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百家讲坛”上,我们见到的是幽默、风趣、观点独到新颖的易中天,熟悉了一个着中华立领装的儒雅形象;在讲坛之下,我们见到的是一个温和、谦恭、淳朴的易中天,品到了一位“文化偶像”早年生活的酸甜苦辣。
文化街上的城市精神颂歌之主笔
“浩浩乎平沙,茫茫乎戈壁,巍巍乎钻塔、猎猎乎旌旗。雄哉壮兮,克拉玛依!”新疆克拉玛依市有一条文化路,这是西北地区惟一一条以文化为主题的步行文化街。文化街上有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易中天用四六骈体写就的《克拉玛依赋》,这是开头几句。
克拉玛依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石油城。易中天的“脱军装换工装,铸剑为犁;认他乡作故乡,求同存异。黄沙扑面,奈何战士雄心;冰雪盈怀,怎敌巾帼豪气!于是钻机行,井架立,伟业成,奇功毕”赋句,描绘了石油工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激起了无数热血儿女开发祖国西部的热情。
今天的克拉玛依已是清水绕城、绿树红花、车水马龙,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试看今日之油城,竟是何等之气象!碧水穿城,是丹青自挥洒;长桥卧波,非弦管而嘹亮。网络捭阖,路接青云,阡陌纵横,旗卷绿浪。胡杨依旧,不见当年凤霜,大雁重来,疑落银河街巷。”漫步其间,吟诵易中天的诗赋,美好的城市形象让人感叹!
“是塞北却似江南,无渔舟而有晚唱。”妩媚千的150团的,易中天说:“来到兵团,是因为当时看了一本书——前苏联作家薇娜·凯特斯琳卡娅写的《勇敢》。书中讲的是前苏联一群共青团员到西伯利亚建设共青团城的故事。这本书看得我热血沸腾。我也要去新疆,去建设我们的共青团城。从武汉到农八师时,本来可以分到离石河子近一点的地方,带队的人听说有个共青团农场,名字非常好听,便鼓动大家去‘共青团’。”
在那个被描述得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易中天明白了生活不是诗。联合收割机在麦地上脱粒行走,易中天和一群知青跟着机器跑,拿麻袋接麦穗。易中天的诗友高炯浩回忆说:“重体力活让中天胃口大开,海碗盛上一大碗土豆疙瘩,筷子叉上5块包谷馍,不一会儿全填进了肚里,让女知青们个个看得目瞪口呆。”
易中天出身书香门第,骨子里便有中国文人的刚正不阿。由于他参加了保护老干部的派别组织,加上其父是知识分子,属于“臭老九”,易中天便被掌权的左派们弄成了“内控”,食堂里贴了他很多大字报。但易中天很有保护自己的一套办法,每逢买饭时,他便戴一顶破草帽,帽檐压得很低。任你大字报铺天盖地,他反正看都不看一眼。
易中天在新疆的大部分时间在大田劳动或在团宣传队(半专业文工团)当编剧,业余搞诗歌创作。一天,易中天将一组诗歌寄到了《新疆文学》,慧眼识英的诗歌编辑郑兴富大喜过望,大声叫道:“新疆诗坛又出现一颗新星!”
