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学生在掌握文化课知识的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的德育水平。德育教育关乎小学生学习成长的方方面面以及各个重要的阶段。作为与学生最密切的接触者,小学班主任只有充分了解小学生的需求,实行具体的激励,才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更好地服从教师德育教育。所以,小学班主任需要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实行激励制度来引导小学生朝着良性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政策
引言:
教师要充分理解,德育工作的要点不是自身的日常教学,而是要用激励和鼓励的制度来引导德育教学。德育教育的教学成果不是一天就成显示出来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所以,小学班主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运用激励策略,使学生在柔和的激励中自觉提升思想觉悟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理念,促进小学德育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实施激励策略的必要性
对于德育教育工作实施激励政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1]。因为相对于口头批评教育或者实际性处罚,学生更容易接受激励策略。学生正处于懵懂无知的年纪,家长教师不能随时监管很容易做错事情。学生的心灵普遍比较脆弱,如果一味进行说教和批评,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自卑以及抵触的情绪,严重的情况下会变得逆反而变本加厉。现在教育讲究用柔和的方法来化解问题,教师予以学生激励,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指导他们正确的行为准则,让他们朝着对的方向进行改正。学生做对了事情或者做了好事,也需要进行激励,要鼓励学生的行为,增加学生的正向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价值观。
二、小学班主任如何实施激励策略
(一)加强对学生的沟通了解
每个小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拥有独立的思想[2]。班主任在日常的学习中只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学生的行为品质了解的就相对较少。所谓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只有班主任对每一个学生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具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给予对应的激励。
教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经常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以便于及时安抚和教导。对于做错事的学生要了解深处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分析错误,改正错误。对于相应的好人好事也要进行表扬和激励,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
(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德育的意义
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德育的实质意义以及接受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意识。
例如,播放关于道德品质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内心的崇拜之情,用视频中的好人好事来引导学生的正向思维,利用视频中的不良行为,告诫学生思想品德不端正会带来的危害。然后以此为契机,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我心中的德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让学生之间可以充分进行讨论,分别阐述一下关于德育的想法。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将德育初步渗透到学生的心里,让学生加深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也能在演讲比赛中倾听学生的内心想法。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激励,让学生更加奋进。
(三)保证激励的真实性及适度性
在进行激励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为了受到表扬而去做出虚假的行为。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给予一定的惩处,避免学生弄虚作假,破坏了激励策略的真实性和实效性。
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激励的过程中,也要遵守适度原则,针对学生的具体行为做出合理的激励,不能滥用激励,造成负面的后果。
(四)结合学习、生活进行激励
小学教育主要集中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所以班主任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表现进行激励[3]。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发现他们的优秀表现以及做错的事情,结合德育教育进行适度的激励,带动学生的道德素养快速的成长。
例如,在学习中,学生主动去帮助他人补习落下的功课或者讲解不会的题目,教师就可以进行激励,让学生感觉心里温暖,从而在学习中形成互帮互助的好风气,带动学生共同进步;学生捡到物品及时上交,教师可以进行激励,表扬他拾金不昧的精神。在生活中,学生做错了事情主动承认,主动帮助他人分担劳动,这都是生活中的好品质,教师都要给予激励。
结束语:
小学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对其进行德育教育能直接惠及学生的一生。班主任应结合学生的心理对其进行适度的激励策略,指导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的行为,在此基础上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中,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保证德育精神真正地渗透到学生的心中。
参考文献:
[1]潘新意.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198-199.
[2]沈惠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的有效实施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24):69.
[3]刘瑶.探析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14):67.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政策
引言:
教师要充分理解,德育工作的要点不是自身的日常教学,而是要用激励和鼓励的制度来引导德育教学。德育教育的教学成果不是一天就成显示出来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所以,小学班主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运用激励策略,使学生在柔和的激励中自觉提升思想觉悟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理念,促进小学德育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实施激励策略的必要性
对于德育教育工作实施激励政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1]。因为相对于口头批评教育或者实际性处罚,学生更容易接受激励策略。学生正处于懵懂无知的年纪,家长教师不能随时监管很容易做错事情。学生的心灵普遍比较脆弱,如果一味进行说教和批评,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自卑以及抵触的情绪,严重的情况下会变得逆反而变本加厉。现在教育讲究用柔和的方法来化解问题,教师予以学生激励,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指导他们正确的行为准则,让他们朝着对的方向进行改正。学生做对了事情或者做了好事,也需要进行激励,要鼓励学生的行为,增加学生的正向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价值观。
二、小学班主任如何实施激励策略
(一)加强对学生的沟通了解
每个小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拥有独立的思想[2]。班主任在日常的学习中只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学生的行为品质了解的就相对较少。所谓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只有班主任对每一个学生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具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给予对应的激励。
教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经常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以便于及时安抚和教导。对于做错事的学生要了解深处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分析错误,改正错误。对于相应的好人好事也要进行表扬和激励,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
(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德育的意义
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德育的实质意义以及接受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意识。
例如,播放关于道德品质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内心的崇拜之情,用视频中的好人好事来引导学生的正向思维,利用视频中的不良行为,告诫学生思想品德不端正会带来的危害。然后以此为契机,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我心中的德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让学生之间可以充分进行讨论,分别阐述一下关于德育的想法。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将德育初步渗透到学生的心里,让学生加深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也能在演讲比赛中倾听学生的内心想法。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激励,让学生更加奋进。
(三)保证激励的真实性及适度性
在进行激励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为了受到表扬而去做出虚假的行为。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给予一定的惩处,避免学生弄虚作假,破坏了激励策略的真实性和实效性。
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激励的过程中,也要遵守适度原则,针对学生的具体行为做出合理的激励,不能滥用激励,造成负面的后果。
(四)结合学习、生活进行激励
小学教育主要集中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所以班主任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表现进行激励[3]。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发现他们的优秀表现以及做错的事情,结合德育教育进行适度的激励,带动学生的道德素养快速的成长。
例如,在学习中,学生主动去帮助他人补习落下的功课或者讲解不会的题目,教师就可以进行激励,让学生感觉心里温暖,从而在学习中形成互帮互助的好风气,带动学生共同进步;学生捡到物品及时上交,教师可以进行激励,表扬他拾金不昧的精神。在生活中,学生做错了事情主动承认,主动帮助他人分担劳动,这都是生活中的好品质,教师都要给予激励。
结束语:
小学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对其进行德育教育能直接惠及学生的一生。班主任应结合学生的心理对其进行适度的激励策略,指导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的行为,在此基础上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中,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保证德育精神真正地渗透到学生的心中。
参考文献:
[1]潘新意.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198-199.
[2]沈惠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的有效实施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24):69.
[3]刘瑶.探析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1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