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命题作文“我与_____共_____”写作指导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vme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拟金题】


  请以“我与______共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姓名。

【思路导引】


  文题中的第一处空白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人或物,比如父母、师长、同学、朋友、小动物、饰品、食物、景观等;还可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比如思念、梦想、诚信、谦虚、诚实、忍让、耐心、宽容等。与“我”并列,表示二者的紧密关系。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拟题:《我与同桌共进步》《我与父母共奋斗》《我与思念共枕眠》《我与时代共发展》《我与环境共命运》《我与亲人共团圆》《我与阅读共相随》……
  文题的第二处空白是效果或目的,是立意的所在。以“我与同桌共进步”为例,“我与同桌”是文章的主人公,而“进步”是一种结果。那么,为何能进步呢?“我与同桌”通过了哪些努力?我们可逆向思维,先交待进步的“果”,再追述事件发生的起因和经过,有条理地叙述,并在记叙的基础上加以抒情和议论,来突出友谊的可贵以及成长带来的思考。若以“我与诚信共此生”为例,可结合自身经历来写诚信,也可将“我”分解成若干个人,通过不同的事例来阐述诚信的意义。行文时,可采用小标题的方式来谋篇布局,也可通过中心句来统领各段,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佳作示例一】


  我与静夜共感悟
  武雯雯
  皓月当空,茗香满院,远离喧嚣,净化心灵,人生最美妙的时刻也不过如此吧。品一口香茗,香气绕在唇舌之间,手捧书卷,思绪漫溢开来。
  月光洒下一片清辉,似乎能看见浪漫、豪情而又无奈的你——李白。在这浪漫缱绻的月下,对酒当歌,醉酒之时曾写下多少诗篇。“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你浪漫多才的写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是你无奈的慨叹;面对“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艰难险阻,“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你慷慨豪迈的性情……这催人奋进的诗篇,激励着后人。我多想在这静谧的深夜,与你以茶代酒,一醉方休。转眼间,茶凉了,又续上一杯。你无言,我无语,就这样静静地感受彼此的气息,让香气继续弥散在天地之间。
  落花隨风飘散,已不见昨天的容颜,你的愁,触动我心。李清照——你尝过了生活的苦之后,发出“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痛楚感伤。你的愁令我同情,你的才华令我敬佩。海棠花又一次绽放,在月色下,显得更加美丽、凄凉。“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写出你的无奈,你的愁情。你是一个平凡的女人,亦是非凡的女人,你用柔弱的身躯书写了非凡的篇章,你的人生遭遇了种种不幸,却依然坚韧不屈。清风吹乱了你的发丝,月色照出你的美丽……你犹如飞舞的落花,虽已逝去,但昨日的光彩还在,还依然香溢人间。人生坚强如你,已足矣。
  一个静夜,心情却不平静;一轮明月,勾起我的思绪;一杯清茗,牵起无数心绪,指向你;一片落花,使我梦回昨日。
  抬头望月,繁星点点,一颗流星划过,是否感应到我的一腔心绪?茶已冰凉,心却滚热。茗香已然消散,飘过海角天涯,传递我的满心感悟。

