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前不久闭幕的深圳文博会上,广东省肇庆市的文化产业招商成果桃李满篮。其重点项目中国(四会)珠宝玉石首饰产业发展示范城首期、星湖文化园、鼎湖岭南文化古城综合旅游项目首期等12个项目,在深圳举行现场签约,合同金额共计20.8亿元。
据肇庆市委外宣办介绍,今年深圳文博会上,肇庆市推出文化产业招商项目有43个,包括肇庆古宋城保护与开发利用、阅江楼文化景区开发等历史文化项目;中国砚村、高要市金渡镇西江羚羊峡度假区等文化旅游项目;电视连续剧《状元正年少》制作招商、《岭南画子—黎雄才》影视作品等影视制作项目,以及肇庆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肇庆文化创意展览中心等文化创意项目。
自2009年以来,肇庆已连续六年组团参展深圳文博会,前五年共推出224个文化产业招商推介项目,内容涵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影视动漫、山水实景剧、文化旅游、历史文化工艺品研发等方面。肇庆市通过深圳文博会,在文化产业招商方面已是硕果累累,加上前五年共签约的67个项目,六年来累计合同金额已达84.46亿元。
今年5月8日,肇庆市文化产业促进会成立,企业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日益明确起来。对于近年来文化产业在肇庆市经济发展格局中的角色位置和发展方向,肇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欧荣生阐述了他的想法。
《文化月刊》:肇庆市发展文化产业近年来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在此过程中,政府与企业是如何确定各自的角色定位的,您认为二者应该怎样配合?
欧荣生:从宏观方面讲,发展文化产业应考虑其未来的方向,并且要把握重点。现在文化产业需要走一条更加有序、更加理性的道路。肇庆市现在从政府层面去引导,立足于本地资源进行整合,进而孵化和催生新的业态,让文化产业间有更好的互动。今年市委为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重点抓十五项改革。文化方面的改革就有三个平台搭建的目标: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文化信息交流平台和文化产业交易平台。
政府部门现在很重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有意识地去行政化、去行政命令式的干扰,这体现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到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地位。所以今年5月,在政府部门和企业界的共同发起下,我们新成立了肇庆市文化产业促进会,让企业、行业间进一步密切交流,更大地发挥市场的作用。政府要从主角的位置逐步退到配角,让企业充当主角。这就是遵守市场本来应有的基本规律。过去更多的是政府在“拉郎配”,现在是让企业间“自由恋爱”。
可以说,肇庆在着力主张市场化运营来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动力。举个例子: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目前全市全面完成了市歌舞团、市粤剧团、市话剧团等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任务,成立了“肇庆市歌舞团有限公司”和“肇庆市粤剧团有限公司”,新一轮文化改制和机制创新也在同时进行,演艺业从思想观念,到运作模式,到经营策略,都由市场决定。文化局长对分管的副局长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对剧团的领导,你只有行政上的管理权,而没有经营上的决策权。”
《文化月刊》:从政策层面的引导和推动看,肇庆市政府实行了哪些具体措施?
欧荣生:就目前的情况看,一方面,肇庆的文化产业在全市GDP中所占比重正在逐步提升,另一方面,我市文化产业也面临创意薄弱、资金人才缺乏等诸多难题。为此,借着建设“中国宜居文化名城”的目标,我市实施文化强市战略,近年来出台一系列政策,吹响了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的号角。根据中央和省有关部署,我市先后出台了《肇庆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若干政策》《肇庆市重点文艺创作扶持奖励办法》《肇庆市建设文化强市规划大纲》《肇庆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来培育,每年设立1000万专项资金扶持文化产业,从财税、投融资、人才等多方面进行扶持;对于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描绘出肇庆市文化产业发展“线路图”的同时,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文化月刊》:肇庆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如何将这些优势进行转化和利用,现在的产业布局与此有一定关联吗?
欧荣生:其实我们一直主张植根传统文化发展创意产业。根据我市各相关规划对城市功能的定位,结合全市各地文化资源的优势,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挖掘和弘扬包公文化、龙母文化、六祖文化、端砚文化、广府文化,如端州区的端砚文化村、怀集县的六祖禅院生态文化项目、德庆县的悦城龙母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等等,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砚都”文化名片。在此基础上,肇庆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也日益优化,产业集聚的辐射作用更加明显。除了城区各大项目外,以怀集六祖禅宗文化旅游区、德庆悦城龙母民俗文化园、封开广信文化园、广府文化创意园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产业逐步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相互呼应的文化产业集聚基地。这些项目的开发都在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
《文化月刊》:现有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发展状况如何?
