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智能化变电站和传统变电站不同,它运用高度集成化的设备,运用先进的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将一个区域内的变电站互相连接,信息互联从而达到站域交互。就单个变电站而言,可以实现自动监测、数据收集、信息传递和一定程度上的数据处理能力。智能变电站因为具备这些传统变电站所不具备的优势和功能,因此,它可以大幅度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节约成本,提高变电站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智能变电站;应用
1智能变电站的技术特点
传统变电站内采用的都是一些常规设备,信号的采集、传输、控制需要使用数量庞大的二次电缆,成本高,接线复杂,不但信息数据采集烦琐,而且信息对象没有统一建模,装置之间也没有搭建信息通信平台,各子系统之间采集的数据、功能配置可能重复而造成浪费。二次电缆的大量使用也不利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且易对通信系统造成干扰。
相对于传统变电站,智能变电站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
(1)不再对传统的一、二次电气设备进行严格明确的划分,“智能设备”在完成传输、分配电能的任务的同时还具备了测量、保护、控制等一系列在传统变电站中由二次设备完成的功能。传统的二次设备的功能整合在智能设备中并以智能组件的形式体现出来。换句话说智能设备就是一次设备与智能组件的有机结合。智能组件可能具有一个功能单元,也可能是多个,比如RCS测控、RCS保护、PMU、MU或是一些其他的IED(IntelligentElectricDevice)。当然也可能是多个装置的组合,如屏柜、GIS智能汇控柜等。
(2)传统变电站只有两层结构,站控层和间隔层。而智能变电站创新性的增加了过程层,通过过程层完成对运行电网中各电气量(电压、频率波形等)的采集,实现对各主要电气设备的保护式监测,如高压开关设备或是变压器的温度、压力、绝缘等。过程层设备还能够接收并完成站控层主机或是间隔层设备发来的控制指令,实现遥控、遥调等功能。智能变电站站控层功能包括站域保护、远动系统、对时系统、通信系统、自动化系统、SCADA、PDC、操作闭锁、全站备自投、集中故障录波、低频/低压解列、保护信息管理。
2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
2.1结构技术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技术。与传统变电站的结构技术相比,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技术不仅具有更好的数字一致性和更成熟性,而且连接速度更快,工程应用模式也能满足高度标准化的要求。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的系统结构和技术完善,不仅可以系统地维护和扩展工作,还可以更新工作,从而进一步推动变电站的智能化进程。
2.2结构和功能
在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中,它具有许多功能,其中以变电站一次设备为对象的功能是最重要的功能。就功能性质而言,智能变电站的结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基本功能和系统功能(1)基本功能是工程师保护的基础工作,检查和监控自动化系统(2)系统功能是利用自动化系统实施监控和管理、控制站区域、远程操作、综合决策和其他相关变电站操作活动。系统功能是基于基本功能实现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工程操作人員必须对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系统功能对其基本功能进行综合论述。
2.3结构特征
在智能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结构中,技术特点非常强。变电所智能系统设备可分层分散,同时水平布置,是主要体现。不同系统的许多智能设备将使用网络连接。另外,在智能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结构中,大部分是通过多设备、多环节实现的。
3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
3.1交接班制度
传统变电站所需要的数据和状态信息和自动化变电站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在交接班的过程中,过去要交接什么内容,应当重点核对检查哪些内容,在自动化的背景下又应当交接什么内容,重点关注哪些内容。工作内容的变化也应当在制度中体现出来。
3.2技术验证
技术验证是保证自动化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内容。自动化变电站的核心是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但这些新技术和新设备并不一定绝对安全可靠。对于许多新技术和设备,其可靠性应得到充分验证。它们不能盲目使用或完全信任。技术验证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理论和实验室验证,二是实践验证。对于新技术,在理论上必须是安全的,并且在应用于实践之前必须受到广泛的讨论和质疑。此外,在投入使用之前,必须通过实验加以证明。在实验室环境良好的情况下,该技术可以应用于智能变电站。经过长期在复杂工况下的实际试验,可以证明该新技术在安全性方面是比较完善的。
3.3加强监督和操作程序
从分析自动化系统运行的角度来看,程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运行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如果程序中有错误,程序控制的操作将出现问题。因此,应设置专门的监控程序,以监控自动化系统的连续运行。一旦程序出现错误,应在第一时间发出预警,重新校准系统。
3.4加强自动变速器系统的数据监控
在传输自动化系统数据的过程中,应监控传输系统的流量,并严格监控流量波动。从流量波动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系统的中断和阻塞。根据监测流量波动调整传输系统,使数据信号传输方式更加畅通,并及时反馈信号。同时,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也得到了尽快解决。
