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是升入初三后新增加的学科,属于理科,需要学生的抽象思维。全书阐述了生活中一些化学现象的化学原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一科目。由于化学理论是基于实验结果的,因此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的操作,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深入探究化学本质,了解反应机理,为高中化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认识
引言:
鉴于部分教师自身水平较差,难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实验的魅力,使学生失去做实验的信心,并且有些教师思想固化,只重视化学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知识的来源,导致学生刚刚进入化学大门,就步履维艰,无法学好化学。本文就以上问题,展开讨论,明确化学实验的重要作用,根据教学现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转变传统教学方式,聚焦化学实验。
一、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掌握基本知识,在实验中体会多种化学方法,进而提高动手能力。学生接触化学世界,还未形成完备的抽象思维,对于理论知识了解不透彻,学习流于表面。实验将书本知识转变为可以看得见、感受的到的现象,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将知识流入脑中,再次思考过程本质,对实验现象重新认识,找到与生活的契合点,不断服务于社会实践中。学生动手的过程能够提升学习主动性,激发探索热情,这种学习精神可以辐射到其他学科,为其他学科的协调发展铺平道路。
二、重视实验的认识
(一)确立学生本位,革新教育理念
化学实验中参与者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化学实验锻炼了学生分析探究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相互合作的乐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引导其创新意识的形成。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性人才,紧跟社会发展需要,革新自身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固化思想,提升自身思想认知,了解学生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保障实验有序进行[1]。
(二)利用学生心理,培养学习习惯
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尚未褪去,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课前导入过程中,发挥效能。良好的预习习惯,帮助新课更好的展开,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前可以布置与实验内容相近的现象观察的任务,或者布置查阅资料的任务,查找实验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例如,在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时,让学生预习实验的具体操作,观察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找到实验操作中,仪器的使用方法,连接仪器的注意事项,这是对之前内容的巩固,同时注重仪器的使用方法,能够提升实验的成功率,进而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化学难题的勇气。除了仪器方面,让学生查阅与氧气有关的现实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的本质对社会的贡献,增加探索化学世界的可能[2]。
(三)实验生活化,衔接实际生活
在化学实验中增加生活化内容,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给学生传递“生活中处处存在化学”的思想,使学生重视化学。使用生活化的材料,更加贴近实际,缓解复杂的实验仪器带来的操作困难。教师需要深入探究教材中涉及的实验,找到实验中可以代替的仪器,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与其他教师开展教学研讨会,结合学生特点,找到优化实验的方法。
例如,在进行“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实验中,首先要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初步判定酸碱性,然后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实验室中的试剂往往具有较强的酸碱性,操作不慎有安全隐患,不适合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而生活中存在许多溶液,教师利用生活常见的溶液,让学生独立操作,掌握试剂和试纸的使用方法,同时辨别了生活中的物质酸碱性,加深了对溶液酸碱性的理解,对知识二次提取复习[3]。
(四)巩固化学知识,提升综合素质
通过上述讨论,不难发现实验除了引出新知识,还具备巩固知识的功能。因为知识是连贯的,教材的编写按照学生的记忆的规律,建立基础框架后,不断填充细节内容,完善整个知识体系。
例如,在“粗鹽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中,教材中对实验的过程停留在初步提纯和蒸发的层面,其实这是很好的复习酸碱盐知识的机会。粗盐中可溶性物质为MgCl2、CaCl2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在NaCl中去除MgCl2、CaCl2杂质的方法,由此复习能与镁离子和钙离子产生沉淀的阴离子,并不给原溶液增加新的杂质粒子,选择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沉淀后加入适量HCl溶液,将混合溶液的PH值调到中性,就得到了纯净的NaCl溶液。
(五)培养严谨态度,传播务实精神
实验过程和结果体现着化学的真相,过程中学生要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随意捏造数据,对于实验现象要详实记录,不能弄虚作假,教材中提到的理论知识要通过亲自试验,得到印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实验对化学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增加教学中的实验比重,在实验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帮助理解化学抽象理论,实验的操作要规范符合事实,传递科学的求真态度。
参考文献
[1]路丽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2]张卫东.初中化学实验直观化改进的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03:108-109.
