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由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一分为二而来。本文通过分析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立足于福州大学,提出构建城乡规划一地理信息科学全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议,并围绕其必要性与具体措施展开论述。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福州大学城 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全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6)09-0043-07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6.09.008
1998年,原国家教委针对本科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范围过窄等问题,在第三次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资源管理等分化的地理学本科专业调整为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3大专业,均隶属于地理学一级学科。其中,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作为新兴专业走上历史舞台,肩负着整合自然地理、经济地理、资源环境管理专业的重任。1999年,本着“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的目标,大学扩招的号角吹响,这一政策加剧了中国的改变,也使不同类型、不同学科背景的高校纷纷开始增办“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截至2013年,已有近200所高校开设此专业,涉及综合类、师范类、农林类、理工类、地矿类,甚至财经类的大学以及一些刚升级的地方本科院校。2013年,教育部颁布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对地理学本科专业进行了新的调整,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被拆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2个专业,地理信息系统更名为地理信息科学,地理学专业由3个增为4个;与此同时,城市规划专业更名为城乡规划,并独立于建筑学成为新的一级学科。
自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诞生至该专业的新一轮调整,历时15载。与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等专业不同,资源环境囊括了资源、环境、生态、城市、规划、管理等多个方面,知识面与课程设置“广而杂、多而泛”。在15年的办学历程中,少数高校基于背景学科优势,逐渐形成了一套特色办学思路,培育了一批具备城乡规划技能与地理学理论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并受到用人單位的认可;然而,更多的高校却举步维艰,培养的学生“什么都懂一些,但什么又都不会”,社会认可度较差,学生和家长的信心严重受挫。
毫无疑问,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二,可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有助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符合优化学科专业的新要求,适应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设立,既符合国际城乡规划专业的多学科交叉性质定位,又顺应国内外城乡规划学科“人文化”、“软”技术与方法越来越有用的发展潮流。
2004年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开始招收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生,2013年新专业调整背景下选择“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作为发展与建设的专业。多年来,学校、学院均高度重视该专业的改革与发展,专业教师亦不断学习国内优质院校的先进经验,对历届毕业生的反映及用人单位的反馈做出客观的思考,力求探索出一套特色型人才培养体系,服务于福州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与创业型东南强校的战略目标,为海峡西岸乃至全国输送优秀的城乡规划人才。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现状
科学人文地理学诞生于19世纪的德国,20世纪中叶从德国传入他国,形成多种学派;二战后,该学科在英、美等国家盛行;20世纪40年代后,进入迅速发展时期。中国早在1956年就设立了城市规划专业,地理学科参与城乡规划实践亦早有历史。1973年,北京大学地理系与北京规划管理局合作,参与了城市工业布局调整、搬迁的研究和规划工作;中山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科院地理所等传统地理强势单位的经济地理专业也积极参与了相关地区的城乡发展研究与规划工作;改革开放以后,地理学参与城乡规划工作不断深入,并拓展至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多个层面;当前,地理学已经成为培养城乡规划人才的主要学科平台之一。
自开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以来,全国各高校开展了大量与该专业相关的教学改革研究;分设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2个专业以来,这种探索与改革仍然在延续。从招生来看,部分高校,如福建农林大学曾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列为文理兼收专业。地理学从来是属于自然科学,人文地理学亦是在自然地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事实也证明,文科生对于该专业的适应能力较弱。除此之外,在专业定位与培养计划研究、动手与实践能力提升、专业优势定位等方面,已有一些成果值得借鉴。
诸多高校设置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含前身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具备其背景的,例如武汉大学的优势是测绘,中山大学的优势是地理学等等。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时期,城乡规划不是该专业唯一的培养目标,根据背景和优势的不同,有的高校立足于资源环境方面的管理,有的高校旨在城乡规划,有的高校希望培养的学生能够从事土地、生态、房地产等方面的评估与管理工作。模块化和方向化教育是当时较为成功的经验。例如,南京大学设置了土地管理和房地产开发两大模块;南京农业大学设置了信息技术应用与生态安全管理两大方向。该专业一分为二后,原来广而泛的学科特征按照方向的不同凝练成2个不同的专业,毋庸置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需要致力于城乡规划领域的工作。陈昆仑等认为,在学科调整的新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面临着培养方案重置、设置学时有限、社会认同待验等挑战,但更重要的是该调整明晰了专业内涵、理顺了学科关系、明确了培养方向,更有助于基础理论传统及地理学技术优势的发挥。许树辉等认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突出厚实理论基础、拓宽实践口径、凸显地方特色等基本原则,构建起基于“平台+模块”的“211”课程体系,既注重通识教育,又注意专业能力的培养。