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从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身心适应、学习环境适应五个维度,对S校145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整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女生的环境适应水平显著高于男生;东乡族、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环境适应能力最差;大四学生学习动机水平最高,大三、大一、大二次之;农学、理工类少数民族学生身心适应最差,历史学、文学类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身心适应最好;学习适应性与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影响学习适应性的因素有专业课难度、汉语水平、班级关系、老师授课方式和父母支持等。最后,本研究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学校及家庭三方面对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提出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学习适应性水平;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G64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7)03-0100-08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703021一、研究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持续推进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少数民族专项计划、少数民族大学生高考加分等措施)的实施,近年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录取率和在校生数量都在不断增加。然而,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语言文字、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与汉族学生存在较大的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仅学习适应性较差,且心理问题也较为突出[1][2][3][4 ]。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问题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
我国对于学习适应性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主要是针对中小学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进入21世纪后,对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主要集中于学习适应性的现状、测量工具及学习适应性相关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而随着高校扩招,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研究却与其群体规模不成比例。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已有研究存在以下问题: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专门研究较少,缺乏对学习适应性概念的阐释和深入研究,缺乏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问题的测量工具等。
学习适应性,是主体根据环境及学习的需要,努力调整自我,以达到与学习环境平衡的心理与行为过程,学习适应性有其内在的心理结构、心理条件和实现过程,一般要经过适应平衡状态的打破,学习需要的产生,学习诱因的作用,自我积极调整,最后达到学习适应的良好状态,即学习适应性包括自我调整和学习环境适应[5]。基于此定义,结合文献回顾、专家咨询、预访谈等方式最终将学习适应性的结构分为五部分: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身心适应和学习环境适应。对学生而言,学习适应本质上也是一种生活适应[6]。学习适应性不仅会影响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质量,还会影响他们对学校的满意度,甚至会影响其以后生活中所取得的成功[7]。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整群调查的形式,对S校(“985”高校,非民族大学)本科1-4年级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45份。在有效調查对象中,男生有65人,女生80人,男女比例接近45:55;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各年级的人数分别为42人、37人、14人和52人;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数中藏族学生最多,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等民族次之(见表1)。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根据研究的目的、研究的问题、已有相关研究结论、自我调节学习理论、访谈和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专家指导,并参考冯廷勇教授的《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周步成教授的学习适应性量表等自编《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问卷》。调查问卷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学习情况,第三部分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第四部分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为了提高问卷的信效度,通过从学习适应性量表总分与个别题项的相关关系,剔除未达显著(p>005)和相关系数太低(r<04)的题项,最终第三部分学习适应性量表共24个题项,信度为089,信度良好,可用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测量。
三、结果分析
(一)参与调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总体状况
参与调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总体学习适应性处于中等且偏上的水平,其中各维度之间的差异性不是很大。学习方法维度的得分①最高(345±066),学习态度维度的得分最低,几乎接近中等水平(303±071)。这说明参与调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整体学习适应性水平不是很高,处于中等稍微偏上的水平。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学习方法适应性最好,而学习态度的调整和适应则相对是最差的(见表2)。
(二)学习适应性的性别差异比较
研究发现,参与调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性别变量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身心适应四个维度的t统计量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这一结果表明,参与调查的少数民族男生和女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身心适应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而环境适应的t统计量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参与调查的少数民族男生和女生在环境适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从男女生适应性的均值可以看出,女生环境适应(M=332)要显著好于男生(M=328)(见表3)。
(三)不同民族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适应性差异
结果显示,不同民族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身心适应四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环境适应方面则存在显著差异,即不同少数民族学生在环境适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见表4)。从少数民族的类型上来看,可发现东乡族的环境适应平均数最低,即东乡族环境适应最差,而藏族、维吾尔族、仫佬族、普米族、门巴族等少数民族学生环境适应也较差,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在环境适应方面则相对较好(见图1)。 (四)不同年级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差异
S校参与调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中,不同年级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身心适应、环境适应四个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学习动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不同年级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动机存在显著差异(见表5)。进一步对不同年级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分析可知,大四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动机得分最高,大三、大一、大二次之(见图2)。
表5不同年级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方差分析学习适应性维度1平方和1自由度1平均平方和1F检验1显著性学习动机1组间1371613112391293410036组内15954211411042211总和1632591144学习态度1组间1341713111391234810075组内16841111411048511总和1718281144学习方法1组间1197413106581153610208组内16037811411042811总和1623511144身心适应1组间120431310681185610466組内111215111411079511总和11141941144环境适应1组间1319313110641147910223组内110145611411072011总和11046481144
图2不同年级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动机平均数图
(五)不同专业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差异