[3]朱优旗,刘世巍,丁建海.初中化学实验改进的研究进展[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7,3803:101-104+116.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认识
引言:
鉴于部分教师自身水平较差,难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实验的魅力,使学生失去做实验的信心,并且有些教师思想固化,只重视化学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知识的来源,导致学生刚刚进入化学大门,就步履维艰,无法学好化学。本文就以上问题,展开讨论,明确化学实验的重要作用,根据教学现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转变传统教学方式,聚焦化学实验。
一、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掌握基本知识,在实验中体会多种化学方法,进而提高动手能力。学生接触化学世界,还未形成完备的抽象思维,对于理论知识了解不透彻,学习流于表面。实验将书本知识转变为可以看得见、感受的到的现象,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将知识流入脑中,再次思考过程本质,对实验现象重新认识,找到与生活的契合点,不断服务于社会实践中。学生动手的过程能够提升学习主动性,激发探索热情,这种学习精神可以辐射到其他学科,为其他学科的协调发展铺平道路。
二、重视实验的认识
(一)确立学生本位,革新教育理念
化学实验中参与者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化学实验锻炼了学生分析探究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相互合作的乐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引导其创新意识的形成。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性人才,紧跟社会发展需要,革新自身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固化思想,提升自身思想认知,了解学生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保障实验有序进行[1]。
(二)利用学生心理,培养学习习惯
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尚未褪去,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课前导入过程中,发挥效能。良好的预习习惯,帮助新课更好的展开,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前可以布置与实验内容相近的现象观察的任务,或者布置查阅资料的任务,查找实验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例如,在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时,让学生预习实验的具体操作,观察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找到实验操作中,仪器的使用方法,连接仪器的注意事项,这是对之前内容的巩固,同时注重仪器的使用方法,能够提升实验的成功率,进而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化学难题的勇气。除了仪器方面,让学生查阅与氧气有关的现实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的本质对社会的贡献,增加探索化学世界的可能[2]。
(三)实验生活化,衔接实际生活
在化学实验中增加生活化内容,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给学生传递“生活中处处存在化学”的思想,使学生重视化学。使用生活化的材料,更加贴近实际,缓解复杂的实验仪器带来的操作困难。教师需要深入探究教材中涉及的实验,找到实验中可以代替的仪器,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与其他教师开展教学研讨会,结合学生特点,找到优化实验的方法。
例如,在进行“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实验中,首先要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初步判定酸碱性,然后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实验室中的试剂往往具有较强的酸碱性,操作不慎有安全隐患,不适合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而生活中存在许多溶液,教师利用生活常见的溶液,让学生独立操作,掌握试剂和试纸的使用方法,同时辨别了生活中的物质酸碱性,加深了对溶液酸碱性的理解,对知识二次提取复习[3]。
(四)巩固化学知识,提升综合素质
通过上述讨论,不难发现实验除了引出新知识,还具备巩固知识的功能。因为知识是连贯的,教材的编写按照学生的记忆的规律,建立基础框架后,不断填充细节内容,完善整个知识体系。
例如,在“粗鹽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中,教材中对实验的过程停留在初步提纯和蒸发的层面,其实这是很好的复习酸碱盐知识的机会。粗盐中可溶性物质为MgCl2、CaCl2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在NaCl中去除MgCl2、CaCl2杂质的方法,由此复习能与镁离子和钙离子产生沉淀的阴离子,并不给原溶液增加新的杂质粒子,选择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沉淀后加入适量HCl溶液,将混合溶液的PH值调到中性,就得到了纯净的NaCl溶液。
(五)培养严谨态度,传播务实精神
实验过程和结果体现着化学的真相,过程中学生要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随意捏造数据,对于实验现象要详实记录,不能弄虚作假,教材中提到的理论知识要通过亲自试验,得到印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实验对化学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增加教学中的实验比重,在实验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帮助理解化学抽象理论,实验的操作要规范符合事实,传递科学的求真态度。
参考文献
[1]路丽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2]张卫东.初中化学实验直观化改进的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03:108-109.
[3]朱优旗,刘世巍,丁建海.初中化学实验改进的研究进展[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7,3803:101-10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