东北农业大学对该专业的培养计划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1)专业基础课程:删除原专业中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不相关的工程制图、工程制图实验、房屋建筑学概论、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化学实验、地质学、自然资源学等课程,增设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及地图学实验;(2)必修课:将人文地理学调整为专业必修课,增设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村镇规划、城乡规划绘图表现基础等;(3)专业限选课程:增设Photoshop平面设计教程和平面设计实验,增加AutoCAD学时,增设城乡规划法规、房地产评估,删除房地产经济学和土地资源学。显然,专业调整明确了各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有助于“重理论、强技能、突特色”专业原则的贯彻与落实。 特色和优势人才的培养是本专业与城乡规划专业错位发展的基本道路,也是地理学开办城乡规划专业取得成功的内在要求。特色和优势在哪?这是本专业建设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美国规划专业具备浓厚的“地理味”,本科与硕士开设了GIS原理、环境评价与规划、GIS应用、GIS可视化编程定制、遥感、航空像片判读、空间分析等地理类课程,将遥感、GIS技术作为城乡规划教育的核心技能之一,并十分注重复合型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将视野收回至国内,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时期还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阶段,各高校的培养计划中均不缺乏遥感、GIS等课程的设置,包括理论与实践环节。赵筱青认为,可在区域规划基本原理基础知识上,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平台,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地理学本科课程的教学中,应用GIS软件进行规划模拟实验;洪亘伟认为,快速城市化时期,精准的地理信息分析和计算成为城乡规划的保障。许多规划学者认为,遥感和GIS技术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重要的数据源,应该夯实学生的地理基础。但究竟是对于“城市规划”、“城乡规划”还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而言,其表述上却是不明晰的。
作为一门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学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性受到广泛重视,体现在培养计划中实践环节的设置以及实践环节的有效I生研究等各个方面,在这点上,教学研究型及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认识较为一致。例如,东北农业大学的实践教学体系由城市规划课程设计、详细规划课程设计、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设计、村镇规划实习、城镇体系规划实习等部分组成;福州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实践环节也包括城乡规划专业制图课程设计、城市详细规划设计、遥感图像课程设计、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等多个内容;还有的高校已经在思考以项目教学法为依托,强调面向设计过程的教学。
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存在的问题
纵观国内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办学现状及国际上地理学举办规划专业的经验,不难看出该专业存在明显的问题。
第一,虽然已经认识到遥感、GIS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学习的重要课程与掌握的重要技能,但将其作为本专业的特色与优势的定位尚不明确,不利于促进城乡规划与地理信息科学2个学科的有效渗透与融合。
第二,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虽然已经探索了许多可行的方法,但专业与优势技能框架下的实践体系还尚未建立。
第三,与城乡规划(工学)等相近专业相比,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专业特色还不够鲜明,需要在“重理论、强技能、突特色”的原则下寻求与相近专业的错位发展,重点挖掘具备鲜明专业色彩与优势的方向。
第四,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研究与实践还局限于部分学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建立。
第五,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研究未贯穿到学科建设的各个环节中,从纵向上看,应强调入学前、就学中及毕业后多个阶段的培养与反馈;从横向上看,应从内外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出发,通过强化复合型师资建设、建立包括用人单位在内的“反馈一调整”机制,从而盘活学科价值链,构建全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第六,福州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同时也是发展的重要机遇,而全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是个核心问题。
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出路
新形势下,以具备城乡规划与地理信息科学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是该专业得以生存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特色型、复合型城乡规划人才培养体系的需要,更是适应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开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近10年的历程中,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在学习兄弟院校先进办学经验的同时,专业培养方案也在不断修改,以适应社会的需求。2013年调整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后,专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契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该要建设成什么样的专业?要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应该让学生掌握什么样的核心技能?我们应该如何构建一套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些均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显然,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改革首先是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学生核心竞争力建构的必然要求