研究发现,除了身心适应维度外,参与调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环境适应不存在显著差异。即不同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环境适应四个维度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身心适应这一维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见表6)。通过分析不同专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可以发现,历史学、文学、经济学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身心适应最高,农学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最低,其他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在身心适应方面存则差距较小,身心适应出中间的水平(见图3)。
(六)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身心适应、环境适应、学习适应性总体水平均与少数民族学生刚进入大学时的专业课、公共课及现在的专业课、公共课成绩之间呈现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见表7)。这一结果表明,参与调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水平越高,其进入大学后学业成绩越好,相应的,学习适应性越差,其学业成绩越低;学业成绩越高,表明其学习适应性越好,学业成绩越低,学习适应性越差。
(七)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
为了进一步了解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因素,本研究对相关因素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回归系数未达显著的自变量则被排除于回归模型之外,因此,进入各回归模型的自变量的回归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而回归模型整体检验的结果也达到显著。在多元回归分析中,所有预测变量对学习适应性因变量具有显著预测力的变量根据解释变异量的大小依次为“专业课难度”“汉语水平”“班级关系”“老师授课方式”“父母支持”五个因素,均达到005的显著水平,五个自变量对学习适应性因变量的解释力分别是325%、177%、60%、25%、12%,共同解释了变异量的599%。五个预测变量与“学习适应性”因变量的多元相关系数为0774,决定系数(R2)为0599,最后回归模型整体性检验的F值为41501(p=0000<005),因而五个预测变量可以有效解释学习适应性599%的变异量。从标准化的回归系数来看,回归模型中的五个预测变量的β值分别为0483、0330、0175、0151、0124,均为正数,这表示其对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均为正向。因此,我们得出专业课难度、汉语水平、班级关系、老师授课方式和父母支持会对学习适应性产生影响(见表8)。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该问卷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进行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整体处于中等稍微偏上的水平。
2少数民族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仅在环境适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是女大学生的环境适应水平显著高于男大学生。
3少数民族大学生仅在环境适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是,东乡族大学生环境适应最差,藏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大学生环境适应也较差,其他少数民族大学生则相对较好。
4不同年级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仅在学习动机上显著差异。具体表现是,大四少数民族大学生平均数最高,即大四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动机最高,大三、大一、大二次之。
5不同专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身心适应这一维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是,历史学、文学、经济学专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身心适应最高,农学专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最低,其他专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身心适应方面存则差距较小,身心适应处于中等水平。
6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身心适应、环境适应、学习适应性总体水平均与学习成绩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
7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因素最主要的是专业课难度,其次是汉语水平、班级关系、老师授课方式和父母支持。
(二)建议
在确定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因素后,本文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学校及家庭几个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1.少数民族大学生应该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保证学生为学习付出持续性努力的内在动力,适合自己的目标会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并且能够取得预期效果。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确定学习目标之前应该对大学的学习具有清晰的规划,在确定学习目标后应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制定正确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随时检查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完成程度,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调整,并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 2.少数民族大学生应该提高汉语水平。对某些少数民族来说,从小生活和学习在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的环境中,接触汉语的机会较少,或者学习汉语较晚,汉语的掌握水平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媒介,也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汉语的重要性,自觉主动地学习汉语知识,在平时的人际交往练习和检验自己的汉语水平。
3.少数民族大学生应该摆脱民族生态圈。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持有相同语言文字、信仰和地域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具有天然的吸引力,所以就形成了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生态圈。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状况较差,心理问题也更为突出,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中而很少与外界交流,久而久之,则会导致生态圈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逐渐失去对学习的积极性,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法的指导,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和消极的学习气氛。
4.高校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心理和生活的指导,通过开设英语和数学类辅导班的形式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首先,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心理和生活等方面的指导。学校应在新生入学时配备有工作经验和对少数民族有一定了解的班主任或辅导员,在入学初期,专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将要面临的专业选择、人际交往、大学规划等方面提供一些指导。在整个大学阶段,班主任或辅导员应多与少数民族大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和心理动态,针对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等。此外,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基础教育水平较为落后,导致他们的基础类课程,如英语、数学等在同伴中处于不利地位,学校应该对这方面给予充分的重视,开设英语和数学类的辅导班,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最后,学校应该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各类重要活动和节日,学校相关负责少数民族的部门应该对少数民族重大的节日给予一定的重视和支持,让远在他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在学习之余开展自己民族的活动和节日。通过少数民族活动和节日可以让少数民族对学校更有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这也会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校满意度,进而将健康向上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5.父母应尊重和支持子女的独立自主性,给予充分的空间,并提供相关指导。绝大部分大学生都已成年,历经十年寒窗苦读,早已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父母应该对子女的成长和变化有所察觉,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相处方式和教育方式。子女尚幼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缺乏主观能动性和自制力,这时候父母的主要角色是帮助子女建立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并帮助子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随着子女的成长,知识和经验逐渐增多,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逐渐成型,独立解决问题的欲望越来越强烈,父母此时则应该尊重和支持子女的选择和处理事情的方式,给予子女充分的自主空间。此外,父母应多与子女交流,掌握子女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一般,难免会产生一些自卑、缺乏自信心、压力大等问题,父母应及时了解状况,不给子女施压,鼓励子女建立自信心,并提供可行的建议等。
注释:
①学习适应性整体适应性满分为120,学习适应性整体得分为120分即表示学习适应性整体状况非常好,96分以上分即表示学习适应性整體状况比较好,72分即表示学习适应性整体水平属于中等水平,48分以下则表示学习适应性整体状况较差,24分以下则表示学习适应性整体状况非常差。
参考文献:
[1]雷斌,杜永庆,潘运等.贵州少数民族高职学生学习适应现状的调查研究[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 57-61.
