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窟之旅从潜溪寺开始
现在,所有游览龙门石窟景区的游客都得从龙门的桥涵洞口,贴着龙门西山由北向南开始游起了,这是管理规范化了的成果。所遇的第一个著名景点是禹王池。池就是池,池的水面比较小,这里的池,水面尤其小,长条状,池水被贴崖的绿植映绿,里面游动着成群的锦鱼,它们色彩鲜艳,如果不是攀升蜿蜒在山上那扶梯栈道旁的层层蜂房状的石窟的诱引,如果此行的主要目的不是石窟造像艺术,而且窟途遥遥,第一窟已近在眼前,人们会在这里停留脚步,认真欣赏欣赏这帧迷人小景的。它很像龙门西山脚下伊水河之上镶嵌着的翡翠色的眼睛,锦鱼就是这眼睛中跃动着的炫色之光。当然,如果人们知道禹王池在历史文化中的分量,如果知道这里有石笋,宋代的文豪欧阳修写下过石笋诗:“巨石何亭亭,孤生此岩侧。白云与翠雾,谁见琅玕色。”知道禹王池的水是温泉水,禹王池有蛤蟆嘴,从蛤蟆嘴向伊水泻下禹王瀑,那么人们也是一定要在这里伫足,并认真探察一番的。厚重历史生发出的人文魅力很多情况下都胜过自然景物的魅力。但是,外地游客,又有多少人关注过禹王池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从禹王池依崖向南行,沿石阶扶护栏上至半山腰,便抵达龙门西山北端第一大洞潜溪寺。潜溪寺因潜溪谷而得名,也就是说这里是有溪谷的,人们并不关心溪谷在哪里,在西山寻溪觅谷游山玩水是本末倒置。潜溪寺开凿于唐高宗时期,是唐朝的早期石窟。知道和不知道开凿的年代,是头次走游还是再次游览,关注度、注意力是不一样的,这是我个人的体验。有目的,会比较注意细节。唐代的潜溪寺和北魏晚期的宾阳洞相邻,它们之间,百几十年的时间差,不同的朝代,不同的经济和政治基础,不同的理念和审美观,在同一个地面上,距离呈现给我们的,上仰、远观或者俯瞰下视皆为零,随步放眼,快步只是几分钟,再慢,也仅是在一二十分钟,至多半个小时之内,于我们,那就是同一幅画,同一个画面,时光走廊深凝在了风物走廊里,这条走廊历史的时空差距在细节上微乎其微,在石窟造像这样的文化上的差异性又会怎样?应该是不同的艺术花朵,姹紫嫣红哦!
尽管已来过了两次,我还是为那条山腰上的崖洞走廊风景着迷。一座几层檐的经幢小塔在密布着一层又一层、一幢又一幢石窟的青石崖前分外夺目,望过去,它也是耸立在一座岩崖上,那道崖比后面的崖低矮得多,高低错落,崖面上也满是洞窟。走近了才知道这道矮崖有多高,是面对摩天楼的感觉,而有崖就有崖前台地。崖面形态不一,有的笔削一般陡直,有的崖外出崖,凸凹有致,形成石崖的小空间小庭院,显出崖地的趣味来。凡崖必有洞,必有石龛石雕造像,或大或小,或深或浅,崖壁崖院就是窟龛石雕的组群,穿越而过的通道就是人文的风景与石崖的风景一统的走廊,它也是固化的时空走廊哦。潜溪寺在其中。