欧荣生:文化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近年来,我市坚持实施重大项目、产业集聚、科技引领、特色品牌等发展策略,建设了一批区域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集聚园,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砚都(肇庆)端砚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园、中巴软件园、华南智慧城等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产业园区(基地)为主要载体,构建产业联合、孵化和相互推动的良好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肇庆的影视产业可谓异军突起,发展迅猛。近年来,国产古装喜剧片《跟红顶白大三元》、电视剧《都市一家人》、电影《赛车传奇》、微电影《星湖梦》和电影《梦想庄园》等影视剧先后在我市拍摄完成并上映。电影《北燕南鸣》、电影《旗》和动画片《龙母传奇》也于近期完成拍摄,正在进行紧张的后期制作,“鼎湖影视城·影视肇庆”项目首期、四会市农民影视基地等项目的签约,均为擦亮“肇庆天然摄影棚”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
据肇庆市委外宣办介绍,今年深圳文博会上,肇庆市推出文化产业招商项目有43个,包括肇庆古宋城保护与开发利用、阅江楼文化景区开发等历史文化项目;中国砚村、高要市金渡镇西江羚羊峡度假区等文化旅游项目;电视连续剧《状元正年少》制作招商、《岭南画子—黎雄才》影视作品等影视制作项目,以及肇庆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肇庆文化创意展览中心等文化创意项目。
自2009年以来,肇庆已连续六年组团参展深圳文博会,前五年共推出224个文化产业招商推介项目,内容涵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影视动漫、山水实景剧、文化旅游、历史文化工艺品研发等方面。肇庆市通过深圳文博会,在文化产业招商方面已是硕果累累,加上前五年共签约的67个项目,六年来累计合同金额已达84.46亿元。
今年5月8日,肇庆市文化产业促进会成立,企业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日益明确起来。对于近年来文化产业在肇庆市经济发展格局中的角色位置和发展方向,肇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欧荣生阐述了他的想法。
《文化月刊》:肇庆市发展文化产业近年来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在此过程中,政府与企业是如何确定各自的角色定位的,您认为二者应该怎样配合?
欧荣生:从宏观方面讲,发展文化产业应考虑其未来的方向,并且要把握重点。现在文化产业需要走一条更加有序、更加理性的道路。肇庆市现在从政府层面去引导,立足于本地资源进行整合,进而孵化和催生新的业态,让文化产业间有更好的互动。今年市委为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重点抓十五项改革。文化方面的改革就有三个平台搭建的目标: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文化信息交流平台和文化产业交易平台。
政府部门现在很重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有意识地去行政化、去行政命令式的干扰,这体现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到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地位。所以今年5月,在政府部门和企业界的共同发起下,我们新成立了肇庆市文化产业促进会,让企业、行业间进一步密切交流,更大地发挥市场的作用。政府要从主角的位置逐步退到配角,让企业充当主角。这就是遵守市场本来应有的基本规律。过去更多的是政府在“拉郎配”,现在是让企业间“自由恋爱”。
可以说,肇庆在着力主张市场化运营来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动力。举个例子: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目前全市全面完成了市歌舞团、市粤剧团、市话剧团等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任务,成立了“肇庆市歌舞团有限公司”和“肇庆市粤剧团有限公司”,新一轮文化改制和机制创新也在同时进行,演艺业从思想观念,到运作模式,到经营策略,都由市场决定。文化局长对分管的副局长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对剧团的领导,你只有行政上的管理权,而没有经营上的决策权。”
《文化月刊》:从政策层面的引导和推动看,肇庆市政府实行了哪些具体措施?
欧荣生:就目前的情况看,一方面,肇庆的文化产业在全市GDP中所占比重正在逐步提升,另一方面,我市文化产业也面临创意薄弱、资金人才缺乏等诸多难题。为此,借着建设“中国宜居文化名城”的目标,我市实施文化强市战略,近年来出台一系列政策,吹响了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的号角。根据中央和省有关部署,我市先后出台了《肇庆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若干政策》《肇庆市重点文艺创作扶持奖励办法》《肇庆市建设文化强市规划大纲》《肇庆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来培育,每年设立1000万专项资金扶持文化产业,从财税、投融资、人才等多方面进行扶持;对于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描绘出肇庆市文化产业发展“线路图”的同时,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文化月刊》:肇庆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如何将这些优势进行转化和利用,现在的产业布局与此有一定关联吗?
欧荣生:其实我们一直主张植根传统文化发展创意产业。根据我市各相关规划对城市功能的定位,结合全市各地文化资源的优势,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挖掘和弘扬包公文化、龙母文化、六祖文化、端砚文化、广府文化,如端州区的端砚文化村、怀集县的六祖禅院生态文化项目、德庆县的悦城龙母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等等,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砚都”文化名片。在此基础上,肇庆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也日益优化,产业集聚的辐射作用更加明显。除了城区各大项目外,以怀集六祖禅宗文化旅游区、德庆悦城龙母民俗文化园、封开广信文化园、广府文化创意园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产业逐步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相互呼应的文化产业集聚基地。这些项目的开发都在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
《文化月刊》:现有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发展状况如何?
欧荣生:文化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近年来,我市坚持实施重大项目、产业集聚、科技引领、特色品牌等发展策略,建设了一批区域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集聚园,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砚都(肇庆)端砚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园、中巴软件园、华南智慧城等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产业园区(基地)为主要载体,构建产业联合、孵化和相互推动的良好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肇庆的影视产业可谓异军突起,发展迅猛。近年来,国产古装喜剧片《跟红顶白大三元》、电视剧《都市一家人》、电影《赛车传奇》、微电影《星湖梦》和电影《梦想庄园》等影视剧先后在我市拍摄完成并上映。电影《北燕南鸣》、电影《旗》和动画片《龙母传奇》也于近期完成拍摄,正在进行紧张的后期制作,“鼎湖影视城·影视肇庆”项目首期、四会市农民影视基地等项目的签约,均为擦亮“肇庆天然摄影棚”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