[2]左学玲.少数民族预科生学习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李志杰.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研究 [D].华东师范大学, 2005.
[4]唐茜.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适应问题及对策[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11): 16-18.
[5]冯廷勇,苏缇,胡兴旺等.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 2006, 38(5): 762-769.
[6]李祚山.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适应性的研究[J].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19 (3):68-71.
[7]Mudhovozi P.Social and academic adjustment of first-year university student[J]. Journal of Science, 2012, 33(2): 251-259.
Abstract: In the study, 145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are surveyed with the aspects of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attitude, learning method, physical and mental adaptation and environment adjustmen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ademic adjustment of participants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Firstly, the overall level of academic adjustment of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at the University S is in medium level.Secondly, girls have better environment adjustment than boys.Thirdly, the Dongxiang, Tibetan, Uygur are less adjusted in environment than other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Fourthly, the academic motivation of senior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is the highest, and then is junior, freshman and sophomore students.Fifthly,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of humanities have better physical and mental adjustment than students of science.Sixth,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cademic adjustmen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Lastly,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adjustment are “difficulty of courses”, “Chinese proficiency”, “class relationships”, teachers teaching style’ and parental support.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some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college and family.
Key words: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adaptability; learning adaptability level; influencing factors
(责任编辑:平和光)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学习适应性水平;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G64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7)03-0100-08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703021一、研究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持续推进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少数民族专项计划、少数民族大学生高考加分等措施)的实施,近年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录取率和在校生数量都在不断增加。然而,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语言文字、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与汉族学生存在较大的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仅学习适应性较差,且心理问题也较为突出[1][2][3][4 ]。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问题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
我国对于学习适应性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主要是针对中小学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进入21世纪后,对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主要集中于学习适应性的现状、测量工具及学习适应性相关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而随着高校扩招,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研究却与其群体规模不成比例。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已有研究存在以下问题: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专门研究较少,缺乏对学习适应性概念的阐释和深入研究,缺乏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问题的测量工具等。
学习适应性,是主体根据环境及学习的需要,努力调整自我,以达到与学习环境平衡的心理与行为过程,学习适应性有其内在的心理结构、心理条件和实现过程,一般要经过适应平衡状态的打破,学习需要的产生,学习诱因的作用,自我积极调整,最后达到学习适应的良好状态,即学习适应性包括自我调整和学习环境适应[5]。基于此定义,结合文献回顾、专家咨询、预访谈等方式最终将学习适应性的结构分为五部分: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身心适应和学习环境适应。对学生而言,学习适应本质上也是一种生活适应[6]。学习适应性不仅会影响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质量,还会影响他们对学校的满意度,甚至会影响其以后生活中所取得的成功[7]。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整群调查的形式,对S校(“985”高校,非民族大学)本科1-4年级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45份。在有效調查对象中,男生有65人,女生80人,男女比例接近45:55;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各年级的人数分别为42人、37人、14人和52人;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数中藏族学生最多,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等民族次之(见表1)。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根据研究的目的、研究的问题、已有相关研究结论、自我调节学习理论、访谈和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专家指导,并参考冯廷勇教授的《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周步成教授的学习适应性量表等自编《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问卷》。调查问卷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学习情况,第三部分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第四部分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为了提高问卷的信效度,通过从学习适应性量表总分与个别题项的相关关系,剔除未达显著(p>005)和相关系数太低(r<04)的题项,最终第三部分学习适应性量表共24个题项,信度为089,信度良好,可用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测量。
三、结果分析
(一)参与调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总体状况
参与调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总体学习适应性处于中等且偏上的水平,其中各维度之间的差异性不是很大。学习方法维度的得分①最高(345±066),学习态度维度的得分最低,几乎接近中等水平(303±071)。这说明参与调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整体学习适应性水平不是很高,处于中等稍微偏上的水平。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学习方法适应性最好,而学习态度的调整和适应则相对是最差的(见表2)。
