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冶存荣,一位默默无闻的民间艺术爱好者,用自己平凡的人生抒写着对美的孜孜追求,辛勤地耕耘在民间艺术这块田园上。
古邑丹城,唐蕃古道,日月山下,药水河畔,一个幽静的山村——湟源县和平村,是冶存荣诞生的地方。家乡的沃土培育了他的天智,使他从小能吮吸民间艺术的营养。心灵手巧的母亲是他最好的老师,一幅幅剪纸,一件件绣品,从母亲手中创作出来,深深印刻在他幼小的心灵。耳濡目染,什么针头线脑,盘绣印版,剪纸花样,就产生了兴趣。
稍长,进入学校,对美术情有独钟,纸上画,地上画,只要有块地方就想画画,他小学时的美术作品常被老师挂在教室墙上供大家欣赏,办黑板报、办墙报都是他的活儿。1962年参加工作,先后在海北州祁连山小学、海北州民族师范学校任教,除上语文课之外,还承担全校的美术课,就特别注重培育学生的美育教育,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在学校经常组织学生举办美术作品展览,学生的美术作品多次获省州奖励。
二十世纪70年代中期,冶存荣进入海北州群艺馆工作,为他施展才华提供了平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文艺开始复兴,国家对民族民间文化十分重视,开始了“十大文艺集成”的文化工程。1989年,海北州成立了“文艺集成领导小组”,由主管副州长任组长,冶存荣任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冶存荣带领全馆工作人员,奔赴自治州各地的田间地头、草原牧场、厂矿企业,全面搜集民间艺术资料,与民间艺人广交朋友。没有交通工具,就骑自行车、骑马,还经常是徒步行走。有一次去祁连县采访一位民间艺人,他住在夏季牧场的高山上,车行进在崎岖不平的山间,突然被一条奔腾的溪流挡住去路,无奈大家趟河而过,湍急的河水,溜滑的水石,过河十分困难,冶存荣几次滑倒落水,险被人们拉起,虽然艰难过了河,但衣服都被淋湿了,这样的险情经常会遇到。寒来暑往,经过8个春秋,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他们先后完成了《海北民间歌谣集》《海北民间故事集》《海北民间歌曲集》《海北民间舞蹈集》。其中,冶存荣亲自参与搜集、整理的资料占30%。海北州很好地完成了“文艺集成”的任务,受到省文化部门的表彰,冶存荣本人受到文化部、国家民委、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颁发的“参加艺术科学国家重点研究项目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工作和资料整理工作贡献奖”。
在完成“十大文艺集成”任务的同时,冶存荣开始筹划另一项文化工程,即搜集海北州的民间刺绣作品。海北作为以牧业为主的自治州,刺绣作品不一定很多,同志们也提出质疑,但冶存荣坚信,只要下功夫,总会有收获。冶存荣又带领大家到全州各地搜集刺绣作品,几乎走遍了全州的山山水水,用有限的资金,用辛劳的汗水,终于有了收获,搜集到大量刺绣作品。但这些作品品种比较单一,作品不够丰富。他们又到邻近的互助县、大通县、湟中县、平安县、循化县、化隆县等地广泛搜集,征集到作品500多件,作品内容一下子丰富了许多,青海民间刺绣的品种基本齐全。冶存荣构想,集全省之刺绣作品,以“海北民间刺绣艺术”的名义,把民间刺绣打出去。首先,在自治州首府进行展出,引起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关心支持。1986年,海北刺绣在省城西宁展出,这也是全省第一次集中展示刺绣作品,引起省领导、文化部门、省城群众的热情关注,省文化部门还准备向省外推介。在展出中,听取各方意见,对刺绣作品进行了补充,民族成分和地域特色全面兼顾,作品更加丰富完整,具备了外出展览的条件。1987年,冶存荣带领他的团队,海北刺绣以“青海民间刺绣艺术展览”的名义,到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从而使藏在深闺人不知的民间艺术,一下子登上了大雅之堂,揭开了青海民间刺绣崭新的一页。展览一开幕,艳丽的民间色彩、强烈的民族特色,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引起一阵轰动,首都人民不禁刮目相看。原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同志看了展览高兴地说:“展览很好,很有特色,希望我们的民族艺术不断发扬光大”。李先念主席的夫人林佳楣同志观后兴奋地说:“青海能保留这么丰富的民间刺绣很不容易,可以使人们了解青海,了解青海各族人民和民间艺术。”民族宫领导同志说:“过去我们把眼光老是盯在西南各民族,看了青海刺绣展览,让人大吃一惊。”民俗学家赵紫晨先生说:“我很欣赏这个展览,因为他是真正民间的东西,充分反映出青海各民族的生活和智慧,特色十分鲜明,其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是很高的,在北京能看到这样的展览令人高兴。”首都观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意见,他们纷纷在意见簿中写道:“青海是祖国大西北的一颗明珠。”“繁荣民族艺术,促进民族团结。”展览期间还召开了记者招待会,首都30余家新闻单位的60多名记者参加,《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农民报》《首都信息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新华社、中国新闻社、《天津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广播电视台等纷纷发表消息和专稿,《青海日报》以新闻和专题的形式三次进行报道,中央电视台还制作了专题片在《九州方圆》栏目多次播出。所有这些报道都为宣传展览,宣传青海发挥了巨大作用。