经历年毕业生反映、用人单位反馈,并结合各年级学生的多次座谈了解到,该专业学生有就业紧迫感和学习的积极性,但核心竞争力的建构存在较大问题。其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一点,学生普遍是茫然的,这种茫然可能从高考报志愿一直延续到大学毕业;其二,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许多学生已经充分意识到必须掌握一项以上的专业技能或者是专业特色技能,那么这种专业技能是否能在当前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得以实现?其三,城市规划专业更名为城乡规划,其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可区分性更弱,本科生与用人单位往往简单地比较两个专业本科生的绘图能力。在此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优势在哪里?显然,城乡规划作为工学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专业,更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始终是理学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专业,隶属于地理学一级学科,其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规划制图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掌握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应寻求与建筑背景的城乡规划、农林背景园林等专业的错位发展。因此,必须建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并使其深入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之心。
(三)寻求专业发展科学化、与国际接轨的基础性工作
地理学是一个古老的学科,由其发展起来的年轻学科众多。福州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税伟教授曾对美国东密歇根大学与西密歇根大学进行考察,认为地理系开设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具有显著的特色与优势。这些优势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导向性、课程体系设置的浓厚地理基础、规划技术与分析方法的地理优势、非常重视规划实践以及开放式教育等。除了美国的大学,英国、日本东京等高校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地理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城乡规划一地理信息科学全程跨學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研究,是寻找该专业发展科学化、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基础性工作。 (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3年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充满变数,世界经济已由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际环境方面的内涵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基于此,中央在新农村建设基础上,深化开启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高校能够培养既具备规划操作能力又具备战略思维与可持续发展眼光的人才,培养全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显然顺应了该社会大背景。
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来看,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平潭综合实验区,构建福宁莆、厦漳泉等都市圈,福州新城规划与建设等战略的研究与实施迫切需要具备综合知识结构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城乡规划人才,要求地方高校所培养的人才能够胜任之。
再者,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近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学术型、技能型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考。表面上看,这是对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清晰划界”,但对于福州大学而言,既无法如一流大学一样全面培养高层次、强理论的人才,也不能与新建应用型本科一样强调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福州大学能够培养出既厚理论又强技能的综合性人才。因此,人才培养的创新更适应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开展城乡规划一地理信息科学全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研究,既具备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中的理论价值,又是建构该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性要求。
四、构建城乡规划一地理信息科学全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具体建议
可从招生录取方式、培养计划、管理实施思想、实施进度安排等环节入手,明确城乡规划一地理信息科学全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强学生计算机规划制图技能的培养,突出学生地理信息科学的技能优势;以任务带学科,推进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学生-专业”、“用人单位-学院”两个沟通网络,构建“反馈-调整”机制,完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内外部价值链。
(一)“全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与相关方案的调整
无论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还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其从来是一个学科交叉型的专业。“复合型人才”一直是本专业所探索的人才培养方向,也是社会对本专业的期待。首先需要明确“跨”的是哪些学科?确定此命题的前提条件:所跨的学科必须吻合专业性和内在要求;所跨的学科必须是本专业要求掌握的核心与优势技能;所跨的学科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由此,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跨“城乡规划”与“地理信息科学”2个学科的复合型人才;该目标的确立有助于我们培养出“重理论、强技能、突特色”的人才。在此目标下,对现有的招生录取、培养计划、管理实施办法、实施进度等方案进行相应调整与上报审批。
(二)“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理念的全程灌输
当前,高考学生及家长对本专业的认知不足,即使是已经进入本专业学习的学生,受传统认识及城乡规划(工学)、风景园林、环境工程等相近专业的影响与冲击,容易信心受挫。因此,需要向学生阐明本专业城乡规划一地理信息科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未来不仅可以掌握城乡规划技能、地理调查技术,还能学习遥感、地理信息技术等专业特色课程,并服务于城乡规划,形成专业优势;需要阐明本专业与其他相关、相近学科的联系与区别。这种理念的灌输必须从高考招生计划的制定、招生宣传等环节开始,并延续至大学的各个年级,直至就业的专业教育中,即建立“城乡规划一地理信息科学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理念的全程灌输。
(三)学生专业与优势技能的培养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计算机规划制图的技能,掌握AutoCAD、PhotoShop、Sketch up、3 D max、ADOBE ILLUSTRATOR等规划制图相关软件,以及ERDAS、ArcGIS、ENVI等3s技术软件的应用。城乡规划是专业基本技能,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是专业的优势技能,既要求学生掌握传统的计算机规划制图技术,又要求学生利用遥感与GIS对城乡规划予以空间数据采集、空间分析、空间模拟和多方案决策支持,培养学生GIS空间分析、模拟与制图能力。具体措施包括:
第一,推进建设本专业特色的计算机规划制图实验室,满足日常上课以及实践环节的使用需求。
第二,提高计算机规划制图实验室的使用率,为现有SRTP、实验、课程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的有效执行提供主要场所,并积极策划、主办GIS与规划比赛,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城市规划设计竞赛以及SuperMap、ESRI等公司举办的相关大赛,鼓励学生成立专业型的社团和举办跨校学术研讨会,以此强化学生专业与优势技能的培养。
第三,推进以科学研究为主要功能的3s技术与城乡规划实验室的建设,为教师和学生开展专业研究提供场所。同时,探索与城乡规划(工学)专业的错位发展机制,重点培养学生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乡村规划、景观设计、旅游规划等技能。
(四)“跨学科复合型”课程内容设置和学科平台建设
实现城乡规划与地理信息科学的有效融合,既是一个方向性问题,又是一个需要具备可操作性的命题。“跨学科复合型”课程内容的改革与设置既有利于学生专业和优势技能的培养,又有利于师资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具体措施包括:
第一,在现有的城乡规划课程中融入遥感、GIS等内容与案例,在遥感、GIS课程中增加规划案例教学,推进城乡规划与地理信息科学相关课程内容的互通和融合。例如,探索在《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乡村规划》等课程中開辟一小部分章节讨论3s技术在规划中的应用可能性、案例与行业发展前沿。 第二,对现有非复合型课程进行“复合化”。例如,本专业现行培养计划中于第2学年第2学期开设了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地理信息系统》,本课程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既包括36学时的理论授课,又包括12学时的上机实验,另有单设课程《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配套跟进;同时,还于第3学年第2学期设置了专业选修课《GIS专题制图》,本课程主要依托案例开展动手操作,但是《GIS专题制图》的课程名称与授课内容很难使学生认为GIS可以在规划中得以充分应用。因此,可将其改名为《规划的GIS应用》,一方面着重讲授GIS在规划中的应用案例与实现过程,另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明确本专业的特色和优势。
第三,“复合型课程”的新设。对于福州大学而言,我們需要培养“重理论、强技能、突特色”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人才,既要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又要重视实践对理论的二次提升,在此原则下,将新增《3s技术规划案例解析》课程,并于第4学年第1学期设课。当然,该课程内容不与《规划的GIS应用》重复。《规划的GIS应用》注重依托案例学习制图操作技能,而《3s技术规划案例解析》则注重案例教学、经验借鉴与实践应用,为学生开展实习、走上工作岗位“再添一把火”。
推进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申报工作,若申报成功,将在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二级学科下设置3s技术与城乡规划研究方向,推进在环境与资源学院现有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二级学科硕士点下规划的GIS应用方向的设置与建设工作。
(五)“复合型”教师队伍与课程团队的建设
本专业知识交叉性与实践性极强,因此专业发展更需要强调内涵建设,其中教师队伍和课程团队建设意义重大。前已述及,本专业教师队伍年轻,发展潜力巨大;学科背景涉及人文地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风景园林、城市规划、环境科学及自然地理等,学缘结构合理,可塑性强,容易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培养“城乡规划一地理信息科学全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同时,也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城乡规划与地理信息科学的复合能力。
第一,与地方政府及规划设计等相关部门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专业教师队伍的智力优势,参与地方规划与建设工作,建立本科生实习、实践基地和教师研究基地,以横向任务带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以及积累实践经验和教学资源。
第二,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等多个层次的课题,以“纵向项目”带动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与水平。
第三,采用“教学团队模式”开展部分复合型课程讲授,发挥不同专业教师对相应教学内容讲解的各自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筹建优质特色课程、精品课程教学团队。例如,依托于《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规划的GIS应用》等课程建设3S技术规划教学团队,还依托于该团队可进一步开展《3S技术规划案例解析》等前沿型、专题性课程的讲授,做好3S规划技术特色课程建设,积极争创精品课程。在复合型师资队伍的支持下,争创《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规划原理》《乡村规划》《人文地理学》等优质特色课程与精品课程。
(六)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的作用发挥
当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环节的学分虽不低,但其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除了注意培养计划中实践内容的调整外,还需要十分注意实践环节的有效性和社会意义。
第一,与周边典型乡镇进行友好协商,建立基地,采用“真题假做”或“假题假做”等形式,提供学生课程实习的场所,并有助于学生规划理念的形成与制图能力的提升。
第二,依托于横向课题,建立本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基地,使学生能深入到城乡规划与建设的第一线,为走上工作岗位积累经验。上述措施可激发学生的热情,亦能向社会展示本专业学生的面貌与技能,使之成为本专业向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窗口。
(七)“学生-专业”、“用人单位-学院”沟通网络及“反馈-调整”机制的构建
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性需要学生的认可及用人单位的检验。在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理念的灌输过程中,同步建立“学生一专业”的沟通网络,一方面有助于了解学生专业与优势技能掌握水平,另一方面有助于了解学生的疑惑与困难,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
用人单位属于高校人才培养价值链的外部环节,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应与用人单位保持长效的沟通,建立“用人单位一学院”沟通网络,一方面可了解用人单位的最新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吸收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反馈,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培养方向,强化优势,弥补不足。具体措施包括:
第一,邀请用人单位定期或不定期地进入校园开展面对面的咨询与讲座。
第二,聘请住建部等相关部委、高水平规划设计研究院及兄弟院校中学术水平较高的人士作为兼职教授。
第三,聘请规划设计研究院等资质机构的一线注册规划师和资深规划人员作为本专业的兼职讲师。
第四,依托于校内全职专业教师队伍以及校外兼职人员,成立专业咨询委员会,建立联动机制。