(二)学习适应性的性别差异比较
研究发现,参与调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性别变量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身心适应四个维度的t统计量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这一结果表明,参与调查的少数民族男生和女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身心适应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而环境适应的t统计量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参与调查的少数民族男生和女生在环境适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从男女生适应性的均值可以看出,女生环境适应(M=332)要显著好于男生(M=328)(见表3)。
(三)不同民族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适应性差异
结果显示,不同民族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身心适应四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环境适应方面则存在显著差异,即不同少数民族学生在环境适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见表4)。从少数民族的类型上来看,可发现东乡族的环境适应平均数最低,即东乡族环境适应最差,而藏族、维吾尔族、仫佬族、普米族、门巴族等少数民族学生环境适应也较差,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在环境适应方面则相对较好(见图1)。 (四)不同年级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差异
S校参与调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中,不同年级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身心适应、环境适应四个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学习动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不同年级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动机存在显著差异(见表5)。进一步对不同年级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分析可知,大四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动机得分最高,大三、大一、大二次之(见图2)。
表5不同年级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方差分析学习适应性维度1平方和1自由度1平均平方和1F检验1显著性学习动机1组间1371613112391293410036组内15954211411042211总和1632591144学习态度1组间1341713111391234810075组内16841111411048511总和1718281144学习方法1组间1197413106581153610208组内16037811411042811总和1623511144身心适应1组间120431310681185610466組内111215111411079511总和11141941144环境适应1组间1319313110641147910223组内110145611411072011总和11046481144
图2不同年级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动机平均数图
(五)不同专业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差异
研究发现,除了身心适应维度外,参与调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环境适应不存在显著差异。即不同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环境适应四个维度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身心适应这一维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见表6)。通过分析不同专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可以发现,历史学、文学、经济学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身心适应最高,农学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最低,其他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在身心适应方面存则差距较小,身心适应出中间的水平(见图3)。
(六)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身心适应、环境适应、学习适应性总体水平均与少数民族学生刚进入大学时的专业课、公共课及现在的专业课、公共课成绩之间呈现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见表7)。这一结果表明,参与调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水平越高,其进入大学后学业成绩越好,相应的,学习适应性越差,其学业成绩越低;学业成绩越高,表明其学习适应性越好,学业成绩越低,学习适应性越差。
(七)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
为了进一步了解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因素,本研究对相关因素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回归系数未达显著的自变量则被排除于回归模型之外,因此,进入各回归模型的自变量的回归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而回归模型整体检验的结果也达到显著。在多元回归分析中,所有预测变量对学习适应性因变量具有显著预测力的变量根据解释变异量的大小依次为“专业课难度”“汉语水平”“班级关系”“老师授课方式”“父母支持”五个因素,均达到005的显著水平,五个自变量对学习适应性因变量的解释力分别是325%、177%、60%、25%、12%,共同解释了变异量的599%。五个预测变量与“学习适应性”因变量的多元相关系数为0774,决定系数(R2)为0599,最后回归模型整体性检验的F值为41501(p=0000<005),因而五个预测变量可以有效解释学习适应性599%的变异量。从标准化的回归系数来看,回归模型中的五个预测变量的β值分别为0483、0330、0175、0151、0124,均为正数,这表示其对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均为正向。因此,我们得出专业课难度、汉语水平、班级关系、老师授课方式和父母支持会对学习适应性产生影响(见表8)。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该问卷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进行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整体处于中等稍微偏上的水平。
2少数民族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仅在环境适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是女大学生的环境适应水平显著高于男大学生。
3少数民族大学生仅在环境适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是,东乡族大学生环境适应最差,藏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大学生环境适应也较差,其他少数民族大学生则相对较好。
4不同年级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仅在学习动机上显著差异。具体表现是,大四少数民族大学生平均数最高,即大四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动机最高,大三、大一、大二次之。
5不同专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身心适应这一维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是,历史学、文学、经济学专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身心适应最高,农学专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最低,其他专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身心适应方面存则差距较小,身心适应处于中等水平。
6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身心适应、环境适应、学习适应性总体水平均与学习成绩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
7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因素最主要的是专业课难度,其次是汉语水平、班级关系、老师授课方式和父母支持。
(二)建议