为了提高青海刺绣的影响力和对青海刺绣的认同感,展览期间还召开了专家座谈会,邀请在京的民俗、民族、艺术方面的专家对展览发表专家的看法。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朱教授说:“展览内容丰富、集中,专题性强,看了很高兴,这项工作具有深远意义。青海做这么多工作是为了将来着想,子孙万代会感谢你们的。我们喊了几年抢救民族文化不见效,现在一些人不要传统文化,光要西方文化,这个展览就是对这些人的一个教育。”国务院美术顾问杨亚人说:“看了展览很高兴,我在青海工作多年知道民族艺术非常丰富。现在提出抢救民族文化,如果不抢救就是对子孙的犯罪,这方面青海先走了一步,这项工作意义重大。”《民间文艺》出版社的王浩同志说:“看了精美的艺术品非常亲切。多数汉族对少数民族很少了解,青海各族人民心底很善良、宽厚、纯洁,容得下大千世界。”中央民族学院原院长张养吾说:“青海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使首都人民进一步认识了青海,改变对青海落后的看法,青海各民族是优秀的民族,展览起到了民族团结的作用,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轻工业部工艺美术司的两位工程师说:“看了展览很亲切,好像到了青海一样。看出来青海花了很多心血,这是一朵高原上的鲜花,开在北京更鲜艳。我们很难到青海去,现在看了展览就很想到青海去。”民俗专家赵紫晨先生说:“我很赞成这个展览,因为它是真正民间的东西,价值在于不加修饰且将民间工艺与民俗结合,充分反映出青海各民族的生活、智慧,特色十分鲜明。其艺术价值都是很高的,在北京能看到这样的展览令人高兴。”著名画家李琦说:“欣赏这些作品使人心旷神怡,而搜集整理她必定是历尽艰辛,更不用说那些伟大创造者了。”常书鸿先生题词:“祝贺青海民族民间刺绣艺术展览展出成功万岁!” 1988年,青海民间刺绣作为国家对外文化交流项目,赴非洲的索马里、马里、塞内加尔三国展出,青海民间艺术第一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些来自世界屋脊的民间艺术在非洲大地上同样产生了强烈的凡响。冶存荣作为团长,率展览团前往索马里进行展出。
索马里人民对这次展览给予高度评价。观众在留言簿上写道:“这是一个很好的展览,它令人激动、高兴。观看展览让人大饱眼福。确切地说,这是在索马里举办过的展览中最具魅力的一次。”还有观众写道:“此展是中国一朵民间艺术奇葩,她给予人们高雅的艺术享受。”“观看中国展览,对展品中那些服饰制作之精美很感惊奇。”
在马里共和国展出期间,该国文艺部顾问高度称赞说:“这样精美的展品,出自世界屋脊各民族农家妇女之手,真了不起,是人类文明的奇迹,它反映了高原人民的智慧。”一位马里妇女说:“我很喜欢这个展览,办得非常好,那些刺绣品令我惊叹不已,做工那样的精细,色彩是那样的鲜艳。”另一位妇女观众说:“这个展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的机会,也是增进中马两国友谊的一次文化交流。我从未见过这样成功的展览。我向两国政府和国家博物馆表示衷心的祝贺,而且希望将来再能看到中国更多的展览。”马里国家机关报《发展报》写道:“这个展览对马里了解伟大的中国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双方进行多方面有效合作做出了贡献。”
塞内加尔是西非面临大西洋的一个小国,然而塞内加尔人民却热情隆重地接待了展览。政府官员和首都达卡尔市民争相观看展览。琳琅满目的刺绣品,令观众大为惊叹,纷纷称赞这些展品是来自东方的艺术珍品。
青海刺绣展览在非洲三国展出期间,各国使节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罗马尼亚驻索马里大使说:“我虽然没去过中国,但中国民间有这么好的艺术品,真漂亮,不愧为来自文明古国。”土耳其驻索马里大使说:“展品反映了中国奇妙的文化传统以及中国人民所具有的灵性。”美国文化中心驻马里使馆文化专员林达·迪布格玲女士以流利的汉语讲道:“1985年我有机会到了青海,青海湖碧波荡漾,草原辽阔壮美,牧人剽悍豁达。但这样美丽的青海刺绣艺术有幸能够在非洲的马里看到,我回使馆后告诉其他美国朋友前来参观,不然非常遗憾。我今后若有机会想再去青海观光。”
高原妇女用聪慧的智力,勤劳的双手,一针针,一线线,编织出美的心灵,美的世界,美的艺术,重重地敲开了非洲人民的心扉。7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曾两次到非洲彼岸,传播了友谊,至今传为佳话。而今,高原艺术又在传递新的友谊,各民族妇女的千针万线,描绘出时代的新篇章。青海民间艺术能漂洋过海,向世界人民展示了高原神奇的艺术,传递了民族的心声,冶存荣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1990年底,冶存荣到省文化厅挂职,首先遇到的是酥油花艺术。为了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宣传藏传佛教艺术,也为实现第十世班禅大师生前关于塔尔寺酥油花艺术进京展出的愿望,在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下,塔尔寺酥油花将于1991年1月12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冶存荣作为工作人员,立即奔赴北京,投入酥油花筹展工作。制作团队于1990年11月中旬进京,在北京黄寺的天王大殿里摆开了战场,开始精心制作。艺僧们克服异地制作的种种困难,吃苦耐劳,认真塑造,反复推敲,反复修改,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出色地完成了这幅宏伟的作品。为了提高宣传档次,还特邀许多领导为展览题词,冶存荣专门拜访了曾在海北原子城工作过的原国务委员、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张将军愉快地为展览题了字。这次酥油花展选择了民族团结的题材,即“文成公主进藏”。整幅作品故事完整、情节生动、形象逼真、色彩艳丽、场面宏大,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配合酥油花,还展出了唐卡、壁画、堆绣和羌姆面具,形成综合艺术,让人们感受到藏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