在上述两个沟通网络的支持下构建起“反馈一调整”机制,不断优化城乡规划一地理信息科学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责任编辑:申寅子)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福州大学城 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全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6)09-0043-07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6.09.008
1998年,原国家教委针对本科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范围过窄等问题,在第三次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资源管理等分化的地理学本科专业调整为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3大专业,均隶属于地理学一级学科。其中,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作为新兴专业走上历史舞台,肩负着整合自然地理、经济地理、资源环境管理专业的重任。1999年,本着“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的目标,大学扩招的号角吹响,这一政策加剧了中国的改变,也使不同类型、不同学科背景的高校纷纷开始增办“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截至2013年,已有近200所高校开设此专业,涉及综合类、师范类、农林类、理工类、地矿类,甚至财经类的大学以及一些刚升级的地方本科院校。2013年,教育部颁布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对地理学本科专业进行了新的调整,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被拆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2个专业,地理信息系统更名为地理信息科学,地理学专业由3个增为4个;与此同时,城市规划专业更名为城乡规划,并独立于建筑学成为新的一级学科。
自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诞生至该专业的新一轮调整,历时15载。与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等专业不同,资源环境囊括了资源、环境、生态、城市、规划、管理等多个方面,知识面与课程设置“广而杂、多而泛”。在15年的办学历程中,少数高校基于背景学科优势,逐渐形成了一套特色办学思路,培育了一批具备城乡规划技能与地理学理论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并受到用人單位的认可;然而,更多的高校却举步维艰,培养的学生“什么都懂一些,但什么又都不会”,社会认可度较差,学生和家长的信心严重受挫。
毫无疑问,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二,可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有助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符合优化学科专业的新要求,适应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设立,既符合国际城乡规划专业的多学科交叉性质定位,又顺应国内外城乡规划学科“人文化”、“软”技术与方法越来越有用的发展潮流。
2004年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开始招收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生,2013年新专业调整背景下选择“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作为发展与建设的专业。多年来,学校、学院均高度重视该专业的改革与发展,专业教师亦不断学习国内优质院校的先进经验,对历届毕业生的反映及用人单位的反馈做出客观的思考,力求探索出一套特色型人才培养体系,服务于福州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与创业型东南强校的战略目标,为海峡西岸乃至全国输送优秀的城乡规划人才。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现状
科学人文地理学诞生于19世纪的德国,20世纪中叶从德国传入他国,形成多种学派;二战后,该学科在英、美等国家盛行;20世纪40年代后,进入迅速发展时期。中国早在1956年就设立了城市规划专业,地理学科参与城乡规划实践亦早有历史。1973年,北京大学地理系与北京规划管理局合作,参与了城市工业布局调整、搬迁的研究和规划工作;中山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科院地理所等传统地理强势单位的经济地理专业也积极参与了相关地区的城乡发展研究与规划工作;改革开放以后,地理学参与城乡规划工作不断深入,并拓展至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多个层面;当前,地理学已经成为培养城乡规划人才的主要学科平台之一。
自开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以来,全国各高校开展了大量与该专业相关的教学改革研究;分设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2个专业以来,这种探索与改革仍然在延续。从招生来看,部分高校,如福建农林大学曾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列为文理兼收专业。地理学从来是属于自然科学,人文地理学亦是在自然地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事实也证明,文科生对于该专业的适应能力较弱。除此之外,在专业定位与培养计划研究、动手与实践能力提升、专业优势定位等方面,已有一些成果值得借鉴。
诸多高校设置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含前身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具备其背景的,例如武汉大学的优势是测绘,中山大学的优势是地理学等等。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时期,城乡规划不是该专业唯一的培养目标,根据背景和优势的不同,有的高校立足于资源环境方面的管理,有的高校旨在城乡规划,有的高校希望培养的学生能够从事土地、生态、房地产等方面的评估与管理工作。模块化和方向化教育是当时较为成功的经验。例如,南京大学设置了土地管理和房地产开发两大模块;南京农业大学设置了信息技术应用与生态安全管理两大方向。该专业一分为二后,原来广而泛的学科特征按照方向的不同凝练成2个不同的专业,毋庸置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需要致力于城乡规划领域的工作。陈昆仑等认为,在学科调整的新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面临着培养方案重置、设置学时有限、社会认同待验等挑战,但更重要的是该调整明晰了专业内涵、理顺了学科关系、明确了培养方向,更有助于基础理论传统及地理学技术优势的发挥。许树辉等认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突出厚实理论基础、拓宽实践口径、凸显地方特色等基本原则,构建起基于“平台+模块”的“211”课程体系,既注重通识教育,又注意专业能力的培养。东北农业大学对该专业的培养计划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1)专业基础课程:删除原专业中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不相关的工程制图、工程制图实验、房屋建筑学概论、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化学实验、地质学、自然资源学等课程,增设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及地图学实验;(2)必修课:将人文地理学调整为专业必修课,增设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村镇规划、城乡规划绘图表现基础等;(3)专业限选课程:增设Photoshop平面设计教程和平面设计实验,增加AutoCAD学时,增设城乡规划法规、房地产评估,删除房地产经济学和土地资源学。