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全国课标卷中,名句名篇默写占6分分值。虽说大纲中只规定了64篇要求背诵的篇目,并且全部来源于教材,但在考试中,学生的得分很低,虽说这里面原因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源自于学生的不理解。
比如,前不久在一次综合考试中,我设计了6个这样的句子进行默写:①白居易《琵琶行》中“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②杜甫《登高》中“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③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④荀子《劝学》中“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⑤庄子《逍遥游》中“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⑥苏轼《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凌万顷之茫然。”
这6组句子,在平时的默写训练中出现的机率非常大,学生没有陌生感,在背诵上应是很熟练,同时,这些句子中也没有字形复杂,冷僻艰涩的字,书写难度很小,按常理,应该是绝大部分同学都得满分。然而,事实上,得满分的是凤毛麟角,大多数同学都有书写错误,且错误非常集中,往往都是同一个字,第一句中“幽愁”错写成“忧愁”,第二句中“繁”错写成“烦”,第三句中“已往”错写成“以往”,第四句中“鳝”写成“蟮”第五句中“沮”错写成“抯”,第6句中“凌”写成“临”。
学生出现这些错误,并不是疏于背诵、记忆,相反,很多学生为了拿下64篇背诵篇目,每天早读都读得声嘶力竭,累得筋疲力尽,但是,他们的背诵,往往只是一些机械的,重复的记忆,因为没有和理解相联系,所以对文中的一些关键字掌握不住,常常出现失误,比如《琵琶行》中“别有幽愁暗恨生”,该句中“幽”即“深”,此处“幽愁”,强调的是来自人物内心深处的愁闷。琵琶女的乐声能感人心扉,不仅仅在于她技艺高超,更在于她溶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悲,所以文中白居易听到她的琵琶声,心有感触,引发了自己内心的愁苦,以致泪水沾湿了衣襟,明白了这个道理,学生就不会再把“幽愁”错写为“忧愁”了。再比如《登高》中“艰难苦恨繁双鬓”一句,“繁”即“多”,整句的意思是国家时局的动荡,个人身世的不幸便得作者双鬓白发增多,如果错写成“烦”,那么“烦双鬓”就无法从语意上来理解。
鉴于以上情况,在平时的训练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来让学生在记忆中理解,同时又在理解中记忆。
一、每次的默写训练,针对学生错误多而且集中的句子,先逐字逐句讲清文意,然后再让学生到黑板上默写。
比如《赤壁赋》中“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这个句子因为学生不理解其中蕴涵的哲学道理,所以易出现漏字现象,把句意反复给学讲清楚,错误率就降低了。
二、列出一些名字,在关键字上加点,让学生解释加点字的意思,比如《蜀道难》中“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这组句子中,学生易错的是“盈、倚、豗、砯、壑”这5个字,在这些字上加点,通过解释意义让学生明白这些字的构造特点,从而加深印象。
三、设计一些翻译练习,把默写和翻译结合起来,比如庄子的《逍遥游》这一课,因为理解难度较大,学生往往记不住,所以换个角度,从翻译练习开始,让学生一边理解一些记忆,效果会好得多。
如“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这是《逍遥游》中的名句,在试卷中常出,学生不知道句子是什么意思,也很难记住,在考试中直接就选择放弃,而理解了文意后,再来默写,就轻松多了。
名句默写,看似简单,其实蕴含着许多智慧,多动一些心思,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前不久在一次综合考试中,我设计了6个这样的句子进行默写:①白居易《琵琶行》中“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②杜甫《登高》中“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③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④荀子《劝学》中“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⑤庄子《逍遥游》中“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⑥苏轼《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凌万顷之茫然。”
这6组句子,在平时的默写训练中出现的机率非常大,学生没有陌生感,在背诵上应是很熟练,同时,这些句子中也没有字形复杂,冷僻艰涩的字,书写难度很小,按常理,应该是绝大部分同学都得满分。然而,事实上,得满分的是凤毛麟角,大多数同学都有书写错误,且错误非常集中,往往都是同一个字,第一句中“幽愁”错写成“忧愁”,第二句中“繁”错写成“烦”,第三句中“已往”错写成“以往”,第四句中“鳝”写成“蟮”第五句中“沮”错写成“抯”,第6句中“凌”写成“临”。
学生出现这些错误,并不是疏于背诵、记忆,相反,很多学生为了拿下64篇背诵篇目,每天早读都读得声嘶力竭,累得筋疲力尽,但是,他们的背诵,往往只是一些机械的,重复的记忆,因为没有和理解相联系,所以对文中的一些关键字掌握不住,常常出现失误,比如《琵琶行》中“别有幽愁暗恨生”,该句中“幽”即“深”,此处“幽愁”,强调的是来自人物内心深处的愁闷。琵琶女的乐声能感人心扉,不仅仅在于她技艺高超,更在于她溶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悲,所以文中白居易听到她的琵琶声,心有感触,引发了自己内心的愁苦,以致泪水沾湿了衣襟,明白了这个道理,学生就不会再把“幽愁”错写为“忧愁”了。再比如《登高》中“艰难苦恨繁双鬓”一句,“繁”即“多”,整句的意思是国家时局的动荡,个人身世的不幸便得作者双鬓白发增多,如果错写成“烦”,那么“烦双鬓”就无法从语意上来理解。
鉴于以上情况,在平时的训练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来让学生在记忆中理解,同时又在理解中记忆。
一、每次的默写训练,针对学生错误多而且集中的句子,先逐字逐句讲清文意,然后再让学生到黑板上默写。
比如《赤壁赋》中“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这个句子因为学生不理解其中蕴涵的哲学道理,所以易出现漏字现象,把句意反复给学讲清楚,错误率就降低了。
二、列出一些名字,在关键字上加点,让学生解释加点字的意思,比如《蜀道难》中“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这组句子中,学生易错的是“盈、倚、豗、砯、壑”这5个字,在这些字上加点,通过解释意义让学生明白这些字的构造特点,从而加深印象。
三、设计一些翻译练习,把默写和翻译结合起来,比如庄子的《逍遥游》这一课,因为理解难度较大,学生往往记不住,所以换个角度,从翻译练习开始,让学生一边理解一些记忆,效果会好得多。
如“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这是《逍遥游》中的名句,在试卷中常出,学生不知道句子是什么意思,也很难记住,在考试中直接就选择放弃,而理解了文意后,再来默写,就轻松多了。
名句默写,看似简单,其实蕴含着许多智慧,多动一些心思,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