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科生班导师制是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大背景下提出的。本文从有效实施本科生班导师制的意义出发,探讨了本科生班导师工作的特点、实施方案以及实践策略。研究表明,本科生班导师制对本科生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探索和研究本科生班导师制的实施方案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班导师制;当代大学生;学生管理;工作实践
一、我国高校本科生班导师制的现状
1、本科生班导师制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趋势
本科生班导师制度是近些年来为适应高校学生和教育体制改革而设立的一种新型的学生管理模式。班导师制度在高校管理体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班导师既不同于专职从事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又不同于从事教育工作的一般授课教师,班导师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学风建设,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工作的质量。如何完善班导师工作,已成为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关键议题。
我国高校本科生的传统培养模式是学生上课有任课教师,课后有辅导员,班导师制的实施从一定程度弥补了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之间的空白。班导师重在“导学”,也就是从专业方向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重点引导学生在专业学科方向进行创新性的学习、思考和实践。[1]
班导师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学生工作体系和教学工作体系共同构成一种新型的学生教学管理模式,三者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完成培养大学本科人才的任务。
2、本科生班导师制效果初显,但仍需完善
本科生班导师制培养模式是对“学分制”教育教学模式的有效补充,使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教育有机结合,确保学生在掌握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又具有自我学习、自我规划、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及科研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本科生班导师制注重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与技能的培养和提高,真正实现了教书育人、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也是新时期学生工作有效实施的强大保证。而本科生班导师制在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同时,实施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本科生班导师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发挥其作用,还需要继续努力探索与研究。
要进一步明确班导师的目标和任务,健全班导师考评与激励制度。班导师根据学年所指导学生数计算工作量,配备工作津贴。学院依据发展目标对教师进行中期检查和年度考核。班导师的考核结果,将作为教师工作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的条件。不能让班导师工作停留于形式。可以设立“优秀班导师”评奖制度,对于优秀的班导师要落实政策倾斜,使激励效用凸显。[1]
二、如何切实做好高校本科生班导师工作
1、导学是班导师工作的重点
班导师在学生的培养教育体系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突出自己的特点,与辅导员、一般授课教师做到优势互补,找准自己工作的重点。班导师在工作中应充分发挥“学术功效”,其工作重点应为“导学、助学、督学”。所谓“导学”,就是知道学生了解专业,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科研方法,树立专业理想,选择未来发展的道路;“助学”,就是为学生解答疑惑,解决学生的专业思想问题和学习上遇到的实际困难;“督学”则是指督促学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激励他们在宽广的学术殿堂中走得更远、更深。将高学历、具有良好专业知识背景、熟悉大学教学的班导师的工作重点放在“导学、助学、督学”上,才能充分发挥班导师的优势,从“学术”这一层面配合辅导员工作的开展。
2、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是做好班导师工作的前提
做好班导师工作,必须端正对待学生的态度,讲究处理问题的方法。尊重学生,真诚对待学生,充分信任学生,提倡和坚持尊重学生,首先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以居高临下、命令训斥的态度对待学生,创造平等和谐的氛围。二是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研究和把握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以对学生热爱和负责的态度,准确施教、有效施教;三是尊重学生的兴趣和差异,引导学生培养兴趣,发展个性,鼓励每一个学生“做最好的自己”。对学生的期望,不能靠空洞的说教去实现,而是要靠发自内心的真诚态度去打动学生,使之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要求。因此,在班级工作中,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行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风和习惯。作为一名班班导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期待和鼓励,会给他们动力,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爱学生,多鼓励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爱学生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爱学生、尽责任,是做好班班导师工作的根本保证。对学业困难的学生不抛弃、不放弃,而是平等对待,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严肃指出问题所在而不是揪住不放。作为一名班导师,应该追求这样一种境界,在班里创造一种活跃、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做人和成才两方面有所收获,为今后贡献社会和实现自我打下良好的基础。