显然,专业调整明确了各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有助于“重理论、强技能、突特色”专业原则的贯彻与落实。 特色和优势人才的培养是本专业与城乡规划专业错位发展的基本道路,也是地理学开办城乡规划专业取得成功的内在要求。特色和优势在哪?这是本专业建设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美国规划专业具备浓厚的“地理味”,本科与硕士开设了GIS原理、环境评价与规划、GIS应用、GIS可视化编程定制、遥感、航空像片判读、空间分析等地理类课程,将遥感、GIS技术作为城乡规划教育的核心技能之一,并十分注重复合型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将视野收回至国内,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时期还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阶段,各高校的培养计划中均不缺乏遥感、GIS等课程的设置,包括理论与实践环节。赵筱青认为,可在区域规划基本原理基础知识上,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平台,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地理学本科课程的教学中,应用GIS软件进行规划模拟实验;洪亘伟认为,快速城市化时期,精准的地理信息分析和计算成为城乡规划的保障。许多规划学者认为,遥感和GIS技术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重要的数据源,应该夯实学生的地理基础。但究竟是对于“城市规划”、“城乡规划”还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而言,其表述上却是不明晰的。
作为一门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学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性受到广泛重视,体现在培养计划中实践环节的设置以及实践环节的有效I生研究等各个方面,在这点上,教学研究型及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认识较为一致。例如,东北农业大学的实践教学体系由城市规划课程设计、详细规划课程设计、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设计、村镇规划实习、城镇体系规划实习等部分组成;福州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实践环节也包括城乡规划专业制图课程设计、城市详细规划设计、遥感图像课程设计、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等多个内容;还有的高校已经在思考以项目教学法为依托,强调面向设计过程的教学。
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存在的问题
纵观国内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办学现状及国际上地理学举办规划专业的经验,不难看出该专业存在明显的问题。
第一,虽然已经认识到遥感、GIS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学习的重要课程与掌握的重要技能,但将其作为本专业的特色与优势的定位尚不明确,不利于促进城乡规划与地理信息科学2个学科的有效渗透与融合。
第二,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虽然已经探索了许多可行的方法,但专业与优势技能框架下的实践体系还尚未建立。
第三,与城乡规划(工学)等相近专业相比,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专业特色还不够鲜明,需要在“重理论、强技能、突特色”的原则下寻求与相近专业的错位发展,重点挖掘具备鲜明专业色彩与优势的方向。
第四,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研究与实践还局限于部分学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建立。
第五,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研究未贯穿到学科建设的各个环节中,从纵向上看,应强调入学前、就学中及毕业后多个阶段的培养与反馈;从横向上看,应从内外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出发,通过强化复合型师资建设、建立包括用人单位在内的“反馈一调整”机制,从而盘活学科价值链,构建全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第六,福州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同时也是发展的重要机遇,而全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是个核心问题。
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出路
新形势下,以具备城乡规划与地理信息科学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是该专业得以生存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特色型、复合型城乡规划人才培养体系的需要,更是适应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开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近10年的历程中,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在学习兄弟院校先进办学经验的同时,专业培养方案也在不断修改,以适应社会的需求。2013年调整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后,专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契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该要建设成什么样的专业?要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应该让学生掌握什么样的核心技能?我们应该如何构建一套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些均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显然,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改革首先是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学生核心竞争力建构的必然要求
经历年毕业生反映、用人单位反馈,并结合各年级学生的多次座谈了解到,该专业学生有就业紧迫感和学习的积极性,但核心竞争力的建构存在较大问题。其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一点,学生普遍是茫然的,这种茫然可能从高考报志愿一直延续到大学毕业;其二,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许多学生已经充分意识到必须掌握一项以上的专业技能或者是专业特色技能,那么这种专业技能是否能在当前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得以实现?其三,城市规划专业更名为城乡规划,其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可区分性更弱,本科生与用人单位往往简单地比较两个专业本科生的绘图能力。在此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优势在哪里?显然,城乡规划作为工学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专业,更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始终是理学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专业,隶属于地理学一级学科,其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规划制图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掌握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应寻求与建筑背景的城乡规划、农林背景园林等专业的错位发展。因此,必须建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并使其深入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之心。