【佳作示例二】


  我和槐花共盛放
  一鸣
  外婆家有一棵古槐,槐花盛开时,风乍起,吹得一院馨香。我常憾其无迹,愿为槐香着色,绘得满树花开。
  入夜渐凉,月色柔和地照在槐花上,莹润洁白似簇拥的玉雕。外婆携着年幼的我,安静地坐在树下,娓娓地讲起那些美丽的传说。外婆的传说里,有绮户朱阁,有铁马冰河,有李太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有晏小山“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有林黛玉“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亦有美若秋水的锦绣山河。伴着外婆的传说,我沉沉地睡去,偶有清风来过,携带一缕槐香,潜入梦境。
  ——我愿以月为笔,为槐香着上莹润的白。
  天微亮,远方有晨曦,投在树下拿长竿钩槐花的青涩身影上。采撷槐花装进白布袋,采下的是小小的满足,装入的是简单的快乐。外婆从我手中接过满是槐花的白布袋,慢悠悠地走进厨房。不一会儿,蒸槐花的香气飘满了院子。没多久,外婆就捧着蒸笼,三步并作两步地走到我面前,献宝似地笑着。“外孙女长大了,好久没有吃到蒸槐花了吧。快尝尝,别烫着!”
  我撕开外层裹着的荷叶,顿时,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既有槐香的清甜,又有荷叶的清新。这气息钻进鼻孔,然后扎根在我的记忆中,同时嵌进记忆底片的,还有外婆那孩童般满足的笑颜。
  ——我愿以荷为砚,为槐香着上清新的绿。
  正午艳阳高照,日光穿过浓密的花冠,在地面上留下了跃动的光斑。外婆一手举着针,一手举着布料,两眼眯成了一条细线,好像对待世间最珍贵的宝物。第二天晨起,我寻找衣物时,外婆进屋了,一边提着我的破洞牛仔裤,一边数落着。“你妈也真是的,怎么不让你穿条好裤子来?我给你缝补上了。”我又是大笑又是讶然,因为外人眼中的流行却是外婆眼里的破烂。而且,外婆视力不好,隔了数年却重新为我缝补衣服,她一定费了不少时间吧。
  ——我愿以布为纸,为槐香着上深沉的蓝。
  常听外婆说起,她幼时院中便有此树,年年开花,花香四溢。这棵古槐也见证了我的成长,我愿和槐花共同绽放,绘出自己和外婆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其他文献
午后,沏一杯茶,捧一卷诗,茶烟氤氩,一室清香。在书中,我将会与谁相遇,与谁一起走过他的一生?  邂逅唐诗  他一身白衣,衣袂飘飞,腰间寒剑出鞘。花丛中,他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举起酒杯,对着天上那一轮明月,“来,我们干一杯!”他喝着喝着,对着明月,仰天长啸,“我乃酒中仙是也,什么山珍海味?什么王权富贵?能比得上我李白手中这一杯浊酒?”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
这是一汪安静的小湖,周围树影婆娑,微风密密地穿过低矮的小树林。  我的写意生活,便是一次出走,去看周围的田野和静谧的月光,穿过自己所熟悉的街道或小巷,抛下所有繁杂的习题与中规中矩的时间表,来一次不同寻常的旅行。  九山湖总是安详地睡着,身处人口嘈杂的市区中心。一条林荫大道好像为它隔离了喧嚣的市区,避免着湖受周围的干扰。我沿着岸边的石梯向下,寻找那汪安静的小湖。  湖面上几乎不起折痕,水静静地流淌,
【考点指津】  一、单句病句  1.句子成分残缺。指缺主语(主语中心语)、谓语(谓语中心语)、宾语(宾语中心语)。修改方法:缺什么成分就添上什么成分,但应与原句所要表达的意思一致。  例:我们沿着中山路大街,没有多少时间,就到体育馆了。(缺谓语,“大街”后应加“走”)  2.句子成分搭配不当。指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动词与宾语搭配不当;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是”字句中主语必须与宾语构成同一或隶属关系
【模拟金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街上的人流车流,菜市场里的熙熙攘攘,操场上的热火朝天,教室里的你问我答,阅览室里的静寂无声……各种各样的场景,在我们的生活与学习中随处可見。而在这众多的场景中,有没有一种场景令人特别难忘,总会想起呢?  请以“总会想起那个场景”为题,写一篇文章。【思路导引】  1.文题的关键词是“场景”,即场面,也就是说,我们要写的内容是场面或与场面有关;“那个”
1928年夏,柔石来到上海见到仰慕已久的鲁迅,二人一见如故。鲁迅为柔石安排了住处,还邀请他吃饭。柔石视力不好,但无论是同鲁迅一起外出,还是在路上碰到,柔石总要主动搀扶先生。先生呢,虽然腿脚未有任何不便,但从不推辞。学医出身的先生知道柔石近视得厉害,他是怕路上的坑洼磕绊了柔石才接受“被搀扶”,这样先生就可以“引导”着柔石躲开脚下的障碍。这个原因,先生从未说破,只是在纪念柔石的文章中一语带过。  上海
“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今年93岁了,从青丝到白发,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核潜艇事业。  小时候,黄旭华的理想是当一名好医生,治病救人。可抗日战争爆发后,处处无净土。在炮火隆隆中,黄旭华立志要科学救国,国强才得家安。1958年,当时在造船技术研究室当技术人员的黄旭华被选中成为首批参与研制核潜艇的人员之一。此后数十年,他和同事隐姓埋名,干着惊天动地的事业。  中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核潜艇的研制。“
大卫·林奇是美国著名的导演、编剧。童年时,林奇的志向是做一个书画刻印艺术家。就学期间,兴趣组的老师给他和他的同学布置了一个作业:设计一个品牌刻印。当然,他们可以找一名队友来合作,因为依靠他们的个人能力尚不足以完成这项任务。  为了尽快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林奇和同学们都开始积极地寻找队友。林奇在设计方面比较薄弱,所以他想找一个精通设计的队友。其他同学有的想要找擅长绘画的,有的想找着色厉害的,有的想找
我抬首远眺。  望见洁白雪莲迎着风寒,在冰山之上,盛情开放,感动了雪花;望见匹匹骏马踏着清香,于碧绿辽阔中,似箭奔驰,惊动了飞鸟;望见江南女子携着朱伞,于白墙灰瓦下,浅笑而过,陶醉了绿柳;望见几点海燕乘着微风,在宝岛四周,低空飞翔,唤醒了朝阳……  我低眸浅笑。  教室内,黑板前,亭亭立着位语文老师。手捧一本书,声音泠泠,如泉水激石般悦耳。她,宛如摆渡人,载着我们,漂流于知识的海洋之上,连扑面而来
有一种爱我一直没注意到,因为它太细微简单了,简单到我常常忽略,可发现后却又是那么的感動。  ——题记  冬日午后的阳光,有种别样的温暖,怎样都晒不够。我搬了把椅子到阳台上,享受着冬日暖阳。过了一会儿,奶奶也把椅子搬了过来,不仅是椅子,还有一大篮子的鞋底和布料。她又要开始做鞋了。  奶奶安静地坐在椅子上,戴着一副金色边框的老花镜,长满老茧的手灵活地把棉絮塞进那两片布里,又缝了起来,宛如一只蝴蝶在上下
自古便有白居易的“毡帐胡琴出塞曲,兰塘越棹弄潮声”,乐曲之美,美于音,动于琴。二胡如高山流水般,一曲而终,余音绕梁。这便是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的童年,没有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想象,没有鸠车竹马、天真烂漫的生活。只有二胡,是我不肯放下的珍藏,构成了我难以忘怀的童年。  “二胡想要奏曲,轻而易举。但真正要动情,不仅仅是走心,更重要的,是你的初心。”爷爷抚摸着二胡,慈祥地看着我。我的思绪飘向了三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