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中职生参差不齐整体较低的音乐水平,从“更新观念创造活力课堂”“让流行音乐进入课堂”和“借助多媒体使音乐课堂丰富多彩”三个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水平。
【关键词】创新;音乐;教学
我校是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学生来源于全县二十三所乡镇中学,由于所受音乐教育程度不同,其水平参差不齐又整体水平不高。面对这样的学生,如何调动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热情,这是每位音乐教师在新课改形式下应深思、探讨的新问题。
一、更新观念,创造活力课堂
(1)加强兴趣引导,拓展思维空间。在课堂上,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参与者,作为音乐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一切可以调动的艺术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时能集中注意力,更好的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尽量减少对学生行为与思维的无限限制,鼓励他们能说则说,能唱则唱,能舞则舞,给他们发挥的空间,让他们自主学习。(2)发挥自由想象,追求个性表演。中职学生也具有敏锐的感知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较成熟,内心较复杂,不愿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因此,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并把这些特长通过表演的形式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这样,既避免了教师枯燥的解说,也让学生在实践表演中享受到了成功,找到了自信,还使学生体验了快乐,锻炼了表现力,把音乐课堂变成他们突破自我,提高自我的天地。(3)重视情感体验,提升审美能力。音乐教学中,能让学生愉悦地进入音乐感受美、体验美,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能提高审美情趣,把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用情感找到共鸣,使情感得到陶冶,做到“以美感人,以情感人”,真正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灵。
二、投其所好,让流行音乐进入课堂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课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我们的音乐课始终处于十分尴尬的局面,几乎所有的学生表示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乐理识谱知识和教材上的歌曲感到乏味,没有兴趣,所谓喜欢音乐就是喜欢流行歌曲而已。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流行歌曲几乎成了音乐的代名词,尽管他们知道除了流行歌曲,还有很多其它的各具特色的音乐,但是占据他们思想的大部分只流行音乐。那么,我们的音乐教师是不是该在教学内容之外,也去研究流行音乐,以更专业的眼光,对流行音乐进行有选择地合理利用,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们喜欢的方式传递音乐知识呢?我认为,当今的流行音乐尽管有浅薄之处,但也有不少精品之作,好的流行歌曲同样具有潜移默化中净化、呼唤心灵本质的作用,如汪正正的《超越梦想》就是一首积极向上,教导学生不断追求的好歌曲,还有表达祝愿的、歌颂生活的、追求幸福的等等一样能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使通俗音乐上升为高雅音乐,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又如,学生们不是不喜欢民歌吗?那么,在介绍民歌的知识时,为了让学生能自发接受了解民歌,教师可以收集一些有特色的流行歌曲来充实,激活课堂。如流行歌曲那英演唱的一首民歌《珊瑚颂》介绍给大家,让学生感觉民歌新唱的格调,还有流行歌手周艳泓由江苏民歌《茉莉花》翻唱的《又见茉莉花》也是一例,该曲巧妙地用了《茉莉花》的曲调,并使该曲在具有清晰、淡雅风格的同时又添了古色古香的特色。通过给他们先听,再分析他们喜爱的歌曲,使其切身体会到了民歌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流行音乐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音乐创作也离不开民歌的滋养。这样既培养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又进行了课堂娱乐式教学,又轻松地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何乐而不为呢?
