态度,我觉得这是太宰治的风格,也影
在当下文学创作一天天地走向技术化,碎片化,一个缺失精神的物质世界,远离生活的在场,导致文学失去真实的意义。二〇一八年《海燕》第一期,刊发青年女作家吕仁杰的《盛京将军依克唐阿》,这是一篇值得关注的文化散文。 作家吕仁杰的创作,近两年发生暴风雨般的裂变,一改过去女性的抒情,琐碎的生活记录,缺少文本的构筑。蜕变是痛苦的事情,改变自己的写作态度,与原来完全不同,这无疑是一次生与死的搏杀。脱胎换骨的革命,
白先勇日前现身上海戏剧学院,谈起《红楼梦》时说,此书写得好看,意义又深刻,他晚年重新细看过后,认为这才是“天下第一书”。当天晚上,他是携文学纪录电影《白先勇:姹紫嫣红开遍》来到上戏剧院。这部影片交叉叙述了白先勇的特殊际遇与文学历程,此前曾于台湾和北京上映。影片有不小的篇幅讲述了白先勇创作短篇小说《游园惊魂》的经历。这部小说以意识流的写法,塑造了命运流转,却始终惦念往日荣光的“钱夫人”这一形象。白先
浙江文艺出版社日前推出了“莫言短篇小说精品”系列。这套短篇小说集收入了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自创作起步至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期间的全部短篇小说近80篇,包括《三匹马》《秋水》《儿子的敌人》《神嫖》《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小说九段》共六册。这套书以小开本、精装的形式呈现,也是莫言短篇小说迄今以来最完整的汇编。在这些短篇小说里,莫言不仅吸纳了现代世界文学的创新精神,更是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
内容摘要:浅草——沉钟社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社团之一,曾多次受到鲁迅的高度评价。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中该社形成了双重文化思想,一是个性主义价值观,二是人道主义伦理观。双重文化思想决定了该社的双重文学倾向,他们既关心个人发展,也关注社会疾苦。但该社在不同时期侧重于不同的文学倾向,前期以张扬自我为重点,后期以关注社会为重点。浅草——沉钟社的双重文学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理论的不圆熟,但也反映出他们重视多向
内容摘要:运用意象是中国文学的传统,除了托物言志,意象本身也会于不经意间浮现,为作者提供创作灵感。这种最早出现于作家意识中的“初始意象”被格非作为一个“意味深长的信号”①加以研究。本文将以《人面桃花》和《山河入梦》为例,从文本出发,探究初始意象在小说故事走向和主题阐释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始意象 故事走向 主题阐释 小说是作家个人的心灵世界,筑造心灵世界的材料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