“文成公主进藏”的酥油花展览自1991年元月12日至2月底,共展出40天时间,中央有关领导及首都数万群众观看展览,首都几十家新闻媒体相继报道展览消息。人们怀着极大的兴趣,观赏来自雪域高原的艺术珍品,无不为神秘的形象和高超的技艺所折服。一时间,就在1991年的春节期间,北京的街头掀起了酥油花热。展出期间,在北京的外国新闻机构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法新社、美联社、塔斯社、捷克电视台等都派来了记者采访,他们及时向国内发出消息,塔斯社在春节期间向国内播放了酥油花专题片。通过这次展览和这些宣传,酥油花引起了世界人民的关注。冶存荣作为展览的主要指挥者之一,在寒冷的冬天,坚守岗位一个多月,既是工作人员,又是讲解员,接待观众,接待记者,接待专家,一天忙到黑,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同时在酥油花制作与展出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与酥油花艺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对酥油花艺术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从此与酥油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2年,冶存荣调到青海省群艺馆工作,担任馆长。在职期间,冶存荣特别注重抓民间艺术的发掘、保护、利用工作。青海省“十大文艺集成”中,省群艺馆承担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青海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青海卷)、《中国曲艺志》(青海卷),起初省群艺馆只安排两名同志从事这项工作,进展比较慢。冶存荣到馆以后,立即成立了“集成办公室”,抽调精兵强将充实力量,做到了机构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工作落实的四落实,使集成工作加快了进度,并圆满完成了任务。冶存荣对于集成工作不仅给予热情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并亲自参与编纂工作,担任《中国曲艺音乐集成》(青海卷)编委、《中国民间音乐集成》(青海卷)州县卷编辑。由于青海省群艺馆集成工作认真负责,编纂优秀,按期完成任务,获得文化部“文艺集成志书编纂成果奖”。
社火是青海农村主要的民间文化活动,冶存荣在举行全省社火研讨会的基础上,将小高陵村作为社火改革试点,派馆里面的精兵强将,进驻小高陵村,经过一个多月的辛勤努力,开发了一套新颖的农村社火,并在当年的春节期间来到省城为省四大班子拜年,开启了农民进城为省委、省政府拜年的先河,引起省领导的关注和支持,同时也推动了农村社火改革之路。玉树是青海的歌舞之乡,冶存荣组织、训练玉树民间艺术团,赴北京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获二等奖2名、三等奖1名,取得骄人成绩。冶存荣和专业美术老师一同深入到大通农村,支持和指导农民画作者,使大通农民画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成为自湟中县之后的第二个农民画乡。冶存荣在省群艺馆工作只有短短的四年多,但他为全省民间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1995年,冶存荣调到青海省艺术学校工作,担任校长。虽然远离了他所钟爱的民间艺术工作,但在繁忙的学校行政工作之余,开始了对民间艺术的研究工作,在艺术学校近十年的时间,著书立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被评为研究馆员的职称。
1998年,冶存荣在工作之余,参与了由热贡画师宗者拉杰先生策划的《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唐卡长卷的创作和展览工作,被评为艺术顾问。《彩绘大观》总长618米,在当时是世界最长的画。绘制完成后,2000年2月在西宁展出,同年4月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展出,两次展出中,冶存荣作为主要指挥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1999年12月3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颁发给《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证书,确认了这一藏画艺术的高峰地位。
2004年底,冶存荣退休,被青海省文化馆聘为专家顾问。期间,策划和实施了“青海民族民间艺术展览”,此时,冶存荣已是60开外之人,仍和文化馆的同志们一起,不辞辛苦,下乡征集民间艺术品,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征集各类民间艺术品500多件,组合成集刺绣、剪纸、唐卡、皮影、面具、农民画等为一体的完整的民间艺术展览,这个展览不仅有效地保护了民间艺术,而且为宣传高原的民族文化,宣传青海,做出了很好的贡献。展览筹办完成之后,多次在省城的大型活动中展出,并到北京、天津、成都、广州等地巡回展出,冶存荣都参与了这些活动。2009年5月,青海省人民政府组织“大美青海走进希腊——中国青海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展”到希腊雅典展出,冶存荣作为展团的主要成员,携带省文化馆的这套展品,参与出国展出,使青海民间艺术走进欧洲,受到希腊人民的欢迎。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冶存荣为馆里出谋划策,设计各类文化产品,2006年,他研制开发了香包系列产品,该产品有9个品种,分三种类型,一是民族套娃香包,将青海的藏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凸显艳丽的民族服饰,来塑造人物形象。二是名胜古迹纪念香包,将青海的塔尔寺、青海湖、日月山这三个主要名胜风景绣制在香包上,作为旅游地的纪念品,其外形用荷叶托瓜来体现民间特色。三是青海彩陶香包,用彩陶图案中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纹和蛙纹来体现青海彩陶的风采,其造型为荷叶托罐,表示彩陶深深植根于青海这块土地。这些系列香包既保持了民间刺绣香包的基本特性,又赋予时代特色,很受市场的青睐。以上9种产品都获国家专利申请,其中《塔尔寺香包》获“中国优秀外观设计奖”;《青海湖香包》在“2009青海湖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中获得优秀奖。
冶存荣也算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的艺术爱好比较广泛,美术方面,由于自幼喜爱画画,加之勤奋好学,有许多美术作品在省内外报刊发表,获得省级奖项;在摄影方面,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动相机,经历了黑白照片、彩色照片、数码照片的全过程,养成了随身带相机的习惯,几十年来拍摄了上万张照片,积累了大量影像资料,许多摄影作品参加展览,获得奖项,有的作品还出国展出;文学方面,多有文章在报刊发表,并有专著出版发行;舞蹈方面,合作创编的舞蹈获省部奖;民间文学方面,搜集、整理大量民间文学资料,许多已出版发行,并参与省、州文艺集成工作。