(三)寻求专业发展科学化、与国际接轨的基础性工作
地理学是一个古老的学科,由其发展起来的年轻学科众多。福州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税伟教授曾对美国东密歇根大学与西密歇根大学进行考察,认为地理系开设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具有显著的特色与优势。这些优势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导向性、课程体系设置的浓厚地理基础、规划技术与分析方法的地理优势、非常重视规划实践以及开放式教育等。除了美国的大学,英国、日本东京等高校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地理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城乡规划一地理信息科学全程跨學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研究,是寻找该专业发展科学化、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基础性工作。 (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3年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充满变数,世界经济已由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际环境方面的内涵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基于此,中央在新农村建设基础上,深化开启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高校能够培养既具备规划操作能力又具备战略思维与可持续发展眼光的人才,培养全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显然顺应了该社会大背景。
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来看,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平潭综合实验区,构建福宁莆、厦漳泉等都市圈,福州新城规划与建设等战略的研究与实施迫切需要具备综合知识结构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城乡规划人才,要求地方高校所培养的人才能够胜任之。
再者,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近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学术型、技能型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考。表面上看,这是对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清晰划界”,但对于福州大学而言,既无法如一流大学一样全面培养高层次、强理论的人才,也不能与新建应用型本科一样强调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福州大学能够培养出既厚理论又强技能的综合性人才。因此,人才培养的创新更适应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开展城乡规划一地理信息科学全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研究,既具备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中的理论价值,又是建构该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性要求。
四、构建城乡规划一地理信息科学全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具体建议
可从招生录取方式、培养计划、管理实施思想、实施进度安排等环节入手,明确城乡规划一地理信息科学全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强学生计算机规划制图技能的培养,突出学生地理信息科学的技能优势;以任务带学科,推进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学生-专业”、“用人单位-学院”两个沟通网络,构建“反馈-调整”机制,完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内外部价值链。
(一)“全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与相关方案的调整
无论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还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其从来是一个学科交叉型的专业。“复合型人才”一直是本专业所探索的人才培养方向,也是社会对本专业的期待。首先需要明确“跨”的是哪些学科?确定此命题的前提条件:所跨的学科必须吻合专业性和内在要求;所跨的学科必须是本专业要求掌握的核心与优势技能;所跨的学科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由此,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跨“城乡规划”与“地理信息科学”2个学科的复合型人才;该目标的确立有助于我们培养出“重理论、强技能、突特色”的人才。在此目标下,对现有的招生录取、培养计划、管理实施办法、实施进度等方案进行相应调整与上报审批。
(二)“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理念的全程灌输
当前,高考学生及家长对本专业的认知不足,即使是已经进入本专业学习的学生,受传统认识及城乡规划(工学)、风景园林、环境工程等相近专业的影响与冲击,容易信心受挫。因此,需要向学生阐明本专业城乡规划一地理信息科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未来不仅可以掌握城乡规划技能、地理调查技术,还能学习遥感、地理信息技术等专业特色课程,并服务于城乡规划,形成专业优势;需要阐明本专业与其他相关、相近学科的联系与区别。这种理念的灌输必须从高考招生计划的制定、招生宣传等环节开始,并延续至大学的各个年级,直至就业的专业教育中,即建立“城乡规划一地理信息科学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理念的全程灌输。
(三)学生专业与优势技能的培养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计算机规划制图的技能,掌握AutoCAD、PhotoShop、Sketch up、3 D max、ADOBE ILLUSTRATOR等规划制图相关软件,以及ERDAS、ArcGIS、ENVI等3s技术软件的应用。城乡规划是专业基本技能,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是专业的优势技能,既要求学生掌握传统的计算机规划制图技术,又要求学生利用遥感与GIS对城乡规划予以空间数据采集、空间分析、空间模拟和多方案决策支持,培养学生GIS空间分析、模拟与制图能力。具体措施包括:
第一,推进建设本专业特色的计算机规划制图实验室,满足日常上课以及实践环节的使用需求。
