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0年开始,钢铁企业信息化形成一个新的浪潮,在这一次浪潮中,钢铁行业的信息化项目与投资都比较多,项目的投资是千万元级的,甚至大一些的企业达到上亿元的投资。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的信息统计部面向协会的主要会员——全国约100多家大型钢铁企业,受国家统计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等有关政府部门委托,实现冶金行业统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单位统计的归口管理、指导工作,制定冶金行业信息统计的管理办法、指标体系和工作规范,负责推动钢铁行业信息化建设等。
机关的信息网络已经建成,除了实现办公自动化之外,这个网络以信息中心为枢纽,延伸到信息统计部的统计对象——钢铁企业里,这个网络实际上还是信息采集和反馈的一个网络。协会下属的企业都是钢产量在50万吨以上的比较大的企业。国家统计局和经贸委授权或者委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收集的行业统计资料,全都通过这个虚拟专网的方式与连接在近100个节点上的钢铁企业往来沟通。另外,在与钢铁企业连接的虚拟专网上有专门流转机要信息的网,50多家大型国有企业的主要领导人能够看到一些通过安全加密的重要文件。
1995年,原冶金部通过日贷余额的项目,招标采购了200多台电脑,阿尔法小型机(Alpha),思科交换机,建成了FDDI 100M, 10M到桌面的局域网,稍后接通了互联网。现在,钢铁工业协会还在使用这个网络,电脑、打印机等终端设备在不断更新,终端电脑是原来是Digital品牌电脑,协会最近新购置了70~80台联想电脑,目前电脑总共有300台。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信息统计部主任漆永新说:“现在协会的采购按项目执行,可能几年内也只是采购几十台机器,哪个部门比较急需,就进行比价采购,投入也并不是很多。”协会的信息化采购并不是很多,但是对于钢铁企业来说,在的新一次信息化浪潮中,信息化的投资与项目都比较大。
钢铁企业信息化新浪潮
漆永新主任认为钢铁企业的信息化目前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钢铁企业信息化的第一个浪潮在1985~1990年,企业做的是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一些项目的管理,很多企业投资数百万元,上千万元的投资是非常罕见的。从2000年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浪潮,这个浪潮的特点是“三流同步,管控一体”。在这一次浪潮中,整个钢铁行业的信息化项目与投资都比较多,60%的大中型企业有信息化项目的有35家,项目的投资都是千万元级的,甚至大一些的企业达到上亿元的投资。
据信息统计部最新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70%的企业运行了局域网,28%的企业运行了主干网,44%的企业正在建设主干网。36%的企业正在开发建设ERP,宝钢等5家企业的ERP已经投入运行,50%的企业在销售环节上实现了计算机管理。有30家企业的信息化投资在千万元以上,4家在亿元以上,有7家企业的信息工程项目的投资合起来总共达到27亿元。在第一次浪潮里,企业还没有找到用信息化来创造增加新的效益的途径,而在这一次找到了,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钢铁企业实现了“三流同步,管控一体”。
三流同步。就是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是同步的。过去的三流之间可能是割裂或者是不同步的,合同归合同,财务归财务,生产归生产,三者是割裂的。比如大众汽车向某家钢铁企业订购一批轿车面板,该订货合同在某一时间执行到什么程度了?完成了多少?没有完成的处在生产的哪一步?完成的成品是在哪个仓库里面存放?什么时间能够提货?对这批货投入了多少成本?收回了多少资金?这些问题过去回答不了。三流打通了,就能够回答这些问题。交货期缩短了,制造成本下降了,客户服务的水平也能够提高。这样,交货时间从论季论月到论周,可以达到国际水平。
管控一体。钢铁行业不同于其它行业,由于其设备庞大,流程复杂,为了完成一个生产过程,需要很多自动化的设备支持,基础自动化在钢铁行业里面非常重要。因此,钢铁行业的信息化被业界认为要分成五个层次。第一、二级是基础的自动控制:包括设备检测、设备驱动、仪器仪表(流量、压力、温度等测量)。再上面一级是与工艺相关的过程控制,然后是高层的综合的管理,直到决策是最高的一个层次。信息化比较好的企业管理和控制是相通的。这样,数据比较准确,没有人为干扰,就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寻找适合自己的技术路线
不同类型的企业差别是非常大的,钢铁行业里ERP一旦热起来以后,很多IT制造商都说自己是ERP产品的提供商,能够解决许许多多的问题,但是有可能解决不了企业的问题。漆主任认为,要实现钢铁企业的“三流同步,管控一体”,争取巨大的经济效益,每个企业都要实现自己企业的信息化,企业要通过建设信息系统解决自己的问题。然而钢铁企业的信息系统很难直接购买到,IT产品的供应商有自己的特点,但也有局限。要实现钢铁企业自己企业的信息化可以有两类三种技术路线。
第一类是企业自行设计开发信息系统。企业可以自建信息中心开发软件,或者另请IT软件商,但必须针对企业的具体需求和情况开发,建立“三流同步”的信息系统。而要实现“管控一体”,就要先把基础自动化做好,而这一部分的资金投入非常大,企业可能很难承受,“管控一体”的过程可以逐步实施。自行设计或者请有经验的咨询公司和开发商设计开发信息系统的钢铁企业成功率比较高。
第二类是有现成的产品可以装配。一种是数据库厂商提供的应用软件。一些数据库厂商在数据库上面开发了许多管理软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在数据库基础上面的ERP的组件和模块,企业应用的时候把这些模块进行装配,参数调整一下,就可以形成自己的系统。这样的系统比企业自己开发要快,也有可能要少花一点钱,但现成的软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够拿来就用的。这种类型的技术路线在一些简单的,生产产品比较单一,生产经营比别的企业要简单得多的企业里面有成功的例子。第二类的另一种也是一些IT厂商为企业模块装配。但是这类IT厂商很可能是在别的钢铁行业里做过信息系统,把在其它行业里面做系统的经验产品化、模块化了,到另外一个企业调整参数就可以装配。钢铁企业要考查这类厂商为哪些钢铁企业做过软件实施,那些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流程与自己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他们的系统是否适用自己。在国外有很多企业在这样做,有成功的例子,国内IT厂商进入钢铁行业比较晚,现在还没有成功的例子。
钢铁行业信息化开始于70年代,国内有不少钢铁企业,像宝钢、武钢和首钢有自己的IT公司或IT队伍,为自己企业或者其它同行业的企业设计建立信息系统,成功率比较高。“三流同步,管控一体”离不开工艺和具体企业的管理,需要若干复合型的人才做技术骨干,才能够完成信息系统的建设。所以,钢铁行业真正开发成功的主体应该是企业自己,依靠自己的力量,或者与兄弟企业和IT厂商合作,在了解自己的需求之后建立针对自己企业的信息系统。这种特点决定了钢铁企业的IT采购,尤其在软件方面需要更多的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