3.5人员培训
加强有关技术人员的培训。自动化变电站的应用时间不长,许多变电站正处于从传统变电站向智能变电站过渡的阶段。员工的工作环境和任务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作量和难度,但工作环境的变化仍会产生不适应和熟悉。如果工作人员对自动化变电站不熟悉,就不能保证自动化变电站的高效运行,甚至在工作中产生操作失误和疏漏,造成一些安全隐患。
在应用自动化技术之前,应对员工进行全面培训,使其熟悉工作环境,并提前明确其工作任务。自动化技术应用后,对原有员工也应进行一定程度的指导和培训,确保员工在理论和实践上熟悉现代自动化工作环境。
3.6调试工作
在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调试技术中,现场调试非常重要。项目调试人员判断现场环境条件是否满足调试要求。在此基础上,系统设备能正常通电,通信网络能有效恢复。在此过程中,如果系统设备配置的软硬件满足工厂调试的组合,则意味着调试现场系统的所有设备运行正常,安装工作能够满足相应技术的要求,上电工作正常。此外,在现场调试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注意检查设备的命名,并验证移动点表的正确性。根据现场要求的配置参数,智能变电站系统设备必须满足变电站的要求。在现场调试过程中,工程调试人员应建立数据库和站控层设备,在此基础上配置和安装应用软件,并注意调试和生成各种功能的接口。在调试现场,更好地利用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工程的调试技术。
结论
自动化智能变电站是我国电力安全和电力安全的重要节点。自动化智能变电站的效率关系到我国电力系统的效率,智能变电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关系到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中国未来的电力发展非常重要,但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必须考虑变电站工作模式的变化。要从安全、高效、可靠等方面制定完善可靠的制度,运用安全高效的技术,因地制宜地制定防灾体系,做好防灾准备。只有这样,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电力系统和其他事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林广,张秉楠,高尚,雍明月.智能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调试与运行维护对策[J].技术与市场,2020,27(12):61-63.
[2]刘娇,刘斯佳,王刚.智能变电站建设方案的研究[J].华东电力,2010,38(07):974-977.
[3]李海川.分析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调试常见问题及解决方式[J].科技风,2019(13):187.
[4]李宁.智能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调试和运行维护对策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12):200-201+203.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智能变电站;应用
1智能变电站的技术特点
传统变电站内采用的都是一些常规设备,信号的采集、传输、控制需要使用数量庞大的二次电缆,成本高,接线复杂,不但信息数据采集烦琐,而且信息对象没有统一建模,装置之间也没有搭建信息通信平台,各子系统之间采集的数据、功能配置可能重复而造成浪费。二次电缆的大量使用也不利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且易对通信系统造成干扰。
相对于传统变电站,智能变电站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
(1)不再对传统的一、二次电气设备进行严格明确的划分,“智能设备”在完成传输、分配电能的任务的同时还具备了测量、保护、控制等一系列在传统变电站中由二次设备完成的功能。传统的二次设备的功能整合在智能设备中并以智能组件的形式体现出来。换句话说智能设备就是一次设备与智能组件的有机结合。智能组件可能具有一个功能单元,也可能是多个,比如RCS测控、RCS保护、PMU、MU或是一些其他的IED(IntelligentElectricDevice)。当然也可能是多个装置的组合,如屏柜、GIS智能汇控柜等。
(2)传统变电站只有两层结构,站控层和间隔层。而智能变电站创新性的增加了过程层,通过过程层完成对运行电网中各电气量(电压、频率波形等)的采集,实现对各主要电气设备的保护式监测,如高压开关设备或是变压器的温度、压力、绝缘等。过程层设备还能够接收并完成站控层主机或是间隔层设备发来的控制指令,实现遥控、遥调等功能。智能变电站站控层功能包括站域保护、远动系统、对时系统、通信系统、自动化系统、SCADA、PDC、操作闭锁、全站备自投、集中故障录波、低频/低压解列、保护信息管理。
2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
2.1结构技术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技术。与传统变电站的结构技术相比,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技术不仅具有更好的数字一致性和更成熟性,而且连接速度更快,工程应用模式也能满足高度标准化的要求。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的系统结构和技术完善,不仅可以系统地维护和扩展工作,还可以更新工作,从而进一步推动变电站的智能化进程。
2.2结构和功能
在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中,它具有许多功能,其中以变电站一次设备为对象的功能是最重要的功能。就功能性质而言,智能变电站的结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基本功能和系统功能(1)基本功能是工程师保护的基础工作,检查和监控自动化系统(2)系统功能是利用自动化系统实施监控和管理、控制站区域、远程操作、综合决策和其他相关变电站操作活动。系统功能是基于基本功能实现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工程操作人員必须对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系统功能对其基本功能进行综合论述。
