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榆树市经济局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把持续推动乡镇企业加快发展作为县域经济突破、安置农民就业增收的重大战略,坚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积极运作,大力推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推动乡镇企业加快发展作为县域突破、安置农民就业增收的根本出路
榆树市是人口大市,全市人口128.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08.9万。全市劳动力44.2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35.8万。长期以来,农业产业一直占有主导地位,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要如期实现小康和富民强市目标,必须调整产业结构,解决好农民工就业问题。鉴于此,每年年初榆树市的乡镇企业工作会议,市委、市政府都反复强调乡镇企业的地位、作用和加快发展的重大意义。统一全市干部群众思想,提高认识,牢固树立持之以恒地推动乡镇企业加快发展是榆树市实现小康和富民强市目标的重大战略和根本出路的思想。要求全市上下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意识,抓紧抓好,务求实效,从而形成共识,千方百计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安置更多农民就业成为了全市广大干部的自觉行动。
2.强化政策引导,鼓励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发展乡镇企业
榆树市乡镇企业大多处于原始资本积累阶段,特别是农民工创业,更需要政策的引导和支撑。近几年,市委、市政府根据形势发展,国家、省和长春市出台的相关政策,结合榆树实际,不断完善扶持政策。2007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全民创业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若干规定》,共计32条。2009年,调整了有关条款并增加了34条。同时在税费减免、资金扶持、创业环境建设、组织领导等方面制订了细致的规定,把规定印发各市直机关、各乡(镇)村、规模骨干企业,并集中时间在广播电视台反复播发规定条款。规定出台后,2007年全市就有1780户农民投入了自主创业的行列,其中返乡农民工创业达459人。2009年农民创业人员超过了2000人。有的从事商业饮食服务业,有的从事种养业,有的从事加工业。
3.强化服务,推动“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促进广就业”活动加快进程
根据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和以往的工作经验,榆树市在发展乡镇企业,开展“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促进广就业”活动上,进一步加强了引导和服务。市政府积极运作,启动了榆树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责成经济局牵头,与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会、劳动就业局、技术监督局、广播电视局等单位联合行动,开展工作。经济局与劳动就业局、榆树市职业高中联合对创业者开展项目选择、电气焊、家政服务、如何维权等培训。2009年举办培训班5 期,培训人员550人。实行企业预备期制度。对农民投资兴办的企业,工商部门优先鼓励。成立榆树市中小企业维权服务中心开展对企业的维权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全面改版榆树市中小企业网站,并免费为企业提供网络市场信息,免费为50企业搞宣传,推介创业项目65项。为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全民创业,榆树电视台继续开设了“走进民营看创业”专栏,定期宣传全民创业的典型,对推动乡镇企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导向作用。到2009年10月,全市已新创办小企业143户,新增个体工商户2211户,新增就业人员8045人。
4.强力营造宽松环境,为农民工创业提供方便
为营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根据省市要求,结合榆树市实际,在出台《中共榆树市委、榆树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民创业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若干规定》的同时,还完善了《榆树市鼓励投资优惠政策》、《榆树市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若干意见》、《榆树市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方案》、《榆树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有关规定》、《榆树市人民政府关于严禁在公路上乱设卡乱检查乱罚款乱收费的通告》等一系列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性文件。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召开软环境建设专题会议,通报环境建设中的涉软案件处理情况,2009年市委、市政府在会议上点名批评了3个单位的7名违反软环境建设规定人员,要求行政执法人员规范执法。进一步完善了政务大厅,对项目审批实行一站式办公。市软环境建设有效地推动了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促进广就业”活动的有效开展。
5.加强领导,为促进农民创业提供组织保证
为更有效地推动全民创业,特别是农民创业,市委、市政府加强了组织领导。每年年初的乡镇企业工作会议,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表彰在发展乡镇企业中涌现出的创业带头人、先进企业、先进个体工商户、纳税大户、先进个人。把“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促进广就业”的各项指标和乡镇企业的其它指标分解落实到乡(镇、街),并列入年终考核体系之中。明确要求乡镇一把手工作是组织领导农民创业的第一责任人,要集中精力和骨干力量抓好协调服务。市委、市政府领导以主要精力抓农产品加工业,对推动农民创业,促进乡镇企业加快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到2009年末,全市农民创办的企业达35000户,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近24万人,农民从事乡镇企业所获得的收入20亿元左右,人月均约1836.5元,农民办企业缴纳的税收达7000万元以上。不仅加快了农民创业致富步伐,也较好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发展。 (省农委乡企局供稿)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推动乡镇企业加快发展作为县域突破、安置农民就业增收的根本出路
