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针对计算机这门学科,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是我们值得深思的.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计算机的有效教学加以诠释.
关键词:职业中专;计算机;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67-01
有效教学的“有效”,钟启泉先生的解释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益,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有没有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由于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正确或者态度不端正,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没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的唯一标准。对于职业中专计算机课堂教学,笔者认为有效教学可以细化为以下四个指标:
一、是否追求教学容量和教学节奏的最佳搭配?
有效的计算机课堂应该是追求实现教学容量和教学节奏的最佳搭配的课堂。“足够”的科学的教学容量和“适度”的教学节奏是计算机课堂教学有效的重要方面。职业中专的目标就是为中国未来培养蓝领工人,计算机技术是这些蓝领的必备技能之一,而学校分配给每一个计算机老师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因此计算机课必须要像工厂一样讲究效益,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足够”的科学教学容量和“适度”的教学节奏的最佳搭配,使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这样他们才能更轻松的走上工作岗位。当然,容量的“足够”的和节奏的“适度”要以学生学习基础的实际情况而变。“容量充足”并不要求增加计算机教学大纲以外的知识点,而是围绕知识点,拓宽加深,全面理解,灵活运用。“容量”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内容,而且包括思维的训练。
我在上“flash中讲授运动补间动画”时,设计的练习题有3个,由于每个练习题中有一些相似的操作,学生一节课不用就完成了全部练习题,剩下一半的时间学生没有练习可做。这节课中,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所掌握的知识容量就相对较少,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这样的课,教学容量和教学节奏显然搭配不好。
课后我经过反思后,我在另一个班级教学内容上做了一下调整,同样学习“flash中讲授运动补间动画”,增加教学容量和练习题量,到下课了,绝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完成了所有的练习,只有两个成绩比较靠后的学生还在紧张地练习。这节课,为了能完成所有的练习题,每个学生都是那么地投入,而且那几个操作较差的学生也不停地举手向老师请教,学生练习有一种紧张而又有所得的感觉,效果很好。
课后,我在和同学聊天过程中发现:前后两次课上,教学容量和教学节奏的搭配不同,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都有很大的不同,前一次课上,学生有很多的空闲时间无事可做,知识是掌握了,但是学生觉得这太简单了,没有一点难度。而后一次课上,学生完成练习时紧张而又高效,学习的结果是完成了所有的练习,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练习中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要“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很明显后一次课要比前一节课有效的多。
二、是否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有效的计算机课堂应该是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课堂。职业中学是以培养有一定实际操作能力的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学校。由于IT业的迅猛发展,行业的快速更新,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常常出现所学知识落后社会需求,缺乏创新精神等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比学习书本知识本身更重要。
计算机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一个创造过程。在学生完成一件作品、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自己动手。开展计算机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极好的途径。我们万万不能把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那将窒息孩子们的创造精神。电脑个性化的设计,功能开发的多样化都是创新精神的结果。计算机功能之广泛,曾有人这样来形容:只要你想得到,它都能做得到,就怕你想不到。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创新能力。
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的本身特点也是创造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环境,我们必须积极利用。如:在教学flash运动补间动画时,给动画创设一个故事场景,让学生把运动补间动画融入其中,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时机,学生也倍感兴趣,制作了代表各自想法的不同主题动画,发散了思维,获得了灵感,从而体会了成功的感觉。另在“网页设计”、“photoshop”等课程教学中都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三、是否能提高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
有效的计算机课堂应该能提高学生自学探究能力的的课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如果我们计算机老师不是让学生学习其中的规律而是让他们仅仅掌握如何操作,那么对于以后的学习,若没人教就不会,这对工作或学习都是相当不利的。
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渔”指什么呢?它是捕鱼的方法,换而言之就是指学习的方法。我们为什么学计算机?学WINDOWSXP的目的是什么?不要忘记WINDOWSXP只是微软公司的一个操作系统而已,OFFICE2003也只不过是微软公司的一个办公软件。我们学习WINDOWSXP和OFFICE2003不单单是为了简单的会使用它、熟练的掌握它,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利用学这些东西的过程熟悉计算机里各种软件的使用规律,为以后学习其他的软件奠定基础。比如:教师讲OFFICE2003中WORD2003的时候,已经学习过WINDOWSXP中的记事本和写字板,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总结这几种软件的共性,鼓励学生先自己尝试使用WORD2003,这样教师给学生讲课的时候可以针对学生碰到的问题讲解,教师讲课轻松,学生学习也有目的,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在计算机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动脑筋,让学生自己能把学到的知识汇总、统计而找到其中的普遍规律;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勇于尝试新方法,能够自己解决或试图解决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鼓励学生碰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的时候,不是简单的请教老师,而是经过自己的思考以后把自己所设想的解决方法融在问题中来请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更多的感受勤奋耕耘后收获的快乐。只有这样,计算机教师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合格蓝领人才。
四、是否追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最佳结合?
有效的计算机课堂应该是追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最佳结合的课堂。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着学生的兴趣浓淡、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高低,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
这就要求教师要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心理感受和需要,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各种运用计算机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计算机,运用计算机,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发挥才智的环境,使教学教程本身成为学生发展和提高的过程。从而实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结合。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
[2]刘立明,《国外有效教学研究述评》,《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2年12期。
[3]张帅,《计算机专业有效教学策略探讨》,《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4期。
关键词:职业中专;计算机;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67-01
有效教学的“有效”,钟启泉先生的解释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益,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有没有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由于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正确或者态度不端正,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没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的唯一标准。对于职业中专计算机课堂教学,笔者认为有效教学可以细化为以下四个指标:
一、是否追求教学容量和教学节奏的最佳搭配?