3、合理定位,创新班导师工作的形式
辅导员是学校学生工作机构的一线工作人员,侧重于班级管理,使学生能够遵纪守法,遵守校规校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好专业的前提。班导师可以看作是学校学术专业的形象代表,侧重于学业指导,引导学生热爱专业、热爱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将有助于辅导员的管理。因此,班导师和辅导员的作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结合自己的科研、教学情况,为学生提供研究型学习的平台。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而研究型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结合学习和社会的需要,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具体而言,可采取以下措施:
班导师可结合自己的科研设想,多给学生讲解创新新思维的过程;尽早让学生参与一定形式的科研活动,并提供到工作现场观摩、实验的锻炼机会。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并能较全面地观察、了解和参与一个项目的研究,从中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科研活动,教师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思路将对学生科学、严谨的求学态度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教师也可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竞赛,多写论文,将自己的学习所得和学习体会成果化,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个学习的过程进入良性循环。[2]
4、贴近学生,探索班导师工作新思路
自从“80后”这个关键词频繁出现在新闻媒体,“90后”“00后”的概念也相继诞生,如今大学已经迎来了“95后”的大学生,每个年代的年轻学子都有每个年代的特点,这些特点是由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新时期大学生具备新时期的特征,对于班导师角色有着更高的要求,在思想工作管理过程中班导师也必然会遇到新的挑战。因此,班导师应该深入学生群体,紧跟时代的步伐倾听学生的心声,探查学生的需求。班导师要确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工作理念,切实做到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引导学生。[3]
总之,大学生班导师制的设立,能够发挥专业教师的学术特长,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班导师不但要具有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富于人格魅力,还要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奉献精神,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班导师成为大学生学业的师长,生活的朋友,成长的灯塔,友谊的桥梁。
参考文献:
[1]罗蓉.以导学为核心的高校班班导师工作体系探讨,教育论坛,2011(29)
[2]夏耘.大学班班导师工作创新与实践,高校辅导员,2012(5)
[3]宇振盛.做好“90后”大学生班班导师工作的实践与探讨,师德师资,2009(12)
作者简介:
魏苗菊:女,上海人,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班导师制;当代大学生;学生管理;工作实践
一、我国高校本科生班导师制的现状
1、本科生班导师制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趋势
本科生班导师制度是近些年来为适应高校学生和教育体制改革而设立的一种新型的学生管理模式。班导师制度在高校管理体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班导师既不同于专职从事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又不同于从事教育工作的一般授课教师,班导师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学风建设,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工作的质量。如何完善班导师工作,已成为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关键议题。
我国高校本科生的传统培养模式是学生上课有任课教师,课后有辅导员,班导师制的实施从一定程度弥补了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之间的空白。班导师重在“导学”,也就是从专业方向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重点引导学生在专业学科方向进行创新性的学习、思考和实践。[1]
班导师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学生工作体系和教学工作体系共同构成一种新型的学生教学管理模式,三者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完成培养大学本科人才的任务。
2、本科生班导师制效果初显,但仍需完善
本科生班导师制培养模式是对“学分制”教育教学模式的有效补充,使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教育有机结合,确保学生在掌握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又具有自我学习、自我规划、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及科研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本科生班导师制注重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与技能的培养和提高,真正实现了教书育人、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也是新时期学生工作有效实施的强大保证。而本科生班导师制在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同时,实施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本科生班导师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发挥其作用,还需要继续努力探索与研究。