榆树市是人口大市,全市人口128.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08.9万。全市劳动力44.2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35.8万。长期以来,农业产业一直占有主导地位,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要如期实现小康和富民强市目标,必须调整产业结构,解决好农民工就业问题。鉴于此,每年年初榆树市的乡镇企业工作会议,市委、市政府都反复强调乡镇企业的地位、作用和加快发展的重大意义。统一全市干部群众思想,提高认识,牢固树立持之以恒地推动乡镇企业加快发展是榆树市实现小康和富民强市目标的重大战略和根本出路的思想。要求全市上下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意识,抓紧抓好,务求实效,从而形成共识,千方百计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安置更多农民就业成为了全市广大干部的自觉行动。
2.强化政策引导,鼓励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发展乡镇企业
榆树市乡镇企业大多处于原始资本积累阶段,特别是农民工创业,更需要政策的引导和支撑。近几年,市委、市政府根据形势发展,国家、省和长春市出台的相关政策,结合榆树实际,不断完善扶持政策。2007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全民创业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若干规定》,共计32条。2009年,调整了有关条款并增加了34条。同时在税费减免、资金扶持、创业环境建设、组织领导等方面制订了细致的规定,把规定印发各市直机关、各乡(镇)村、规模骨干企业,并集中时间在广播电视台反复播发规定条款。规定出台后,2007年全市就有1780户农民投入了自主创业的行列,其中返乡农民工创业达459人。2009年农民创业人员超过了2000人。有的从事商业饮食服务业,有的从事种养业,有的从事加工业。
3.强化服务,推动“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促进广就业”活动加快进程
根据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和以往的工作经验,榆树市在发展乡镇企业,开展“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促进广就业”活动上,进一步加强了引导和服务。市政府积极运作,启动了榆树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责成经济局牵头,与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会、劳动就业局、技术监督局、广播电视局等单位联合行动,开展工作。经济局与劳动就业局、榆树市职业高中联合对创业者开展项目选择、电气焊、家政服务、如何维权等培训。2009年举办培训班5 期,培训人员550人。实行企业预备期制度。对农民投资兴办的企业,工商部门优先鼓励。成立榆树市中小企业维权服务中心开展对企业的维权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全面改版榆树市中小企业网站,并免费为企业提供网络市场信息,免费为50企业搞宣传,推介创业项目65项。为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全民创业,榆树电视台继续开设了“走进民营看创业”专栏,定期宣传全民创业的典型,对推动乡镇企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导向作用。到2009年10月,全市已新创办小企业143户,新增个体工商户2211户,新增就业人员8045人。
4.强力营造宽松环境,为农民工创业提供方便
为营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根据省市要求,结合榆树市实际,在出台《中共榆树市委、榆树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民创业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若干规定》的同时,还完善了《榆树市鼓励投资优惠政策》、《榆树市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若干意见》、《榆树市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方案》、《榆树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有关规定》、《榆树市人民政府关于严禁在公路上乱设卡乱检查乱罚款乱收费的通告》等一系列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性文件。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召开软环境建设专题会议,通报环境建设中的涉软案件处理情况,2009年市委、市政府在会议上点名批评了3个单位的7名违反软环境建设规定人员,要求行政执法人员规范执法。进一步完善了政务大厅,对项目审批实行一站式办公。市软环境建设有效地推动了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促进广就业”活动的有效开展。
5.加强领导,为促进农民创业提供组织保证
为更有效地推动全民创业,特别是农民创业,市委、市政府加强了组织领导。每年年初的乡镇企业工作会议,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表彰在发展乡镇企业中涌现出的创业带头人、先进企业、先进个体工商户、纳税大户、先进个人。把“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促进广就业”的各项指标和乡镇企业的其它指标分解落实到乡(镇、街),并列入年终考核体系之中。明确要求乡镇一把手工作是组织领导农民创业的第一责任人,要集中精力和骨干力量抓好协调服务。市委、市政府领导以主要精力抓农产品加工业,对推动农民创业,促进乡镇企业加快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到2009年末,全市农民创办的企业达35000户,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近24万人,农民从事乡镇企业所获得的收入20亿元左右,人月均约1836.5元,农民办企业缴纳的税收达7000万元以上。不仅加快了农民创业致富步伐,也较好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发展。 (省农委乡企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