冶存荣的一生是痴迷于民间艺术的一生,只要看到民间艺术他就激动,他就关注。在最初的几十年,他只是在实践中奔忙,在迷茫中行走,在民间艺术的海洋中徜徉。时间一长,他对于民间艺术的认识开始变化,有了新的看法。他认为,民间艺术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反映与表现着特定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也影响着特定民族心理和性格的形式和发展,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渊源和基础,因为它扎根于最深厚的生活之中,渗透着劳动者的审美意趣,理想和愿望,也体现着我们民族的心理素质,表达着民族的精神。懂得了民间的审美就可以感受到民间的情感。冶存荣更加自觉地追求和热爱民间艺术,首先与更多的民间艺人交朋友,在黄南热贡唐卡、泥塑、堆绣的现场;塔尔寺制作酥油花的大厅里;大通皮影戏演出现场和艺人的家里;互助、平安、湟中刺绣艺人的家里;湟中、大通农民画家的画室里;西宁掐丝唐卡制作的作坊里;湟中陈家滩木工场的车间里;同仁县银铜器制作的作坊里……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拜民间艺人为老师,虚心学习民间技艺,了解民间艺术的内涵,已成为冶存荣的习惯。长此以往,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对民间艺术的认识也有了升华,从理论层面上开始审视民间艺术。冶存荣认为,我们的民间文化是我们民族凝聚力的沃土,也是一个辽阔的磁场,民族的凝聚力在民间就是一种亲和力,它内涵着共同的生活愿望,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以及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真正意义上的民间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的传统。民间艺术为什么蕴藏着极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就是因为它直接和自发地表现了生命的本质。有了对民间艺术的虔诚,就产生了对民间艺术的责任感。冶存荣开始对民间艺术分门别类地进行探讨,从历史渊源、发展过程、传承方式、民间艺人、民族特色、目前状况等方面逐步摸清发展轨迹,为政府部门有效地保护民间文化提供依据。多年来,冶存荣撰写论文和记录性文章多篇,在省内外报刊发表;出版专著多部,在省内外发行;搜集整理民间艺术;参与展演民间艺术活动等。目前,又承担一项国家文化工程——《中国工艺美术全集·青海卷》,担任执行主编。在众多的工作中,都撒下了冶存荣对民间艺术的深深爱意,在保护民间文化中尽到了自己的一份职责。
“小车不倒只管推”,这是冶存荣对自己人生的一种看法。用文字和相机不断记录民间文化遗存,在有生之年,为民间艺术的繁荣多做自己的贡献,永做民间艺术的守望者,这就是冶存荣的追求。
冶存荣艺术成就:
1、美术作品:
《采蘑菇》(年画),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省内多家报刊刊登,1984年获青海省人民政府优秀文艺作品奖;
《晒鹿茸》(国画),参加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获“民族百花”奖;
《星期天》(年画),省内多家报刊刊登,《青海省美术作品展览会选辑》画册入选; 《日月山的传说》(连环画、合作),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2、摄影作品:
《高原奶香》,获大河上下摄影艺术作品展优秀奖,并参加出国巡回展出;
《编织生活》,获大河上下摄影艺术作品展三等奖;
《草原铁骑》,获大河上下摄影艺术作品展优秀奖;
《青海土族》(组照),《中国妇女》(英文)刊物发表。
3、民间文学:
《藏族情歌》、《回族情歌》(12首),在《青海湖》1980年1期刊登。
《回族情歌》(12首),在《中国少数民族情歌选》一书刊用。
《回族宴席曲》(24首),在《河湟民间文学》、《海北民间歌谣集》等书刊发表。
4、理论研究:
《青海民间刺绣概说》(论文),山东大学《民俗研究》刊物发表。
《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巡礼》,西藏《艺术研究》刊物发表。
《藏族唐卡艺术的高峰——记彩绘大观》,在《收藏》刊物发表。
《青海华列藏族妇女辫饰艺术》,在《西藏民俗》刊物发表。
《青海刺绣·民间奇葩》,在《大陆桥视野》刊物发表。
《美在民间——青海民间刺绣艺术魅力》,在《美与时代》刊物发表。
《青海民间刺绣艺术》,在《中国妇女》(英文)刊物发表。
《雪域高原上的一枝艳丽的奇葩——酥油花》,在《群文天地》刊物发表。
《藏族石刻艺术奇观》,在《群文天地》刊物发表。
《壮哉!石经艺术》(民间艺术一绝·征文),《群众文化》杂志社发表,评为优秀奖。
5、出版专著:
《青海民间刺绣图案集》,1987年7月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青海民间艺术》,2001年7月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雪域梦想的回声——民间艺术》,2007年5月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发行。
《河湟民间刺绣》,2013年10月由九州出版社出版发行。
《河湟皮影》(合作、上下册),2013年10月由九州出版社出版发行。
《塑像》(合作),2014年1月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6、其他工作和社会职务:
青海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青海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曾任常务理事、首任副会长。
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青海省文化厅工艺美术专家组专家。
担任第五届、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
