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省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入推进吉林特色城镇化示范城镇建设工作方案》(吉政发〔2013〕24号)。省政府要求全省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抓紧制定本地区的工作落实方案,尽快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立即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和落实意见,确保省级示范城镇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深入推进吉林特色城镇化示范城镇建设工作方案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十次党代会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吉林特色城镇化实现新突破的战略部署,本着科学规划、改革创新、规范运作、积极稳妥的原则,扎实有效推进示范城镇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推进示范城镇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示范城镇建设是推进城镇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载体,是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重要支撑,是拓展对外开放、吸引战略投资者的重要平台,对优化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减轻大城市人口压力,有效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进示范城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先行先试;需要扩大开放,加快集聚外部资源和要素,引进战略投资者;需要形成社会共识,凝聚各方力量,做大做强镇域经济实力。要通过示范城镇建设,引领带动全省一大批城镇加快发展,提高城镇化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实施“三化”统筹、“三动”战略,以长吉一体化区域为核心,以中部城市群为主体,统筹规划城镇、人口和产业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引导多元化投资建设示范城镇;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民进“三区”、拥“五金”;要坚持突出特色,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优势资源与战略投资者结合,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示范城镇;要坚持改革创新,统筹推进城镇化综合配套改革,走出一条传统农业大省实现城镇化的新路子。
三、工作目标
经过3~5年建设,实现示范城镇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和社会保障由“乡”到“城”的转变,为全省城镇化发展探索积累经验。
(一)探索产城融合的发展路径。鼓励示范城镇发展产业园区,推进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增加就业,促进人口向镇区集聚。支持示范城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扩大规模经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收入结构。
(二)探索多元投资的建设模式。强化政府引导,完善规划体系,提高规划水平,严格规划控制,科学安排建设内容和时序。突出市场主导,改变单一依靠政府投资建设的状况,支持示范城镇集成政策,引入战略投资者,放宽对民营资本的准入领域,形成多元投资建设的局面。
(三)探索人口城镇化的有效方法。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的原则,放开农民到示范城镇镇区落户的条件,保障农民享受市民待遇,享受公共服务,推动农民养老、医保等制度和城市养老、医保等制度有效衔接,解除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推动农业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防止大城市人口过度集中。
(四)探索以城带乡协调发展的互动格局。依托示范城镇区位优势,推动大城市功能向示范城镇转移,促进城镇与大城市发展分工互动共进。推动各市(州)向示范城镇建设倾斜资源和政策,促进区域间示范城镇均衡发展。推动示范城镇建设突出特点、差异化发展。
(五)探索破解城镇化难题的制度安排。坚持规范有序可控,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试点和改革,注重试点和改革措施与提高城镇化质量、提升产业竞争力、保障农民权益等相结合。
四、工作内容和步骤
(一)工作内容
1.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编制或完善示范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完善示范城镇建设规划体系,围绕镇区、产业园区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合理优化空间布局。注重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等规划间的相互协调。大城市周边城镇要与大城市总体规划搞好有效衔接,特色资源城镇要注重与所在区域相关规划搞好对接。修改或编制相关规划要聘请高水平、有实力的规划团队,充分依托自然地理、生态环境,挖掘历史文化底蕴,突出一镇一特色、一镇一风貌。强化规划实施的管理和监督,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提高规划的整体实施效率。
2.切实利用好土地增减挂钩等政策。优先支持示范城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确保示范城镇用地指标需求。采取政府组织或市场运作的方式进行示范城镇的开发建设,以土地收益推动示范城镇建设。加大对农村宅基地和其他建设用地的复垦整理力度,增加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确保用于城镇建设项目的耕地占补平衡。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科学制定宅基地换房办法,采取整村推进、转移安置等方式,有序推动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建设,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民居住条件。
3.强化产业支撑和带动作用。依据区位、资源、交通、产业基础等条件,吸引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向示范城镇集聚,加快二、三产业发展,培育特色产业,形成产业优势。拓展产业园区发展空间,完善服务平台,扩大招商引资,不断壮大园区发展规模。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同行业集聚,上下游聚合,汇聚、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特色街区、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服务业,鼓励大型流通企业在具备条件的城镇建设商贸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进城农民创业,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使示范城镇建设真正建立在产业发展、结构优化、实力增强、就业充分的基础之上,实现产城融合、互动发展。
