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糊不堪的宋版“京城四图”现在99.43%的地名一目了然
七个半世纪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杭州,他惊叹了:这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
然而,这个杭州鼎盛时期的“天城”景象,谁又能看得分明、指点一二呢?
南宋《咸淳临安志》中的“京城四图”(《皇城图》《京城图》《西湖图》《浙江图》),以其1582个地名曾为这个“天城”留下了永久的“镜像”。然而,岁月不饶人,纸张墨色悄然变异,明朝人、清朝人,他们越来越看不清图上那个曾经辉煌的城市,他们摹绘了“京城四图”,但错误百出。
新世纪来临,杭州学者姜青青借助计算机的“透视”,通过史料严密考证,揭去了沧桑岁月覆盖在杭州这四幅最古老地图上的“面纱”,重现了杭州历史上最繁华的那一刻,打开了“天城”之门的密钥。
这一科研成果,共发现宋、明、清三种版本“京城四图”中的错讹缺失共计509条,最终复原和更正地名426条。在此基础上,又以宋版原图为底图重绘了“京城四图”,现在图上99.43%的地名可以清晰浏览,可以说重现了七百年前杭州最繁华的那一刻。此外,“京城四图”是现存杭州最古老的地图,记载地名信息极为详细,在中国古地图中罕有可比者,这项研究成果也大大提升了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成色”。
复原后的宋版“京城四图”让我们今天看到了什么?
《皇城图》经复原后,我们可以从“大内”周边获取很多新信息,比如“纲房”的复原和定位,可以为我们判断供应皇城“大内”大宗物资的物流线路,提供一个更直观的重要节点。除了“纲房”,《皇城图》上还有“御服所”“教乐所”“邵局”等毗邻皇城的地方,都是为“大内”日常需要提供服务的机构。“斋宫”“青城殿”“龙华寺”以及“象院”等皇城以南地区一批建筑地名的复原,则给我们提供了南宋皇室重要礼仪活动的布局要点。至于凤凰山上“望湖亭”“梅岩亭”等景点的重新发现和复原,则让人看到了南宋皇帝在“大内”附近观景赏景的场所。这些重要“节点”,让后人较为清晰地看到了支撑宋室宫廷生活的各种不可或缺的元素。
复归原貌的《京城图》信息更为密集和繁多,纵览全图,可见一条横贯东西的由豪宅大院构成的“金腰带”:这些属于皇亲权贵的玉堂金马,大多分布在从城东崇新门、新开门到城西丰豫门、清波门这条横贯东西的城市中心带上,而在城东地区居多。宋高宗赵构宠幸的张俊,他的“张循王府”位于吴山北麓清河坊,与皇城大内在空间距离上更为接近,如果再参考复原的《西湖图》,就可以发现,这个位于清河坊的“张循王府”的势力还要向西延伸,曾一度到清波门内临安府治的“竹园山”、清波门外西湖边的“慧光庵”,直至西湖南山雷峰塔附近的“真珠园”。图上“洪桥”的确认,结合历史文献还可以勾勒出一个大致呈“L”形格局、隐现于临安城内的“书香一条街”。
复原后的《西湖图》,不但把西湖在南宋时最为眉清目秀的娇容,呈现在新世纪的天空下,而且还原了当年那场盛行于权贵者间的对于西湖的猎艳行径。从北山的贾似道“平章府”及其“西湖一曲”“香月邻”,到西山一名宰相府中帮闲者的“花香竹色”、皇亲贵族的“杨府花园”以及皇家寺院“集庆寺”“小隐寺”等,从湖之南的“御舡坊”、张氏王府的“真珠园”,到湖之东丰豫门外太后宅园“环碧园”、钱湖门外皇家园林“聚景园”、钱塘门外杨和王府“云洞”“古柳林”,权贵们结成了合围西湖最强有力的“联合体”。《西湖图》不只是画出了临安城西的一处绝美风景名胜,透过那一场风花雪月,它更真切地勾勒出一幅南宋末年最紧密的政治“关系图”,谁的宠爱,谁是宠儿,在这图上一目了然!
《浙江图》的复原,重现了南宋晚期临安城人口不断膨胀,使得这个大都市形成了城郭同步发展的繁荣景象。它让人真切而直观地看到南宋临安城郊外常住人户的高度集聚,尤其是艮山门至新开门(今杭州市望江门一带)以东的外城区,七十多个地名高密度“猬集”一处,清晰地勾勒出一个可感的南宋临安城的人口“意象”。此外,在《浙江图》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南宋后期已经形成的几层城市保障体系:一是紧贴大江的“石塘”以及“捍江营”“修江司营”等修护石塘的常设机构,构成了第一道确保整个城市安全的防护系统。二是城东沿江军寨遍布,兵种齐备,番号繁多,在临安城的钱塘江出海口方向构成了第二道确保宋朝中央政权安全的保护系统。三是在第一、第二道保护层之间的各式行市、酒楼、作坊、菜园、窖藏以及炭场等,构成了第三道确保临安城居民基本生活的保障系统。“京城四图”在总体上清晰地勾勒大都市生活的最基本保障系统——“东菜、西水,南柴、北米”。在当时的历史和自然条件下,作为百万人口的临安城,其城市功能布局堪称是城市发展的典范。
“天城”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该项研究的复原成果为学术界提供了更真实、更完整、更清晰的“京城四图”,从而提高了对《咸淳临安志》整体文献的利用价值,对推动南宋临安城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也意味着研究者可以终结长期以来对缺字累累、错讹屡见的明清摹绘图的依赖。凭藉这样的基础条件,更多的研究方法有了用武之地,临安城文化研究的空间也得到了很大的拓展。所以,不少事情可能才刚刚开始。比如,“京城四图”如此详尽的地理信息的背后,又深藏了哪些具有文化特点的内涵?
美国学者丹尼斯·伍德认为:“地图之所以有效力,是因为它有选择地将过去带临现在。这种选择、这种焦点、这种特别的关注、这种兴趣(利益),使得地图可以自在地再现过去(而不是成为时光机器,使过去完整地呈现,从而消除了现在)”。所以,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宋版“京城四图”中的这种“选择性”的提示作用,并以科学的方法来进一步深入细致观察,当可以从中发现临安城主流社会、精英阶层的“核心价值观”,并以此来探索临安城、甚至一个时代的文化特质。
从这个意义出发,杭州市政协主持的“杭州文史小丛书”已拟定了一项新的图书出版计划,邀请姜青青撰写一本通俗读物:《南宋“京城四图”上的故事》。这本书将结合“京城四图”的一些新发现,讲述好多可能是很多人闻所未闻的故事。以下部分目录或可见其一斑:
东三班,一个树立320年的“核心价值观”样本;
小人物依靠“海上丝绸之路”做成的“资本运作”;
京城须减排,这十万人家的炊烟PM2.5怎么办;
写在棚桥边上的“民营书店”兴亡史;
“半截甘蔗”给临安人的幸福甜头;
陆游最惦记的杭州荤腥儿是啥东西;
贾似道上下班的西湖专线及其专用“轮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