但那个年代发首诗也要“政审”,函件寄到150团场政治处,回函让人很是失望,郑兴富大抱不平:“一个基层连队的青年农工,会有什么问题?这样压制人才不对嘛!”他再一次寄去了调函,这次终于通过了。
易中天说:“那时的工资是38元9角2分,戏称‘3892部队’,回武汉探亲根本住不起招待所,只好到郑老师家蹭饭蹭住,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胳膊下提着两个拳头,再晚也去敲他家的门。郑老师和夫人从不嫌麻烦,偶尔提上礼品,也是农场生产的葵花子。郑老师还会说,再来不要提东西了,食堂里多买份肉菜保养保养身体。”易中天幽默地说:“我当时的近景目标便是能多吃几个白面馍,远景目标便是如何跳出农场,当个教师什么的。正好八一钢铁厂子女学校招老师,我将一叠发表过的诗歌剪报送了去。对方当即拍板一你被录用了!从此初步改变了我的生命之旅。”
2007年6月底,已经“红”遍大江南北的易中天专程到新疆访问,重拾那段难忘的岁月,感受他留下青春岁月的这块土地,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分别时是青年,相会时是老年。岁月的流水刻画了额头上的沟壑,却冲洗不了胸中积存的友谊。
对于新疆,易中天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克拉玛依赋》,更留下了一段永远难忘的青春之歌。
文化街上的城市精神颂歌之主笔
“浩浩乎平沙,茫茫乎戈壁,巍巍乎钻塔、猎猎乎旌旗。雄哉壮兮,克拉玛依!”新疆克拉玛依市有一条文化路,这是西北地区惟一一条以文化为主题的步行文化街。文化街上有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易中天用四六骈体写就的《克拉玛依赋》,这是开头几句。
克拉玛依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石油城。易中天的“脱军装换工装,铸剑为犁;认他乡作故乡,求同存异。黄沙扑面,奈何战士雄心;冰雪盈怀,怎敌巾帼豪气!于是钻机行,井架立,伟业成,奇功毕”赋句,描绘了石油工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激起了无数热血儿女开发祖国西部的热情。
今天的克拉玛依已是清水绕城、绿树红花、车水马龙,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试看今日之油城,竟是何等之气象!碧水穿城,是丹青自挥洒;长桥卧波,非弦管而嘹亮。网络捭阖,路接青云,阡陌纵横,旗卷绿浪。胡杨依旧,不见当年凤霜,大雁重来,疑落银河街巷。”漫步其间,吟诵易中天的诗赋,美好的城市形象让人感叹!
“是塞北却似江南,无渔舟而有晚唱。”妩媚千的150团的,易中天说:“来到兵团,是因为当时看了一本书——前苏联作家薇娜·凯特斯琳卡娅写的《勇敢》。书中讲的是前苏联一群共青团员到西伯利亚建设共青团城的故事。这本书看得我热血沸腾。我也要去新疆,去建设我们的共青团城。从武汉到农八师时,本来可以分到离石河子近一点的地方,带队的人听说有个共青团农场,名字非常好听,便鼓动大家去‘共青团’。”
在那个被描述得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易中天明白了生活不是诗。联合收割机在麦地上脱粒行走,易中天和一群知青跟着机器跑,拿麻袋接麦穗。易中天的诗友高炯浩回忆说:“重体力活让中天胃口大开,海碗盛上一大碗土豆疙瘩,筷子叉上5块包谷馍,不一会儿全填进了肚里,让女知青们个个看得目瞪口呆。”
易中天出身书香门第,骨子里便有中国文人的刚正不阿。由于他参加了保护老干部的派别组织,加上其父是知识分子,属于“臭老九”,易中天便被掌权的左派们弄成了“内控”,食堂里贴了他很多大字报。但易中天很有保护自己的一套办法,每逢买饭时,他便戴一顶破草帽,帽檐压得很低。任你大字报铺天盖地,他反正看都不看一眼。
易中天在新疆的大部分时间在大田劳动或在团宣传队(半专业文工团)当编剧,业余搞诗歌创作。一天,易中天将一组诗歌寄到了《新疆文学》,慧眼识英的诗歌编辑郑兴富大喜过望,大声叫道:“新疆诗坛又出现一颗新星!”
但那个年代发首诗也要“政审”,函件寄到150团场政治处,回函让人很是失望,郑兴富大抱不平:“一个基层连队的青年农工,会有什么问题?这样压制人才不对嘛!”他再一次寄去了调函,这次终于通过了。
易中天说:“那时的工资是38元9角2分,戏称‘3892部队’,回武汉探亲根本住不起招待所,只好到郑老师家蹭饭蹭住,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胳膊下提着两个拳头,再晚也去敲他家的门。郑老师和夫人从不嫌麻烦,偶尔提上礼品,也是农场生产的葵花子。郑老师还会说,再来不要提东西了,食堂里多买份肉菜保养保养身体。”易中天幽默地说:“我当时的近景目标便是能多吃几个白面馍,远景目标便是如何跳出农场,当个教师什么的。正好八一钢铁厂子女学校招老师,我将一叠发表过的诗歌剪报送了去。对方当即拍板一你被录用了!从此初步改变了我的生命之旅。”
2007年6月底,已经“红”遍大江南北的易中天专程到新疆访问,重拾那段难忘的岁月,感受他留下青春岁月的这块土地,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分别时是青年,相会时是老年。岁月的流水刻画了额头上的沟壑,却冲洗不了胸中积存的友谊。
对于新疆,易中天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克拉玛依赋》,更留下了一段永远难忘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