2.3结构特征
在智能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结构中,技术特点非常强。变电所智能系统设备可分层分散,同时水平布置,是主要体现。不同系统的许多智能设备将使用网络连接。另外,在智能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结构中,大部分是通过多设备、多环节实现的。
3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
3.1交接班制度
传统变电站所需要的数据和状态信息和自动化变电站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在交接班的过程中,过去要交接什么内容,应当重点核对检查哪些内容,在自动化的背景下又应当交接什么内容,重点关注哪些内容。工作内容的变化也应当在制度中体现出来。
3.2技术验证
技术验证是保证自动化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内容。自动化变电站的核心是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但这些新技术和新设备并不一定绝对安全可靠。对于许多新技术和设备,其可靠性应得到充分验证。它们不能盲目使用或完全信任。技术验证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理论和实验室验证,二是实践验证。对于新技术,在理论上必须是安全的,并且在应用于实践之前必须受到广泛的讨论和质疑。此外,在投入使用之前,必须通过实验加以证明。在实验室环境良好的情况下,该技术可以应用于智能变电站。经过长期在复杂工况下的实际试验,可以证明该新技术在安全性方面是比较完善的。
3.3加强监督和操作程序
从分析自动化系统运行的角度来看,程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运行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如果程序中有错误,程序控制的操作将出现问题。因此,应设置专门的监控程序,以监控自动化系统的连续运行。一旦程序出现错误,应在第一时间发出预警,重新校准系统。
3.4加强自动变速器系统的数据监控
在传输自动化系统数据的过程中,应监控传输系统的流量,并严格监控流量波动。从流量波动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系统的中断和阻塞。根据监测流量波动调整传输系统,使数据信号传输方式更加畅通,并及时反馈信号。同时,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也得到了尽快解决。
3.5人员培训
加强有关技术人员的培训。自动化变电站的应用时间不长,许多变电站正处于从传统变电站向智能变电站过渡的阶段。员工的工作环境和任务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作量和难度,但工作环境的变化仍会产生不适应和熟悉。如果工作人员对自动化变电站不熟悉,就不能保证自动化变电站的高效运行,甚至在工作中产生操作失误和疏漏,造成一些安全隐患。
在应用自动化技术之前,应对员工进行全面培训,使其熟悉工作环境,并提前明确其工作任务。自动化技术应用后,对原有员工也应进行一定程度的指导和培训,确保员工在理论和实践上熟悉现代自动化工作环境。
3.6调试工作
在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调试技术中,现场调试非常重要。项目调试人员判断现场环境条件是否满足调试要求。在此基础上,系统设备能正常通电,通信网络能有效恢复。在此过程中,如果系统设备配置的软硬件满足工厂调试的组合,则意味着调试现场系统的所有设备运行正常,安装工作能够满足相应技术的要求,上电工作正常。此外,在现场调试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注意检查设备的命名,并验证移动点表的正确性。根据现场要求的配置参数,智能变电站系统设备必须满足变电站的要求。在现场调试过程中,工程调试人员应建立数据库和站控层设备,在此基础上配置和安装应用软件,并注意调试和生成各种功能的接口。在调试现场,更好地利用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工程的调试技术。
结论
自动化智能变电站是我国电力安全和电力安全的重要节点。自动化智能变电站的效率关系到我国电力系统的效率,智能变电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关系到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中国未来的电力发展非常重要,但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必须考虑变电站工作模式的变化。要从安全、高效、可靠等方面制定完善可靠的制度,运用安全高效的技术,因地制宜地制定防灾体系,做好防灾准备。只有这样,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电力系统和其他事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林广,张秉楠,高尚,雍明月.智能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调试与运行维护对策[J].技术与市场,2020,27(12):61-63.
[2]刘娇,刘斯佳,王刚.智能变电站建设方案的研究[J].华东电力,2010,38(07):974-977.
[3]李海川.分析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调试常见问题及解决方式[J].科技风,2019(13):187.
[4]李宁.智能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调试和运行维护对策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12):20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