要进一步明确班导师的目标和任务,健全班导师考评与激励制度。班导师根据学年所指导学生数计算工作量,配备工作津贴。学院依据发展目标对教师进行中期检查和年度考核。班导师的考核结果,将作为教师工作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的条件。不能让班导师工作停留于形式。可以设立“优秀班导师”评奖制度,对于优秀的班导师要落实政策倾斜,使激励效用凸显。[1]
二、如何切实做好高校本科生班导师工作
1、导学是班导师工作的重点
班导师在学生的培养教育体系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突出自己的特点,与辅导员、一般授课教师做到优势互补,找准自己工作的重点。班导师在工作中应充分发挥“学术功效”,其工作重点应为“导学、助学、督学”。所谓“导学”,就是知道学生了解专业,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科研方法,树立专业理想,选择未来发展的道路;“助学”,就是为学生解答疑惑,解决学生的专业思想问题和学习上遇到的实际困难;“督学”则是指督促学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激励他们在宽广的学术殿堂中走得更远、更深。将高学历、具有良好专业知识背景、熟悉大学教学的班导师的工作重点放在“导学、助学、督学”上,才能充分发挥班导师的优势,从“学术”这一层面配合辅导员工作的开展。
2、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是做好班导师工作的前提
做好班导师工作,必须端正对待学生的态度,讲究处理问题的方法。尊重学生,真诚对待学生,充分信任学生,提倡和坚持尊重学生,首先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以居高临下、命令训斥的态度对待学生,创造平等和谐的氛围。二是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研究和把握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以对学生热爱和负责的态度,准确施教、有效施教;三是尊重学生的兴趣和差异,引导学生培养兴趣,发展个性,鼓励每一个学生“做最好的自己”。对学生的期望,不能靠空洞的说教去实现,而是要靠发自内心的真诚态度去打动学生,使之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要求。因此,在班级工作中,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行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风和习惯。作为一名班班导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期待和鼓励,会给他们动力,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爱学生,多鼓励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爱学生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爱学生、尽责任,是做好班班导师工作的根本保证。对学业困难的学生不抛弃、不放弃,而是平等对待,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严肃指出问题所在而不是揪住不放。作为一名班导师,应该追求这样一种境界,在班里创造一种活跃、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做人和成才两方面有所收获,为今后贡献社会和实现自我打下良好的基础。
3、合理定位,创新班导师工作的形式
辅导员是学校学生工作机构的一线工作人员,侧重于班级管理,使学生能够遵纪守法,遵守校规校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好专业的前提。班导师可以看作是学校学术专业的形象代表,侧重于学业指导,引导学生热爱专业、热爱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将有助于辅导员的管理。因此,班导师和辅导员的作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结合自己的科研、教学情况,为学生提供研究型学习的平台。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而研究型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结合学习和社会的需要,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具体而言,可采取以下措施:
班导师可结合自己的科研设想,多给学生讲解创新新思维的过程;尽早让学生参与一定形式的科研活动,并提供到工作现场观摩、实验的锻炼机会。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并能较全面地观察、了解和参与一个项目的研究,从中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科研活动,教师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思路将对学生科学、严谨的求学态度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教师也可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竞赛,多写论文,将自己的学习所得和学习体会成果化,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个学习的过程进入良性循环。[2]
4、贴近学生,探索班导师工作新思路
自从“80后”这个关键词频繁出现在新闻媒体,“90后”“00后”的概念也相继诞生,如今大学已经迎来了“95后”的大学生,每个年代的年轻学子都有每个年代的特点,这些特点是由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新时期大学生具备新时期的特征,对于班导师角色有着更高的要求,在思想工作管理过程中班导师也必然会遇到新的挑战。因此,班导师应该深入学生群体,紧跟时代的步伐倾听学生的心声,探查学生的需求。班导师要确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工作理念,切实做到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引导学生。[3]
总之,大学生班导师制的设立,能够发挥专业教师的学术特长,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班导师不但要具有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富于人格魅力,还要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奉献精神,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班导师成为大学生学业的师长,生活的朋友,成长的灯塔,友谊的桥梁。
参考文献:
[1]罗蓉.以导学为核心的高校班班导师工作体系探讨,教育论坛,2011(29)
[2]夏耘.大学班班导师工作创新与实践,高校辅导员,2012(5)
[3]宇振盛.做好“90后”大学生班班导师工作的实践与探讨,师德师资,2009(12)
作者简介:
魏苗菊:女,上海人,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研究。