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从当前各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篇目编排来看,文言文篇目(包括古诗词)所占比重普遍都在百分之四十以上。从中考题型设计来看,全国各地中考试卷中文言文相关试题分值均在三十分以上,由此可见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对此,我们一定要注重初中文言教学的实效性。那么,该如何做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着手去尝试。
一、要注重文言基础知识学习的实效性
初中阶段,课程标准及考试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并不多,总的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能够掌握文言文篇目中出现的重点字词,能够读准字音,能够疏通文意,能够翻译出重要句子,能够知道文章相关背景知识等。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为例,在文言基础知识学习方面,要求学生要掌握的重点字词有:“舜发于畎亩之中”的“发”,“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故”“是”,“必先苦其心志”的“苦”,“劳其筋骨”的“劳”,“饿其体肤”的“饿”,“空乏其身”的“空乏”,“所以动心忍性”的“所以”“动”“忍”,“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的“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入”“出”“法家拂士”,“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的“然后”“生”“死”等。要求读准的字音有:“舜发于畎亩之中”的“畎(quǎn)”,“入则无法家拂士”的“拂(bì)”等。要求能够翻译出的重点句子有:“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让学生必须掌握的文章相关背景知识有:关于《孟子》的相关文学文化常识,关于儒家的相关文学文化知识等。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老师只要让学生知晓了所需要学习的文言文篇目中的基础知识,学生按照要求一一掌握,教学的目标也便很容易地达到了,学习的实效性也就体现出来了。
二、注重文章思想情感学习的实效性
能够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文言篇目都是历经考验的千古“名文”,无论在写作技法,还是在思想境界上都有值得后世学子认真领悟的地方。因此,初中阶段,老师对课本中出现的文言文篇目一定要认真对待,深入领会。在备课时要博采众长,广征博引,尽可能多地学习、吸纳、借鉴,从而让所教授的文言篇目的特长真正地得到体现。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例,出自《孟子》的这篇短文在结构形式上立论高远,见解卓越,说常人所不能说,道常人所不能道;在文章论说过程中,论证明晰,逻辑严谨,有着不容置辩的说服力,历经千百年无数读者的审阅,到如今依然光彩熠熠。在艺术上,这篇短文运用排比的修辞,层层深入进行论证,气势逼人,历来被人所称道。在内容上,孟子的这篇不到二百字的短文,围绕着客观环境与个人和国家命运的关系,为读者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道理。文章开头没有直接进行论证,而是连续罗列古代六位圣贤取得成功的事迹,运用排比的修辞让读者知晓六位古圣先贤从贫贱起家的历程,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和所处环境的关系,而是暗示出成功和忧患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关系。文章在列举了虞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等六位古代圣贤从艰难困苦中发迹,最终取得一番成就的例子之后,作者接着大肆铺陈,告诉我们:成功来之不易,一个人要想成就大事,一定要经历许多艰难困苦的磨练,只有经历艰难困苦,才能锻炼意志,增长才干,担当大任。至此,孟子只是从个人成才的角度告诉读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此基础上,孟子接着进一步将上述客观环境和个人命运的关系推广到客观环境和国家命运的关系上去,再将这一道理推广到治理国家,最后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样一个深刻的结论,将问题提高到安邦治国的层面,使得文章的寓意更为深广。因为这篇文章语言简洁,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影响深远,老师在讲授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本文作者论证时清晰的思路,一定要让学生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理,一定要让学生通过这篇名文的学习意识到“青少年时期,只有自觉经受艰难困苦的磨练,才能取得个人学业的成就,才能在担当民族复兴的伟大重任时做出更多的成就。”
三、注重学习方法教授的实效性
对学生学法的教授,是初中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只有知道用什么方法进行学习,才能够将需要学习的内容完全掌握,从而达到学习的实效性。作文授课教师,我们在文言篇目的讲授过程中,一定要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初中文言文的学习,最关键的是诵读,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字词的释义,句子的翻译,文章内容的理解,思想情感的把握。可以说,初中文言文篇目的学习关键还在于诵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对文章多进行诵读。古人学习讲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有一定可借鉴性的。方法得当,学生学习会事半功倍,方法不得当,学生学习却是事倍功半。因此,老师一定要教给学生文言文学习方法,注重学习方法的实效性。
