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ow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不能充分发挥能力培养功能和德育功能。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目标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目标,还包括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这三大目标一样重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知识目标的实现,而忽视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做了相应调整。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适应新环境、新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规范,提高学生交往能力;学习法律法规,增强其法律法规意识,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行为习惯;明确权利与义务,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增进学生爱国热情和为国奉献的精神;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以上叙述中我们不难看到,新课标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关系到学生的品格、态度,甚至将来的人生方向。
  我们面对的这些新的变化,在实际教学中并不能很好地落实,很多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不适应。在新形势下,初中思想品德课还存在很多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需要解决。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思想品德课肩负着初中学校的德育教育责任,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和人生成败,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教师对于教学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要及时开展研究并解决,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少。
  1.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往往给人枯燥无味的感觉,学生学习没有兴趣,学生的能力在品德课的课堂上很难得到培养。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人格培养,因而需要改变这样的课堂氛围。其实,细心的教师都能看到初中品德教材中的插图还是很多的。教学插图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而且发挥了教材中文字所不能发挥的作用,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的信息,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插图的功能并没有受到教师的重视,只是走马观花般地展示了事,实际上教师可以在插图上做文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插图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
  2.教材资源需要进一步整合。我们所说的教材资源是指教材中的正文、插图、说明材料、名言警句、案例分析材料、思考练习等,同时包括教材以外教师自己收集整理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例和时政新闻热点及相关习题。我们要重视教材资源的重要性,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对教材内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优化教学结构,促进教材使用效果达到最优化。同时,教材以外的资源同样重要,也要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之外的资源与实际结合得非常紧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特别是当下社会上的热点话题更是非常重要,我们要重视平时的收集工作。我们既要重视教材以内的知识整合,又要重视教材以外的信息收集,更要把教材以内的知识和教材以外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统筹考虑优化教学资源。可是在教学中,初中思想品德老师往往过于重视教材中的事例和练习,缺乏对学生实际生活的关注,不联系实际生活;或者过于注重教材以外的事,而偏离教学内容的安排,导致教学效率下降。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我们要统筹考虑教材内外的情况,做到优化教学,实现高效利用。
  3.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不能充分发挥能力培养功能和德育功能。从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品德学科的教学目标来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目标,还包括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这三大目标一样重要。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对于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来说,其本身的德育功能不能被忽视,相较于初中阶段其他的科目来说,初中思想品德课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与行为品质的重任。思想品德课中的德育教学直接关系学生的思想成长、人格品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初中思想品德课不能没有德育教育,然而,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偏重于知识教育,采用填鸭式教学满堂向学生灌输教材中的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恰恰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背离了教学的真正目标。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面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其成因作分析与探讨:
  1.教师对教材的研究不够,教师对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没有认真分析,没有对图与文、文与文之间的联系做对比,不能有效对这些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利用,对教材中图文的作用和关系认识不清。
  2.教师对教材外的内容漠不关心,只注重教材内的教学内容。教师不重视收集生活实例、时政事例,缺乏课堂内外事例、课堂内外练习的有效结合。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与人交往的能力,需要教师对社会问题和生活实际中的一些实例进行收集整理,并作为教学的重要的素材加以使用。同时要求学生时时把握时事动态,培养爱国热情。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联系社会时事动态。而某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照本宣科地对教材内容进行纸上谈兵,置生活实际于不顾,对时事动态不多加关注,不注重将教材知识与社会实际及社会热点紧密联系起来进行教学。
  3.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缺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学改革不断推进,那种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情况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我们要更新观念,转变思维,促进教学的实质性转变,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素质教育上。只有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促进教学的实质性转变。
其他文献
摘 要: 信息技术是一门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素质的重要课程。打造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要真正在课堂上得到提高,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 高效课堂 构建措施  1.信息技术课堂的现状分析  通过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沟通,我们发现他们最喜欢的是信息技术课程,但是课程教学
摘 要: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打破传统的思维束缚,以理解和豁达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教得舒心、教得轻松,高中生学习得轻松、愉快。只有师生都愉快和谐,才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应有的面貌,更重要的是教学效果不会打折扣,反而更加高效。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 有效教学 自主学习 学习方法  对于现在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来说,我们发现其有很多需要
摘 要: 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利用信息资源合理配置政治课程教学,并加以创新和发展,使教学工程提高一个层次。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高中政治教学 课程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了教育和学习的方式,我们必须利用这一新的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学科教学整合的新背景  面对新形势,2007年胡锦
摘 要: 中学政治课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本质是让学生在教育中感受到人类在与种种困难的斗争过程中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受到人类真、善、美的力量,并从内心深处激发出个人对真、善、美的追求,树立为人类和社会的持续进步作出贡献的理想,形成健全人格。因此,要上好一堂课,必须根据不同教学目标和不同学习阶段,针对不同学习对象,选择合理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安排好课堂教学步骤。  关键词: 中学政治课 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