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各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内在的优点和不足,通过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能产生优势互补效应。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要遵循整体性、动态性和目的性原则。
关键词 教学方法 优化组合 互补
一、优化组合是方法本身的内在要求
当前,生物课堂教学中广泛采用以下4种基本的方法:1.讲授法,是指教师以定论的形式讲授或呈现教材,学生通过接受科学知识来学习的方式。2.发现法,是指教师在不把学习的主要内容提供给学生的情境下,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通过实验、观察、野外活动等去独立发现新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3.问答法(谈话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的谈话和问题讨论式教学。4.探究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通过自学,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优化组合能发挥教学的互补效应
(一)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教與学的互补。
探究法和发现法要求学生成为积极的探究者或发现者,学生通过探究或发现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从而把外在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要。而讲授法和谈话法更有利于教师精心组织和传授系统知识,使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学习效果的检查、评价等环节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有利于加强双基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的互补 。
加强双基教学,必须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选择和组织教材,注意教材内容的系统性、逻辑性。讲授法和谈话法通过教师的讲授和师生的讨论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结构,正如奥苏贝尔指出的:“学生获取大量整体的学科知识,主要是通过有意义接受学习,设计适当的教材和讲授教学实现的。”学生只有在掌握双基的基础上才能发展能力。生物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主要有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而探究法和发现法正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依据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或实验所提供的新情境,经过反复观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大胆假设,实验验证来探索和发现相关的原理和结论。所以,探究法和发现法对于能力培养有独特的作用。
(三)有利于指导学生的学法,实现教法与学法的互补。
教师在选择恰当教法的同时,也在指导学生的学法。教师在讲授、谈话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如何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在探究、发现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学会快速有效地探究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
(四)有利于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实现认知与情感的互补。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认知信息和情感信息交互作用的过程。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问答教学及时收集教学反馈信息,以实现对教学过程的调控,优化认知信息的传输过程。同时,师生的情感交流也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通过情感信息的交流,才能调节师生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参与的教学氛围。一般来说,讲授法、发现法使师生间只保持单向的信息交流,不利于信息反馈,谈话法、探究法能使师生之间进行多向信息交流,有利于开拓更多的信息交流渠道。
三、优化组合需遵循的教学原则
(一)以教材内容为依据的整合性原则。
生物学教材从内容上分,大体上有知识性教材(如生物形态结构的描述等)、原理性教材(如遗传三大规律的阐述等)、技术性教材(如实验操作指导、观察指导等)。一般来说,知识性教材宜采用发现法、问答法,原理性教材宜采用讲授法、探究法,技术性教材宜采用探究法。在教学中,每堂课的教学内容都不是单一化的,因而教学方法的运用也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比如,笔者在“鱼纲”一节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观察鲫鱼的外形,发现其身体分部,鳍在运动中的作用,并通过实验验证(发现法);第二步,引导学生解剖鲫鱼,并配合挂图、模型,观察分析鲫鱼的循环、生殖、消化、神经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探究法);第三步,引导学生讨论归纳鲫鱼的外形和结构有哪些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谈话法);最后,引导学生共同归纳鱼纲的主要特征(讲授法)。由于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学生特征为依据的动态性原则。
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学习习惯、认知水平的不同特点,进行优化组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好奇心强,喜欢自我表现,因而初中生物教学宜采用谈话法。
但是,还要看到,同一年龄的每个学生的能力、性格、学习习惯、认知水平。如有的具有较高的实验技能但理论学习不足,有的擅长理解抽象知识却对动手实验不感兴趣,有的知觉属于综合型,有的分析能力较强而综合能力较差,有的习惯于教师讲自己听而不习惯于自己探索学习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在选择教法时应尽量照顾大多数同学,同时也要兼顾少数与众不同的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灵活变换、优化组合教学方法。
(三)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的目的性原则。
生物学的教学目标大体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展能力的目标,如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等;另一类是掌握知识的目标,如识记、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等。前一类目标的实现以发现学习为宜,多采用探究法、发现法,后一类目标的实现以接受学习为宜,更多采用讲授法、谈话法。
例如,初中生物“光合作用”一节的教学目标是:学会用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原料和条件;了解光合作用意义及在生产上的应用;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可采用实验探究法教学。但是,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不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不应把两者对立起来和割裂开来。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就要求我们遵循课堂教学的规律,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的特点,精心选择、合理搭配、优化组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互补效应。