【本文系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初中文言文高效课堂的探索》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号:BY[2013]G262】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第三中学)
一、要注重文言基础知识学习的实效性
初中阶段,课程标准及考试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并不多,总的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能够掌握文言文篇目中出现的重点字词,能够读准字音,能够疏通文意,能够翻译出重要句子,能够知道文章相关背景知识等。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为例,在文言基础知识学习方面,要求学生要掌握的重点字词有:“舜发于畎亩之中”的“发”,“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故”“是”,“必先苦其心志”的“苦”,“劳其筋骨”的“劳”,“饿其体肤”的“饿”,“空乏其身”的“空乏”,“所以动心忍性”的“所以”“动”“忍”,“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的“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入”“出”“法家拂士”,“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的“然后”“生”“死”等。要求读准的字音有:“舜发于畎亩之中”的“畎(quǎn)”,“入则无法家拂士”的“拂(bì)”等。要求能够翻译出的重点句子有:“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让学生必须掌握的文章相关背景知识有:关于《孟子》的相关文学文化常识,关于儒家的相关文学文化知识等。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老师只要让学生知晓了所需要学习的文言文篇目中的基础知识,学生按照要求一一掌握,教学的目标也便很容易地达到了,学习的实效性也就体现出来了。
二、注重文章思想情感学习的实效性
能够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文言篇目都是历经考验的千古“名文”,无论在写作技法,还是在思想境界上都有值得后世学子认真领悟的地方。因此,初中阶段,老师对课本中出现的文言文篇目一定要认真对待,深入领会。在备课时要博采众长,广征博引,尽可能多地学习、吸纳、借鉴,从而让所教授的文言篇目的特长真正地得到体现。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例,出自《孟子》的这篇短文在结构形式上立论高远,见解卓越,说常人所不能说,道常人所不能道;在文章论说过程中,论证明晰,逻辑严谨,有着不容置辩的说服力,历经千百年无数读者的审阅,到如今依然光彩熠熠。在艺术上,这篇短文运用排比的修辞,层层深入进行论证,气势逼人,历来被人所称道。在内容上,孟子的这篇不到二百字的短文,围绕着客观环境与个人和国家命运的关系,为读者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道理。文章开头没有直接进行论证,而是连续罗列古代六位圣贤取得成功的事迹,运用排比的修辞让读者知晓六位古圣先贤从贫贱起家的历程,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和所处环境的关系,而是暗示出成功和忧患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关系。文章在列举了虞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等六位古代圣贤从艰难困苦中发迹,最终取得一番成就的例子之后,作者接着大肆铺陈,告诉我们:成功来之不易,一个人要想成就大事,一定要经历许多艰难困苦的磨练,只有经历艰难困苦,才能锻炼意志,增长才干,担当大任。至此,孟子只是从个人成才的角度告诉读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此基础上,孟子接着进一步将上述客观环境和个人命运的关系推广到客观环境和国家命运的关系上去,再将这一道理推广到治理国家,最后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样一个深刻的结论,将问题提高到安邦治国的层面,使得文章的寓意更为深广。因为这篇文章语言简洁,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影响深远,老师在讲授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本文作者论证时清晰的思路,一定要让学生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理,一定要让学生通过这篇名文的学习意识到“青少年时期,只有自觉经受艰难困苦的磨练,才能取得个人学业的成就,才能在担当民族复兴的伟大重任时做出更多的成就。”
三、注重学习方法教授的实效性
对学生学法的教授,是初中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只有知道用什么方法进行学习,才能够将需要学习的内容完全掌握,从而达到学习的实效性。作文授课教师,我们在文言篇目的讲授过程中,一定要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初中文言文的学习,最关键的是诵读,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字词的释义,句子的翻译,文章内容的理解,思想情感的把握。可以说,初中文言文篇目的学习关键还在于诵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对文章多进行诵读。古人学习讲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有一定可借鉴性的。方法得当,学生学习会事半功倍,方法不得当,学生学习却是事倍功半。因此,老师一定要教给学生文言文学习方法,注重学习方法的实效性。
【本文系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初中文言文高效课堂的探索》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号:BY[2013]G262】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