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7—0091—01
一堂完美的语文课,既要蕴涵理性思辨,又要充满诗情画意。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既要努力做到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和仪态大方,又要追求创新,使课堂效果最大化。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将是笔者在此着重阐述的问题。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氛围的重要性不需要更多道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一名教师来说十分重要。对语文教师来说,课堂上需要做的,就是对这一概念进行行为上的强化,即想方设法营造积极、愉快、向上、活泼的课堂氛围。这些手段可以源于课堂语言,也可以源于教学方法。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之下,以学生为本成为教育界不断强调的一个主题。众所周知,基于现实的原因,学生的学习基础、心理特点等因素受到制约,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的良好愿望并没有很好地实现。其实,在课堂上,教师完全可以忘记自己的角色,摒弃灌输式教学,以课堂教学和课文为媒介,与学生进行情感、语言的交流,在交流中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在一些问题的探讨上可以师生互动,让学生自由思考、自由发言,教师不要动不动就给学生讲述课文含义,讲述中心思想。学生只有从“听众”的角色转化为“演员”,他们的积极性才会提高,一潭死水似的课堂风气才会不复存在。
二、以“对话”的姿态用“心”与学生交流
作为与语言文字打交道的教师,如果失去了对语言魅力的把握和运用能力,就意味着丧失了某种教学能力。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笔者,只有发自内心的表述,才能触摸到语言本身存在的质感,才能在吸引学生方面有所建树。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不论是分析问题还是归纳总结,都不妨借用一种能充分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语言,以“对话”的姿态用“心”与学生交流。比如,在讲述《蓝色的树叶》一课时,笔者采用探究性的表述,将学生带入课文所描述的境界,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先以“我们见过的树叶有哪些颜色?”来发问,引入课文题旨。经历这样一个问答过程之后,笔者发现学生已与课文融为一体,课堂与心理体验产生了共鸣。在问题面前,一个个闪光的思想接踵而至,学生们的发言空前积极,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加清晰,对字词的认知与掌握也更为深刻。所以,这种以“对话”的姿态用“心”与学生交流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是学习上的一种享受,是柳暗花明般的探索和尝试,足以点亮他们懵懂的情感世界。同样,教师也体验到了语文教学的愉快。
三、利用课本引导学生探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基于课堂需要,教师要把课文及其知识点教给学生。因此,要从语文教材中给学生找到一条学与思真正结合的道路,即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当作引发学生思考的手段和媒介,让他们在其中争论、碰撞、发挥。在这个意义上,课文甚至语文课本都不再是传授知识的载体和工具,而是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创新和问题探究的一条大道。同时,由于汉语言文字建构的文本具有无限张力,面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通过课文去发散、去创造,使课文在学生面前实现一种升华。对此,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来加以反驳,因为在很多教师看来,小学生知识面有限。但不可忽视的是,学生的内心世界永远都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有着独特的思维和有别于成人世界的认知。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使学生的思维走出课文的囹圄到达超越境界。不论学生的理解是否准确,只要能引发他们的思考就是有意义的。
总之,语文教学之道有很多,作为来自先验和经验的实践总结及理论探索,本篇论文在它自身构建的理论空间里是有意义的,因为它首先不是对一个命题的猜测和无理要求,而是基于明辨是非之道,表明对一个问题的重视。而这种意义,将与理论表达以及笔者的教学生涯同道而驰。
编辑:马德佳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7—0091—01
一堂完美的语文课,既要蕴涵理性思辨,又要充满诗情画意。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既要努力做到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和仪态大方,又要追求创新,使课堂效果最大化。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将是笔者在此着重阐述的问题。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氛围的重要性不需要更多道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一名教师来说十分重要。对语文教师来说,课堂上需要做的,就是对这一概念进行行为上的强化,即想方设法营造积极、愉快、向上、活泼的课堂氛围。这些手段可以源于课堂语言,也可以源于教学方法。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之下,以学生为本成为教育界不断强调的一个主题。众所周知,基于现实的原因,学生的学习基础、心理特点等因素受到制约,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的良好愿望并没有很好地实现。其实,在课堂上,教师完全可以忘记自己的角色,摒弃灌输式教学,以课堂教学和课文为媒介,与学生进行情感、语言的交流,在交流中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在一些问题的探讨上可以师生互动,让学生自由思考、自由发言,教师不要动不动就给学生讲述课文含义,讲述中心思想。学生只有从“听众”的角色转化为“演员”,他们的积极性才会提高,一潭死水似的课堂风气才会不复存在。
二、以“对话”的姿态用“心”与学生交流
作为与语言文字打交道的教师,如果失去了对语言魅力的把握和运用能力,就意味着丧失了某种教学能力。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笔者,只有发自内心的表述,才能触摸到语言本身存在的质感,才能在吸引学生方面有所建树。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不论是分析问题还是归纳总结,都不妨借用一种能充分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语言,以“对话”的姿态用“心”与学生交流。比如,在讲述《蓝色的树叶》一课时,笔者采用探究性的表述,将学生带入课文所描述的境界,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先以“我们见过的树叶有哪些颜色?”来发问,引入课文题旨。经历这样一个问答过程之后,笔者发现学生已与课文融为一体,课堂与心理体验产生了共鸣。在问题面前,一个个闪光的思想接踵而至,学生们的发言空前积极,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加清晰,对字词的认知与掌握也更为深刻。所以,这种以“对话”的姿态用“心”与学生交流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是学习上的一种享受,是柳暗花明般的探索和尝试,足以点亮他们懵懂的情感世界。同样,教师也体验到了语文教学的愉快。
三、利用课本引导学生探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基于课堂需要,教师要把课文及其知识点教给学生。因此,要从语文教材中给学生找到一条学与思真正结合的道路,即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当作引发学生思考的手段和媒介,让他们在其中争论、碰撞、发挥。在这个意义上,课文甚至语文课本都不再是传授知识的载体和工具,而是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创新和问题探究的一条大道。同时,由于汉语言文字建构的文本具有无限张力,面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通过课文去发散、去创造,使课文在学生面前实现一种升华。对此,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来加以反驳,因为在很多教师看来,小学生知识面有限。但不可忽视的是,学生的内心世界永远都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有着独特的思维和有别于成人世界的认知。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使学生的思维走出课文的囹圄到达超越境界。不论学生的理解是否准确,只要能引发他们的思考就是有意义的。
总之,语文教学之道有很多,作为来自先验和经验的实践总结及理论探索,本篇论文在它自身构建的理论空间里是有意义的,因为它首先不是对一个命题的猜测和无理要求,而是基于明辨是非之道,表明对一个问题的重视。而这种意义,将与理论表达以及笔者的教学生涯同道而驰。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