4.着力推进土地承包权流转和规模经营。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协调发展,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在确保农民利益的基础上,推动土地流转,扩大土地规模经营,提高规模化、机械化水平;支持龙头企业建设种养殖基地,带动农户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支持大型企业集团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农业产业园区,积极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 5.努力提升城镇化质量。推进示范城镇旧区改造,加快住房建设和改造步伐,推动城镇道路、给排水、供热、供电、宽带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园林绿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境设施建设。加强城镇综合管理,保障城镇安全高效运行。提升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在区域发展中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并优先安排大城市的交通、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向示范城镇延伸和覆盖。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三网融合”、数字城镇建设,发展智慧城镇。
6.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制度创新,加大综合配套改革力度。赋予示范城镇镇区省级开发区经济管理权限,探索高效的推进产城融合的管理体制。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合理分配机制。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鼓励利用集体存量建设用地拓展城镇发展空间,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支持整合市、县金融资源,培育发展农村金融组织,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步伐。
7.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结合本地实际,稳慎推进村集体经济组织、户籍制度、村委会改革工作。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建立统筹城乡的公共教育、就业服务、保障性住房、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农民进入城镇后享受与市民同等待遇。
(二)工作步骤
1.确定示范城镇。突出长吉图区域,同时兼顾全局性和地区平衡性,确保在每个市(州)至少有1个示范城镇。具体示范城镇的选定,要综合考虑规划布局、基础条件等因素。
2.启动示范城镇建设。完善示范城镇规划体系,落实建设用地指标,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社区。适应农民进城需要,适时推动集体经济组织改股份制经济,农村户籍改非农户籍和村委会改居委会三项改革。统筹推进教育、社保、医疗卫生等综合配套改革。
3.及时协调督导。省直相关部门要强化跟踪和指导,随时监测示范城镇建设进展情况,及时研究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调整和完善有关政策措施,确保示范城镇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4.定期总结交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及时总结示范城镇建设经验和发展模式,组织其他城镇学习示范城镇经验做法,适时在全省推广示范城镇建设经验。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为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充分调动农民进城积极性,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省政府制定出台综合优惠政策,在扩大示范城镇管理权限、实施特殊的土地政策、鼓励农民进城、支持产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财税扶持等六个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相关政策细则由省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发布。
各市(州)、县(市、区)政府要制定本级扶持政策,鼓励设立示范城镇专项资金,确保示范城镇早启动、早建设、早见效。同时,鼓励市(州)政府选择1~2个城镇开展本级示范城镇建设,省政府对启动快、效果好的城镇,适时纳入省级示范城镇范围。
六、加强组织领导
(一)建立推进机制。为确保示范城镇建设规范、扎实推进,建立“省统筹、市主导、县镇实施”的责任分明、上下联动推进机制。省政府成立工作推进组,统筹领导全省示范城镇建设。市(州)政府是示范城镇建设的责任主体,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推进机构,负责示范城镇建设的指挥、协调、督办等工作,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县(市、区)、镇政府是示范城镇建设的实施主体,主要领导负责组织推动示范城镇各项具体建设工作。
(二)强化推进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在省内主要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并利用网络平台,即时宣传示范城镇建设相关支持政策及工作特色、经验和成效。强化招商推介,采取网上招商、推介会招商、以商招商、主题招商、定向招商等多种手段和方式,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强化人员培训,采取不同形式加强相关政策及示范城镇建设操作流程培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信息交流,组织示范城镇及其他城镇加强交流学习,及时推广好做法好经验。强化评价考核,建立示范城镇发展指标统计核算体系,加强对示范城镇建设成效的考核评价,引导督促示范城镇科学健康发展。加强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实行动态管理,对重视不够、推进不力、未能按时完成目标任务的取消省级示范城镇资格。
(三)加强管理。坚持依法行政,在规划管理、土地运作、工程建设、宅基地换房以及农民变市民政策转移接续等方面规范操作程序,保证示范城镇建设健康发展。要强化风险管理,县(市、区)政府要组织开展好示范城镇建设风险评估,切实采取严密的应对措施,防范规避示范城镇建设各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损失。
附件:1.有关词语解释
2.省级示范城镇名单
附件1
有关词语解释
三区:指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农民集中居住社区。
五金:指薪金、股金、租金、保障金、土地流转金。薪金是指农民通过到企业、园区、农村合作社等生产组织就业获得的收入;股金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过股份制改革,把集体资产确权量化到农民,农民作为股东从资产经营增值中获得的收益;租金是指进城农民对房产等进行出租获得的收益;保障金是指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达到规定年龄后所领取的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的收入;土地流转金是指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流转获得的收益。
宅基地换房:指农民自愿以其宅基地,按照规定的置换办法,换取城镇内新建农民集中居住社区的住宅。
附件2
省级示范城镇名单
长春市:兰家镇、合心镇、奢岭镇、卡伦镇、合隆镇、劝农山镇(莲花山旅游度假区)
吉林市:孤店子镇、金珠镇、岔路河镇(中新食品区)、北大湖镇(北大壶体育旅游经济开发区)