第二,提高计算机规划制图实验室的使用率,为现有SRTP、实验、课程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的有效执行提供主要场所,并积极策划、主办GIS与规划比赛,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城市规划设计竞赛以及SuperMap、ESRI等公司举办的相关大赛,鼓励学生成立专业型的社团和举办跨校学术研讨会,以此强化学生专业与优势技能的培养。
第三,推进以科学研究为主要功能的3s技术与城乡规划实验室的建设,为教师和学生开展专业研究提供场所。同时,探索与城乡规划(工学)专业的错位发展机制,重点培养学生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乡村规划、景观设计、旅游规划等技能。
(四)“跨学科复合型”课程内容设置和学科平台建设
实现城乡规划与地理信息科学的有效融合,既是一个方向性问题,又是一个需要具备可操作性的命题。“跨学科复合型”课程内容的改革与设置既有利于学生专业和优势技能的培养,又有利于师资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具体措施包括:
第一,在现有的城乡规划课程中融入遥感、GIS等内容与案例,在遥感、GIS课程中增加规划案例教学,推进城乡规划与地理信息科学相关课程内容的互通和融合。例如,探索在《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乡村规划》等课程中開辟一小部分章节讨论3s技术在规划中的应用可能性、案例与行业发展前沿。 第二,对现有非复合型课程进行“复合化”。例如,本专业现行培养计划中于第2学年第2学期开设了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地理信息系统》,本课程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既包括36学时的理论授课,又包括12学时的上机实验,另有单设课程《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配套跟进;同时,还于第3学年第2学期设置了专业选修课《GIS专题制图》,本课程主要依托案例开展动手操作,但是《GIS专题制图》的课程名称与授课内容很难使学生认为GIS可以在规划中得以充分应用。因此,可将其改名为《规划的GIS应用》,一方面着重讲授GIS在规划中的应用案例与实现过程,另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明确本专业的特色和优势。
第三,“复合型课程”的新设。对于福州大学而言,我們需要培养“重理论、强技能、突特色”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人才,既要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又要重视实践对理论的二次提升,在此原则下,将新增《3s技术规划案例解析》课程,并于第4学年第1学期设课。当然,该课程内容不与《规划的GIS应用》重复。《规划的GIS应用》注重依托案例学习制图操作技能,而《3s技术规划案例解析》则注重案例教学、经验借鉴与实践应用,为学生开展实习、走上工作岗位“再添一把火”。
推进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申报工作,若申报成功,将在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二级学科下设置3s技术与城乡规划研究方向,推进在环境与资源学院现有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二级学科硕士点下规划的GIS应用方向的设置与建设工作。
(五)“复合型”教师队伍与课程团队的建设
本专业知识交叉性与实践性极强,因此专业发展更需要强调内涵建设,其中教师队伍和课程团队建设意义重大。前已述及,本专业教师队伍年轻,发展潜力巨大;学科背景涉及人文地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风景园林、城市规划、环境科学及自然地理等,学缘结构合理,可塑性强,容易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培养“城乡规划一地理信息科学全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同时,也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城乡规划与地理信息科学的复合能力。
第一,与地方政府及规划设计等相关部门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专业教师队伍的智力优势,参与地方规划与建设工作,建立本科生实习、实践基地和教师研究基地,以横向任务带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以及积累实践经验和教学资源。
第二,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等多个层次的课题,以“纵向项目”带动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与水平。
第三,采用“教学团队模式”开展部分复合型课程讲授,发挥不同专业教师对相应教学内容讲解的各自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筹建优质特色课程、精品课程教学团队。例如,依托于《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规划的GIS应用》等课程建设3S技术规划教学团队,还依托于该团队可进一步开展《3S技术规划案例解析》等前沿型、专题性课程的讲授,做好3S规划技术特色课程建设,积极争创精品课程。在复合型师资队伍的支持下,争创《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规划原理》《乡村规划》《人文地理学》等优质特色课程与精品课程。
(六)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的作用发挥
当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环节的学分虽不低,但其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除了注意培养计划中实践内容的调整外,还需要十分注意实践环节的有效性和社会意义。
第一,与周边典型乡镇进行友好协商,建立基地,采用“真题假做”或“假题假做”等形式,提供学生课程实习的场所,并有助于学生规划理念的形成与制图能力的提升。
第二,依托于横向课题,建立本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基地,使学生能深入到城乡规划与建设的第一线,为走上工作岗位积累经验。上述措施可激发学生的热情,亦能向社会展示本专业学生的面貌与技能,使之成为本专业向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窗口。
(七)“学生-专业”、“用人单位-学院”沟通网络及“反馈-调整”机制的构建
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性需要学生的认可及用人单位的检验。在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理念的灌输过程中,同步建立“学生一专业”的沟通网络,一方面有助于了解学生专业与优势技能掌握水平,另一方面有助于了解学生的疑惑与困难,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
用人单位属于高校人才培养价值链的外部环节,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应与用人单位保持长效的沟通,建立“用人单位一学院”沟通网络,一方面可了解用人单位的最新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吸收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反馈,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培养方向,强化优势,弥补不足。具体措施包括:
第一,邀请用人单位定期或不定期地进入校园开展面对面的咨询与讲座。
第二,聘请住建部等相关部委、高水平规划设计研究院及兄弟院校中学术水平较高的人士作为兼职教授。
第三,聘请规划设计研究院等资质机构的一线注册规划师和资深规划人员作为本专业的兼职讲师。
第四,依托于校内全职专业教师队伍以及校外兼职人员,成立专业咨询委员会,建立联动机制。
在上述两个沟通网络的支持下构建起“反馈一调整”机制,不断优化城乡规划一地理信息科学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责任编辑:申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