潜溪寺是进深7米多,高宽各9米多的洞,洞顶为浅刻着大莲花的藻井,主佛通高7.38米,端坐在须弥台上,面颐丰满,头部微仰,粗眉微弯,双目微眯,嘴角微抿,慈祥而睿智。衣纹的线条粗硕流畅,分层斜垂。洞内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天王造像在唐代兴盛起来,成为区分北魏洞和唐洞的一个明显标志)。与宾阳洞北魏的造像比较,能看出造像风格的变化,潜溪寺中的造像已揭开了盛唐那种丰腴典雅造像风格的序幕。立侍菩萨的造像很男性化,造型丰满敦厚,仪态文静,南壁的大势至菩萨与主尊阿弥陀佛造像被称为龙门唐代石雕中最优秀的两尊。洞的前壁两侧各雕有一护法天王,他们身披铠甲,脚踩夜叉,高额大目,体魄雄壮,孔武有力,神态生动传神。
敬善寺和摩崖大佛
北魏的宾阳三洞南半崖,有敬善寺,它开凿于唐麟德二年(665年)之前,是唐太宗的纪国妃韦氏发愿出资兴建的。韦氏是纪王李慎的母亲,李慎是唐太宗的第十个儿子。石窟为前后两室,前室高3.5米,宽为3.7米,不大。后室没有看到官方的测量数字。那是主室,中央供有高约2米的主尊阿弥陀佛。主尊结跏趺端坐的须弥座被称为叠涩式须弥座(层层相叠,中部缩细的座式)。主尊的左手放在膝上,右手舉到胸前,身着敷搭双肩袈裟,面容丰满,胸部突起,衣纹简洁流畅。面容是看不大清楚的,颜色较深的缘故?其色与身体的其他部位不大一样,显得不那么协调。专家称,此佛首20世纪的上半叶已经被盗凿了,现收藏在日本的大阪市立美术馆。由传出的照片看,佛是微微含笑的,鼻高眉弯目细长而微眯,眉心有圆点(是叫天眼吧?),是很慈祥的脸容。主佛两侧有二弟子、二菩萨。菩萨的衣饰十分写实,神形姿态婉丽韶秀,与弟子形象对比鲜明,女性化,佩饰也复杂,是唐代雕塑菩萨的优秀作品。门后各有一天王,虽是浅浮雕,但图案清晰。样子有些呆板,着唐代武士甲胄,左手握剑柄,右手托宝剑,时刻警惕着,随时应对突发情况的架势。前室二力士、二菩萨,那力士,传神,不怒自威,如果不是高浮雕作品,真的让人望而生畏。
千佛洞万佛洞 双圣时代的写照
游罢摩崖三佛龛后,已记不得是必须顺游览道下行,还是有可选择地下行了,反正我是又走到了山脚,走到了伊水河边。是告一段落吧,该歇歇脚喘口气补充点儿能量了。这时我发现了山脚的两方水潭,两方水潭相隔不远,袖珍型,水清亮无比。当我看到水潭在石块上标出的名字的时候,我乐了:锣鼓泉、珍珠泉!是泉水潭。锣鼓是形容泉泄于潭的声音?在潭边靠山的部位能看到被水磨蚀出圆滑壁面的孔洞里有水正在向下流,水闪着碎银般的光,那就是泉水。泉眼在哪里?石缝里?珍珠泉是说泉眼多,众眼冒泉如珍珠一样吧?我喜喝泉水,逢泉就不肯放过。泉潭水之清之纯给人太多的信任感,但对人多的地方的泉水我还是不取的,取就取石缝里钻出来的。我做到了。泉水的清冽和甘甜永远超出你的想象。我买了点心,就着泉水,看着风景歇息,此处正对着东山的香山寺。隔水望香山寺,望武则天举办赛诗会的地方,心想,我若是诗人,能写出什么?