四平市:叶赫镇、公主岭市范家屯镇
辽源市:金州乡
通化市:金厂镇、梅河口市山城镇
白山市:松江河镇
松原市:长山镇
白城市:林海镇(白城市生态新区)
延边州:朝阳川镇、江南镇、英安镇(珲春市生态新城)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二道白河镇
深入推进吉林特色城镇化示范城镇建设工作方案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十次党代会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吉林特色城镇化实现新突破的战略部署,本着科学规划、改革创新、规范运作、积极稳妥的原则,扎实有效推进示范城镇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推进示范城镇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示范城镇建设是推进城镇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载体,是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重要支撑,是拓展对外开放、吸引战略投资者的重要平台,对优化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减轻大城市人口压力,有效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进示范城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先行先试;需要扩大开放,加快集聚外部资源和要素,引进战略投资者;需要形成社会共识,凝聚各方力量,做大做强镇域经济实力。要通过示范城镇建设,引领带动全省一大批城镇加快发展,提高城镇化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实施“三化”统筹、“三动”战略,以长吉一体化区域为核心,以中部城市群为主体,统筹规划城镇、人口和产业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引导多元化投资建设示范城镇;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民进“三区”、拥“五金”;要坚持突出特色,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优势资源与战略投资者结合,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示范城镇;要坚持改革创新,统筹推进城镇化综合配套改革,走出一条传统农业大省实现城镇化的新路子。
三、工作目标
经过3~5年建设,实现示范城镇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和社会保障由“乡”到“城”的转变,为全省城镇化发展探索积累经验。
(一)探索产城融合的发展路径。鼓励示范城镇发展产业园区,推进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增加就业,促进人口向镇区集聚。支持示范城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扩大规模经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收入结构。
(二)探索多元投资的建设模式。强化政府引导,完善规划体系,提高规划水平,严格规划控制,科学安排建设内容和时序。突出市场主导,改变单一依靠政府投资建设的状况,支持示范城镇集成政策,引入战略投资者,放宽对民营资本的准入领域,形成多元投资建设的局面。
(三)探索人口城镇化的有效方法。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的原则,放开农民到示范城镇镇区落户的条件,保障农民享受市民待遇,享受公共服务,推动农民养老、医保等制度和城市养老、医保等制度有效衔接,解除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推动农业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防止大城市人口过度集中。
(四)探索以城带乡协调发展的互动格局。依托示范城镇区位优势,推动大城市功能向示范城镇转移,促进城镇与大城市发展分工互动共进。推动各市(州)向示范城镇建设倾斜资源和政策,促进区域间示范城镇均衡发展。推动示范城镇建设突出特点、差异化发展。
(五)探索破解城镇化难题的制度安排。坚持规范有序可控,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试点和改革,注重试点和改革措施与提高城镇化质量、提升产业竞争力、保障农民权益等相结合。
四、工作内容和步骤
(一)工作内容
1.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编制或完善示范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完善示范城镇建设规划体系,围绕镇区、产业园区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合理优化空间布局。注重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等规划间的相互协调。大城市周边城镇要与大城市总体规划搞好有效衔接,特色资源城镇要注重与所在区域相关规划搞好对接。修改或编制相关规划要聘请高水平、有实力的规划团队,充分依托自然地理、生态环境,挖掘历史文化底蕴,突出一镇一特色、一镇一风貌。强化规划实施的管理和监督,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提高规划的整体实施效率。
2.切实利用好土地增减挂钩等政策。优先支持示范城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确保示范城镇用地指标需求。采取政府组织或市场运作的方式进行示范城镇的开发建设,以土地收益推动示范城镇建设。加大对农村宅基地和其他建设用地的复垦整理力度,增加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确保用于城镇建设项目的耕地占补平衡。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科学制定宅基地换房办法,采取整村推进、转移安置等方式,有序推动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建设,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民居住条件。
3.强化产业支撑和带动作用。依据区位、资源、交通、产业基础等条件,吸引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向示范城镇集聚,加快二、三产业发展,培育特色产业,形成产业优势。拓展产业园区发展空间,完善服务平台,扩大招商引资,不断壮大园区发展规模。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同行业集聚,上下游聚合,汇聚、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特色街区、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服务业,鼓励大型流通企业在具备条件的城镇建设商贸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进城农民创业,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使示范城镇建设真正建立在产业发展、结构优化、实力增强、就业充分的基础之上,实现产城融合、互动发展。