担任《中国工艺美术全集·青海卷》执行主编。
古邑丹城,唐蕃古道,日月山下,药水河畔,一个幽静的山村——湟源县和平村,是冶存荣诞生的地方。家乡的沃土培育了他的天智,使他从小能吮吸民间艺术的营养。心灵手巧的母亲是他最好的老师,一幅幅剪纸,一件件绣品,从母亲手中创作出来,深深印刻在他幼小的心灵。耳濡目染,什么针头线脑,盘绣印版,剪纸花样,就产生了兴趣。
稍长,进入学校,对美术情有独钟,纸上画,地上画,只要有块地方就想画画,他小学时的美术作品常被老师挂在教室墙上供大家欣赏,办黑板报、办墙报都是他的活儿。1962年参加工作,先后在海北州祁连山小学、海北州民族师范学校任教,除上语文课之外,还承担全校的美术课,就特别注重培育学生的美育教育,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在学校经常组织学生举办美术作品展览,学生的美术作品多次获省州奖励。
二十世纪70年代中期,冶存荣进入海北州群艺馆工作,为他施展才华提供了平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文艺开始复兴,国家对民族民间文化十分重视,开始了“十大文艺集成”的文化工程。1989年,海北州成立了“文艺集成领导小组”,由主管副州长任组长,冶存荣任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冶存荣带领全馆工作人员,奔赴自治州各地的田间地头、草原牧场、厂矿企业,全面搜集民间艺术资料,与民间艺人广交朋友。没有交通工具,就骑自行车、骑马,还经常是徒步行走。有一次去祁连县采访一位民间艺人,他住在夏季牧场的高山上,车行进在崎岖不平的山间,突然被一条奔腾的溪流挡住去路,无奈大家趟河而过,湍急的河水,溜滑的水石,过河十分困难,冶存荣几次滑倒落水,险被人们拉起,虽然艰难过了河,但衣服都被淋湿了,这样的险情经常会遇到。寒来暑往,经过8个春秋,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他们先后完成了《海北民间歌谣集》《海北民间故事集》《海北民间歌曲集》《海北民间舞蹈集》。其中,冶存荣亲自参与搜集、整理的资料占30%。海北州很好地完成了“文艺集成”的任务,受到省文化部门的表彰,冶存荣本人受到文化部、国家民委、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颁发的“参加艺术科学国家重点研究项目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工作和资料整理工作贡献奖”。
在完成“十大文艺集成”任务的同时,冶存荣开始筹划另一项文化工程,即搜集海北州的民间刺绣作品。海北作为以牧业为主的自治州,刺绣作品不一定很多,同志们也提出质疑,但冶存荣坚信,只要下功夫,总会有收获。冶存荣又带领大家到全州各地搜集刺绣作品,几乎走遍了全州的山山水水,用有限的资金,用辛劳的汗水,终于有了收获,搜集到大量刺绣作品。但这些作品品种比较单一,作品不够丰富。他们又到邻近的互助县、大通县、湟中县、平安县、循化县、化隆县等地广泛搜集,征集到作品500多件,作品内容一下子丰富了许多,青海民间刺绣的品种基本齐全。冶存荣构想,集全省之刺绣作品,以“海北民间刺绣艺术”的名义,把民间刺绣打出去。首先,在自治州首府进行展出,引起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关心支持。1986年,海北刺绣在省城西宁展出,这也是全省第一次集中展示刺绣作品,引起省领导、文化部门、省城群众的热情关注,省文化部门还准备向省外推介。在展出中,听取各方意见,对刺绣作品进行了补充,民族成分和地域特色全面兼顾,作品更加丰富完整,具备了外出展览的条件。1987年,冶存荣带领他的团队,海北刺绣以“青海民间刺绣艺术展览”的名义,到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从而使藏在深闺人不知的民间艺术,一下子登上了大雅之堂,揭开了青海民间刺绣崭新的一页。展览一开幕,艳丽的民间色彩、强烈的民族特色,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引起一阵轰动,首都人民不禁刮目相看。原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同志看了展览高兴地说:“展览很好,很有特色,希望我们的民族艺术不断发扬光大”。李先念主席的夫人林佳楣同志观后兴奋地说:“青海能保留这么丰富的民间刺绣很不容易,可以使人们了解青海,了解青海各族人民和民间艺术。”民族宫领导同志说:“过去我们把眼光老是盯在西南各民族,看了青海刺绣展览,让人大吃一惊。”民俗学家赵紫晨先生说:“我很欣赏这个展览,因为他是真正民间的东西,充分反映出青海各民族的生活和智慧,特色十分鲜明,其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是很高的,在北京能看到这样的展览令人高兴。”首都观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意见,他们纷纷在意见簿中写道:“青海是祖国大西北的一颗明珠。”“繁荣民族艺术,促进民族团结。”展览期间还召开了记者招待会,首都30余家新闻单位的60多名记者参加,《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农民报》《首都信息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新华社、中国新闻社、《天津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广播电视台等纷纷发表消息和专稿,《青海日报》以新闻和专题的形式三次进行报道,中央电视台还制作了专题片在《九州方圆》栏目多次播出。所有这些报道都为宣传展览,宣传青海发挥了巨大作用。