关键词 教学方法 优化组合 互补
一、优化组合是方法本身的内在要求
当前,生物课堂教学中广泛采用以下4种基本的方法:1.讲授法,是指教师以定论的形式讲授或呈现教材,学生通过接受科学知识来学习的方式。2.发现法,是指教师在不把学习的主要内容提供给学生的情境下,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通过实验、观察、野外活动等去独立发现新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3.问答法(谈话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的谈话和问题讨论式教学。4.探究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通过自学,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优化组合能发挥教学的互补效应
(一)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教與学的互补。
探究法和发现法要求学生成为积极的探究者或发现者,学生通过探究或发现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从而把外在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要。而讲授法和谈话法更有利于教师精心组织和传授系统知识,使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学习效果的检查、评价等环节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有利于加强双基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的互补 。
加强双基教学,必须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选择和组织教材,注意教材内容的系统性、逻辑性。讲授法和谈话法通过教师的讲授和师生的讨论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结构,正如奥苏贝尔指出的:“学生获取大量整体的学科知识,主要是通过有意义接受学习,设计适当的教材和讲授教学实现的。”学生只有在掌握双基的基础上才能发展能力。生物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主要有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而探究法和发现法正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依据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或实验所提供的新情境,经过反复观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大胆假设,实验验证来探索和发现相关的原理和结论。所以,探究法和发现法对于能力培养有独特的作用。
(三)有利于指导学生的学法,实现教法与学法的互补。
教师在选择恰当教法的同时,也在指导学生的学法。教师在讲授、谈话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如何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在探究、发现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学会快速有效地探究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
(四)有利于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实现认知与情感的互补。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认知信息和情感信息交互作用的过程。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问答教学及时收集教学反馈信息,以实现对教学过程的调控,优化认知信息的传输过程。同时,师生的情感交流也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通过情感信息的交流,才能调节师生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参与的教学氛围。一般来说,讲授法、发现法使师生间只保持单向的信息交流,不利于信息反馈,谈话法、探究法能使师生之间进行多向信息交流,有利于开拓更多的信息交流渠道。
三、优化组合需遵循的教学原则
(一)以教材内容为依据的整合性原则。
生物学教材从内容上分,大体上有知识性教材(如生物形态结构的描述等)、原理性教材(如遗传三大规律的阐述等)、技术性教材(如实验操作指导、观察指导等)。一般来说,知识性教材宜采用发现法、问答法,原理性教材宜采用讲授法、探究法,技术性教材宜采用探究法。在教学中,每堂课的教学内容都不是单一化的,因而教学方法的运用也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比如,笔者在“鱼纲”一节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观察鲫鱼的外形,发现其身体分部,鳍在运动中的作用,并通过实验验证(发现法);第二步,引导学生解剖鲫鱼,并配合挂图、模型,观察分析鲫鱼的循环、生殖、消化、神经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探究法);第三步,引导学生讨论归纳鲫鱼的外形和结构有哪些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谈话法);最后,引导学生共同归纳鱼纲的主要特征(讲授法)。由于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学生特征为依据的动态性原则。
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学习习惯、认知水平的不同特点,进行优化组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好奇心强,喜欢自我表现,因而初中生物教学宜采用谈话法。
但是,还要看到,同一年龄的每个学生的能力、性格、学习习惯、认知水平。如有的具有较高的实验技能但理论学习不足,有的擅长理解抽象知识却对动手实验不感兴趣,有的知觉属于综合型,有的分析能力较强而综合能力较差,有的习惯于教师讲自己听而不习惯于自己探索学习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在选择教法时应尽量照顾大多数同学,同时也要兼顾少数与众不同的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灵活变换、优化组合教学方法。
(三)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的目的性原则。
生物学的教学目标大体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展能力的目标,如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等;另一类是掌握知识的目标,如识记、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等。前一类目标的实现以发现学习为宜,多采用探究法、发现法,后一类目标的实现以接受学习为宜,更多采用讲授法、谈话法。
例如,初中生物“光合作用”一节的教学目标是:学会用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原料和条件;了解光合作用意义及在生产上的应用;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可采用实验探究法教学。但是,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不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不应把两者对立起来和割裂开来。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就要求我们遵循课堂教学的规律,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的特点,精心选择、合理搭配、优化组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互补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