三、借助多媒体,使音乐课堂丰富多彩
课堂教学能否吸引住学生很大一部分因素来源于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设立,而我们在实践这些环节时会发现,有些形象性的场景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的。现代音乐教学,尤其是音乐欣赏教学中学要求生通过不同视角感受音乐、体会音乐。只有借助多媒体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个性化的音乐环境,这也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又有力地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音乐是听的艺术,也是情感的一种流露,在乐曲欣赏教学中,学生一般难以体会音乐形象,如果用多媒体就可把抽象的音乐形象具体化,如在欣赏合唱曲《保卫黄河》时,运用多媒体把黄河黄浪滔天,翻腾滚沸,惊涛骇浪的奔腾壮观情景展现出来,给学生视觉上的享受,使音乐情感与艺术形象完美地结合起来,此时学生的心情也随之活跃起来,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力,使他们仿佛亲身进入了那一幕幕场景,学生可边欣赏边体验,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接受潜移默化的艺术感染力。这对学生理解音乐,创造音乐起着十分积极有效的作用。
音乐教学,特别是现代中职学生的音乐教学更要有针对性,更加要有适合性,更加要有适应性,这些都需要我们老师去积极探讨“因材施教”。
【关键词】创新;音乐;教学
我校是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学生来源于全县二十三所乡镇中学,由于所受音乐教育程度不同,其水平参差不齐又整体水平不高。面对这样的学生,如何调动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热情,这是每位音乐教师在新课改形式下应深思、探讨的新问题。
一、更新观念,创造活力课堂
(1)加强兴趣引导,拓展思维空间。在课堂上,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参与者,作为音乐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一切可以调动的艺术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时能集中注意力,更好的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尽量减少对学生行为与思维的无限限制,鼓励他们能说则说,能唱则唱,能舞则舞,给他们发挥的空间,让他们自主学习。(2)发挥自由想象,追求个性表演。中职学生也具有敏锐的感知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较成熟,内心较复杂,不愿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因此,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并把这些特长通过表演的形式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这样,既避免了教师枯燥的解说,也让学生在实践表演中享受到了成功,找到了自信,还使学生体验了快乐,锻炼了表现力,把音乐课堂变成他们突破自我,提高自我的天地。(3)重视情感体验,提升审美能力。音乐教学中,能让学生愉悦地进入音乐感受美、体验美,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能提高审美情趣,把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用情感找到共鸣,使情感得到陶冶,做到“以美感人,以情感人”,真正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灵。
二、投其所好,让流行音乐进入课堂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课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我们的音乐课始终处于十分尴尬的局面,几乎所有的学生表示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乐理识谱知识和教材上的歌曲感到乏味,没有兴趣,所谓喜欢音乐就是喜欢流行歌曲而已。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流行歌曲几乎成了音乐的代名词,尽管他们知道除了流行歌曲,还有很多其它的各具特色的音乐,但是占据他们思想的大部分只流行音乐。那么,我们的音乐教师是不是该在教学内容之外,也去研究流行音乐,以更专业的眼光,对流行音乐进行有选择地合理利用,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们喜欢的方式传递音乐知识呢?我认为,当今的流行音乐尽管有浅薄之处,但也有不少精品之作,好的流行歌曲同样具有潜移默化中净化、呼唤心灵本质的作用,如汪正正的《超越梦想》就是一首积极向上,教导学生不断追求的好歌曲,还有表达祝愿的、歌颂生活的、追求幸福的等等一样能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使通俗音乐上升为高雅音乐,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又如,学生们不是不喜欢民歌吗?那么,在介绍民歌的知识时,为了让学生能自发接受了解民歌,教师可以收集一些有特色的流行歌曲来充实,激活课堂。如流行歌曲那英演唱的一首民歌《珊瑚颂》介绍给大家,让学生感觉民歌新唱的格调,还有流行歌手周艳泓由江苏民歌《茉莉花》翻唱的《又见茉莉花》也是一例,该曲巧妙地用了《茉莉花》的曲调,并使该曲在具有清晰、淡雅风格的同时又添了古色古香的特色。通过给他们先听,再分析他们喜爱的歌曲,使其切身体会到了民歌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流行音乐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音乐创作也离不开民歌的滋养。这样既培养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又进行了课堂娱乐式教学,又轻松地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何乐而不为呢?
三、借助多媒体,使音乐课堂丰富多彩
课堂教学能否吸引住学生很大一部分因素来源于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设立,而我们在实践这些环节时会发现,有些形象性的场景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的。现代音乐教学,尤其是音乐欣赏教学中学要求生通过不同视角感受音乐、体会音乐。只有借助多媒体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个性化的音乐环境,这也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又有力地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音乐是听的艺术,也是情感的一种流露,在乐曲欣赏教学中,学生一般难以体会音乐形象,如果用多媒体就可把抽象的音乐形象具体化,如在欣赏合唱曲《保卫黄河》时,运用多媒体把黄河黄浪滔天,翻腾滚沸,惊涛骇浪的奔腾壮观情景展现出来,给学生视觉上的享受,使音乐情感与艺术形象完美地结合起来,此时学生的心情也随之活跃起来,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力,使他们仿佛亲身进入了那一幕幕场景,学生可边欣赏边体验,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接受潜移默化的艺术感染力。这对学生理解音乐,创造音乐起着十分积极有效的作用。
音乐教学,特别是现代中职学生的音乐教学更要有针对性,更加要有适合性,更加要有适应性,这些都需要我们老师去积极探讨“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