为了提高青海刺绣的影响力和对青海刺绣的认同感,展览期间还召开了专家座谈会,邀请在京的民俗、民族、艺术方面的专家对展览发表专家的看法。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朱教授说:“展览内容丰富、集中,专题性强,看了很高兴,这项工作具有深远意义。青海做这么多工作是为了将来着想,子孙万代会感谢你们的。我们喊了几年抢救民族文化不见效,现在一些人不要传统文化,光要西方文化,这个展览就是对这些人的一个教育。”国务院美术顾问杨亚人说:“看了展览很高兴,我在青海工作多年知道民族艺术非常丰富。现在提出抢救民族文化,如果不抢救就是对子孙的犯罪,这方面青海先走了一步,这项工作意义重大。”《民间文艺》出版社的王浩同志说:“看了精美的艺术品非常亲切。多数汉族对少数民族很少了解,青海各族人民心底很善良、宽厚、纯洁,容得下大千世界。”中央民族学院原院长张养吾说:“青海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使首都人民进一步认识了青海,改变对青海落后的看法,青海各民族是优秀的民族,展览起到了民族团结的作用,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轻工业部工艺美术司的两位工程师说:“看了展览很亲切,好像到了青海一样。看出来青海花了很多心血,这是一朵高原上的鲜花,开在北京更鲜艳。我们很难到青海去,现在看了展览就很想到青海去。”民俗专家赵紫晨先生说:“我很赞成这个展览,因为它是真正民间的东西,价值在于不加修饰且将民间工艺与民俗结合,充分反映出青海各民族的生活、智慧,特色十分鲜明。其艺术价值都是很高的,在北京能看到这样的展览令人高兴。”著名画家李琦说:“欣赏这些作品使人心旷神怡,而搜集整理她必定是历尽艰辛,更不用说那些伟大创造者了。”常书鸿先生题词:“祝贺青海民族民间刺绣艺术展览展出成功万岁!” 1988年,青海民间刺绣作为国家对外文化交流项目,赴非洲的索马里、马里、塞内加尔三国展出,青海民间艺术第一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些来自世界屋脊的民间艺术在非洲大地上同样产生了强烈的凡响。冶存荣作为团长,率展览团前往索马里进行展出。
索马里人民对这次展览给予高度评价。观众在留言簿上写道:“这是一个很好的展览,它令人激动、高兴。观看展览让人大饱眼福。确切地说,这是在索马里举办过的展览中最具魅力的一次。”还有观众写道:“此展是中国一朵民间艺术奇葩,她给予人们高雅的艺术享受。”“观看中国展览,对展品中那些服饰制作之精美很感惊奇。”
在马里共和国展出期间,该国文艺部顾问高度称赞说:“这样精美的展品,出自世界屋脊各民族农家妇女之手,真了不起,是人类文明的奇迹,它反映了高原人民的智慧。”一位马里妇女说:“我很喜欢这个展览,办得非常好,那些刺绣品令我惊叹不已,做工那样的精细,色彩是那样的鲜艳。”另一位妇女观众说:“这个展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的机会,也是增进中马两国友谊的一次文化交流。我从未见过这样成功的展览。我向两国政府和国家博物馆表示衷心的祝贺,而且希望将来再能看到中国更多的展览。”马里国家机关报《发展报》写道:“这个展览对马里了解伟大的中国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双方进行多方面有效合作做出了贡献。”
塞内加尔是西非面临大西洋的一个小国,然而塞内加尔人民却热情隆重地接待了展览。政府官员和首都达卡尔市民争相观看展览。琳琅满目的刺绣品,令观众大为惊叹,纷纷称赞这些展品是来自东方的艺术珍品。
青海刺绣展览在非洲三国展出期间,各国使节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罗马尼亚驻索马里大使说:“我虽然没去过中国,但中国民间有这么好的艺术品,真漂亮,不愧为来自文明古国。”土耳其驻索马里大使说:“展品反映了中国奇妙的文化传统以及中国人民所具有的灵性。”美国文化中心驻马里使馆文化专员林达·迪布格玲女士以流利的汉语讲道:“1985年我有机会到了青海,青海湖碧波荡漾,草原辽阔壮美,牧人剽悍豁达。但这样美丽的青海刺绣艺术有幸能够在非洲的马里看到,我回使馆后告诉其他美国朋友前来参观,不然非常遗憾。我今后若有机会想再去青海观光。”
高原妇女用聪慧的智力,勤劳的双手,一针针,一线线,编织出美的心灵,美的世界,美的艺术,重重地敲开了非洲人民的心扉。7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曾两次到非洲彼岸,传播了友谊,至今传为佳话。而今,高原艺术又在传递新的友谊,各民族妇女的千针万线,描绘出时代的新篇章。青海民间艺术能漂洋过海,向世界人民展示了高原神奇的艺术,传递了民族的心声,冶存荣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1990年底,冶存荣到省文化厅挂职,首先遇到的是酥油花艺术。为了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宣传藏传佛教艺术,也为实现第十世班禅大师生前关于塔尔寺酥油花艺术进京展出的愿望,在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下,塔尔寺酥油花将于1991年1月12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冶存荣作为工作人员,立即奔赴北京,投入酥油花筹展工作。制作团队于1990年11月中旬进京,在北京黄寺的天王大殿里摆开了战场,开始精心制作。艺僧们克服异地制作的种种困难,吃苦耐劳,认真塑造,反复推敲,反复修改,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出色地完成了这幅宏伟的作品。为了提高宣传档次,还特邀许多领导为展览题词,冶存荣专门拜访了曾在海北原子城工作过的原国务委员、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张将军愉快地为展览题了字。这次酥油花展选择了民族团结的题材,即“文成公主进藏”。整幅作品故事完整、情节生动、形象逼真、色彩艳丽、场面宏大,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配合酥油花,还展出了唐卡、壁画、堆绣和羌姆面具,形成综合艺术,让人们感受到藏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