4.着力推进土地承包权流转和规模经营。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协调发展,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在确保农民利益的基础上,推动土地流转,扩大土地规模经营,提高规模化、机械化水平;支持龙头企业建设种养殖基地,带动农户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支持大型企业集团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农业产业园区,积极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 5.努力提升城镇化质量。推进示范城镇旧区改造,加快住房建设和改造步伐,推动城镇道路、给排水、供热、供电、宽带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园林绿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境设施建设。加强城镇综合管理,保障城镇安全高效运行。提升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在区域发展中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并优先安排大城市的交通、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向示范城镇延伸和覆盖。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三网融合”、数字城镇建设,发展智慧城镇。
6.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制度创新,加大综合配套改革力度。赋予示范城镇镇区省级开发区经济管理权限,探索高效的推进产城融合的管理体制。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合理分配机制。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鼓励利用集体存量建设用地拓展城镇发展空间,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支持整合市、县金融资源,培育发展农村金融组织,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步伐。
7.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结合本地实际,稳慎推进村集体经济组织、户籍制度、村委会改革工作。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建立统筹城乡的公共教育、就业服务、保障性住房、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农民进入城镇后享受与市民同等待遇。
(二)工作步骤
1.确定示范城镇。突出长吉图区域,同时兼顾全局性和地区平衡性,确保在每个市(州)至少有1个示范城镇。具体示范城镇的选定,要综合考虑规划布局、基础条件等因素。
2.启动示范城镇建设。完善示范城镇规划体系,落实建设用地指标,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社区。适应农民进城需要,适时推动集体经济组织改股份制经济,农村户籍改非农户籍和村委会改居委会三项改革。统筹推进教育、社保、医疗卫生等综合配套改革。
3.及时协调督导。省直相关部门要强化跟踪和指导,随时监测示范城镇建设进展情况,及时研究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调整和完善有关政策措施,确保示范城镇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4.定期总结交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及时总结示范城镇建设经验和发展模式,组织其他城镇学习示范城镇经验做法,适时在全省推广示范城镇建设经验。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为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充分调动农民进城积极性,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省政府制定出台综合优惠政策,在扩大示范城镇管理权限、实施特殊的土地政策、鼓励农民进城、支持产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财税扶持等六个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相关政策细则由省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发布。
各市(州)、县(市、区)政府要制定本级扶持政策,鼓励设立示范城镇专项资金,确保示范城镇早启动、早建设、早见效。同时,鼓励市(州)政府选择1~2个城镇开展本级示范城镇建设,省政府对启动快、效果好的城镇,适时纳入省级示范城镇范围。
六、加强组织领导
(一)建立推进机制。为确保示范城镇建设规范、扎实推进,建立“省统筹、市主导、县镇实施”的责任分明、上下联动推进机制。省政府成立工作推进组,统筹领导全省示范城镇建设。市(州)政府是示范城镇建设的责任主体,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推进机构,负责示范城镇建设的指挥、协调、督办等工作,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县(市、区)、镇政府是示范城镇建设的实施主体,主要领导负责组织推动示范城镇各项具体建设工作。
(二)强化推进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在省内主要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并利用网络平台,即时宣传示范城镇建设相关支持政策及工作特色、经验和成效。强化招商推介,采取网上招商、推介会招商、以商招商、主题招商、定向招商等多种手段和方式,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强化人员培训,采取不同形式加强相关政策及示范城镇建设操作流程培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信息交流,组织示范城镇及其他城镇加强交流学习,及时推广好做法好经验。强化评价考核,建立示范城镇发展指标统计核算体系,加强对示范城镇建设成效的考核评价,引导督促示范城镇科学健康发展。加强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实行动态管理,对重视不够、推进不力、未能按时完成目标任务的取消省级示范城镇资格。
(三)加强管理。坚持依法行政,在规划管理、土地运作、工程建设、宅基地换房以及农民变市民政策转移接续等方面规范操作程序,保证示范城镇建设健康发展。要强化风险管理,县(市、区)政府要组织开展好示范城镇建设风险评估,切实采取严密的应对措施,防范规避示范城镇建设各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损失。
附件:1.有关词语解释
2.省级示范城镇名单
附件1
有关词语解释
三区:指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农民集中居住社区。
五金:指薪金、股金、租金、保障金、土地流转金。薪金是指农民通过到企业、园区、农村合作社等生产组织就业获得的收入;股金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过股份制改革,把集体资产确权量化到农民,农民作为股东从资产经营增值中获得的收益;租金是指进城农民对房产等进行出租获得的收益;保障金是指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达到规定年龄后所领取的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的收入;土地流转金是指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流转获得的收益。
宅基地换房:指农民自愿以其宅基地,按照规定的置换办法,换取城镇内新建农民集中居住社区的住宅。
附件2
省级示范城镇名单
长春市:兰家镇、合心镇、奢岭镇、卡伦镇、合隆镇、劝农山镇(莲花山旅游度假区)
吉林市:孤店子镇、金珠镇、岔路河镇(中新食品区)、北大湖镇(北大壶体育旅游经济开发区)
四平市:叶赫镇、公主岭市范家屯镇
辽源市:金州乡
通化市:金厂镇、梅河口市山城镇
白山市:松江河镇
松原市:长山镇
白城市:林海镇(白城市生态新区)
延边州:朝阳川镇、江南镇、英安镇(珲春市生态新城)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二道白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