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在香港《文汇报》上读到朵拉先生的佳作《程门立雪地》,唤起我对程门立雪的再思考。近千年来,程门立雪,家喻户晓、广为流传。只是,人们对“立雪”之举,津津乐道、赞誉有加的同时,对“程门”之重,却点到为止、淡淡而谈。在我看来,这实在有点“厚此薄彼”的味道。
游酢、杨时为了拜师求学,冒着严寒前往程家,置风侵雪打于不顾,在“程门”前站立了很长时间,以致积雪达到一尺之厚。从这个角度讲,游、杨尊师重道、诚心求学的精神和举止,是感人至深、可敬可佩的。不过,倘若不是名声在外、学识厚重的“程门”,有谁吃饱了撑的,愿意大冷天骑着毛驴,抑或坐着马车,大老远地跑到程颐家门前去“立雪”呢?
这个典故最早的史料记载有两个。一是《宋史》中的《杨时传》:杨时和游酢“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一是《二程语录·侯子雅言》:“游、杨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人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
程颐(1033—1107),字正叔,洛阳伊川人,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世称伊川先生。《侯子雅言》作者侯仲良,是程颐的内弟,亦即“小舅子”,对谁是尊师重道、立雪程门的第一人,无疑更清楚、更知情。所以,他把游酢放在前面。这就足以证明,游酢是“程门立雪”的第一人。
长期以来,关于程门立雪“第一人”的说法,不尽一致。其实,在我看来,谁一谁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确有其事,以及游、杨二人重道尊师、虔诚求学的精神。熙宁五年(1072),刚满20岁的游酢,从福建赴京师(开封)预考,慕名拜见程颐。了解游酢后,程赞曰:“其资可以适道。”同年八月,程颐之兄程颢任扶沟县(今属河南)知县。经程颐举荐,游酢到扶沟任管理全县教育工作的“县学教授”(相当于县教育局长)。他一边做好本职工作,一边向程颢虚心学习。前后三年,学识大有长进。元丰四年(1081),杨时与游酢相见。在游酢的引荐下,一起到颖昌(许昌)向程颢求教……二人南归时,程颢目送他们,并深有感触地说:“吾道南矣!”1093年,程颢去世12年后,游酢又偕同杨时前往洛阳拜见程颐。这才演绎了这个世代流传的故事。
可见,游酢、杨时“立雪”,是41岁的事。老大不小,且颇有建树的人,为什么还要在瑟瑟寒风中,专程前去拜程頤为师呢?答案是唯一的:程门如“宝库”——只有从程颐那里,才可以学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据史料记载,程颐年轻时在太学一举成名,20余岁就开始接纳门生,教授儒学。后来,与其兄程颢一道成为一代儒学大师,受到各地士人的尊崇,纷纷拜师于其门下。程颐修养有道、德才兼备。司马光等人在当年的推荐书中写道:河南隐逸之士程颐,博学好古,安于贫贱,恪守节操,言必忠信,动遵礼义,希望朝廷让他出来做官,委以重任。程颐虽然没有接受朝廷的任命,但次年即应诏入京,受命为崇政殿说书——教皇帝读书。由此可见,游、杨结伴虔诚敬拜程颐为师,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慎重之选择。
古人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今人讲,要给学生半桶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教师,只有做到“德学”兼备、两者皆高,才能赢得学生的敬佩与尊重,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学习、注重研修,不断给自己注入“新水”“活水”,才可望成为一个当之无愧、名副其实的“园丁”。遗憾的是,现今个别教师的“水”,原本就不“高”,甚或只有“半桶水”,却忽视学习,得过且过,放任自己,误人子弟。学生在校,首要任务就是刻苦学习,取得良好成绩。可是,当下一些学生读书热情不高、学习成绩不好。“补考一族”,频现校园;“挂科现象”,颇为普遍。其所以然,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正确,无疑是主要原因。但是,与一些教师教不得法、授不给力密切相关。君不见,少数教师往往连备课程序都省去了,授课“照着课文讲”,没有“自己的东西”。所讲内容,既不是个人的钻研成果,又没有自身的学习体会,没有感染力,缺乏启迪性。如此这般,怎样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等教师,各级各类学校,或多或少都有。
文学家、语文学家、出版家和翻译家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的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灵魂的塑造者。一方面,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不可低估的。另一方面,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观察与品评中。学生信服、尊重某个教师,往往是由喜爱、敬佩“派生”的。这种敬佩和喜爱,不是由他人慷慨赠送或刻意吹捧的,而是由教师自身良好素质与修养决定的。古往今来,大量事实表明,唯有知识渊博、道德高尚、行为规范、忠于职守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才是值得学生去追随的。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但凡想成为“高徒”的人,必定会想方设法追寻“名师”。程门立雪的典故,讲述了学生尊重老师、恭敬受教的范例。这是无可厚非、理所应当的。但前提是,教师即便学识不如“二程”那样丰富渊博,也要树立明确目标,着力提升综合素质。反之,纵然游酢、杨时再世,怕也不会真心诚意、心甘情愿前去“立雪”的。
游酢、杨时为了拜师求学,冒着严寒前往程家,置风侵雪打于不顾,在“程门”前站立了很长时间,以致积雪达到一尺之厚。从这个角度讲,游、杨尊师重道、诚心求学的精神和举止,是感人至深、可敬可佩的。不过,倘若不是名声在外、学识厚重的“程门”,有谁吃饱了撑的,愿意大冷天骑着毛驴,抑或坐着马车,大老远地跑到程颐家门前去“立雪”呢?