“文成公主进藏”的酥油花展览自1991年元月12日至2月底,共展出40天时间,中央有关领导及首都数万群众观看展览,首都几十家新闻媒体相继报道展览消息。人们怀着极大的兴趣,观赏来自雪域高原的艺术珍品,无不为神秘的形象和高超的技艺所折服。一时间,就在1991年的春节期间,北京的街头掀起了酥油花热。展出期间,在北京的外国新闻机构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法新社、美联社、塔斯社、捷克电视台等都派来了记者采访,他们及时向国内发出消息,塔斯社在春节期间向国内播放了酥油花专题片。通过这次展览和这些宣传,酥油花引起了世界人民的关注。冶存荣作为展览的主要指挥者之一,在寒冷的冬天,坚守岗位一个多月,既是工作人员,又是讲解员,接待观众,接待记者,接待专家,一天忙到黑,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同时在酥油花制作与展出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与酥油花艺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对酥油花艺术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从此与酥油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2年,冶存荣调到青海省群艺馆工作,担任馆长。在职期间,冶存荣特别注重抓民间艺术的发掘、保护、利用工作。青海省“十大文艺集成”中,省群艺馆承担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青海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青海卷)、《中国曲艺志》(青海卷),起初省群艺馆只安排两名同志从事这项工作,进展比较慢。冶存荣到馆以后,立即成立了“集成办公室”,抽调精兵强将充实力量,做到了机构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工作落实的四落实,使集成工作加快了进度,并圆满完成了任务。冶存荣对于集成工作不仅给予热情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并亲自参与编纂工作,担任《中国曲艺音乐集成》(青海卷)编委、《中国民间音乐集成》(青海卷)州县卷编辑。由于青海省群艺馆集成工作认真负责,编纂优秀,按期完成任务,获得文化部“文艺集成志书编纂成果奖”。
社火是青海农村主要的民间文化活动,冶存荣在举行全省社火研讨会的基础上,将小高陵村作为社火改革试点,派馆里面的精兵强将,进驻小高陵村,经过一个多月的辛勤努力,开发了一套新颖的农村社火,并在当年的春节期间来到省城为省四大班子拜年,开启了农民进城为省委、省政府拜年的先河,引起省领导的关注和支持,同时也推动了农村社火改革之路。玉树是青海的歌舞之乡,冶存荣组织、训练玉树民间艺术团,赴北京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获二等奖2名、三等奖1名,取得骄人成绩。冶存荣和专业美术老师一同深入到大通农村,支持和指导农民画作者,使大通农民画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成为自湟中县之后的第二个农民画乡。冶存荣在省群艺馆工作只有短短的四年多,但他为全省民间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1995年,冶存荣调到青海省艺术学校工作,担任校长。虽然远离了他所钟爱的民间艺术工作,但在繁忙的学校行政工作之余,开始了对民间艺术的研究工作,在艺术学校近十年的时间,著书立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被评为研究馆员的职称。
1998年,冶存荣在工作之余,参与了由热贡画师宗者拉杰先生策划的《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唐卡长卷的创作和展览工作,被评为艺术顾问。《彩绘大观》总长618米,在当时是世界最长的画。绘制完成后,2000年2月在西宁展出,同年4月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展出,两次展出中,冶存荣作为主要指挥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1999年12月3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颁发给《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证书,确认了这一藏画艺术的高峰地位。
2004年底,冶存荣退休,被青海省文化馆聘为专家顾问。期间,策划和实施了“青海民族民间艺术展览”,此时,冶存荣已是60开外之人,仍和文化馆的同志们一起,不辞辛苦,下乡征集民间艺术品,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征集各类民间艺术品500多件,组合成集刺绣、剪纸、唐卡、皮影、面具、农民画等为一体的完整的民间艺术展览,这个展览不仅有效地保护了民间艺术,而且为宣传高原的民族文化,宣传青海,做出了很好的贡献。展览筹办完成之后,多次在省城的大型活动中展出,并到北京、天津、成都、广州等地巡回展出,冶存荣都参与了这些活动。2009年5月,青海省人民政府组织“大美青海走进希腊——中国青海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展”到希腊雅典展出,冶存荣作为展团的主要成员,携带省文化馆的这套展品,参与出国展出,使青海民间艺术走进欧洲,受到希腊人民的欢迎。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冶存荣为馆里出谋划策,设计各类文化产品,2006年,他研制开发了香包系列产品,该产品有9个品种,分三种类型,一是民族套娃香包,将青海的藏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凸显艳丽的民族服饰,来塑造人物形象。二是名胜古迹纪念香包,将青海的塔尔寺、青海湖、日月山这三个主要名胜风景绣制在香包上,作为旅游地的纪念品,其外形用荷叶托瓜来体现民间特色。三是青海彩陶香包,用彩陶图案中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纹和蛙纹来体现青海彩陶的风采,其造型为荷叶托罐,表示彩陶深深植根于青海这块土地。这些系列香包既保持了民间刺绣香包的基本特性,又赋予时代特色,很受市场的青睐。以上9种产品都获国家专利申请,其中《塔尔寺香包》获“中国优秀外观设计奖”;《青海湖香包》在“2009青海湖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中获得优秀奖。
冶存荣也算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的艺术爱好比较广泛,美术方面,由于自幼喜爱画画,加之勤奋好学,有许多美术作品在省内外报刊发表,获得省级奖项;在摄影方面,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动相机,经历了黑白照片、彩色照片、数码照片的全过程,养成了随身带相机的习惯,几十年来拍摄了上万张照片,积累了大量影像资料,许多摄影作品参加展览,获得奖项,有的作品还出国展出;文学方面,多有文章在报刊发表,并有专著出版发行;舞蹈方面,合作创编的舞蹈获省部奖;民间文学方面,搜集、整理大量民间文学资料,许多已出版发行,并参与省、州文艺集成工作。