心长出了翅膀,飞跃千年。
补充了能量,歇足了力气,向南步行百十米来到了千佛洞。千佛洞大概是俗称,官名是双窑,又名双洞。到这里,众多的高约2寸的袖珍佛就进入了我们的视界。双窑是并列的南北两洞,两洞共用一个窟沿,也就是一个前室内有两个内洞。两洞供奉的本尊佛并不一樣,北洞本尊是释迦牟尼佛,也就是现在佛,而南洞的本尊则是弥勒佛,也就是未来佛。本属于两个不同的佛教造像题材,作品却在同一屋檐下,在同一个单元里向游人展示着,这有点让人匪夷所思,被称为双窑之谜。文物专家们一再考证,认为已揭开了这干古之谜。此两洞开凿的时间大致是唐高宗龙朔、乾封年间(661-668年),正是武则天辅佐朝政的时间。武则天是公元655年即唐高宗永徽六年被立为皇后的,显庆五年(660年),唐高宗风眩头痛,武则天代为处理政事,在武则天辅政的数十年间,与帝无异,与唐高宗并称二圣。分析武则天有制造舆论的需求,天子是人间的佛,有唐高宗在,现在佛她没资格,于是她推未来佛,以未来佛自居,倡导信仰未来佛,未来佛弥勒与现在佛释迦牟尼两个不同风格的造像佛洞共处一个单元也就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了。开凿佛洞佛龛也是为现实为政治服务的。
专家说,双窑是一组中型洞窟,它是龙门初唐第一个十三身像布局形式的大窟(数一数,两洞本尊、弟子、菩萨、天王、力士造像应是十三尊),是对贞观年龙朔年以来初唐风格的总结,又为开创武周时期雕刻艺术风格奠定了基础,意义非凡!
万佛洞在千佛洞之上,由千佛洞(双窑)左右两旁的扶梯可以上去。
对古人,我真的是非常敬服,2寸许的小佛,在千佛洞南洞也就千多尊,而在万佛洞的数量竟然达到15000尊。小佛行是行列是列,齐齐整整密布在洞龛的南北两壁,很成规模,很是制式化。搁在现在,有可能用模具式的工具塑雕,但在唐朝,在大唐永隆元年(680年),武则天代唐高宗执政的那个年头,尽管是唐盛时,我想人们的智慧、生产力水平也没发展到能用模具在坚硬的石壁上大规模成批次雕刻的程度,再说信仰上习俗上也不允许,还得是要一尊一尊雕凿出来,多大的耐心和毅力呀!而且,其功夫还体现在两壁不多不少,一准儿的15000尊小佛。别说布好局,数出来、数准了也得费不少劲呢吧!
洞保存得比较完好,大小造像几乎没见什么损坏。因有万佛,所占面积又那么大,醒目,使洞个性强烈,风格与众不同。这是顶部和四壁都凿平整了在平整之壁上造像的洞。顶部藻井是朵大莲花,莲花外围的朱红色圆环内楷书“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卅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龛。”洞口过道北侧刻有“沙门智运奉为天皇天后太子诸王敬造一万五千尊像一龛”题记。
大监是宫内女官,不是太监。沙门智运、内道场禅师指的都是比丘尼智运。表达的是太子和诸王对天皇唐代宗、天后武则天的心意,为他们做功德。本尊、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造像是必不可少的,主题是创意性的,那就是万佛,谁也不敢马虎的。万佛,万人成佛的意思。
此洞的看点还有本尊须弥座束腰部位雕刻的四金刚力士像,他们肌肉突出,富于动感,以动烘托主佛的静,以威猛烘托主佛的安祥,对比鲜明。一茎多枝莲花上端坐52尊供养菩萨,他们或坐或侧身,或静听或窃窃私语,神态各异造型生动。52代表着菩萨从开始修行到最后成佛的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窟顶题记外侧雕手捧供果翩翩凌空飞舞的飞天,南北两壁壁基下部雕手持箜篌、法锣、羯鼓、笛子、琵琶、笙的伎乐人,上下遥相呼应,营造出一个歌舞升平万人成佛的极乐世界。窟外南壁雕刻的高近1米的观音菩萨是龙门石窟中唐代观音造像的艺术杰作。
万佛洞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美的洞窟之一,也是盛唐雕刻艺术水平精湛成熟的洞窟。而万佛洞周围,上上下下左左右右还有不少雕刻技艺造像水平让人神往的大小洞窟。
唐窟群出现于龙门第二轮大规模的凿窟造像运动中,它是道面纱,背后的盛唐潮流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