这个典故最早的史料记载有两个。一是《宋史》中的《杨时传》:杨时和游酢“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一是《二程语录·侯子雅言》:“游、杨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人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
程颐(1033—1107),字正叔,洛阳伊川人,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世称伊川先生。《侯子雅言》作者侯仲良,是程颐的内弟,亦即“小舅子”,对谁是尊师重道、立雪程门的第一人,无疑更清楚、更知情。所以,他把游酢放在前面。这就足以证明,游酢是“程门立雪”的第一人。
长期以来,关于程门立雪“第一人”的说法,不尽一致。其实,在我看来,谁一谁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确有其事,以及游、杨二人重道尊师、虔诚求学的精神。熙宁五年(1072),刚满20岁的游酢,从福建赴京师(开封)预考,慕名拜见程颐。了解游酢后,程赞曰:“其资可以适道。”同年八月,程颐之兄程颢任扶沟县(今属河南)知县。经程颐举荐,游酢到扶沟任管理全县教育工作的“县学教授”(相当于县教育局长)。他一边做好本职工作,一边向程颢虚心学习。前后三年,学识大有长进。元丰四年(1081),杨时与游酢相见。在游酢的引荐下,一起到颖昌(许昌)向程颢求教……二人南归时,程颢目送他们,并深有感触地说:“吾道南矣!”1093年,程颢去世12年后,游酢又偕同杨时前往洛阳拜见程颐。这才演绎了这个世代流传的故事。
可见,游酢、杨时“立雪”,是41岁的事。老大不小,且颇有建树的人,为什么还要在瑟瑟寒风中,专程前去拜程頤为师呢?答案是唯一的:程门如“宝库”——只有从程颐那里,才可以学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据史料记载,程颐年轻时在太学一举成名,20余岁就开始接纳门生,教授儒学。后来,与其兄程颢一道成为一代儒学大师,受到各地士人的尊崇,纷纷拜师于其门下。程颐修养有道、德才兼备。司马光等人在当年的推荐书中写道:河南隐逸之士程颐,博学好古,安于贫贱,恪守节操,言必忠信,动遵礼义,希望朝廷让他出来做官,委以重任。程颐虽然没有接受朝廷的任命,但次年即应诏入京,受命为崇政殿说书——教皇帝读书。由此可见,游、杨结伴虔诚敬拜程颐为师,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慎重之选择。
古人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今人讲,要给学生半桶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教师,只有做到“德学”兼备、两者皆高,才能赢得学生的敬佩与尊重,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学习、注重研修,不断给自己注入“新水”“活水”,才可望成为一个当之无愧、名副其实的“园丁”。遗憾的是,现今个别教师的“水”,原本就不“高”,甚或只有“半桶水”,却忽视学习,得过且过,放任自己,误人子弟。学生在校,首要任务就是刻苦学习,取得良好成绩。可是,当下一些学生读书热情不高、学习成绩不好。“补考一族”,频现校园;“挂科现象”,颇为普遍。其所以然,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正确,无疑是主要原因。但是,与一些教师教不得法、授不给力密切相关。君不见,少数教师往往连备课程序都省去了,授课“照着课文讲”,没有“自己的东西”。所讲内容,既不是个人的钻研成果,又没有自身的学习体会,没有感染力,缺乏启迪性。如此这般,怎样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等教师,各级各类学校,或多或少都有。
文学家、语文学家、出版家和翻译家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的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灵魂的塑造者。一方面,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不可低估的。另一方面,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观察与品评中。学生信服、尊重某个教师,往往是由喜爱、敬佩“派生”的。这种敬佩和喜爱,不是由他人慷慨赠送或刻意吹捧的,而是由教师自身良好素质与修养决定的。古往今来,大量事实表明,唯有知识渊博、道德高尚、行为规范、忠于职守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才是值得学生去追随的。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但凡想成为“高徒”的人,必定会想方设法追寻“名师”。程门立雪的典故,讲述了学生尊重老师、恭敬受教的范例。这是无可厚非、理所应当的。但前提是,教师即便学识不如“二程”那样丰富渊博,也要树立明确目标,着力提升综合素质。反之,纵然游酢、杨时再世,怕也不会真心诚意、心甘情愿前去“立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