有效的计算机课堂应该是追求实现教学容量和教学节奏的最佳搭配的课堂。“足够”的科学的教学容量和“适度”的教学节奏是计算机课堂教学有效的重要方面。职业中专的目标就是为中国未来培养蓝领工人,计算机技术是这些蓝领的必备技能之一,而学校分配给每一个计算机老师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因此计算机课必须要像工厂一样讲究效益,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足够”的科学教学容量和“适度”的教学节奏的最佳搭配,使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这样他们才能更轻松的走上工作岗位。当然,容量的“足够”的和节奏的“适度”要以学生学习基础的实际情况而变。“容量充足”并不要求增加计算机教学大纲以外的知识点,而是围绕知识点,拓宽加深,全面理解,灵活运用。“容量”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内容,而且包括思维的训练。
我在上“flash中讲授运动补间动画”时,设计的练习题有3个,由于每个练习题中有一些相似的操作,学生一节课不用就完成了全部练习题,剩下一半的时间学生没有练习可做。这节课中,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所掌握的知识容量就相对较少,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这样的课,教学容量和教学节奏显然搭配不好。
课后我经过反思后,我在另一个班级教学内容上做了一下调整,同样学习“flash中讲授运动补间动画”,增加教学容量和练习题量,到下课了,绝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完成了所有的练习,只有两个成绩比较靠后的学生还在紧张地练习。这节课,为了能完成所有的练习题,每个学生都是那么地投入,而且那几个操作较差的学生也不停地举手向老师请教,学生练习有一种紧张而又有所得的感觉,效果很好。
课后,我在和同学聊天过程中发现:前后两次课上,教学容量和教学节奏的搭配不同,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都有很大的不同,前一次课上,学生有很多的空闲时间无事可做,知识是掌握了,但是学生觉得这太简单了,没有一点难度。而后一次课上,学生完成练习时紧张而又高效,学习的结果是完成了所有的练习,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练习中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要“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很明显后一次课要比前一节课有效的多。
二、是否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有效的计算机课堂应该是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课堂。职业中学是以培养有一定实际操作能力的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学校。由于IT业的迅猛发展,行业的快速更新,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常常出现所学知识落后社会需求,缺乏创新精神等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比学习书本知识本身更重要。
计算机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一个创造过程。在学生完成一件作品、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自己动手。开展计算机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极好的途径。我们万万不能把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那将窒息孩子们的创造精神。电脑个性化的设计,功能开发的多样化都是创新精神的结果。计算机功能之广泛,曾有人这样来形容:只要你想得到,它都能做得到,就怕你想不到。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创新能力。
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的本身特点也是创造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环境,我们必须积极利用。如:在教学flash运动补间动画时,给动画创设一个故事场景,让学生把运动补间动画融入其中,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时机,学生也倍感兴趣,制作了代表各自想法的不同主题动画,发散了思维,获得了灵感,从而体会了成功的感觉。另在“网页设计”、“photoshop”等课程教学中都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三、是否能提高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
有效的计算机课堂应该能提高学生自学探究能力的的课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如果我们计算机老师不是让学生学习其中的规律而是让他们仅仅掌握如何操作,那么对于以后的学习,若没人教就不会,这对工作或学习都是相当不利的。
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渔”指什么呢?它是捕鱼的方法,换而言之就是指学习的方法。我们为什么学计算机?学WINDOWSXP的目的是什么?不要忘记WINDOWSXP只是微软公司的一个操作系统而已,OFFICE2003也只不过是微软公司的一个办公软件。我们学习WINDOWSXP和OFFICE2003不单单是为了简单的会使用它、熟练的掌握它,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利用学这些东西的过程熟悉计算机里各种软件的使用规律,为以后学习其他的软件奠定基础。比如:教师讲OFFICE2003中WORD2003的时候,已经学习过WINDOWSXP中的记事本和写字板,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总结这几种软件的共性,鼓励学生先自己尝试使用WORD2003,这样教师给学生讲课的时候可以针对学生碰到的问题讲解,教师讲课轻松,学生学习也有目的,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在计算机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动脑筋,让学生自己能把学到的知识汇总、统计而找到其中的普遍规律;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勇于尝试新方法,能够自己解决或试图解决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鼓励学生碰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的时候,不是简单的请教老师,而是经过自己的思考以后把自己所设想的解决方法融在问题中来请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更多的感受勤奋耕耘后收获的快乐。只有这样,计算机教师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合格蓝领人才。
四、是否追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最佳结合?
有效的计算机课堂应该是追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最佳结合的课堂。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着学生的兴趣浓淡、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高低,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
这就要求教师要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心理感受和需要,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各种运用计算机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计算机,运用计算机,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发挥才智的环境,使教学教程本身成为学生发展和提高的过程。从而实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结合。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
[2]刘立明,《国外有效教学研究述评》,《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2年12期。
[3]张帅,《计算机专业有效教学策略探讨》,《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