在确定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因素后,本文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学校及家庭几个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1.少数民族大学生应该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保证学生为学习付出持续性努力的内在动力,适合自己的目标会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并且能够取得预期效果。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确定学习目标之前应该对大学的学习具有清晰的规划,在确定学习目标后应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制定正确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随时检查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完成程度,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调整,并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 2.少数民族大学生应该提高汉语水平。对某些少数民族来说,从小生活和学习在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的环境中,接触汉语的机会较少,或者学习汉语较晚,汉语的掌握水平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媒介,也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汉语的重要性,自觉主动地学习汉语知识,在平时的人际交往练习和检验自己的汉语水平。
3.少数民族大学生应该摆脱民族生态圈。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持有相同语言文字、信仰和地域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具有天然的吸引力,所以就形成了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生态圈。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状况较差,心理问题也更为突出,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中而很少与外界交流,久而久之,则会导致生态圈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逐渐失去对学习的积极性,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法的指导,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和消极的学习气氛。
4.高校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心理和生活的指导,通过开设英语和数学类辅导班的形式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首先,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心理和生活等方面的指导。学校应在新生入学时配备有工作经验和对少数民族有一定了解的班主任或辅导员,在入学初期,专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将要面临的专业选择、人际交往、大学规划等方面提供一些指导。在整个大学阶段,班主任或辅导员应多与少数民族大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和心理动态,针对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等。此外,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基础教育水平较为落后,导致他们的基础类课程,如英语、数学等在同伴中处于不利地位,学校应该对这方面给予充分的重视,开设英语和数学类的辅导班,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最后,学校应该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各类重要活动和节日,学校相关负责少数民族的部门应该对少数民族重大的节日给予一定的重视和支持,让远在他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在学习之余开展自己民族的活动和节日。通过少数民族活动和节日可以让少数民族对学校更有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这也会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校满意度,进而将健康向上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5.父母应尊重和支持子女的独立自主性,给予充分的空间,并提供相关指导。绝大部分大学生都已成年,历经十年寒窗苦读,早已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父母应该对子女的成长和变化有所察觉,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相处方式和教育方式。子女尚幼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缺乏主观能动性和自制力,这时候父母的主要角色是帮助子女建立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并帮助子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随着子女的成长,知识和经验逐渐增多,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逐渐成型,独立解决问题的欲望越来越强烈,父母此时则应该尊重和支持子女的选择和处理事情的方式,给予子女充分的自主空间。此外,父母应多与子女交流,掌握子女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一般,难免会产生一些自卑、缺乏自信心、压力大等问题,父母应及时了解状况,不给子女施压,鼓励子女建立自信心,并提供可行的建议等。
注释:
①学习适应性整体适应性满分为120,学习适应性整体得分为120分即表示学习适应性整体状况非常好,96分以上分即表示学习适应性整體状况比较好,72分即表示学习适应性整体水平属于中等水平,48分以下则表示学习适应性整体状况较差,24分以下则表示学习适应性整体状况非常差。
参考文献:
[1]雷斌,杜永庆,潘运等.贵州少数民族高职学生学习适应现状的调查研究[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 57-61.
[2]左学玲.少数民族预科生学习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李志杰.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研究 [D].华东师范大学, 2005.
[4]唐茜.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适应问题及对策[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11): 16-18.
[5]冯廷勇,苏缇,胡兴旺等.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 2006, 38(5): 762-769.
[6]李祚山.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适应性的研究[J].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19 (3):68-71.
[7]Mudhovozi P.Social and academic adjustment of first-year university student[J]. Journal of Science, 2012, 33(2): 251-259.
Abstract: In the study, 145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are surveyed with the aspects of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attitude, learning method, physical and mental adaptation and environment adjustmen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ademic adjustment of participants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Firstly, the overall level of academic adjustment of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at the University S is in medium level.Secondly, girls have better environment adjustment than boys.Thirdly, the Dongxiang, Tibetan, Uygur are less adjusted in environment than other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Fourthly, the academic motivation of senior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is the highest, and then is junior, freshman and sophomore students.Fifthly,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of humanities have better physical and mental adjustment than students of science.Sixth,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cademic adjustmen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Lastly,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adjustment are “difficulty of courses”, “Chinese proficiency”, “class relationships”, teachers teaching style’ and parental support.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some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college and family.
Key words: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adaptability; learning adaptability level; influencing factors
(责任编辑:平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