冶存荣的一生是痴迷于民间艺术的一生,只要看到民间艺术他就激动,他就关注。在最初的几十年,他只是在实践中奔忙,在迷茫中行走,在民间艺术的海洋中徜徉。时间一长,他对于民间艺术的认识开始变化,有了新的看法。他认为,民间艺术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反映与表现着特定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也影响着特定民族心理和性格的形式和发展,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渊源和基础,因为它扎根于最深厚的生活之中,渗透着劳动者的审美意趣,理想和愿望,也体现着我们民族的心理素质,表达着民族的精神。懂得了民间的审美就可以感受到民间的情感。冶存荣更加自觉地追求和热爱民间艺术,首先与更多的民间艺人交朋友,在黄南热贡唐卡、泥塑、堆绣的现场;塔尔寺制作酥油花的大厅里;大通皮影戏演出现场和艺人的家里;互助、平安、湟中刺绣艺人的家里;湟中、大通农民画家的画室里;西宁掐丝唐卡制作的作坊里;湟中陈家滩木工场的车间里;同仁县银铜器制作的作坊里……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拜民间艺人为老师,虚心学习民间技艺,了解民间艺术的内涵,已成为冶存荣的习惯。长此以往,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对民间艺术的认识也有了升华,从理论层面上开始审视民间艺术。冶存荣认为,我们的民间文化是我们民族凝聚力的沃土,也是一个辽阔的磁场,民族的凝聚力在民间就是一种亲和力,它内涵着共同的生活愿望,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以及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真正意义上的民间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的传统。民间艺术为什么蕴藏着极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就是因为它直接和自发地表现了生命的本质。有了对民间艺术的虔诚,就产生了对民间艺术的责任感。冶存荣开始对民间艺术分门别类地进行探讨,从历史渊源、发展过程、传承方式、民间艺人、民族特色、目前状况等方面逐步摸清发展轨迹,为政府部门有效地保护民间文化提供依据。多年来,冶存荣撰写论文和记录性文章多篇,在省内外报刊发表;出版专著多部,在省内外发行;搜集整理民间艺术;参与展演民间艺术活动等。目前,又承担一项国家文化工程——《中国工艺美术全集·青海卷》,担任执行主编。在众多的工作中,都撒下了冶存荣对民间艺术的深深爱意,在保护民间文化中尽到了自己的一份职责。
“小车不倒只管推”,这是冶存荣对自己人生的一种看法。用文字和相机不断记录民间文化遗存,在有生之年,为民间艺术的繁荣多做自己的贡献,永做民间艺术的守望者,这就是冶存荣的追求。
冶存荣艺术成就:
1、美术作品:
《采蘑菇》(年画),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省内多家报刊刊登,1984年获青海省人民政府优秀文艺作品奖;
《晒鹿茸》(国画),参加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获“民族百花”奖;
《星期天》(年画),省内多家报刊刊登,《青海省美术作品展览会选辑》画册入选; 《日月山的传说》(连环画、合作),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2、摄影作品:
《高原奶香》,获大河上下摄影艺术作品展优秀奖,并参加出国巡回展出;
《编织生活》,获大河上下摄影艺术作品展三等奖;
《草原铁骑》,获大河上下摄影艺术作品展优秀奖;
《青海土族》(组照),《中国妇女》(英文)刊物发表。
3、民间文学:
《藏族情歌》、《回族情歌》(12首),在《青海湖》1980年1期刊登。
《回族情歌》(12首),在《中国少数民族情歌选》一书刊用。
《回族宴席曲》(24首),在《河湟民间文学》、《海北民间歌谣集》等书刊发表。
4、理论研究:
《青海民间刺绣概说》(论文),山东大学《民俗研究》刊物发表。
《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巡礼》,西藏《艺术研究》刊物发表。
《藏族唐卡艺术的高峰——记彩绘大观》,在《收藏》刊物发表。
《青海华列藏族妇女辫饰艺术》,在《西藏民俗》刊物发表。
《青海刺绣·民间奇葩》,在《大陆桥视野》刊物发表。
《美在民间——青海民间刺绣艺术魅力》,在《美与时代》刊物发表。
《青海民间刺绣艺术》,在《中国妇女》(英文)刊物发表。
《雪域高原上的一枝艳丽的奇葩——酥油花》,在《群文天地》刊物发表。
《藏族石刻艺术奇观》,在《群文天地》刊物发表。
《壮哉!石经艺术》(民间艺术一绝·征文),《群众文化》杂志社发表,评为优秀奖。
5、出版专著:
《青海民间刺绣图案集》,1987年7月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青海民间艺术》,2001年7月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雪域梦想的回声——民间艺术》,2007年5月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发行。
《河湟民间刺绣》,2013年10月由九州出版社出版发行。
《河湟皮影》(合作、上下册),2013年10月由九州出版社出版发行。
《塑像》(合作),2014年1月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6、其他工作和社会职务:
青海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青海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曾任常务理事、首任副会长。
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青海省文化厅工艺美术专家组专家。
担任第五届、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
担任《中国工艺美术全集·青海卷》执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